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 2010年 ,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 11.18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3、种群的年龄组成 4、性别比例 5、迁入率和迁出率。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描述的年龄结构;正确。 B. 2010年 ,广东省人口出生率为 11.18 ,描述的是出生率;正确。 C.橡树种子散布能
2、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描述的是空间特征;错误。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描述的是死亡率;错误。 考点:种群数量特征。 点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源于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源于环境和生物;错误。 B植物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如五颜六色的花、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错误。 C信息是双向的;错误。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如狼
3、和兔子之间传递信息;正确。 考点:生态系统信息的来源、种类、方向和作用。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 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 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 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 64%n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 52%n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 16%n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64%n 答案: A 试题分析: 因为羊摄入的能量有两个途径,一是成为羊的粪便被分解者利用,二是羊同化的能量;其中,羊同化的能量又有两个消耗途径,一是可以作为呼吸作用消耗掉,二是可以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而用于生长发育繁殖
4、的能量又可分为:一 .死后的遗体(分解者分解),二 .次级消费者摄入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A、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中有机物的含量 = n -36%n=64%n;选 A。 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 =同化量 -呼吸作用消耗量 =64%n-48%n=16%n;错误。 C、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又可分为:一 .死后的遗体(可为分解者分解),二 .次级消费者摄入量。由于题中没告诉羊死后遗体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错误。 D、流向下一级的能量是羊储存的能量的一部分;错误。 考点:能量流动的去路。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对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并
5、获得成功的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不需去雄 D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正确。 B豌豆是严格的闭花传粉植物,正常情况是纯种;正确。 C豌豆在杂交时,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错误。 D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数据多,接近理论值;正确。 考点: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水稻的有芒 (A)对无芒 (a)为显性,抗病 (B)对感病 (b)为显性,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现有纯合有芒感
6、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得到 F1,再将此 F1与杂合的无芒抗病株杂交,子代的四种表现型为有芒抗病、有芒感病、无芒抗病、无芒感病,其比例依次为 ( ) A 9 3 3 1 B 3 1 3 1 C 1 1 1 1 D 1 3 1 3 答案: B 试题分析: 1、纯合有芒感病株与纯合无芒抗病株杂交 AAbbaaBB 得到的只有一种F1(AaBb); 2、 F1与无芒的杂合抗病珠( aaBb)杂交; Aaaa1Aa : 1aa,有芒:无芒 =1:1; BbBb1 BB : 2Bb:1bb,抗病:感病 =3:1; 3、有芒抗病:有芒:无芒抗病:无芒感病 =3: 1: 3: 1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7、律。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了遗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某种药用植物合成药物 1和药物 2的途径如下图所示:基因 A和基因 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时合成两种药物,必需基因 A和 bb,基因型可以为 AAbb或 Aabb;正确。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 1 C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9种基因型和 4种表现型 D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能合成药物 2的个体占 3/16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基因型为 AAbb或 Aabb的植株能同时合成两种药物;正确。 B若某植株只能合成一种药物,则必定是药物
8、 1,因为如果不产生药物 1就没有药物 2,所以要产生药物 2就必须有药物 1;正确。 C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 9种基因型, 3种表现型:产生 2种药物、只产生药物 1、不产生药物;错误。 D基因型为 AaBb的植株自交, A-B-(药物 1) ,A-bb( 2种药物) ,aaB-(不产生药物) ,aabb(不产生药物) =9:3:3:1,后代中能合成药物 2的个体占 3/16;正确。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试题 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已知一批基因型为 AA与 Aa 的豌豆种子数之比为 1: 4,
9、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 AA、 Aa、 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4: 4: 1 B 3: 2: 1 C 7: 6: 3 D 2: 2: 1 答案: D 试题分析: 1、豌豆是严格的自交,不考虑杂交。 1/5AA自交后代是 1/5AA; 4/5Aa自交后代是 4/5( 1/4AA: 1/2 Aa: 1/4 aa); 2、 AA=1/5+4/51/4=2/5; Aa=4/51/2=2/5; aa=4/51/4=1/5。 3、子一代 AA 、 Aa、 aa 种子数之比为 2/5: 2/5: 1/5 =2: 2: 1;答案:选 D。 考点:基因的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综合性
10、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萝卜的根形是由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下列正确的是 A萝卜根形涉及两对基因,但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两个亲本是杂合子 C只有扁形块根是显性性状 D F2圆形块根萝卜的基因型有 4种,其中杂合子占 2/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萝卜 根形涉及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错误。 B两个亲本是纯合子,为 AAbb aaBB ;错误。 C扁形块根 A-B-是双显性,圆形块根 A-bb和 aaB-是单显性;错误。 D F2圆形块根萝卜的基因型有 4种, 1AAbb: 2Aabb: 1aaBB: 2aaBb,其中杂合子占 2/3
11、;正确。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点评:本题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计算能力。 在豚鼠中,黑色( C)对白色( c)、毛皮粗糙( R)对毛皮光滑( 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的杂交组合是 A黑色光滑 白色光滑 18 黑色光滑: 16白色光滑 B黑色光滑 白色粗糙 25 黑色粗糙 C黑色粗糙 白色光滑 10 黑色粗糙: 9黑色光滑: 8白色粗糙: 11白色光滑 D黑色粗糙 白色粗糙 15 黑色粗糙: 7黑色光滑: 16白色粗糙: 3白色光滑 答案: C 试题分析: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该进行测交: CcRr(黑色粗糙 )个体与 ccrr(白色光滑)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
