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县中学北校区高一下学期 5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 A甲状腺激素、氧气、尿素、小分子蛋白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D呼吸氧化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答案: A 试题分析: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 A.血浆中含有 91%92% 的水分, 7%的血浆蛋白, 1%-2%为其它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酶、激素、维生素、尿素和无机盐等; A正确。 B.麦芽糖是植物性的二糖,必需消化成葡萄糖才能吸收;错误。 C.消化酶属于大分子蛋白质,存在于消化系
2、统中,属于外环境;错误。 D.呼吸氧化酶存在于细胞内,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错误。 考点:内环境的成分。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如图所示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数目、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的纵坐标分别为核 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B图甲中 ac过程和图乙中 ac过程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 C图乙中 b点到 c点是着丝点分裂的结果 D图甲中的 cd和图乙中的 de表示的是同一个过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题意及图示可判断,甲表示核 DNA数目的变化,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
3、变化;正确。 B图甲中 ac和图乙中 ad代表细胞有丝分裂的同一时期;错误。 C图乙中 b点到 c点是有丝分裂后期,特点是着丝点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正确。 D图甲中的 cd和图乙中的 de表示的是末期;正确。 考点:有丝分裂过程中 DNA、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 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某同学做有丝分裂实验时检查了正处在分裂各时期的 1000 个洋葱根尖细胞,发现其中 681个处于前期, 139个处于中期, 23个处于后期, 157个处于末期。据此分析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 ( ) A前期 B中期
4、C后期 D末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同一个视野中,观察到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细胞的数目应该和该时期的长短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有丝分裂各时期中时间最短的是后期;故选 C。 考点:细胞周期。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任何生物的正常体细胞能够分裂的次数是有限的,衰老、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为研究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决定了细胞衰老的表达,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 ) A去掉细胞核,观察单独的核、质存活情况 B核移植,并进行动物克隆,观察克隆动物的生活年限 C将完整的年轻和年老的细胞融合,观察杂种细胞衰老的表达 D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的年老的和年轻
5、的细胞质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 分离出年轻的和年老的细胞核,分别移植于去核的年老的和年轻的细胞质中;如果年轻的细胞质与衰老的细胞核得出年轻 的细胞,年老的细胞质与年轻的细胞核得出年老的细胞,则是细胞质发挥作用;反之就是细胞核发挥作用,若得出的介于年轻年老之间则为双方都发挥作用;故选 D。 考点:细胞衰老。 点评:本题考查了设计实验方案,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人体细胞内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只在肿瘤细胞中出现 B加入化学致癌物的细胞才会出现 C正常人细胞中也存在 D感染了致癌病毒的细胞才会出现 答案: C 试题分析: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
6、上,原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突变,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癌变;故选 C。 考点:原癌基因的存在。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细胞分化与细胞增殖的主要不同是( ) A细胞数量增多 B细胞形态、结构相同 C细胞的生理功能上相似 D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答案: D 试题分析: 细胞增殖使得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 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故选 D。 考点:细胞分化。 点评:基础知识考查,基本概
7、念的识记。 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右图为该植物处于 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 B 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时, a、 d点均上移 D c点时植物的 O2产生量为 N1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呼吸作用,除了受温度的影响还有氧气等因素的影响;错误 B、 b点是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错误。 C、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时,因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
8、0 ,所以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上升,因此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增加,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减少,所以 a、 d点均上移 ;正确。 D、 C点时该植物的 O2产生量是指真光合作用量,所以应为净光合作用量 +呼吸消耗量,即 V1+V2;错误。 考点:细胞呼吸、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点评:光合作用和 呼吸作用是重点和难点,平时应该加强学生辨别比较和推理能力。 下图 1表示夏天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植株 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 2表示该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 1中时间 a、 b、 c、d依次发生了图 2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图
9、 1表示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某棉花植株 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由图可知, a、b、 c、 d四点的情况依次是 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点表示既有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呼吸作用强度比较大; c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点表示既有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光合作用强度比较大。所以可以判断出图 1中时间 a、 b、 c、 d依次发生了图 2所示的 ;故选 B.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 ”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 :
10、(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色素的分离实验相关知识。 扩散最快,最 上端:胡萝卜素(橙黄色),含量最少; 其次:叶黄素(黄色),含量第三,与胡萝卜素相距最远; 次之:叶绿素 A(蓝绿色) ,含量最多; 最慢,最下端:叶绿素 B(黄绿色 ),含量第二。答案:选 A。 考点: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情况。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内物质的转变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过程产生的 ATP最多, 过程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 ATP中 B进行 过程的 CO2只来自大气, 产生的 C6H12O6存在于液泡中 C进行 过程时需有水参与,产
