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 ”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创制 ”的含义是 A推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 C确立世卿世禄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创立了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夏朝就实行王位世袭制;秦朝开始实施中央集权制。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 5世纪,雅典的戏剧空前发展起 来,出现了很多大剧场,其中狄奥尼索斯剧场可以容纳 30000名观众。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
2、是 A雅典奴隶制经济繁荣 B统治者重视戏剧教化 C公民社会生活的需要 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根据材料可知,公元前 5世纪雅典的戏剧等文化事业非常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 欧洲文化史专家布克哈特指出: “十三世纪北方君主的豪爽大方只 限于对待那些武士和侍从左右歌功颂德的贵族。意大利的暴君却与此不同。他渴求声誉和热衷于不朽的事业 他和诗人、学者为伍。 ”“意大利的暴君 ”的做法直接促成了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3、 C宗教改革 D统一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关键的信息 “十三世纪 ”“意大利的暴君 ”“他和诗人、学者为伍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的暴君 ”的做法直接促成了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与诗人、学者无关;宗教改革是 16、 17世纪的事情;统一战争是 19世纪的事情。所以答 案: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运动 美国开国元勋约翰 亚当斯指出: “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 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 ”; “人民 ”迫使其 “最睿智的人 ”和 “最能干的将军 ”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
4、多 “愚蠢的战争 ”,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 A直接民主 B人民民主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知,亚当斯认为古代雅典之所以遭到毁灭,主要原因在于权力赋予大众后,没有了制约,因此 亚当斯主张在美国应实行分权制衡。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威廉 庇特说: “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 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 ”这表
5、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法治至上 B分权制衡 C责任内阁 D虚位君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的描 述中可以看出,国王的权力受法律的限制,体现法律至上的原则。所以答案: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权利法案 “启蒙思想家手中所持有的武器同样是传统里面的东西 是借助于远古的传统反对近世的传统。 ”“近世的传统 ”是指 A古希腊罗马思想传统 B神权思想与拜金主义 C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 D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6、, “远古的传统 ”是指人文精神; “近世的传统 ”是指封建专制与宗教神学。所以答案: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启蒙思想 从 16世纪开始到 18世纪,欧洲国家开始进口蔗糖、香料、烟草、茶、咖啡、棉花及其他种植园产品, 19世纪,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主要是因为 A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B生活改善人口大量增长 C国际分工日益深化 D工业革命原料需求增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有效获取能力。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一个关键信息 “从 16世纪开始到 18世纪 ”,通过这个关键信息可排除 ACD三项。所以答案:选 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
7、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 巴师夏 (1801-1850)在经济和谐序言中写道: “政府话动基本限于保证秩序,安全和正义 ”。 “越过这个限度,就是对良心、智力和劳动 一句话,对人类自由的侵占。 ”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相似? A圣西门 B马克思 C凯恩斯 D亚当 斯密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 巴师夏主张自由主义政策;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亚当 斯密也主张自由主义政策。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
8、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自由主义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 “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 ”,实质上是 “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 ”。材料中所指的 “它 ”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 B殖民扩张过程中 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 “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 ”中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经济进行调控,这种经济思想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所以答案: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
9、命 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未能继续执掌政权的主要原因是 A不能解决 “和平、土地和面包 ”问题 B列宁提出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方针 C爆发了 “四月 ”“六月 ”“七月 ”危机 D布尔什维克党成为所有革命行动中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人民因俄国参加一战激 化了国内矛盾,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上台后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不能解决 “和平、土地和面包 ”问题,从而人民反战情绪高涨。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 1930年 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 斯穆特关税法规
10、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 40%升至 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 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二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C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C 试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 1930年的霍利 斯穆特关税法挑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二战后国际社会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关贸总协定 二战前的几百年,西欧几乎是大战不出十年,小打年
11、年有。但二战后西欧各国轻而易举地化干戈为玉帛。如今,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和睦相处,互利合作,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彼此国界形同虚设的地步了。这主要得益于 A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一体化迅速发展 D美国称霸全球战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和正在给予其成员国巨大实惠的事实,日益为各国人民所认知。越来 越多的认知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巨大作用的各国人民,必将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不 断扩大,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
12、团化 欧盟 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发表了重要讲话: “从 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 “体制 ”分别指 A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 D混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 “体制 ”是指计划经济体制;第二个 “体制 ”是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答案: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
13、察中国中指出: “20世纪 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 共产主义 和外国 帝国主义 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 ”主要原因是 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 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20世纪 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 共产主义 和外国 帝国主义 的威胁 ”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答案: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 (纸上
14、谈兵的赵括) “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史记 赵奢列传) 从材料中不能提取的信息是 A赵括做房地产投机生意 B战国时土地买卖频繁 C井田制开始瓦解的标志 D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战国时期,土地可以买卖,说明井田制已经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所以答案: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战国时期的土地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个特殊的社会等级 士,位居庶民之上,后来,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 “士大夫 ”的称谓和阶层。其缘起是 A秦国实行军功制 B科举制度
15、兴起 C实行察举制选官 D程朱理学兴起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科举制度渐渐兴起之后, “学而优则仕 ”蔚然成风,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 “士大夫 ”的称谓和阶层。所以答案 :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科举制 春秋繁露 三代改制质文云: “春秋曰: 王正月 何以谓之王正月? 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这反映了董仲舒 A以高深学问注释儒家经典 B拘泥于儒家经典细枝末节 C以儒家经典作为思想武器 D以天命思想改造儒家学说
16、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 “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应变,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谓之王正月也 ”中可知,董仲舒的这段材料体现了天人感应和君权 神授的思想。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的儒学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指出
17、官员的选拔和官员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而隋唐时期制衡官员权力所采取的是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官员的权力分割,达到弱化其权力加强皇权的目的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所以 A项符合题意要。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省六部制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宰相始也。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黄宗羲这一思想的主旨是 A分散君权,实行众治 B君主让权,实行立宪 C权力分立,相互制约 D恢复礼制,设立宰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黄宗羲把明朝 治理的不善,
18、归罪于宰相撤消之故,因此主张恢复宰相制, 由宰相协助或代行皇帝批文,使皇帝不能独断,宰相也不能独行其事,最大限度地避免朝纲独揽的弊病。所以答案:选 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黄宗羲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其主张是 A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弘扬理学,恢复孔孟之道 C实行仁政, 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 “经世致用 ”思想
19、,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由 “今之清谈谈孔孟 ”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 D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顾炎武 当初次起义(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 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 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孙中山建国方略) “”处应填 A甲午 B戊戌 C庚子 D辛亥 答案: C 试题分析: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
20、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后者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当时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 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1919年 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 “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 ”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 烧这些杂种 的念头。 ”这说明 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21、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 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研究方法。从历史研究方法来看亲历者的回忆录比报刊报道要真实;从报刊的报道可以看出,该 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史料 研究历史的方法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仃在 1937年代作品,名为军权之下, “湖南第一纱厂 ”遭到了灭顶之灾。图中拳头代表了 A日本帝国主义 B美国帝国主义 C封建军阀势力 D官僚资本主义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本题的关键时间点是“1937年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拳头代表了日本帝国主义。
22、所以答案: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下 面是 1953 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 1957 1958 1962 1963 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38 7 54 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 7 6 11 4 18 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 53 7 33 7 33 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发展规律 C产业结构现状 D国际关系格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表中我们可知, 19581962年期间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东省 临沂市 高三一模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