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743-20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pdf
《DB41 T 743-20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743-20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pdf(4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743 20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Warm Mix Asphalt for Pavement Construction 2012 - 09 - 17 发布 2012 - 11 - 17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布 DB41/T 743 2012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分类、符号和代号 2 4.1 分类 2 4.2 符号和代号 2 5 材料 3 5.1 温拌添加剂 3 5.2 沥青 4 5.3 集料 4 5.4 填料 8
2、5.5 纤维 8 6 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 10 6.1 适用范围 . 10 6.2 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 . 10 6.3 温拌添加剂的掺量 . 10 6.4 温拌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 12 6.5 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检验 . 16 7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 16 7.1 一般规定 . 16 7.2 温拌添加剂的添加 . 17 7.3 拌制 . 17 7.4 运输 . 18 7.5 摊铺 . 18 7.6 碾压 . 19 7.7 开放交通 . 20 8 试验方法 . 20 8.1 温拌添加剂 . 20 8.2 集料、矿粉 . 20 8.3 温拌沥青及温拌沥青混合料 . 20 9 施工质量
3、管理与检查验收 . 20 9.1 一般规定 . 20 9.2 材料检验 . 20 DB41/T 743 2012 II 9.3 施工过程检验 . 21 9.4 交工验收 . 24 附录 A (规范附录)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试验方法 28 附录 B (规范附录)表面活性类温拌添加剂的试验方法 30 DB41/T 743 2012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胡霞光、王前东 、 赵豫生 、 王明伟、 吕小武
4、、 孟建党 、 王立志 。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张 鹏 、 黄正强 、 张正珂 、 黄运军、 孟庆东、 邵 平 、 张书华 、 李宇伟、 刘卫东、李志强、郭铁惠、 邵景干、 韦佑坡、杜 潇、 韩 民、王 洁、王小勇、陈天友、 高 瞻、 马春 锋 、 侯 伟、冯道祥、朱仁杰、 孙淑勤、李玉磊、周俊红、胡 锋、 汪德才、 苏红生、 李红涛、 赵德强、 赵子豪 。 DB41/T 743 2012 1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符号 和代号、材料、温拌沥青混合料设计、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试验方法、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 本标准 适用于基于表面活性技术、
5、沥青降 黏 技术的公路与 城市 道路新建、改建 及养护工程 沥青路面各沥青结构层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781 化学品的熔点及熔融范围试验方法 毛细管法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 路基路面现场测试 规程 JTG F40 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
6、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T 776.1 公路工程 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 第 1部分:玄武岩短切纤维 JT/T 798 公路工程 废胎胶粉橡胶沥青 CJJ 1 城镇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37 城 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温拌沥青混合料 warm mix asphalt( WMA) 通过温拌添加剂和工艺作用,能够在施工温度低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20 以上(含 20 ,下同),实现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 HMA) 路用性能相当的沥青混合料。 3.2
7、 温拌添加剂 warm mix additive 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并实现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 HMA)DB41/T 743 2012 2 路用性能相当的添加材料。 3.3 表面活性类温拌技术 surfactant based WMA technology 将一定比例的表面活性类温拌添加剂加入沥青或沥青混合料 中,通过 拌和过程均匀分散于沥青中,添加剂的亲油基富集并包裹于沥青的表面,在沥青内部形成暂时性结构润滑膜。温度下降时,润滑膜的润滑 作用 降低了沥青与矿料间微观界面的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了沥青黏度大造成的阻滞作用。碾压 完成后,添加剂的亲水基向矿