11、生少量 ATP D给植物浇 H218O,叶肉细胞会产生 C18O2, 过程不会产生 H218O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 光反应, 暗反应,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A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 ATP最多,光反应过程中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 ATP中;正确。 B进行 过程的 CO2来自大气和 过程产生,产生的 C6H12O6可存在于液泡中;错误。 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C6H12O62 丙酮酸 4 H能量)不需有水参与,产生少量 ATP;错误。 D给植物浇 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会产生 C18O2;参与光反应产生 18O2,接着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
12、H218O;错误。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分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的化合物是( ) A乳酸 B二氧化碳 C酒精 D丙酮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点: 1、实质相同: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第一阶段相同: C6H12O62 丙酮酸 4 H能量,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故选 D。 考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共同点。 点评:本题对细胞呼吸的考查,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给含氨 (NH3)较多的土壤,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其原因是 ( ) A改善土壤通气,根
13、细胞呼吸加强 B可增加土壤中 N2的含量 C改善土壤通气,硝化细菌繁殖快,有利于土壤中硝酸盐增加 D可促进氨的扩散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中耕松土能提高土壤含氧量,加快硝化细菌繁殖,使氨变为硝酸盐;硝酸盐离子吸收是主动运输,条件需要载体和能量,通过中耕松土,促进细胞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故选 C。 考点:中耕松土。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如果二者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这时吸入的氧气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分子数之比是 ( ) A 3:4 B 4:3 C 1:2 D 2:1 答案: A 试题分析:假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消耗 1mol的葡萄
14、糖,反应式如下: C6H12O6 6H2O 6O2 6CO2 12H2O能量 1 6 6 1 mol 6 mol 6 mol C6H12O62 酒精 2CO2能量 1 2 1 mol 2 mol 由此可见,消耗的 O2为 6mol,放出的 CO2之和为 8mol,比例为 3: 4。故选 A. 考点: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计算。 点评:本题相对较难,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 B两者除能量转变有别外,其它都是可逆的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 D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进
15、行可以互相提供原料 答案: D 试题分析: 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二者在条件、酶及能量转变等方面均不相同,不是可逆反应,故 A、 B 错;对于任何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而言,呼吸作用也将同时进行,C 错;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的进行提供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D正确。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 点评: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下图中, 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 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16、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 (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 (两现两失) 考点:有丝分裂的过程。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连续分裂的细胞,相邻的两个细胞周期可表示如图,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细胞来说, a、 c时长必相等, b、 d时长必相等 B b到 c为一个细胞周期 C b和 d段有染色体的出现 D a、 c阶段完成后,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的数目都
17、加倍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图知, a、 c时间长,为间期, b、 d时间短,为分裂期。 A b c的时长尽管与 a b相等,但同一种生物细胞周期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如温度)影响,不是一成不变的;错误。 B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则 a b或 c d分别是一个细胞周期;错误。 C分裂期的前期出现染色体;正确。 D间期完成后,细胞中 DNA的数目都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带哟哟 2条染色单体;错误。 考点:细胞周期。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
18、含量变化是( ) 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 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 答案: B 试题分析: 人进食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还可促进肝细胞和肌肉细胞将葡萄糖合成为糖元储存起来,以及转化成非糖类物质,从而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血糖平衡;故选 B。 考点:血糖的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血糖调节,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19、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 为养料和氧气 D 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其中 、 、 依次需要 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完成,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到调节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错误。 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错误。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 为养料和氧气, 为无机盐、尿素等代谢废物;正确。 D 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错误。 考点: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点评:本题综合
20、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骼肌细胞的正确途径是 ( ) A血液 组织液 肌细胞 B淋巴 血液 组织液 肌细胞 C血液 淋巴 组织液 肌细胞 D淋巴 组织液 肌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 氨基酸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被吸收进入血液,接着运输到组织液,然后再进入体细胞;故选 A。 考点: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的途经。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西省 赣县 中学 校区 一下 学期 月月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