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9月基础知识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9月基础知识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9月基础知识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浙江嘉兴市高三 9月基础知识测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 722-前 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 33次,朝周王者 3次。这实质上反映出 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 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公元前 722-前479年 ”“诸侯朝齐晋楚者 33次,朝周王者 3次 ”可知,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的解体,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材料中,最无可辩驳的实证日本侵华罪行的是 A中国人民控
2、诉日军侵华的言论 B日本美化战争的宣传单 C日本战犯在东京审判中的笔供 D外国史学家的史学著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史料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手资料,犯人的笔记就是属于第一手资料,所以答案:选。 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 史料 第一手资料 历史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进程。比如,我们依据 1945年春中国政治发展态势,可以推断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 A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B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C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
3、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答案: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1945年中国即将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由此可推断出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所以答案:选 B。 A是 1937年, C是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时, D是 1978年。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毛泽东撰写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等进行系统论述,这是在 A井冈山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延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4、。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于 1940年 1月 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 1940年 2月 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新民主主义论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所以答案:选 C。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毛泽东思想 1945年 10月,在回答英国记者的提问 “中共对 自由民主的
5、中国 的概念及解说如何 ”时,毛泽东说: “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 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 ” 下列制度设计中,集中体现毛泽东的论述的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 “实现 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 四大自由 ” 等关键信息可知,体现这种论述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下图是 20世纪 50年代的一张奖状。作为史料,它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迅速推动工业生产 B体现出公
6、私合营一定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C反映了政治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对教材的识记能力。由材料 “钢铁产量 ”可知,这应该是 “大跃进运动 ”,反映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但是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所以答案: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运动 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现代某一外交现象时指出: “它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极大地提高了新政权的国际地位;它有助于消除斯大林对中共和政府的偏见;它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
7、的国际支持和援助 ”。这里的 “它 ”是指 A “一边倒 ”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方针 D上海五国机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对教材的识记能力。由材料 “斯大林 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 ”等关键信息可知, “它 ”指的是 “一边倒 ”政策。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边倒 ”政策 下图反映的是 1950-1985年间我国 A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B外贸总额发展变化过程 C科技人才数量变化历程 D文艺作品出版总数情况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8、。由图的曲线可知,反映的是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所以答案:选 A。在中国不管是外贸,还是科技人才和文艺作品出版数量,一般都是在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才呈上升的阶段,所以排除 B、 C、 D。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 化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建国以来中国的发展情况 有人高度评价某事件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 ”。该事件是中国 A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9、。由材料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可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答案:选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排除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符合以上论述的典型战例为 A马恩河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
10、。战役从 1916年 6月 24日开始,至 11月中旬结束。此战双方伤亡 130余万,阵亡 30万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阵地战,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所以答案:选 C。马恩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发生在法国境内马恩河地区的一次重要战役。凡尔登此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日德兰海战( Battle of Jutland, 1916年 5月 31日 6 月 1日),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 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
11、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战期间的几次重要战役 下列对非战公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 B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 C它是首先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 D它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非战公约,又称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白里安凯洛格公约或巴黎非战公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 A.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 F.B.凯洛格倡议,1928年 8月 27日由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波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新西兰、美国、南非等 15个国家和
12、地区的代表在巴黎签订, 1929年 7月 25日生效。至 1933年共有 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非战公约是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在国际关 系中对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斗争有一定的作用,在国际法上也有一定的意义。因此非战公约不可能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道路。所以答案:选 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非战公约 “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它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事实证明,这一 “证书 ” A给欧洲带来两年的和平 B刺激并便利了德国的侵略 C推动了三国轴心的建立 D直接促使苏德互不侵
13、犯条约签订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 容的识记能力。张伯伦与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不但没有阻止希特勒的侵略,反而刺激了希特勒的野心,加速了二战的到来。所以答案:选 B。面对希特勒的侵略,张伯伦与达拉第等国领导人采取了绥靖政策。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的原因 二战期间,某次国际会议及其宣言 “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该会议是下图中的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
14、息的能力。 是雅尔塔会议, 是波茨坦会议, 是开罗宣言, 德黑兰会议。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二战期间重要的会议 下图是某一年的德国疆域示意图。这一年是 A 1919年 B 1945年 C 1948年 D 1991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德国的疆域用两种颜色来标示,这说明了德国处于分裂状态。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 1949年,苏联占领区包括东柏林在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5、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一直到两德统一为止。美英法苏的占领协定保证西德和西柏林之间的空中走廊。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德国的分裂 下图 中,序号 指代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12 年 3 月,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颁布了中华国临时约法所以答案: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读下表。这一时期三国输华货物总值的变化 表: 1913 1918年英、德、法三国
16、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 5 16 696 945 58 9 4 951 471 93 4 1917 51 989 185 53 6 2 309 160 43 6 1918 49 890 293 51 5 1 568 853 29 6 A.主要因为中国人民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兴起 B.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入了短暂春天阶段 C.是中国加入同盟国对德宣战的直接结果 D
17、.客观上为民族企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英国和法国对华输出货物减少,而德国逐渐减少,甚至没有对华输出货物,这在客观上为民族企业发展提供了市场条件,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所以答案:选 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战期间 19世纪 60年代末,某地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开始变为 “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该地最有可能是 A天津的租界 B杭州的断桥 C北京的街头 D西安的学堂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 19世
18、纪60年代末中国社会服饰的变化,也就是这个时候开放的通商口岸,即天津。所以答案:选 A。 考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北京条约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 “郑人买履 ”和 “守株待兔 ”的典故应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郑人买履是一个中国历史典故,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出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战
19、国时期韩非韩非子 五蠹。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法家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 特点是 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 D三省分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魏征不通过皇帝签署的敕书,这主要反映了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分层决策。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代 读下表。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
20、信息有 表: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年代 年商税额 995998年 400万贯 10641068年 846万贯 10041008年 450万贯 1077年 879万贯 1058年 700万贯 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抑商政策被废弃 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商业经济发展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知道北宋的商品经济得到了发展,但不能说明商人的地位有所改善,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弃,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北宋 有史家提出:在晚唐和宋代定型的艺术、文学类型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一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浙江 嘉兴市 基础知识 测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