8、料表面转移, 亲水基与矿料表面之间形成相对 稳定的氢键结构,提高了混合料的抗剥落能力,从而实现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降低 20 以上的一种新技术。 3.4 沥青降黏类温拌技术 viscosity reducer based WMA technology 将一定比例的低融点有机类添加剂(熔融温度在 85 110 之间的材料) 加入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 通过 拌和过程均匀分散于沥青中, 使沥青在拌和、碾压高温区域的 黏度 降低 , 碾压成型后日常气温区域的 黏度 不降低, 从而实现沥青混合料 施工温度降低 20以上的一种新技术。 3.5 温拌施工 warm mix construction 各等级的公
9、路与城市道路在气温不低于1 0 条件下, 以 节能减排 和改善隧道等密闭部位施工环境为目的, 采用温拌技术将 沥青混合料 施工 温度降低 20 以上,实现与热拌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相当 的沥青混合料施工。 3.6 干法添加方式 add to asphalt mixture mixing cylinder 将一定比例的温拌添加剂直接加入沥青混合料搅拌缸中,与沥青、矿料共 同拌制成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方式。 3.7 湿法添加方式 add to asphalt tank 先将一定比例的温拌添加剂加入沥青中制成温拌沥青,然后将温拌沥青与矿 料共 同 拌制成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方式。 4 分类、 符号
10、 和 代 号 4.1 分类 4.1.1 按技术原理分为表面活性剂 类 、沥青降 黏 类 和沥青发泡类三 种类型。 其中,沥青发泡类不适用本标准 。 4.1.2 按温拌添加剂添加方式分为干法 添加 、湿法 添加 两种类型。 4.1.3 按矿料级配 组成及空隙率大小 分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三 种类型。 其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不适用本标准 。 4.1.4 按 公称最大粒径 分为 特 粗式、粗粒式、中粒式 、 细粒式和砂粒式 五 种类型。 4.2 符号和 代 号 DB41/T 743 2012 3 下列符号和代号适用于本文件。 AC 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
11、分为粗型和细型两类 AR 橡胶沥青, Asphalt Rubber ARHM 橡胶沥青混合料, Asphalt Rubber Hot Mixture ATB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ATPB 铺筑在沥青层底部的排水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FL 马歇尔试验的流值 HMA 热拌沥青混合料 , Hot Mix Asphalt MS 马歇尔稳定度 OGFC 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PSV 石料磨光值, Polished Stone Value RTFOT 沥青的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Rolling Thin Film Oven Test SBS 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Stryene-
12、Butadiene-Stryene Block Copolymer SMA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tone Matrix Asphalt或Stone Mastic Asphalt TFOT 沥青的薄膜加热试验, Thin Film Oven Tes UTFC 超薄磨耗层, Ultra-Thin Friction Course VCA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Percent Air 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 VCADRC 捣实状态下的粗集料松装间隙率,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 VCAmix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 即试件的粗集料骨
13、架部分以外的体积占试件总体 积的百分率 ,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 of Asphalt Mix VFA 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饱和度, 即试件矿料间隙中扣除被集料吸收的沥青以外的有 效沥 青结合料部分的体积在 VMA中所占的百分率 VMA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 , 即试件全部矿料部分以外的体积占试件总体积的百分率 ,Voids in Mineral Aggregate VV 压实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WAC 温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 分为粗型和细型两类 WARHM 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 Warm Mix Asphalt Rubber Hot Mixture
14、 WARHM( D) 温拌密级配干拌法橡胶沥青混合料 WARHM( W) 温拌密级配湿拌法橡胶沥青混合料 WARHM( W) -O 温拌开级配湿拌法橡胶沥青混合料 WATB 温拌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WATPB 铺筑在沥青层底部的排水式温拌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WMA 温拌沥青混合料 , Warm Mix Asphalt WOGFC 温拌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WSMA 温拌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 Warm Mix Stone Matrix Asphalt WUTFC 温拌超薄磨耗层 5 材料 5.1 温拌添加剂 5.1.1 一般要求 DB41/T 743 2012 4 5.1.1.
