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120-2018 木荷营造林技术规程.pdf
《DB33 T 2120-2018 木荷营造林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120-2018 木荷营造林技术规程.pdf(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40 B 61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20 2018 木 荷营 造林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silviculture of Schima superba 2018 - 06 - 05发布 2018 - 07 - 05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120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龙泉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临海市农业林
2、业局、庆元县实验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春、金国庆、楚秀丽、张蕊、徐肇友、李军、陈献志、张东北。 DB33/T 21202018 1 木荷营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荷人工林培育的种子采收和处理、容器苗培育、苗木出圃、造林地选择、造林 设计与林地准备、栽植、抚育管理、技术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木荷人工营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08-1999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15776-2016 造林技术
3、规程 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 GB/T 15782-2009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LY/T 1000-2013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037-2012 木荷培育技术规程 DB33/T 177-201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3 种子采收和处理 3.1 采种林分 选用经审定或认定的木荷优良种源、优良家系和种子园,也可选用优良母树林。 3.2 种子采收 9月下旬至 11月上旬,当 蒴果 由青变成黄褐色、有少量微裂时及时采收。可采用人工采摘或摇树采种 。 3.3 种子处理 采回的 蒴果 先堆放3 d 4 d,再摊晒取种,去除果壳等杂质,净化种子,干燥种子含水量在 10%
4、以下 。 3.4 种子贮藏 种子装袋和密封后,宜放入 0 5 的冷库或冰箱内贮藏,也可在常温下室内凉爽干燥 处 贮藏 。 4 容器苗培育 4.1 圃地选择和 育苗设施 DB33/T 21202018 2 按LY/T 1000 执行。 4.2 整地作床 4.2.1 芽苗苗床 在温室大棚内或利用小拱棚制作培育芽苗的苗床。 苗床 一般用砖块砌成高 20 cm 25 cm,宽 l00 cm120 cm,长按地形与播种量而定, 床间步道宽 30 cm 40 cm。苗床内 下 层 铺设 15 cm 20 cm厚 的黄心土 ,每 m3土 中均匀 拌 入 200 g 250 g复合肥,上 层再 覆 盖 2 c
5、m 3 cm的 干净细 土 或 泥炭或两者 混合物。 播种前 可用50% 辛硫磷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0倍液喷洒 基质 杀虫, 用 1%硫酸铜或硫酸亚铁水溶液浇透基质灭菌。 4.2.2 容器苗苗床 清除杂草和石块 ,平整土地,四周开排水沟,床面覆盖黑色地布。分苗床与步道,床高 10 cm,床宽 100 cm 120 cm,长度依地而定,步道宽 40 cm。 4.3 基质配制 无纺布网袋容器的基质及配比(按体积比计算):泥炭 谷壳(或锯屑、珍珠岩等) = 7 3 或 6 4,添加缓释复合肥( N:P:K=18:8:8) 2.0 kgm-3 2.5 kgm-3, 拌均。 谷壳 或锯屑应经沤制
