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南淇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3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南淇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3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南淇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3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南淇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 3次月考地理卷(带解析) 选择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 “绿色能源 ”,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题。 【小题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小题 2】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2、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小题 3】对于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叙述有错误的是 ( ) A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 B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 C增加了藏民的经济负担 D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原因是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能削弱作用小。与海拔高,气候寒冷无直接关系。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藏南谷地的地热与内力作用有关,能量来源于地球的内部。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3】青藏地区积极开发太阳能的意义:
3、减少居民对植被的破坏,有利于生态保护;避免常规能源利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极大地改善了藏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减轻了藏民的经济负担。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青藏高原的能源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国家不断加大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 资为背景,考查了学生对青藏高原的能源资源掌握情况。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湖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完成题。 【小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 能源消耗加大 城市人口剧增 水域面积扩大 市郊农业发展 A B C D 【小题 2】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
4、是( ) A防止洪水泛滥 B扩大湿地面积 C开发旅游景点 D提供优质水源 【小题 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 上游输沙量降低 风暴潮频发 长江径流量加大 海平面上升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城市人口剧增,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发展,交通工具增多,消耗能源增加,释放的热量增多,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上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再加上水污染严重,属于水质型缺水城市。青草沙水库是上海提供优质水源的水库之一。正确答案:选 D。 【小题 3】上海输沙量减少,沿海滩涂生
5、长减缓;风暴潮频发,造成海浪侵蚀作用加大;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城市热岛效应、水库主要功能、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城市热岛效应、水库主要功能、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 (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小题 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区种植的是 (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6、D花生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此题最好用排除法,甲的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棉花,乙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水稻,油菜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应位于南方地区,可排除 D,丙是水稻和小麦,可以排除 C,丁是小麦,就河北和新疆来说,新疆对应是棉花,河北为小麦,正确答案:选 A。 【小题 2】甲省为新疆,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甜菜,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作物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 1】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 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源 D光照 30【小题
7、2】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多大风 水能丰富 森林分布广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首先定位大致在我国南疆地区,看图例水系等高线沙漠等综合判断 ,当地为灌溉农业 ,其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应为水源。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2】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区域比较,南疆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如华北平原比较:应是太阳光照优势和多大风。正确答案:选 A。 考点:主要考查了南疆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和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优势条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南疆城市周围区域发
8、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和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优势条件。 读下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题。 【小题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小题 2】 Q 点对 P点的相对高度( H)最大可以达到(米)( ) A 40 41 B 49 50 C 59 60 D 60 61 【小题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内力堆积地貌的理解与记忆,以及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图中等高线闭合呈半
9、月形,由此形态可判断出风向。对于风积地貌来讲,背风坡往往较陡且向内凹,如图中 P点所在那一侧。而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向外伸出的舌头,如图中 Q 点左侧一边。对于等高线图来讲,等高线密集处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由此判断,图中风应从图的左侧向右吹。根据图上图例所示方向,应向西与北的夹角方向吹来,所以风向为西北风。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 P与 Q 间有 5条等高线,那么 PQ间的最小相对高度不小于 410=40 m,最大 相对高度不超过: 410+210=60 m,那么 H的最大值的范围应是 59H 60。正确答案:选 C。 【小题 3】图中所示地形是风积地貌 沙丘的形态。该地形
10、主要集中在气候干燥,风力较大的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湿润,西北广大地区因为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植被稀疏,沙漠、戈壁广布,所以多图中所示的风积地貌分布。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沙丘(风积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判读及西北地区的地貌。 下图是 “某地地形简图 ”, M点位于 36.5N。两中学生分别 到达 P、 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米。读图回答题。 【小题 1】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小题 2】图中 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
11、是 A B C D 【小题 3】冬至日正午, 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点,则 P、 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300米 B 400米 C 500米 D 600米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测量当地的海拔高度,应该利用 GPS技术, GPS能确定某地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正确答案: B。 【小题 2】确定 P、 Q 之间线路中起伏最小。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最小的是沿着某一等高线前进。最好不能连续跨越多条等高线。根据以上分析, 线路最符合要求。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3】冬至日 36.5N 的 H=30,由于垂直距离是
12、 288米,根据三角函数的原理。不难得出水平距离 L=288x1.732=500米。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 3S技术、地形起伏和距离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3S技术、地形起伏和距离的 计算。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 1】若该图表示全球今日与昨日范围的比例正好是 1 3(阴影部分表示今日,空白部分表示昨日 ),则北京时间为 ( ) A 0时 B 2时 C 16时 D 18时 【小题 2】若该图中圆表示某纬线上夜长与昼长的比例正好是 1 3(阴影部分表示夜长 ),且为该地夜最短的一天,则该纬线上大陆西岸的气候特征是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湿润 D温和
13、少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全球今日与昨日的范围比例正好是 1: 3,则今日 0: 00的中央经线是 90E,北京时间 (120E)是 2: 00,正确答案:选 B。 【小题 2】夜长和昼长的比例是 1: 3,则夜短昼长,并且差距较大,纬度越高,则昼夜差别越大,该地纬度较高, A、 B错误。该地位于大陆西岸,正确答案:选 C。 考点:主要考查了时间的计算和纬度高低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时间的计算和纬度高低的判断。 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经纬线都是直线,方向可以按照
14、“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法则判断; B、 C 图的经纬线都是弯曲的,先 根据某点距离极点的远近判断南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 D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劣弧来确定东西方向,根据纬度来判别南北方向。正确答案: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方向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图幅方向的判断。 读中纬度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 a、 b表示等温线,图中长宽分别为 6cm和 4cm。读图回答题。 【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区域为 A北半球山脊 B北半球山谷 C南半球高原 D南半球山谷 【小题 2】图中海拔高于 1500米的区域面积
15、约为 A 0 0068km2 B 0 068km2 C 0 68km2 D 6 8km2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根据图中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凸向数值大的可知,图示区域为一山谷;等温线 b位于海拔较低处,故 b的值大于 a;首先看 1000m等高线和等温线 b的交点,海拔 (1000m)相同的两地,南部地区的温度值较低、北部的较高,再结合比例尺,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两地的纬度差异几乎可以忽略,则阳坡和阴坡对气温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南北两地气温的差异最有可能是因为北部地 区位于山谷的阳坡、南部地区位于山谷的阴坡,由此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且为山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南 淇县 高级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月考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