15、1 与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加入温拌添加剂后 应 使沥青混合料的 施工 温度降低 20 以上。 5.1.1.2 加入温拌添加剂后的沥青混 合料,其 路用 性能应满足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 要求。 5.1.1.3 温拌添加剂以湿法添加方式加入沥青后,沥青的技术指标 应满足本标准 或设计要求 。 5.1.1.4 应 满足 环保 要求 ,添加后 不应 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5.1.2 表面活性类温拌添加剂 应在密闭容器中避光保存,使用时保持均匀状态,无悬浮物和沉淀物,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表 1 表面活性 类 温拌 添加 剂技术要求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干法添加型 湿法添
16、加型 物理形态 黄褐色 液体 琥珀色浓缩液 体 目测 胺值, mg/g 400 560 510 610 本标准 附录 B 固 含量, %, 9.0 99.0 本标准 附录 B pH值 , 25 9.51.0 11.51.0 本标准 附录 B 5.1.3 沥青降 黏 类温拌添加剂 应使用包装材料密封,在干燥、通风的室内贮存,使用时不应有结块现象,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 2 沥青降黏 类 温拌添加剂的技术要求 项 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干法添加方式 湿法添加方式 温拌添加剂 性能 物理形态 白色或乳白色 颗粒状固体 目测 熔融温度 85 110 GB/T 21781 沥青掺入温拌添加剂前后的
17、黏 温性能 拌和黏度 0.170.0 2 Pas 对应的温度 降低值 20 JTG E20 T0625 碾压黏度 0.280.0 3 Pas 对应的温度 降低值 20 5.2 沥青 5.2.1 道路石油沥青应符合表 3 的 要求 5.2.2 SBS 聚合物改性沥青应符合表 4 的 要求。 5.2.3 橡胶沥青应符合表 5 的 要求。 5.2.4 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宜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 应符合表 6 的 要求。 5.2.5 超薄磨耗层宜采用高黏度改性沥青、高黏度改性乳化沥青,应分别符合表 7、 表 8 的要求。 5.2.6 道路石油沥青、 SBS 聚合物改性沥青、 橡胶沥青、 高黏度
18、改性沥青以湿法添加方式掺入温拌添加剂后,各项指标应满足 表 3 表 7 的要 求。 5.2.7 如选用天然沥青或其他沥青类胶结材料,应满足相应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 5.3 集料 5.3.1 粗集料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不宜采用多孔性或内部吸水性强的集料,应符合表9 的要求。 DB41/T 743 2012 5 表 3 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指 标 单位 等级 沥青标号 试验方法 90号 70号 针入度( 25 , 5 s,100 g) 0.1 mm 80 100 60 80 JTG E20 T0604 针入度指数 PI A -1.5 1.0 JTG E20 T0604 B -1.
19、8 1.0 软化点( R&B), A 45 46 JTG E20 T0606 B 43 44 C 42 43 60 动力黏度, Pas A 160 180 JTG E20 T0620 10 延度, cm A 20 20 JTG E20 T0605 B 15 15 15 延度, cm A、 B 100 C 50 40 蜡含量(蒸馏法), % A 2.2 JTG E20 T0615 B 3.0 C 4.5 闪点, 245 260 JTG E20 T0611 溶解度, % 99.5 JTG E20 T0607 密度( 15 ) g/cm3 实测记录 JTG E20 T0603 TFOT(或 RTFO
20、T)后 JTG E20 T0610或 T0609 质量变化, % 0.8 残留针入度比( 25 ), % A 57 61 JTG E20 T0604 B 54 58 C 50 54 残留延度( 10 ), cm A 8 6 JTG E20 T0605 B 6 4 残留延度( 15 ), cm C 20 15 JTG E20 T0605 注 1: A级沥青适用于各个等级的公路与城市道路的任何场合与层次。 注 2: B级沥青适用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城市快速路、主 干路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各个层次。 注 3: C级沥青适用于三级及以
21、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表 4 SBS聚 合物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 标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I-D 针入度( 100 g, 5 s, 25 ) 0.1 mm 40 60 JTG E20 T0604 针入度指 数 PI, 0 JTG E20 T0604 延度 5 , 5 cm/min, cm 20 JTG E20 T0605 软化点 TR&B, 60( 75) JTG E20 T0606 DB41/T 743 2012 6 表 4 SBS聚 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续) 指 标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I-D 运动黏度 135 , Pas 3 JTG E20 T0625、 T619 闪点,
22、230 JTG E20 T0611 溶解度, % 99 JTG E20 T0607 弹性恢复( 25 ), % 75 JTG E20 T0662 贮存稳定性离析, 48 h软化点差, 2.5 JTG E20 T0661 TFOT(或 RTFOT) 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 1.0 JTG E20 T0610或 T0609 针入度比( 25 ), % 65 JTG E20 T0604 5 延度, cm 15 JTG E20 T0605 注: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主干路,软化点宜提高至 75 。 表 5 橡胶 沥青 ( AR) 技术要求 指 标 单位 技 术 指 标 试验方法 道路石油
23、沥青 90号、 70号 180 旋转黏度 Pas 2.0 4.0 JT/T 798 附录 B 针入度( 100 g, 5 s, 25 ) 0.1 mm 40 80 JTG E20 T0604 软化点 TR&B, 58 JTG E20 T0606 弹性恢复( 25 ), % 55 JTG E20 T0662 延度 5 , 5 cm/min, cm 10 JTG E20 T0605 表 6 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 OGFC) 高 黏度 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指 标 单位 技 术 指 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 100 g, 5 s, 25 ) , 0.1 mm 40 JTG E20 T060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743-20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743 2012 沥青 混合 施工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