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敕三、四出 ”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 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中央机构的运行情况。是要经过 “中书省 -门下省
2、-尚书省 ”,先经过草拟 -审批 -执行,对皇帝和丞相的政令进行审批的只在门下省。由此可以分析魏征任职门下省。故选 A。 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起草诏书的情况; CD项错误,唐朝以分权得以集权 ,还是君主专制统治。 考点:三省六部制 点评: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 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掌握。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 15501650年这一时期有过如下描述: “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
3、良机。 ”该 “良机 ”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运动 D启蒙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1550 1650 年 ”分析,应是新航路的开辟后,新航路的开辟在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欧洲商业的发展。故选 B。文艺复兴是 14 16 世纪发生的,宗教改革是 16 世纪兴起的,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发生的,三者属于思想领域的变革,不符合材料 “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对欧洲、对美洲、对非洲都产生了深远的
4、影响。对于世界来说,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是世界全球一体化的开端,对欧洲来说,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美洲来说则给美洲印第安文明带来灭顶之灾,贩奴运动也兴起来了。 “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这里所说的 “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 ”是指古希腊的 ( )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D人民主权的观念 答案: C 试题分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留给后世最宝贵的财富是民主与法治,保留了大量的人文主义精神,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故选 C。 ABD三项都说出了 C项的一个方面,不全面。 考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点评:
5、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世界文明的源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民主与法治。雅典民主制留给了后世民主制的运行形式和原则,罗马法则是法律原则和精神。与此相关的知识 点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特征、意义等,是考试的重点。 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 “工业文明的前奏 ”这一课题时,下列材料应该排除的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权利法案 C哥伦布航海日志 D物种起源 答案: D 试题分析:牛顿在 1686 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建立;哥伦布航海日志作于 1492 1504 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时间是 17651840 年
6、,故 “工业文明的前奏 ”可选 A、 B、 C 三项。物种起源发表于 1859 年, D项可排除。 考点:工业革命的背景 点评:此题考查的相当的巧妙,实际上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背景。 A项说的是近代科学的产生,这是工业革命的科学条件; B项实际上说的是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英国较早的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项实际上是市场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扩大了市场。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该是( ) A “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 ” B “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 C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
7、,把敌人消灭净 ” D “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较新颖, A项从 “星条旗 “等信息可以判断应该是美国; B项选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歌词采用的是 19世纪德国诗人所写的一首反映当时德国人民心愿的诗德意志之歌的第三段;故选 B。 C项 ”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 “等可以判断可能是法国; D项 ”神佑女王 “等信息可以判断是英国。 考点: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点评:此题借助 于各国的国歌考查了各国相关的历史。美国独立后,以北美 13个殖民地作为国旗的一部分,以星条旗作为国旗;德国是在四分五裂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而后建立近代的政体的
8、,因此德国的国歌具有维护统一和民主的双重含义;法国则是较多的体现自由、民主等启蒙思想理念; D项则是体现的是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从英国权利法案、美国 1787年宪法,再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种现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普选制 D法制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考查对代议制的理解。材料体现的都是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宪法以此来确立资本主义的代议制,所以一个共同特点是法制化。故选 D。 A 项错误,美国的宪法无法体现这一点; BC 项错误,德国的宪法具有较多的专制色彩,皇帝世袭,首相皇帝任命。 考点:近代西方政体 点评:解答
9、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西方政体建立的过程和特点。近代西方政体均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确立近代的民主政体,以代议制为核心,反映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建立资本主义政体的手段有革命的方式,也有改革的方式;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政体的相关内容也 需要掌握。 有学者认为, 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 ) 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 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 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 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英国经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迫切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和原料来源地,进而提出要求自
10、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的主张,这完全是考虑本国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所以 D 项符合题意。 A、 B 两项是 “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 ”的表现,排除。 C 项是自由贸易的内容,也排除。 考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等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建立,工厂之间需要自由的竞争,国家实力的增强也要求实现自由贸易,让自己有竞争力的工业品能够进入到世界各国,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各国纷纷实行自由主义政策。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 “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B伏尔泰彻底否定了君
11、主制 C卢梭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D启蒙运动直接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了伏尔泰、卢梭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推动了革命的发展胜利;故选 A。 B项错误,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 C项错误,卢梭主张民主共和; D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启蒙运动是思想大解放运动。 BCD三项皆不符合史实。 考点:启蒙运动 点评:启蒙运动是 1718 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下列关于 “冷战 ”
1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冷战 ”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 B北约成立是 “冷战 ”开始的标志 C 60年代初 “冷战 ”重心转移到美洲 D “冷战 ”使世界各国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 20世纪国际关系。 1947年 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既是美国在全世界扩张势力的宣言书,也是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又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因此 B项错误。 C项错误, 60年代初冷战的中心在欧洲,东西德国修建了柏林墙; D项错误,冷战之下,一些国家战火不断,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 考点:冷战 点评:冷战是美苏之间的除直接战争之外的激烈的对抗,在政治上,美国出台了杜
