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118-2018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技术应用 规范.pdf
《DB33 T 2118-2018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技术应用 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118-2018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技术应用 规范.pdf(3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93.080.20 P 66 DB33 浙 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18 2018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 ( ECA) 技术应用 规 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ultra-thin easy-compacted asphalt concrete 2018 - 06 - 05发布 2018 - 07 - 05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1182018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材料 . 1 4.1 一般规定 . 1 4.2 沥青 . 2 4
2、.3 粗集料 . 3 4.4 细集料 . 4 4.5 填料 . 4 4.6 纤维 . 4 4.7 添加剂 . 5 5 应用设计要求 . 5 5.1 一般规定 . 5 5.2 磨耗层铺筑 . 6 5.3 路面表面层铺筑 . 6 5.4 车辙填补与修复 . 7 6 施工 . 7 6.1 一般规定 . 7 6.2 配合比设计 . 7 6.3 施工准备 . 9 6.4 试验路 . 9 6.5 黏层油喷洒 10 6.6 拌和 10 6.7 运输 10 6.8 摊铺 10 6.9 压实 11 6.10 接缝处理、开放交通 . 12 6.11 施工质量控制 . 12 7 质量检验与评定 13 7.1 基本要
3、求 13 7.2 实测项目 13 7.3 外观鉴定 14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易密实添加剂 pH值、固含量和胺值指标试验方法 . 15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ECA沥青混合料室内拌和试验要求 . 18 DB33/T 21182018 II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 ECA)应用实例 . 20 DB33/T 21182018 I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
4、起草单位:金华市公路管理局、东南大学、金东区公路管理段、武义县公路管理段、 南京龙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晓勇、朱宏斌、顾兴宇、徐子淇、徐晓和、林育萍、胡永林、胡建明、李海光、李大鹏、徐文有、吴闻秀、王钰莹、朱文文、李寿伟、张志宏、邢克光、曹正道、张军辉。 DB33/T 21182018 1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 ( ECA)技术 应用 规 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的材料 、应用设计要求 、施工及 质量检验 与评定等 技术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
5、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62 碳纤维复丝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0685 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 GB/T 14335 化学纤维短纤维线密度试验方法 GB/T 21120 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 FZ/T 01057.6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JTG D50 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
6、工技术规范 JTG H2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JTG F40 2004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 ultra-thin easy compacted asphalt concrete( ECA) 一种采用间断级配,并添加易密实添加剂及纤维,具有良好高温稳定性和抗滑性能超薄的细粒式密级配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 3.2 易密实添加剂 easy compacted additive 一种基于乳化技术 、可 降低沥青黏度,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压实性能的化学添加剂。 4 材料 4.1 一般规定 4.1.1 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 应 按
7、 JTG F402004 规定 取样 进行质量检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应 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 商检报告 替代现场检测。 DB33/T 21182018 2 4.1.2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 应 分区隔离堆放,不 应 混杂。各种集料 和 矿粉的存放应采取防雨 和场地硬化等 措施。 4.1.3 纤维 和 易 密实添加剂 应存放在室内或棚盖的地方,纤维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 4.2 沥青 4.2.1 沥青 应采用改性沥青,具体 技术要求 应符合 表 1、表 2的规定 。 对于特重交通等级条件、长 大纵坡 上 坡路段,宜采用 改性沥青 II型 。 表
