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公元前 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 4县,郡所设在番禺 (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个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郡县制的理解,题干中阐述了秦统一后任嚣是南海郡的最高长官,由于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郡守及辖区的县令
2、均由中央直接任命,不可世袭,没有封地,因此 B的表述不合史实,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的理解 毛泽东曾经指出: “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 A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 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引文的准确解读。题干中毛泽东强调五四运动为大革命的到来准备了各种条件,而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 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
3、革命,因此 B符合题意,排除 D;而 A和B叙述只涉及到其中一方面且不合题意,排除。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的最大不同是( ) A所体现的社会主义的原则 B过渡时期总任务 的体现 C国体的差异 D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归纳的能力。国体即国家性质,具体的说,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共同纲领都规定我国是实行工人阶段领导、以工农联盟这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都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是相同的。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二者都规定
4、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共同纲领规定我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这是最大的不 同,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特点 1945年 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 “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期盼着 ( ) A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 “19
5、45 年 ”“毛泽东来到重庆 ”“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 ”结合已学知识可判断指的是 1945年底毛泽东到重庆是与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商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建国问题由此排除 A、 C。题干中强调当时毛泽东谈判的对象是国民党,非是与民主党派的合作,排除 D。综合分析可知“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 ”指的是和平民主建国,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 2012年 11月泰州高三联考)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 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6、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准确提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责。而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D符合题意。 1954年以前,政协代行人大职能,是人民行驶国家权力的机关, 1954年后,政协成为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非权力机构,因此可以排除 A、 C; B表述不合题意主
7、旨, 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变化 2007 年 12 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非洲的马拉维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目前承认台湾的国家仅有 20多个,这表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B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C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D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被打破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时注意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2007年 12月 28日、目前承认台湾的国家仅有 20多个 ”,由此可知当今世界上承认台
8、湾国家的已经不多了,而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故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今中国的外交成就 一个中国的原则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正确的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收集万隆会 议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收集 1993年江泽民出席西雅图会议有关材料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界主要结论的准确理解与记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9、排除A; 1972年日本首先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B符合题意;西雅图会议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会议,与上海合作组织无关,排除 C; 1972年中美联 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常化, 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排除 D。故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意义;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1972年的中美联合公报声明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这表明美国政府( ) A坚持 “一中一台 ”
10、立场 B确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认可 “一个中国 ”的原则 D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理解题干引文的内涵,引文中 “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 说明美国外交上只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并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对 “中国 ”的理解留有足够的空间,由此分析可排除 ABD,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意义 以下是 1979 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中美关
11、系正常化的促进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以数据图片的形式考查阅读图片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抓住 “1979-1991年 ”“对日贸易变化 ”、数据变化及 “主要因素 ”等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对日贸易变化,且中国对日进出口贸易呈现上升的趋势,与中日关系正常化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有关,因此 说法正确。而 是在 1991年,不合题意; 中美关系正常直接推动中日关系的正常,不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
12、影响 ( 2012年 3月南昌模拟) 1985年,邓小平指出, “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 ”; “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 ”, “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这一判断( ) 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结论的得出依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从而做出对世界战争与国内问题作出的科学判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分析备选项
13、可知 A、 B表述不合史实,因为当时世界仍然处于两极格局状态,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D不合史实,中国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故选 C。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国内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1971年 7月,尼克松总统在 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对抗 ” 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 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知识运用
14、的能力。解题时主要时间 “1971年 ”, 上海合组织是 2001年由中国、俄罗斯和中亚四国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与美国无关, 北大西洋公约签署于 1949年,均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排除。由已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70年代,面对苏联的战略攻势,美国一是从越南撤军,二是改善和中国的关系, 1972年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由此可知 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 行政官 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
15、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 特点是(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归纳分析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由 “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 ”可以得出罗马法在实际审判中具有灵活性和实用性,不必拘泥法律条文,可以具体案例具体裁量,由此可知 D是对材料真实反映。材料中既没有涉及到受传统因素,也没有行政因素、结构松散的描述与阐述, ACD的表述不合题意,故选 B。 考 点:古代希腊、罗
16、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法 罗马法的特点 1734年,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英国书简中写道: “英国的宪法权利法案已经如此的完美,使得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在几乎所有君主国家被剥夺的自然权利。 ”这主要基于( ) A英国权利法案是最完美的法案 B英国人民获得了普遍的民主权利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君主制度遭到否定 D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由引文和已学史实可知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主权至上,君主的权力受宪法制约,是资产阶级国家较早确立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由此分析可知 D符合题意。而 A“完美 ”表述错误;真正获得权利的是资产阶级, B 说法
17、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以后,君主制度依然存在,只是君主无实权, C表述错误。故选 D。 此题考查的是对英国权利法案的影响的理解。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 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以下实践最能体现潘恩学说的是 A邦联制 B共和制 C联邦制 D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内涵的理解,引文中 “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 ”反映了托马斯 潘恩
18、反对君主制,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美国在建国后,没有采取君主立宪政体,而是民主共和政体,故选 B。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共和制的特点 有历史学家在探讨 20世纪 20、 30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 “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 ”“进军 ”的主要任务是( ) A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B保存中国革命有生力量 C开辟民主革命的新道路 D以退让求合作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抓住关键词 “20世纪 20、 30”“从城市向农村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 20世纪 20、 30年代中国 “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 ”是指中国共产党
19、走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因此与 C的表述相一致。故选 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 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 ”道路的开辟 ( 2012年 9月广州市花都区高三调研) “比较 ”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 1787年美国宪法堪称是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 A反映出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C体现了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D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需要结合两部宪法的背景、内容与特点进行分析总结。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美国历史上没有经历封建专制统
20、治,所以 1787年美国宪法不能反映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A表述错误;两部宪法都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思想,因此 B的表述符合题意; C“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 ”不合题意; D不合中国的历史发展。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有人说: “如果没有韦石之变或当时全军北伐,太平天国革命本可成功。 ”这种观点的错误主要是( ) A仅看到现象没有抓住本质问题 B夸大偶然因素忽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C片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 D缺乏阶级分析的观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
21、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的,而韦石之变只不过是这种局限性的一个具体表现,只是一个偶然因素。即便是没有韦石之变,太平天国运动也会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而失败, A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 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 11号秦墓出土秦律十八种,其中工律记载: “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 。 ”金布律要求: “买卖往来,商品各婴其贾(价格)。 ”对以上记录认识准确的是 A秦朝的经济法规简略粗疏,轻罪重刑 B秦朝政府控制了农副产品的市场交易 C统一度最
22、衡强化统治,加重百姓负担 D秦朝重视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经济生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阅读史料、解分析的能力,题干中引文 “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 ”即生产同一种产品,它的各个部件要相同; “买卖往来,商品各婴其贾(价格) ”即明码标出价格,综上分析可知材料阐述了秦律对于手工业和商业买卖的规范,因此 D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巩固政权的措施 “铁券 ”民间俗称 “免死牌 ”,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 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说明君主专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无极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