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903-2014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规范.pdf
《DB41 T 903-2014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 T 903-2014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规范.pdf(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9032014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 编制规范 Operational Design Compiling Standard of Forestry Major Projects Silvicultural in Henan province 2014 - 03 - 26发布 2014 - 05 - 2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9032014 I 目 次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14 准备工作 25 外业调查 36 内业设计 57 设计成果 8附录A(规范性附录) 立地类型表 . 10附录
2、B(规范性附录) 造林类型表(或经营措施类型表) . 11附录C(规范性附录) 种苗供需平衡及来源表 . 12附录D(规范性附录) 投资测算汇总表 . 13附录E(规范性附录) 统计表 . 14DB41/T 903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冠武、郭国杞、郭际荣、万猛、菅根柱、肖武奇、郭良。 本标准主要参加人:雷跃平、师永全、赵建新、姚国明、聂爱社、张新胜、张莉、陈颖、江帆、王静洲、梁丰、李志刚、吕朝晖、汤雨露、王艳芬、
3、闫琰、唐卫平、黄强、冷冰、韩磊。 DB41/T 9032014 1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的总则、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设计、设计成果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年度作业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1632004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L
4、Y/T 1607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 18212009 林业地图图式 3 总则 3.1 总体要求 3.1.1 作业设计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专业人员或具有相应资质的林业调查设计单位,应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编制,按乡(镇、场)、行政村(林班)设计到小班(地块)。 3.1.2 县级作业设计应服从整体布局,以本县林业生态建设规划、经批复的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年度实施方案(或计划任务)为基础。 3.1.3 作业设计应对工程的质量标准、技术要点、施工组织、施工时间、组织管理作出明确规定。 3.1.4 作业设计应便于施工单位操作。 3.2 作业设计的依据和任务 3.2.1
5、 国家与地方有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省人民政府印发的有关河南林业生态建设的文件(年度实施意见)。 3.2.2 国家及省颁发的有关营造林、防沙治沙、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技术标准和规程。 3.2.3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复的各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实施方案;省林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计划。 3.2.4 最近一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土地资源利用调查、耕地普查等成果资料。 3.3 作业设计的任务 DB41/T 9032014 2 落实山区生态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森林抚育工程、低质低效
6、林改造工程、产业工程等工程的年度任务,对每项工程的每个小班做出具体的技术规定,指导施工。 3.4 作业设计的程序 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内业设计、文件编制、评审报批五个阶段。 3.5 作业设计主要内容 作业设计主要内容包括: a) 落实本年度的作业小班(地块); b) 分不同建设工程进行营造林作业设计、森林抚育作业设计、低质低效林改造作业设计等; c) 种苗生产、供应设计; d) 新造林地管护设计; e) 配套基础设施设计; f) 施工作业顺序、时间、劳力安排; g) 施工材料、用工量测算与投资预算。 3.6 作业设计成果 作业设计成果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作业设计图和有关附件构成。
7、 3.7 作业设计审批 作业设计按规定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审核。分项目批复实施。上级主管部门应于施工前下达批复意见。 没有作业设计或虽有作业设计但未经批准的,不得施工。作业设计一经批准,应遵照实施。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报原设计批准部门批准。 4 准备工作 4.1 基础准备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批复的县级工程规划和实施方案,先与乡村有关单位和人员沟通,按照基层群众积极性,先易后难、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按年度计划选择、确定地块和面积。 4.2 人员、设备准备 在作业设计前,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设计单位应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组织调查设计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
8、、调查设计内容和方法,明确任务和要求,并准备必要的图形材料、调查用表、仪器设备、物资等。 4.3 资料收集 调查设计前应分别收集全县及工程区下列有关资料: a) 自然条件资料: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与植被等; b) 社会经济资料: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土地利用现状、林业建设现状及有关规划等资料; DB41/T 9032014 3 c) 管理和技术资料:与林业生态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技术规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成熟技术、建设模式等资料; d) 图件资料:包括最新地形图、森林资源现状图、土地利用图、土壤类型图、植被分布图和其它有关调查、区划