8、 1 改性沥青 型 技术要 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 (25 , 100g, 5s) 0.1mm 5070 T 0604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 -0.2 T 0604 延度 ( 5cm/min, 5 ),不小于 cm 25 T 0605 软化点 (环球法) ,不小于 75 T 0606 运动黏 度 135 ,不大于 Pa.s 3 T 0625 动力黏度 60 ,不小于 Pa.s 5000 T 0620 闪点 ,不小于 230 T 0611 溶解度 (三氯乙烯) ,不小于 % 99 T 0607 弹性恢复 (25 ) ,不小于 % 75 T 0662 贮存稳定性离析
9、, 48h软化点差 ,不大于 2.0 T 0661 薄膜加热残留物 (163 , 5h) 质量变化 ,不大于 % 0.8 T 0609 针入度比 25 ,不小于 % 65 T 0604 延度 5 ,不小于 cm 15 T 0605 密度( 15) ,不小于 g/cm3 1.0 T 0603 表 2 改性沥青 型 技术要 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针入度( 25, 100g, 5s) 0.1mm 20 40 T 0604 针入度指数 PI,不小于 -0.4 软化点 (环球法) ,不小于 60 T 0606 运动 黏 度( 135) ,不大于 Pa.s 3.0 T 0625 动力
10、黏 度( 60) ,不小于 Pa.s 4000 T 0620 黏 韧性 ,不小于 N.m 5 T 0624 韧性 ,不小于 N.m 2.5 T 0624 闪点 ,不小于 230 T 0611 溶解度 (三氯乙烯) ,不小于 % 99 T 0607 弹性恢复( 25) ,不小于 % 65 T 0662 贮 存稳定性离析, 48h软化点差 ,不大于 2.5 T 0661 动态剪切( G*/sin) 35 ,不小于 kPa 980 T 0628 60 ,不小于 kPa 18 DB33/T 21182018 3 表 2 改性沥青 型 技术 要 求( 续 )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旋转薄
11、膜加热残留物 ( 163, 5h) 质量变化 ,不大于 % 1.0 T 0609 针入度比( 25) ,不小于 % 65 T 0604 密度 ( 15),不小于 g/cm3 1.0 T 0603 4.2.2 黏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 3 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快裂 T 0658 粒子电荷 阳离子 ( ) T 0653 筛上剩余量( 1.18mm),不大于 % 0.1 T 0652 黏度 恩格拉黏度 计 E25 1 15 T 0622 道路 标准黏度 计 C25, 3 s 10 40 T 0621 蒸发 残留物 残留物 含量,
12、不小于 % 60 T 0651 针入度 (100g, 25 , 5s) 0.1mm 60 120 T 0604 软化点,不小于 60 T 0606 延度 (5 ),不小于 cm 20 T 0605 动力黏度( 60 ) , 不小于 Pa.s 1500 T 0620 弹性恢复 (25 , 1h), 不小于 % 60 T 0662 溶解度 (三氯乙烯 ),不小于 % 97.5 T 0607 常温 储存 稳定性 5d,不大于 % 5 T 0655 1d,不大于 % 1 T 0655 与矿料的黏附性 ,裹复面积,不小于 2/3 T 0654 4.2.3 改性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宜在固定工厂集中制作,现场
13、储存罐中应加设搅拌设备,储存应符合JTG F40 2004的相关规定。 4.3 粗集料 粗集料应采用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似立方体颗粒的碎石,粒径大于 等于 2.36mm。宜采用玄武岩 、辉绿岩 或辉 长 岩等 符合要求的 石料, 其 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粗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 % 20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 % 28 T 0317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2.60 T 0304 吸水率 ,不大于 % 2.0 T 0304 与沥青的黏附性 级 5 T 0616 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 ,不大于
14、 % 12 T 0312 软石含量 ,不大于 % 2.5 T 0320 坚固性 ,不大于 % 12 T 0314 DB33/T 21182018 4 表 4 粗集料技术要求 ( 续 )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水洗法 0.075mm颗粒含量 ,不大于 % 0.8 T 0310 磨光值 PSV,不小于 42 T 0321 4.4 细集料 细集料应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宜采用优质石灰岩机制的细集料,粒径应小于 2.36mm,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 5的规定。 表 5 细集料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 ,不小于 2.60 T 0328 坚固性(
15、 0.3mm部分) ,不大于 % 12 T 0340 砂当量 ,不小于 % 65 T 0334 棱角性 (流动时间) ,不小于 s 30 T 0345 亚甲蓝 值 ,不大于 g/kg 5 T 0349 4.5 填料 填料宜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清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6的规定。 表 6 矿粉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不小于 t/m3 2.60 T 0352 含水量 ,不大于 % 0.8 T 0103 粒度范围 (%) 0.6mm % 100 T 0351 0.15mm % 90 100 0.075mm % 75 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目测
16、 亲水系数 , 不大于 0.8 T0353 塑性指数 , 不大于 % 4 T0354 4.6 纤维 ECA宜选用聚酯纤维或 丝状 玄武岩纤维。 聚酯纤维 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 7的规定 , 玄武岩纤维 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 8的规定。 表 7 聚酯纤维 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抗拉强 度 ,不小于 MPa 550 GB/T 21120 断裂伸长率 % 309 GB/T 21120 颜色 白色 目测 熔点 ,不小于 230 FZ/T 01057.6 DB33/T 21182018 5 表 7 聚酯纤维技术要 求 ( 续 )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直径 m