12、比例为黑色粗糙:黑色光滑:白色粗糙:白色光滑 =1:1:1:1,说明在 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就验证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答案:选 C。 考点:测交实验的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测交作用,渗透学生对知识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下列有关纯合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相同基因组成的个体是纯合子 B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C两纯合子杂交,后代是纯合子 D不含等位基因 答案: C 试题分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含等位基因; 特点:能稳定的遗传, 不发生性状分离; 两纯合子杂交,如 AAbb aaBB,后代是 Aa
13、Bb,为杂合子; C错误。 考点:纯合子的概念和特点。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问题常规,可以通过平时加以训练提升能力。 某种家兔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下列杂交实验所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动物 1 白色( 1只) 黑色( 1只) 生育 3只黑色个体,2只白色个体 2 黑色( 1只) 黑色( 1只)生育 1只黑色个体 3 白色( 1只) 白色( 1只) 生育了 4只白色个体 A第 1组的两个亲本中有一只是杂合子 B第 2组的两个亲本都是纯合子 C第 3组的两个亲本有一只是纯合子 D综合 3组实验可判定白色为显性性状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假设一对等位基因为 A
14、a,若实验 1中均为纯合子,基因为 AA、 aa,则产生基因型均为 Aa 的子一代,均为显性,所以只有一种表现型,所以 1中至少有一个杂合子; A正确。 B第 3组亲本表现型相同,为黑色,假设黑色为隐性,则子一代均为黑性白色,符合要求;但若黑色为显性,则有 AaAa、 AaAA、 AAAA三种情况;错误。 C第 3组亲本表现型相同,为白色,假设白色为隐性,则子一代均为隐性白色,符合要求;但若白色为显性,则有 AaAa、 AaAA、 AAAA三种情况,而 AaAa中没有一个纯合子; C错。 D本题 3组实验不能断定显隐性性状;错误。 考点:基因分离定律。 点评:本题考查了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升学生
15、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 X 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 1: 3,对这种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 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 测交比为隐性:显性 =1: 3,这是由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双显表现为有色,其他则表现为无色。即基因型为 A_B_时为有色,其他均为无色。则亲本基因型为 AaBb和 aabb测交,则子代基因就为 1AaBb(有色): 3( A
16、abb、aaBb、 aabb)无色,即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 1: 3;选 C。 考点:基因的作用组合定律。 点评: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如掌握测交规律,可以很快解决此题。 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密 度将下降 B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C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D物种多样性上升 答案: B 试题分析: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 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地方。 水稻田里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杂草全部清除掉,能量流向水稻,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选 B。 考点: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点评:试题较抽象,需
17、比较分析,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查鼠与 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鼠种群数量(只) 18900 19500 14500 10500 9500 9600 9500 9600 X种群数量(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170 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 X种群增长曲线大致呈 “J”型 B在第四年, X种群数量最多的原因是种内斗争最弱 C鼠和 X为捕食关系,第 9年若鼠群发生疫病大量
18、死亡, X种群数量也会下降 D鼠和 X为竞争关系, X种群数量增加时,鼠种群数量会减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在该调查时间内,物种 X 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接着趋于稳定;错误。 B在第四年, X种群数量最多是因为资源和空间是适宜的,而种内斗争最强;错误。 C鼠和 X 为捕食关系,因为鼠的数量增加, X 数量随之增加,不同步的变化,第 9年若鼠群发生疫病大量死亡, X种群数量也会下降;正确。 D如鼠和 X为竞争关系,数量上呈现 “你死我活 ”的同步性变化;错误。 考点:种群数量变化、捕食的数量关系。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19、问题的能力。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裸岩上发生的演替比在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历程短 B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降低 C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方向 D群落演替的过程是低等生物演变成多种高等生物的过程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主要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 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A裸岩上发生的初生演替比在弃耕农田发生的次生演替历程长;错误。 B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生物多样性增加,稳定
20、性增强;错误。 C人类活动会使演替偏离其自然的速度和方向;正确。 D群落演替的过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错误。 考点: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速度、人类的影响。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开展 “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活动,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采 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计 C只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 D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错误。 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计;错误。 C统计肉眼可见的小动物时可计
21、名计数法;错误。 D同一时间分别采集落叶量不同地域的表层土样,比较不同地域的动物类群丰富度;正确。 考点: “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学习小组完成了 A、 B、 C三组实验。他们定期对各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对应绘制出酵母菌数目变化曲线 a、 b、 c(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学习小组可能是在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
22、同, 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该学习小组可能是在探究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正确。 B三组的 培养温度可能不同, B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错误。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 B组的种群数量环境容纳量大,其次 A;正确。 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 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酵母菌缺乏营养死亡;正确。 考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图示信息、审题能力以及实验知识,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实验室里有一个封闭的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移动了一下位置,生物就全死了。它原来是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赣州市 会昌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