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694-2014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pdf
《DB33 T 694-2014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694-2014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pdf(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150 B52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6942014 代替 DB33/T 694.1-2008、 DB33/T 694.2-2008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quaculture of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2014 - 12 - 31 发布 2015 - 01 - 3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6942014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 1 3 环境条件 . 1 4 人工繁殖 . 1 5 苗种培育 . 4 6
2、 成鱼养殖 . 5 7 运输 . 6 8 病害防治 . 6 9 养殖技术模式 图 . 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黄颡鱼苗种繁育及养殖技术模式图 . 8 DB33/T 6942014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3/T 694.1-2008无公害黄颡鱼 第 1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和 DB33/T 694.2-2008无公害黄颡鱼 第 2部分: 养殖技术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 删除了定义与术语(见 DB33/T 694.1-2008 中第 3 章); 改进了黄颡鱼亲鱼池、鱼种池、成鱼池池等池塘的大小要求(见 3.
3、1, DB33/T 694.1-2008 的4.1); 提高了黄颡鱼亲鱼的规格要求( 见 4.1.2, DB33/T 694.1-2008 的 5.1.2); 改进了黄颡鱼亲鱼培育投饲方法( 见 4.1.4, DB33/T 694.1-2008 的 5.1.5); 改进了黄颡鱼人工催产产卵受精及孵化方法( 见 4.2 和 4.3, DB33/T 694.1-2008 的 5.2、 5.3、5.4); 改进了 池塘培育夏花鱼种、冬片鱼种的 投饲 方式( 见 5.1.3.1 和 5.2.3.2, DB33/T 694.1-2008的 6.1.2.2、 6.2.3.2); 改进了池塘成鱼养殖的放养密
4、度和投饲方法( 见 6.1.1 和 6.1.2); 删除了网箱养殖(见 DB33/T 694.2-2008 中 4.3) ; 增加了鱼种及成鱼相关运输 方法( 见第 7 章 ) ; 改进了 主要 病害的防治方法 ( 见 表 4, DB33/T 694.2-2008 的 7.3) 。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州市水产 技术推广站 、湖州湖旺水产种业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志金、沈乃峰、胡大雁、周聃、陈丰刚、劳顺健 、费志平 。 本标准代替了 DB33/T 694.1-2008和 DB33/T 694.2-2008, 20
5、08年首次发布。 DB33/T 6942014 1 黄颡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颡鱼( Pelteobagrus fulvidraco) 养殖的 环境条件 及 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运输、病害防治 等技术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黄颡鱼 人工繁育及 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 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6、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36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13 粘性鱼卵脱粘孵化技术要求 SC 1070 黄颡鱼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DB33/T 721 水产养殖消毒剂使用技术规范 DB33/T 722 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使用技术规范 3 环境条件 3.1 池塘要求 池塘环境应符合 NY 5361的要求。不同养殖阶段的池塘要求见表 1。 表 1 不同养殖阶段池塘要求 池塘类别 面积( m2) 水深 (m) 淤泥厚度 (cm) 亲鱼池 667 6667 1.5 2.2 10 鱼种池 667 33
7、40 1.0 1.5 5 成鱼池 1334 10000 1.5 2.5 10 3.2 水源水质 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水源水质符合 GB 11607的规定,养殖水质符合 NY 5051的要求。 4 人工繁殖 DB33/T 6942014 2 4.1 亲鱼培育 4.1.1 池塘消毒 亲鱼放养前 10 d,每 667 用 75 100 生石灰清塘消毒 ,一周后灌水施肥。 4.1.2 亲鱼要求 宜从良种场引进或从成鱼塘及外荡等大水面水体中择优挑选,形态特征符合 SC 1070要求, 年龄在 2冬龄以上 5龄以下,雌性规格不小于 80克 /尾,雄性不小于 120克 /尾。体形正常,体格健壮,体表光滑、无
8、疾病、无畸形、性腺发育良好,体色正常。 4.1.3 雌雄鉴别 黄颡鱼性别鉴别见表 2。 表 2 黄颡鱼性别鉴别 性 别 特 征 雌鱼 具有圆形的泌尿孔和杏仁形的生殖孔 ,成熟时腹部膨大。 雄鱼 只有一个乳突状的泄殖孔,成熟时生殖突膨大,末端红肿。 4.1.4 亲鱼培育 每年 11月 12月,在池塘水温高于 15 时,每 667 m2放养 1000尾,雌雄比例为 2:1 3:1。饲料以粗蛋白含量在 42%以上的浮性配合饲料为主,可适当添加新鲜小杂鱼。日投饲率根据水温决定,水温在20 以下为鱼体重的 1% 2%,水温在 20以上时为 3% 4%。 4月初开始在配合饲料中添加 0.5%的 Vc,经常
9、冲水,保持水质清新,用水产养殖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使用方法按 DB33/T 722要求。 4.1.5 亲鱼选择 雌亲鱼腹 部膨大、饱满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用手轻压腹部有流动感,生殖孔变圆,红肿外翻;雄亲鱼生殖突膨大,末端略红肿。催产亲鱼雌雄比例以 3:1为宜。 4.2 催产受精 4.2.1 时间 4月下旬至 8月下旬,适宜水温 21 32 ,最佳水温 23 28 。 4.2.2 设施 产卵池可利用原亲本培育池塘,或面积为 20 50 、水深 1.0 m 1.2 m的水泥池。 鱼巢宜采用直径为 40 cm、高度为 35 cm的深色塑料桶,并在底部铺设固定棕片。 4.2.3 自然产卵受精 水温在
10、21 28时,在亲鱼培养池的离岸 1 m的塘坡上水面下 30 cm 40 cm处放置人工鱼巢,间距 1 m为宜。每日开启增氧机 2 h 3 h,适当冲换水,保持良好水质。 每天下午 16: 00以后检查鱼巢,收集粘附卵子的棕片,更换新的棕片。 4.2.4 人工催产受精 DB33/T 6942014 3 4.2.4.1 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促黄体生成激素类似物 (LRHA)、马来酸地欧酮( DOM)三种混合使用为宜。 每千克体重注射剂量为 HCG(1000 IU 2500 IU)+LRHA(10 g 20 g)+DOM(5 mg 20 mg)。注射剂量雌雄相同。采用
11、体腔或肌肉注射法,一次性注射或二次注射均可。二次注射的间隔时间为 10 h 12 h,第一针剂量为总量的 1/4,第二针为 3/4。 4.2.4.2 产卵受精 按雄鱼数不多于鱼巢数的要求,将注射好的亲鱼按雌雄比 3:1比例放入预先安置好鱼巢的水泥产卵池中,使其在鱼巢中自然产卵并受精,受精卵粘附在棕片上。将粘附卵子的棕片放入孵化设施中孵化。 4.2.4.3 人工授精 将已注射好催产药物的亲鱼放入网箱或水泥池内,流水刺激。待到亲鱼开始发情,杀雄鱼,用镊子取出精巢剪小并研细,加入生理盐水或专用的精子保存液备用;轻压雌鱼腹部如有卵粒流出,则挤出鱼卵进行干法授精,将受精卵粘附到鱼巢上或用泥浆水脱粘,脱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6942014 黄颡鱼 养殖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