13、鲁门主义,在经济上推出了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遏制苏联;在军事上成立了北约组织。针锋相对,苏联在政治上成立了共情局;经济上推出了经互会;在军事上成立了华约组织。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011年 10月 4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欧盟国家要求对叙利亚采取制裁措施草案进行表决,印度等 4国投弃权票,美国等 9个国家赞成,但因俄罗斯和中国投反对票而未能通过。就国际格局而言,上述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中俄形成了结伴而不结盟的国家关系 B国 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态度 C当今世界政治力量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败 答案: C 试题分析:考察随世界格局的理解。从材料可以明显的看出,当今国际局
14、势并非由某一个国家所能控制的,这一投票的结果明显反映出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在加强。故选 C。 A项错误,这一次联大的决议结果并不能表明中俄是结伴的; B项正确,但是并不是从根本上进行分析的; 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的霸权。 考点:当今国际局势 点评: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起世界的霸权,但是随着多极力量的出现,美国越 来越难以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在冷战结束后这一主题更是明显,但是世界还不太平,各种极端势力还威胁这世界的和平,总的来看,当今世界呈现出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这便是当今国际局势的特点。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冲击
15、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能视为划时代的创举。 ”有关材料中的 “他的经济改革 ”不正确的是 ( ) A以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B削 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C地方权力有所扩大 D推行 “新经济体制 ”,以工业改革为重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材料 “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 ”可以看出这是赫鲁晓夫的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突破口,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地方权力也有所扩大。因此 ABC均正确。 D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因此排除。 考
16、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其特点是高度集中。在一定的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其弊端也是日益明显,僵化的色彩越来越严重。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等纷纷进行改革,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对于三者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需要掌握。 2009年 9月,美国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特别关税。就此事件,厦门某中学展开美国 开历史倒车的研究性学习。能论证该课题的最有效材料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D国 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协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美国对
17、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惩罚性关税是国际贸易争端,应由国际贸易体系来调整,故选 B 项。 A 项属于区域集团组织成立的文件, C、 D 两项都是国际金融体系,排除。 考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点评: 1947年,成立了关贸总协定,这是一个多边贸易协定,宗旨是降低成员国关税税率,实现贸易自由化,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材料主要是反映了美国的违背了这一组织的精神原则。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成为世贸组织。 以下是当今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情况一览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名称 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建立时间 1989年 1993年 1994年 成员国 地跨四大洲,包括发达国 多为发达的资本主 发
18、达国家和发展中构成 家和发展中国家 义国家 国家 合作领域 经济 经济、政治、军事 经济 组织结构 松散的论坛性经济组织,不具备实际管理职能 设有超越国家权力的机构 无协调性的组织机构 欧盟合作程度最高 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性较大 具有地缘经济的特征 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成员国之间的差异方面来说,欧盟多数为发达国家,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较小;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均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之间的差异较大。故 不正确。 项正确,欧盟的合作化水平最高; 正确,区域集团大都是相近的区域,具有区域经济的特征; 正确,这些区域集团反映了区域集团
19、化的趋势。故选 C。 考点:区域集团化 点评:从材料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区域集团遍布全球各地,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除了掌握区域集团化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也要掌握。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都是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 “发现 ”指的是 A经典力学 B进化论 C电磁学理论 D量子论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的时间信息是 “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 ”,当时对 “建立关于分子
20、、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 ”的物理理论是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因此排除A、 B、 C三项。量子理论的诞生,标志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此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考点:现代科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量子力学理论有所了解。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量子论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它能很好地解释原子结构 、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化学元素的性质、光的吸收与辐射等。 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 “大烟囱工业
21、”、 “夕阳工业 ”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 “朝阳工业 ”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童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某些工业比重下降另一些工业迅猛发展就说明了工业结构也就是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选择 D 项。 A 项材料未体现; B 项说法错误,材料说的死工业内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并非说工业的作用降低;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点评:二战后开始的新的科技革命是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一方面使得传统工业在国
22、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地降低,服务业发展迅速;另一个方面,在工业内部也是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工业发展起来并且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 公元前 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 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共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根本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 B维护 帝国统治 C保障平民利益 D稳定社会秩序 答案: D 试题分析:上述法律的制定缓解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从而稳定了社会的秩序,且公元前 4、 5世纪,罗马处于共和国时期。故选 B,因此 D错误。 A项错误,法律体系完善是在帝国时期; C项错误,法律是为了维护贵族的利益的。 考点:罗马法 点
23、评:罗马法最初是习惯法,共和国时期制定十二铜表法作为成文法的开端,其目的是维护贵族的私有财产权的,到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进入完备阶段,罗马法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 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 487年, “陶片放逐法 ”首次付诸实施。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 A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B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 D伤害主人的奴隶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主要是保障民主制度的, “陶片放逐法 ”放逐的对象是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故选 A。 B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福建省 安溪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