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 妾 一般称谓 (后 )妻(正室) A、三哥( 20岁) B、四哥( 14岁) (妃 )妾一(侧室) C、大哥( 25岁) (妃 )妾二(侧室) D、二哥( 22岁)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 .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 (正妻 )所生的长子,从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应该由三哥来继承王位。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
2、承制 1938年 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 “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 ”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 “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 “伟大 ”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相联系的能力。材 料中时间是 1938 年 10 月,此时中国的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开始执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由 “敌未出国门前 ”,反映了中国人民尚未完成抗战任务,和即汉奸的意思是谁要求和谁就是汉奸
3、之意,从侧面提醒当时的政府,也表达了国人抗战到底的决心和精神。 B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活动是在 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显露的,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 C没有制止; D卢沟桥事变的时间是 37年 7月。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的 “插上一刀 ”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 B “百万雄师过大 C “大渡桥横铁索 D “关门打狗 ” 山 江 ” 寒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
4、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1947年 6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此后,陈赓、谢富治率军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军进攻豫皖苏区; “他的胸膛 ”是指中原地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扭转了全国战局,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插上一刀 ”就是指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B是 49年 4 月的渡江战役;C是长征中的飞夺泸定桥; D是辽沈战役的作战策略。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放战争反攻 在中国要避免 “文革 ”那样的悲剧重演,以下哪一项保障最可靠?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5、 D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规律及经验教训的认识能力。由于“文革 ”对民主法制的肆意践踏,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甚至一系列的冤案,使我们认识到其最主要教训就是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依法治国。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文化大革命 ” 文革教训 回归后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最主要变化是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香港回归后,主权回归中国。 A按照一国两制的政策,其社会制度不变,经济制度也不变,生活方式不变。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
6、制 ”的理论与实践 香港回归的意义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 “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 ”。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建立 APEC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相联系的能力。题干中 “好邻居 ”指中国的邻国,美国不是邻国, A排除; APEC 是亚洲一太平洋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经济合作的论坛平台,其运作是通过非约束性的承诺与成员的自愿,强调开放对话及平等尊重各成员意见,不同于其他经由条约确立的政府间组织。所以也排除;世界贸易组织
7、是全球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故也应该排除;好邻居应该是中国发起成立的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国家间的地区性政治合作组织。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区域外交 阅读近代英法美德四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相关知识 ,完成序号处内容: 项目 德国 法国 英国 美国 国家元首名称 国王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制 选举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 有 政府首脑名称 内阁大臣 内阁总理 总统 A. 总统 世袭制 世袭制 有 首相 B. 国王 任期制 世袭制 无
8、 内阁 C. 总统 世袭制 任期制 有 首相 D. 首相 任期制 任期制 无 内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能力,难度较低。法国国家元首是总统,有选举产生,任期制。德国元首是国王,是世袭制和终身制,实质是君主专制;美国元首是总统,有选举产生,任期一届四年,最多连任两届;英国元首是国王但无实权,政府首脑掌实权,即首相。所以 C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广播公司( 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 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
9、 “马克思启蒙了 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之所以这样称赞马克思主要因为马克思 A否定空想社会主义 B改组正义者同盟 C发表共产党宣言 D支持巴黎公社革命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相联系的能力。题干中 “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即 1848年 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题干着重突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贡献。 ABD不符合该要求。 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 “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 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由此判断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
10、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世界上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是巴黎公社, A 错误; B、 D 是十月革命的意义和作用,不是成果,所以选 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成果 台湾 “头号红顶商人 ”、海基会原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 2005 年 1 月 3 月病逝,生前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达成了 “九二共识 ”, “九二共识 ”指的是 A和平统一祖国 B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 C “一国两制
11、”原则 D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能力。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 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 “一个中国 ”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的认识和见解。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所以 B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台湾问题 “长 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提出的? A祖国大陆与台湾 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 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 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2、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1956年 3月,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首次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的方针。长期共存指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互相监督 ”,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但由于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 “肝胆相照 ”,是讲坦诚相见。 “荣辱与共 ”,是讲共同的事业把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思想,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则生动地表述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之间彼此信 任、真诚合作的关系。 考点:
13、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规定: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 C一边倒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外交方针的理解能力。据材料中 “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可知属于新中国外交政策中 “另起炉灶 ”方面的含义。另起炉灶即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14、。一边倒则是指新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就是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另起炉灶 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其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独立自主是指国家的主权是独立的,不允许任何外来的干涉与侵犯。每个国家有权
15、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提 出了真正的不结盟。邓小平明确指出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珍视自己的独立自主,也尊重他国人民的独立自主和道路选择。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也积极争取国际支援,发展国际合作,把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与尽量争取外援,加强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原则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不
16、结盟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 会上发表声明: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 “华约 ”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的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西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 ”指的是马歇尔计划,针对于此,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上成立了经互会,以建立一个旨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A是在政治是采取的措施 C是在军事上成立的, D错误。 考点:第二次
17、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经互会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平原地区之多数小部队的巧妙指挥运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是 A徐州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会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中 “统率才能十分高超 ”体现了这次战争胜利对日本的沉重打击, “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 指挥运动 ”,这一描述适合于敌后作战运动战,选项中符合这一战法的战役只有百团大战。 ABD都属于大兵团作战。 1940 年下
18、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零五个团二十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 1800 余次,攻克据点 2900 余个,歼灭日伪军 45000 余人,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 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百团大战 1927 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下列毛泽东 的论断与这个 “教训 ”有密切关系的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B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教材
19、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国民大革命时期,由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共放弃了武装 (即枪杆子 )而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共吸取教训发动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是 1930年在建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口号; 将革命进行到底 ”是 1948 年 12 月 30 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了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推翻国民党的反
20、动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绝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废。由此, “将革命进行到底 ”成为革命人民和军队继续斗争的行动口号。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南昌起义 有誓词称: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该誓词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大革命 C土地革命 D抗日战争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并与教材知识相联系的能力。由题干中的誓词可知讨伐的目标是军阀 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和帝国主义 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由此可推断出这是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 A只反对清政府; C只反对国
21、民党反动派; D反对帝国主义日本。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 有人认为: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 ”材料中的 “中间路线 ”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由题干可知: “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 ”指分封制, “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 ”指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统治吸取秦亡的教训,认为秦之所以这么快就消亡,就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而汉朝总体制度又是汉承秦制,所以郡县制和分封制结合,题干主旨是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与
22、秦朝的郡县制而实行分封与郡县并存的一种制度,所以 A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 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 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由题
23、干 “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 ”首先排除 A;通过君臣关系从坐 -站 -跪的变化过程,说明中国古代皇权逐渐加强,中央的权力日益集中到皇帝手中,所以 C正确。 BD两项谈到的两项具体制度知识明朝一朝的制度,且题干也没涉及该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专制主义的加强 在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最能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征辟制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较低。由题干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可知应为科举制。察举制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 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重庆 万州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