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2104-2018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pdf
《DB33 T 2104-2018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2104-2018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pdf(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03.100.01 A 00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104 2018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 The evaluation criterion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 2018 - 02 - 09发布 2018 - 03 - 12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2104-2018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基本要求 . 2 4 创新机制 . 2 5 创新过程 . 3 6 创新绩效 . 4 7 激励项目 . 5 8 评价说明 . 6
2、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 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 .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需提供材料 . 10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建筑业企业技术 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 11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提纲 . 12 DB33/T 2104-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昆仑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三建建
3、设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企业技术创新协会、浙江省建筑业技术创新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国世荣、孙斯文、魏江、朱国锋、朱建忠、刘玉涛、葛伟、李宏伟、吕国玉、段洪涛、陈春雷。 DB33/T 2104-2018 1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 以下简称技术中心 )评价规范的基本要求、创新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绩效、激励项目和评价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建筑业企业 construction enterp
4、rise 依法批准成立的,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土木工程经营活动的企业,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2.2 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 建筑业企业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技术研发、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建立标准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网络等,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 2.3 技术创新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企业应用创新的知 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服务,提高工程质量,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5、,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2.4 示范工程 demonstration project 经省级以上(含)行政主管部门公布并验收的工程项目,包括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建筑节能、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等。 2.5 工法 method 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程实践形成的施工方法。 DB33/T 2104-2018 2 2.6 评价 evaluation 通过分析计算、观察咨询、研 讨论证等方法对机构、部门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的过程。技术中心评价分为认定评价、运行评价和建设评价。认定评价应在申报省级企业技
6、术中心时进行,运行评价是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周期性评价,建设评价是指对技术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 3 基本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技术中心评价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企业经营管理总体情况进行。 3.1.2 技术中心应依据本规范附录 A进行评价。 3.1.3 依据本规范进行评价的企业,应按照本规范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的要求,提交材料。 3.1.4 评价机构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对企业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 价报告,确定评价等级。对申请评价的企业,应进行现场考察。 3.1.5 企业可根据本标准进行自评;企业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技术中心进行评价;政府有关
7、部门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中心评价工作。 3.2 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 3.2.1 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三大类,同时设置激励项目。 3.2.2 评价总得分等于创新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绩效、激励项目得分之和。 3.2.3 技术中心按评价总得分确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4个等级。技术中心评价等级见表 1。 表 1 技术中心评价等级 评价得分 评价等级 小于 60分 不合格 大于等于 60分、小于 75分 合格 大于等于 75分、小于 85分 良好 大于等于 85分 优秀 4 创新机制 4.1 一般要求 4.1.1 技术中心应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建立起与
8、企业创新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创新机制。创新机制从创新体系、经费投入、人才投入三方面评价。 4.1.2 创新体系指技术中心应为企业专门机构,独立建账,具有健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中长期目标和年度计划。 4.1.3 经费投入指技术中心应建立独立的 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研发) 经费预决算机制,并对研发经费使用进行监管。 4.1.4 人才投入指技术中心应建立起合理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 DB33/T 2104-2018 3 4.2 创新机制评 价指标 创新机制评价指标符合表 2要求。 表 2 创新机制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创新机制 创新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
9、实施效果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 经费投入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企业结算收入的比重 人才投入 技术中心人员年人均收入与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之比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占研发经费比重 注 1: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技术中心中长期创新战略具体内容,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进展和保障措施。 注 2: 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技术中心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健全的运行机制,包括经费预算制度、组织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等。 注 3: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技术中心研究与试
10、验发展经费预决算机制及其实际执行与监管情况。 注 4: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报告年度内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合计,包括企业内部的日常研发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 注 5: 企业结算收入:报告年度内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 “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若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中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注 6: 技术中心人员年收入总额:技术中心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收入的总和。 注 7: 技术中心人员数:在技术中心工作并
11、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数目。 注 8: 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在报告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资总额和其他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 注 9: 企业职工总数:企业在岗职工人数。 注 10: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外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 5 创新过程 5.1 一般要求 5.1.1 技术中心应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人才队伍,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对创新全过程进行管理。创新过程从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技术储备三个方面评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21042018 建筑业 企业 技术 中心 评价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