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641-2016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pdf
《DB33 T 641-2016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3 T 641-2016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pdf(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65.020.01 B60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641 2016 代替 DB33/T 641-2007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county 2016 -09 - 28 发 布 2016 - 10 - 28 实 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641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设流程 . 3 5 立项 . 4 6 需求
2、与可行性分析 . 4 7 系统设计 . 8 8 数据组织 . 12 9 程序编码 . 15 10 试运行与评审验收 . 16 11 运行维护 . 1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属性数据结构表 . 18 A.1 小班(林带)属性数据结构表 . 18 A.2 树带属性结构表 . 20 A.3 散生、四旁属性数据结构表 . 21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系统配置方案 . 22 B.1 方案 1 中等规模的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配置方案 . 22 B.2 方案 2 小规模的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 息系统配置方案 . 23 DB33/T 641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 根据 GB/T 1.1-20
3、09的要求起草。 本标准 代替 DB33/T 641-2007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与 DB33/T 641-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主要 技术 变化如下: 增加 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LY/T 1955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见章节 2); 修改 了 术语 3.2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见 3.2,2007 版的 3.2) ; 删除了部分测绘专业的术语和定义 。 删除了数字地形图( 见 2007 版的 3.4)、数字线划图(见2007 版的 3.5)、 数字 高程模型 (见 2007 版的 3.6)、数字正射影像(见 2007 版的 3.7)、数字栅格地图(见
4、2007 版的 3.8)、遥感影像(见 2007 版的 3.9);大地基准(见 2007 版的3.10)、 1980 西安坐标系(见 2007 版的 3.11)、 1985 国家高程基准(见 2007 版的 3.12)、地理空间数据(见 2007 版的 3.13); 增加了“ 2000 中国大地坐标系”(见 3.4); 增加了“林地落界”(见 3.9); 增加了“森林资源动态更新”功能(见 6.1.2.1.1); 修改 “二类调查数据管理功能”为“森林资源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见 6.1.2.1.1, 2007 版的6.1.1.1.1); 修改 “二类数据”为“二类调查数据”(见 6.1.2.1
5、.1, 2007 版的 6.1.2.1.1); 修改了保密性需求,明确了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按国家保密规定执行,林业数据作为部门内部资料,按内部规定执行(见 6.1.2.1.3, 2007 版的 6.1.1.1.3); 增加了“按浙江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 2014 年版)”(见 7.2.2.4); 修改了行政界线的来源为采用 LY/T 1955-2011 要求形成的林地“一张图”中的界线(见8.2.1.2, 2007 版的 8.2.1.2); 删除了省级和县级界线以国家最新勘界成果为准或以测绘部门的 1:10 000 比例尺 DLG 中的界线为准(见 2007 版的 8.2.1.2
6、); 修改了“平面坐标系”为“大地基准”(见 8.2.1.3.1, 2007 版的 8.2.1.3.1); 删除了公里网格线检查(见 2007 版的 8.2.2.1.2.2); 删除了“ E00 格式”(见 2007 版的 8.2.2.1.2.3); 删除了属性数据库命名与属性数据结构(见 8.2.3,2007 版的 8.2.3.2); 增加了“保证属性数据集因子间逻辑关系符合数据逻辑一致性的要求”(见 8.3.3.2);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 A(见附录 A)。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 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
7、吉兴、翁卫松、徐达、陈晟、陈春雷、王文武、张国江、季碧勇、谭莹、毛华英。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发布情况为: DB33/T 641 2007。DB33/T 641 2016 1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流程、立项 、需求分析与可行性分析、系统设计、数据组织、程序编码、试运行与评审验收、运行维护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8、GB/T 11457 信息技术 软件工程术语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596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T 17278 数字地 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 20257.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2部分 1 5000 1 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 3部分 1 25000 1 50000 1 100000地形图图式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 1955 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9、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county 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以及现代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方法,通过对县域(含县级市、区)地理空间数据、森林资源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输入、存储、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备份和更新等操作,实现森林资源管理、辅助决策、辅助林业生产经营等目标的信息系统。 3.2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forest management inventory 又称森林经理调查,或二类调查,或小班调查,是以森林经营管理单位或行政区域为调查总体,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
10、数量和质量,客 观反映调查区域森林经营管理状况,为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林业区划规划、指导森林经营管理等需要进行的调查活动( GB/T 26424)。 DB33/T 641 2016 2 注 1: 小班调查与小班区划结合进行,二者不应分开,它是要求将森林资源的各项调查因子落实到具体地块的一种调查,小班调查的详细程度主要取决于森林调查设计等级的要求。 3.3 作业设计调查 forest operating investigation 简称三类调查,是以某一特定范围或作业地段为单位进行的作业性调查,目的是满足林业基层生产单位安排具体生产作业(造林更新、森林采伐、森林抚育等)的需要 ,其成果是实施森
11、林经营方案,合理组织生产、科学培育和经营利用森林资源的作业依据。作业设计的调查方法视调查目的而异,一般采用典型选样的方法,要求对作业地段的林分有良好的代表性。 3.4 2000 中国大地坐标系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CGCS2000 原点在地心的右手地固直角坐标系。 Z轴为固际地球自转局 (IERS)定义的参考极方向, X轴为网际地球自转局定义的参考子午面与垂直于 Z轴的赤道面的交线。 Y轴与 Z轴和 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系。其地球正常椭球长半径为 6378137 m,地心引力常数为 3.986004418 1014 m3/s2,扁率为
12、1/298.257222101,地球自转角速度为 7.292115 10-5 rad/s。 3.5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 forest spatial data 县级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具有空间坐标位置的森林资源矢量数据。 3.6 山林现状图 subcompartment state map 以乡镇为单位编制。图面上有各种境界线、林班和小班注记、地形(等高线)、地物、村庄等,详细反映森林经营区划结果和调查结果、以及地形情况,为各种林业规划设 计、林业专项调查提供底图材料。山林现状图的比例尺统一为 1:10 000。 3.7 林相图 stock state map 以山林现状图为基础进行小
13、班着色,反映森林分布、各种森林区划界线和作业设计现状的图纸。由于着色可能造成等高线不清楚,有时以平面图形式表示。林相图的比例尺,经营强度较高的为 1:5 0001:10 000,中等的为 1:10 000 1:20 000;较低的为 1:20 000 1:25 000。在图中要注明林班号及其面积,在林班内作小班注记,注明小班号及其龄级、郁闭度等,并按不同优势树种分别着色, 在同一优势树种内再按不同龄级着上不同深度的颜色(成熟林最深,幼龄林最浅)。 3.8 森林分布图 forest distributing map 以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用林相图缩小绘制。比例尺根据各县面积而定,以 1
14、:50 0001:100 000为宜。地形、地物可简化,行政区划界线到乡、场一级,将相邻、相同地类或林分的小班合并,并按 GB/T 26424的要求着色。 DB33/T 641 2016 3 3.9 林地落界 Definition of Forestland Border 依据现有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公益林区划界定等成果,以数字 正射影像图( DOM)为基础,通过遥感判读核实,辅以适当的现地调查,按照林地落界基本条件和精度要求,落实现有林地和 依法可用于林业发展的其他土地 的边界和图斑。 4 建设流程 4.1 立项阶段 针对县级森林资源管理的需求,提出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步设想,编制系统建设项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3T6412016 县级 森林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 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