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 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有关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在基因的指导下合成 D蛋白质的结构可直接影响生物的性状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通常可能有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也可能有多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也可能会出现一个基因控制多个性状, B选项错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C正确;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考点:
2、考查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点评: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合成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合成酶,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育种工作者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的方法是 A用 X射线照射萌发的种子 B用叶肉细胞进行离体培养 C用花粉进行离体培养 D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答案: C 试题分析:单倍体植株获得的常用方法是用植物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即可获得。A选项是基因突变, B选项是组织培养, C选项正确。 D选项是获得多倍体, 考点: 考查单倍体培育的方法。 点评: 单倍体是用配子发育成一个个体,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3、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 答案: B 试题分析: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纺缍体 ,使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导致染色体加倍,所以 B选项正确, A、 C、 D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秋水仙素的 作用。 点评: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纺缍体。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内染色体数是 42条,它的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A 7和 1 B 14和 21 C 21和 3 D 42和 6 答案: C 试题分析: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所以体细胞中含有六倍体
4、体细胞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目一半。所以 C选项正确, A、 B、 D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单倍体的概念。 点评: 单倍体与正常生物个体相比,染色体组数和染色体数均减少一半。 韭菜体细胞中的 32条染色体,具有 8种各不相同的形态,由此说明韭菜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八倍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常情况下,体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根据题意可知,一个染色体组存在 8条染色体,所以共有 4个染色体组, C选项正确。 考点: 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 点评: 染色体组是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配子中那一组形态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抑制该生物发育成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或全部遗
5、传性状。 下列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21三体综合症患者细胞中的第 21号染色体有 3条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 交换 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染色体上 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体变异有染色体结构变异、数目个别增添或缺失和染色体数目成倍的变化。 是染色体数目个别增添, 是基因重组, 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是单倍体培育,是染色体数目成倍减少, 是基因重组, 是基因突变,所以 D选项正确。 考点: 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 点评: 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结构的变异。 用纯合高秆抗锈病水稻 (
6、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水稻 (ddtt)育种获得纯合矮杆抗病水稻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 F1, F1再自交得到 F2,然后再选育;另一种方法是用 F1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一种方法所需时间比后一种方法长 B后一种方法所得到的植株都是纯合子,其种子都可用于大田生产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第一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这种变异为基因 重组,细胞学基础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就随之自由组合;育种的时间较长,
7、 F1(DdTt)的花粉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其基因型有四种: 1DT、 1Dt、 1dT、 1dt,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的植株基因型有四种: 1DDTT、 1DDtt、 1ddTT、 1ddtt,均为纯合子,可从中选出所需类型这种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并不是所有的种子均可以用于大田生产,而是所需要的类型可直接用于大田生产。所以 B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育种相关知识。 点评: 杂交育种和单 倍体育种相比,单倍体育种所需时间短,得到的个体一般为纯合子,选育后即可用于生产,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原理,单倍体育种利用染色体变异原理。 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
8、动于 1990年,到 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圆满完成。请问: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测定的染色体是 A 22对常染色体 +XY染色体 B 22条常染色体 +XY染色体 C 22对常染色体 +X 染色体 D 22条常染色体 +Y染色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人类 X和 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所以测序的是 22条常染色体加上 X和 Y两条性染色体,所以 B选项正确。 考点: 考查人类基因组计划。 点评: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 22条常染色体与 XY两条性染色体,对于雌雄同体的生物一般测定染色体数目一半。 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随母亲年龄的增大而升高,预防该病的必要措施是 适龄生育 基因
9、诊断 染色体分析 B超检查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21三体综合征为染色体遗传病,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异常,因此胚胎时期,通过进行染色体分析,即可检测是否患病。由题干可知,发病率与母亲年龄呈正相关,提倡适龄生育。 考点: 考查遗传病及 优生。 点评:遗传咨询 (主要手段 )诊断 分析判断 推算风险率 提出对策、方法、建议。产前诊断 (重要措施 )在胎儿出生前,用专门的检测手段 (如羊水检查、 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等 )对孕妇进行检查,以便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下列人类遗传病中,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判断出来的是 A 21三体综合征 B苯丙酮尿症 C白
10、化病 D色盲 答案: A 试题分析:遗传病能通过显微镜观察的只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无法观察到, A选项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观察到, B、 C、 D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不 符合题意。 考点: 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 点评: 染色体变异是唯一一个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变异。 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所以 A选项正确。 考点: 考查人类遗传病相关知识。 点评: 人类各种遗传病的出现根本原因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调查发现,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总
11、是由父亲直接传给儿子,儿子直接传给孙子。控制此病的基因可能位于 A常染色体上 B X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只在男性中传递,所以属于伴 Y遗传病, C选项正确。 考点: 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点评: 根据遗传病的特点加以判断,常染色体上遗传,男女患病机率相等。伴X染色体上遗传,男女患病机率不等,伴 Y遗传,只在男性中传递。 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 B、 C、 D、 E五个基因,以下哪种变化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断增加,缺失,重复,倒置等。因此染色体结构变异也会导致其上的基因位
12、置发生改变,或减少,或增加,或重复,或颠倒。图 C中基因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 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 点评: 染色体结构变异有重复、倒位、缺失、易位。 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基因 B基因重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基因型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 D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 互换会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 A 试题分析:基因重组通常是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
13、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只有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所以 A选项错误, B、 C、D选项正确。 考点:考查基因重组的概念。 点评:基因重组通常是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 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工程是广义上的基因重组。 下列有关基因的复制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一定发生改变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完成翻译过程 C同一个体的不
14、同细胞内不存在相同种类的 mRNA D基因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RNA聚合酶、 DNA连接酶等发挥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转录来的密码子有简并性, A错误;转录是在细胞核内进行,形成的信使 RNA经核孔与细胞质中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 B选项正确,不同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从而形成不同的信使 RNA, C选项错误;基因复制过程不需要 RNA聚合酶, D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基因复制和表达的相关知识。 点评:复制是在细胞核内以 DNA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子代 DNA分子过程。转录在细胞核内以 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
15、 RNA过程,翻译是以信使 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过程。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决定了其蛋白质外壳的特点,这种控制的主要途径是 A DNA(基因) 蛋白质(性状) B RNA(基因) 蛋白质(性状) C DNARNA 蛋白质(性状) D RNADNARNA 蛋白质(性状) 答案: D 试题分析:艾滋病病毒是致癌的 RNA病毒,首先逆转录形成 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的 DNA上,后随遗传物质的转录、翻译过程形成病毒的遗传物质 RNA和蛋白质外壳,所以 D选项正确。 A、 B、 C选项错误。 考点: 考查 RNA病毒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点评: RNA病毒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省 实验 中学 分校 12 月月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