9、、规划的图面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收集和采用卫星影像。调绘底图采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或卫星影像平面图; e) 文字与统计资料: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资料(应为设计期最近5年内的调查成果,5年以上的调查成果应进行补充调查);规划设计、经营方案、造林典型设计、经营类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统计报表等。 5 外业调查 5.1 工程建设区划 5.1.1 室内区划 区划采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或卫星影像平面图为底图,根据各工程建设内容、任务、规划设计图及附表、年度计划,选择区划各工程建设区(可在宜林地、无立木林地以及其它适宜造林、封育的小班中选择造林、封育小班;在有林地、疏
10、林地等地类中选择适宜封山育林、改培、完善提高、更新的小班)。各工程建设区的布置要相对集中,便于管理,便于施工。各工程建设总面积与年度计划应尽量吻合,误差不超过5%。 5.1.2 实地踏查 各工程建设区可先在规划设计图上选择,再到现地踏查。踏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类或小班界线是否变更、规划设计的内容是否合理。 5.1.3 核实勾绘 各工程建设区由组织者负责选择,由设计人员进行指导,共同查看、核实。在核实现场分工程将作业区位置用铅笔勾绘在以乡镇为单位分幅的规划设计图或地形图上。同时,按工程将各年度标注在同一张地形图(底图)上。 5.2 各级区划界限核定 各级区划界限核定应符合如下条件: a) 原区划
11、的县(市、区),乡(镇、场),行政村(林班)界限,原则上不能变动; b) 结合二类调查的区划,小班界线一般情况下不进行调整,若遇小班划分明显不当或界线不清等特殊情况下可作适当调整; c) 平原区或地形图上难以勾绘、小班界不易确定的,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或罗盘仪辅助测量等进行区划小班,并设定标志定界区分。 5.3 小班区划 5.3.1 区划的依据 小班区划以权属、立地类型、植被现状、造林类型、经营措施类型为依据。其中,立地类型、经营措施类型是划分小班的最主要依据,当以往划分的小班明显包含了两个以上的立地类型或经营措施类DB41/T 9032014 4 型,且每个立地类型或经营措施类型
12、所占的面积足以单独划分一个小班时,应将其划开。 5.3.2 区划的方法 在图上划出相对集中连片的地块。地块的边界应与地貌单元保持一致。在划出的地块内区划小班。小班区划应在现地进行, 但过去的图面材料丰富, 对现地的情况又清楚时, 也可先在室内区划, 再到现地核对。小班界线以明显地物、地类界线确定。人工区划的小班界也可结合现地情况与需要将其设计成营林道、防火线、生态安全林带。 5.3.3 小班编号、小班面积 小班编号和小班面积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a) 以行政村(林班)为单位,分工程类别进行小班编号; b) 小班的最小面积0.0667hm2,最大不宜超过20hm2。若地块小,零星分散,在底图上不能
13、准确勾绘来,需在图上标注符号示意(或:可与邻近小班合并为复合小班, 分别注明各地类所占的比例); c) 在现地扣除小班内非施工地块,现场测量面积; d) 线状(带状)小班应实地测量可施工长、宽,点状小班应确定施工地点,并简易测定面积。 5.4 小班选择 5.4.1 选择范围 土地利用规划中确定为林业用地的宜林地、无立木林地(森林采伐迹地、林中空地、造林失败的地段)、灌丛地;列为改造对象的有林地、疏林地、低质低效林和灌木林地;新造林地和需要抚育的中龄林地、幼龄林林地等。 5.4.2 选择原则 选择的原则: a) 宜林地的立地因子和列为改造对象的有林地、疏林地、低产林和灌木林地;农区土地利用规划确
14、定为林业用地的宜林地、灌丛地;新造林地和中龄林地、幼龄林林地指标符合河南林业建设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及产业工程建设标准的要求; b) 权属清楚,地界明确。 5.4.3 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选择的方法与步骤: a) 明确造林地的产权主体,并根据基层干部和业主造林意愿落实小班面积; b) 将立地类型、经营措施类型落实到小班; c) 对各立地类型、经营措施类型作出评价,按省级重点工程及产业工程建设标准确定适宜的立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 d) 按立地类型和经营措施类型选择适宜省级重点工程及产业工程建设的小班。各建设工程选择的小班总面积与年度计划的总面积不相符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 5.5 小班调查记载 内容
15、包括: 位置(采取记录小班中心位置附近的GPS公里网格坐标)、小班编号、权属、地类、地DB41/T 9032014 5 貌、地形(坡度、坡向、坡位、坡形、海拔等)、面积、土壤、植被、立地类型、造林类型及拟造林树种、株行距等;有林地、疏林地小班还须记载测树因子(年龄、郁闭度、生长状况、林分特点等)、经营类型、以往的经营措施等。 5.6 工程的调查要求 5.6.1 封山育林 按GB/ T 151632004的有关要求调查现有母树、幼苗、幼树及灌草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盖度等状况,以及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5.6.2 生态能源改培林 调查现有有林地、疏林地中有培养前途的目的树种及其幼苗、幼树、
16、灌草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盖度等状况,以及相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5.6.3 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防沙治沙工程 应分新建、完善提高、更新三种建设类型进行小班调查、统计。 5.6.4 生态廊道网络建设工程 按照生态廊道分级标准进行小班调查、统计。 5.6.5 森林抚育工程 对郁闭度0.8以上的中幼林小班进行调查、分抚育类型进行统计。 5.6.6 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 对疏林地、无培养前途或灾害危害严重的林分(小班)进行调查、分类型进行统计。 5.7 种苗情况 调查、预测现有苗圃地、母树林、种子园本年度的种苗生产、供应情况。包括种子结实与产量、育苗面积、苗木种类、产苗量、苗木质量等级、苗木
17、生长等。 5.8 附属设施 现地确定需要建设的了望台(塔)、哨卡、管护房、林道、防火道、围栏、科研试验和生态效益监测样地以及其它配套设施的设置地点,布设线路与走向,测量长度或占地面积,在现地埋设标记,并绘于调绘图上。 6 内业设计 6.1 内业准备工作 内业设计前,应对外业小班调查资料及图件进行整理、检查、核对,做到图表相符、资料齐全、内容完整、计算无误后方可进入内业设计。 6.2 小班面积求算 DB41/T 9032014 6 实测的小班以实测水平面积为准。 勾绘的小班采用求积仪、方格纸或网点板量算面积,或采用GPS绕测求算面积,两次求积面积相差不应大于1/50,合格后取平均值。 小班面积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 903-2014 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规范 903 2014 河南省 林业 重点工程 营造 作业 设计 编制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