17、204 GB/T10685 比重 g/cm3 1.36 1.40 GB/T14335 长度 mm 36 目测 表 8 丝状 玄武岩纤维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抗拉强度 ,不小于 MPa 3000 GB/T21120 弹性模量 , 不小于 GPa 90 GB/T3362 断裂伸长率 % 2.53.5 GB/T21120 颜色 金色 目测 熔点 ,不小于 300 FZ/T01057.6 直径 m 114 GB/T10685 比重 g/cm3 2.60 2.80 GB/T14335 长度 mm 36 目测 4.7 添加剂 4.7.1 易密实添加剂分为 水剂 型 (稀释液喷淋法
18、施工)和 油剂 型 ( 沥青储存罐投放 施工) 两种。 4.7.2 易密实添加剂 的 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 9的规定。 表 9 易密实添加剂 技术要求 试验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水剂型 油剂 型 胺值 a mgKOH/g 400560 510610 附录 A 固含量 ,不小于 % 9.5 100 附录 A pH值 10.01 11.51 附录 A 产品类别 表面活性剂类型 物理状态 液体 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 不改变 对沥青混合料 TSR的影响 不降低 a 胺值表征易密实添加剂中有效氨基含量的指标,即中和每 1g样品所需要的酸,以与其相当的氢氧化钾毫克数来表示( mgKOH/g)。
19、5 应用设计 要求 5.1 一般规定 5.1.1 ECA分为两种路面结构类型: ECA-10和 ECA-6.7。 5.1.2 ECA可用于沥青路面或桥面铺装的超薄磨耗层、新建沥青路面表面层、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填补 与 修复以及薄层桥面铺装使用。 DB33/T 21182018 6 5.1.3 ECA-6.7不宜 用于新建沥青路面的表面层 、长 大纵坡路段 的超薄磨耗层 。 5.1.4 ECA材料性质要求和设计参数 、 路面结构验算还 应符合 JTG D50 2017 的 相关规定。 5.2 磨耗层铺筑 5.2.1 ECA用于磨耗层使用时, ECA-10设计厚度宜 25mm30mm, ECA-6
20、.7设计厚度宜 15mm20mm。 5.2.2 在原路面上铺筑 ECA磨耗层时, 应 依据 JTG H20对 原 路 面 技术 状况进行评价 , 路 面性能 指标应 符合 表 10要求 。 原有路面主要调查分析内容如下: a) 调查破损情况,包括裂缝率、车辙深度、修补面积等 ; b) 评价原路面结构承载能力。 表 10 ECA磨耗层对 原路路面性能指标要求 技术 指标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 、 四级公路 路面状况指数( PCI) 85 95 85 95 80 95 80 90 路面行驶质量指数( RQI) 95 100 90 100 85 100 80 100 路面车辙深度指数(
21、 RDI) 70 100 70 100 60 100 60 100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PSSI) 85 100 85 100 80 100 80 100 5.2.3 在 桥面上铺筑 ECA磨耗层时,应按照 JTG D62 进行桥梁受力验算。 桥面 PCI、 RQI指标 应符合表 10要求 。 5.3 路面表面层铺筑 5.3.1 ECA用于路面结构层的表面层时,宜采用 ECA-10沥青混合料,设计厚度不宜小于 25mm。 5.3.2 ECA用于路面结构层的表面层时, 应按 JTG D50 2017第 4章规定进行结构组合设计,路面结构设计技术指标应符合 JTG D50 2017第 3章相关规定
22、,并按 JTG D50 2017第 6章规定进行路面结构验算。 5.3.3 ECA动态压缩模量按 JTG D50 2017中 5.5.11规定确定 , 其 水平三 20条件下动态压缩模量可 按表 11确定。 表 11 ECA-10沥青混合料 20条件下动态压缩模量 ( Ea) 取值范围 沥青混合料类型 Eaa ECA-10 8000MPa10000 MPa a 沥青黏度大、级配好或空隙率小时取高值,反之取低值。 5.3.4 ECA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久的品质,并具有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以及良好的抗水损害能力。ECA 沥青路面技术指标宜符合表 12的要求。 DB33/T 21182
23、018 7 表 12 ECA沥青路面技术指标 检查项目 单位 目标值 测试方法 一级 公路及以上 一级 公路及以上 平整度 标准差 ,小于 mm 1.2 2.5 T0932 IRI,小于 m/km 2.0 4.2 T0933 抗滑 性能 构造深度 ,不小于 mm 0.6 T0961 磨擦系数摆 值 ,不小于 BPN 55 T0964 高温稳定性,车辙试验 动稳定度 ,不小于 次 /mm 3000 T0719 水稳性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不小于 % 85 T0790 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 ,不小于 % 80 T0729 抗裂性能 ,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 ,不小于 2500 T0728 5
24、.4 车辙填补 与修复 5.4.1 ECA适用于压密性车辙及已稳定的流动性车辙的修复 。 5.4.2 进行车辙填补修复时,根据老路车辙深度铣刨相应厚度,采用合适类型 ECA进行填补,类型选择应结合混合料适宜填补厚度以及单层填补为原则。 ECA-6.7适宜填补厚度为 15mm30mm, ECA-10适宜填补厚度为 25mm40mm。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6.1.1 原 路面存在破损(裂缝、坑槽、松散等)病害时,应进行病害处理。 6.1.2 铺筑前宜采取精铣刨或拉毛工艺对原路面处理以增强层间粘结。 6.1.3 ECA公称最大粒径与层厚相适应,各层的压实厚度宜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 2.5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2118 2018 超薄 密实 沥青 混凝土 ECA 技术 应用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