6、腐熟 或 炭化 后施用。 如用锯屑,其比例应不超过 20%。基质的 pH值以 4.5 6.0为宜, pH值 低 于 4.5可用生石灰或草木灰 调节 , pH值 高 于 6.0用硫磺粉、硫酸亚铁或硫酸铝等 调节 。基质消毒参照 LY/T 1000执行。 4.4 容器选择和摆放 培育1年生容器苗 宜用直径 4.5 cm 6 cm,高度8 cm 10 cm 的无纺布网袋容器, 摆 放在专门的育苗盘上。 培育 2年生 容器 苗 宜选 用 直径 14 cm 15cm,高度 16 cm 18 cm 的无纺布育苗袋 , 可直接 摆 放在苗床地 布 上。 4.5 芽苗培育 4.5.1 种子质量 种子品质要求达
7、到 GB 7908规定的二级及以上(即种子净度不低于 85%、发芽率不低于 30%)。 4.5.2 种子消毒 选用0.2% 0.5%高锰酸钾浸 种2 h 或1.5%2.0%福尔马林溶液浸种 20 min30 min消毒。种子消毒后,用 清水洗净,阴干。 4.5.3 浸种催芽 用30 40 的温水浸种 24 h,然后将种子捞出、摊开、阴干。 4.5.4 播种 4.5.4.1 播种时间 宜在12 月至翌年 2月 播种。 4.5.4.2 播种用量与方法 DB33/T 21202018 3 将经过消毒和浸种的种子按 100 gm-2的播种量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然后覆盖 干净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喷
8、水后 应 搭建塑料薄膜拱棚保温保湿。 4.5.5 播后管理 4.5.5.1 喷水保湿 播种后注意喷水保湿,保持苗床湿润,湿度以表层基质不干燥发白为原则。 4.5.5.2 控温催芽 种子萌发出土前苗床内温度控制在30 左右,最高不宜超过35 。种子 萌 发 出土后,苗床温度控制在 30 以下。可采用通风、闭风和喷水方式调节大棚 ( 或 小拱棚) 温度。 4.5.5.3 施肥 当芽苗萌生 1片 2片 真 叶时,可 在阴天或早晚 用 0.1% 0.2%尿素 或复合肥水溶液喷施 。 4.6 芽苗移栽 待芽苗长到 3叶 4叶或 4 cm 5 cm高 时 , 可 移栽到容器中。 移栽前苗床和容器基质均要喷
9、水,保持湿润。 移植时, 剪去芽苗过长根系, 用竹签在容器中央插 3 cm左右深的孔穴,然后将芽苗放入孔穴,保持根系舒展,并挤压基质闭合孔穴,使基质与芽苗根部紧密接触, 并及时对 育苗 基质喷(淋) 透水 。 芽苗移栽 宜选择阴天或 50%左右 透光率的遮阳网 下 进行, 并 做到随起随栽。 4.7 苗期管理 4.7.1 补苗与换苗 芽苗移栽后 10 d左右 ,对缺株或 生长不正常的苗木及时补 苗 或 换苗。补 苗、换苗后应随即 喷 ( 淋 )透水。 移栽后如遇暴雨冲 失 表 层基质 ,造成芽 苗根 部 裸露 或 芽苗歪 斜,应及时加盖基质并 扶正芽苗 。 4.7.2 分级育苗 当育苗盘中容器
10、苗平均苗高长到 10 cm 15 cm时, 应 将苗木分盘 与 分级,按苗木大小分级 放置 在相同 规格的不同 育苗盘中 培育 。 对于规格较小的苗木,需加强追肥 等 管理 。 4.7.3 换袋 移植 培育2 年 生容器苗时,需要对当年生苗进行换袋移植,换袋后再培育 1 a。 宜 在 苗木 休眠期 的 1月 3月 换 袋移植。 容器大小见 4.4, 基质 及配比(按体积比计算) 可 采用 30% 40%泥炭 +30% 40%谷壳 +25%35%黄泥 ,添 加 缓释 复合 肥 1.5 kgm-3 2.0 kgm-3, 拌均 。 4.7.4 水分管理 芽苗移栽、补苗、换苗、分级移袋和换袋移植后应及
11、时喷(淋)透水。幼苗生长初期雨水较多宜少喷水,速生期应遵循“不干不喷,喷必喷透”原则, 10月下旬 进入 生长后期 以 后 需控制水分。 2年 生容器苗 喷水应量多次少,在基质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后再喷 透 水 。夏季 喷水宜在早、晚进行,避免中午高温时进行。如遇连续大雨,降水过多时应注意容器排水。 4.7.5 追肥 DB33/T 21202018 4 当苗木偏小且长势较弱 时应 及时追肥。追肥应根据苗木各个发育时期的需求确定肥料种类和 用量 ,前期 宜用尿素等高氮肥,中期宜用NPK 复合 肥等 平衡肥,后期 宜 用高磷、钾肥 , 配制成 0.2%0.5%的水溶液 ,可 结合浇水和病虫害防治进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2120 2018 营造 技术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