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题(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题(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题(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2.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练习题(带解析) 单选题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故 C观点符合题意, A观点错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B观点不符合题意,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观点体现的是社会历史性,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实践的基本特征 点评:该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
2、、社会历史性,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2010年 10月 1日, “嫦娥二号 ”腾空而起,为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再续新篇。三年前, “嫦娥一号 ”成功发射。随着我国深空测控网的建设和探测技术进展,未来 3到 5年内,我国将具备全太阳系内深空探测能力。这说明 ( ) A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从 “嫦娥一号 ”到 “嫦娥二号 ”腾空而起,随着我国深空测控网的建设和探测技术进展,未来 3到 5年内,我国将具备全太阳系内深空探测能力,说明我们的实践活动具有
3、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故 B观点符合题意, C观点错误,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A、 D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B。 考点: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 点评:该题考查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客观物质性,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公布的关于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决定中有这样三 句口号: “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 ”这是在强调( )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要尊重客观规律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干说到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说
4、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 C观点符合题意,A、 B、 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 C。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在听完一位成功的 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题干中说到那是因为
5、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故说明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故 D观点符合题意,而 A、 B、 D均与题意不符合,故答案:应选 D。 考点: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 点评:该题考查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考生要注意区别其三个基本特征,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A 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
6、一来源,而途径不是唯一的,题干说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 B观点符合题意,而 C、 D均与材料无关,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2010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 际年龄为 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
7、一步。这说明 ( ) A实践是按照人的意志改造世界的活动 B实践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A观点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不能按照人的意志活动,题干说到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故B观点符合题意,而 C、 D均与材料无关,故答案: 应选 B。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动力,题目难易程度适中。 2010年 11月 1日,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标准时间。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清
8、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体现了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 B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题干说到组织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 B观点符合题意, A、 C、 D均与材料无关,故答案:应选 B。 考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点评:该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 2.6 认识 练习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