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pdf
《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J 87-19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pdf(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主编部门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年月日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通知计标号根据原国家建委建发设字第号通知的要求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已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六年七月一日起施行本规范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编制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建发设字第号文件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
2、学研究所为主编单位会同十二个单位共同编制的在规范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测试工作收集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就噪声的各种效应进行了必要的专题试验研究工作组织实施了典型行业的噪声控制工程在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之后经全国审查会议和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七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工业企业中各类地点的噪声控制设计标准以及设计中为达到这些标准所应采取的措施鉴于本规范系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一九八五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业企业噪
3、声控制设计标准第三章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厂址选择第三节总平面设计第四节工艺管线设计与设备选择第五节车间布置第四章隔声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隔声设计程序和方法第三节隔声结构的选择与设计第五章消声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消声设计程序和方法第三节消声器的选择与设计第六章吸声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吸声设计程序和方法第三节吸声构件的选择与设计第七章隔振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隔振设计程序和方法第三节隔振元件的选择与设计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倍频带允许声压级查算表和室内吸声降噪量估算表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防止工业噪声的危害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安全生产与
4、正常工作保护环境特制订本规范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中的新建改建扩建与技术改造工程的噪声脉冲声除外控制设计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噪声控制设计必须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时进行第条对于生产过程和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从声源上进行控制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用隔声消声吸声隔振以及综合控制等噪声控制措施第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对生产工艺操作维修降噪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力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第条对于少数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如采取相应噪声控制措施后其噪声级仍不能达到噪声控制设计标准时则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对这类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噪
5、声控制设计应根据车间的噪声级以及所采取的个人防护装置的插入损失值进行第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除执行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标准第条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声级按照地点类别的不同不得超过表所列的噪声限制值工业企业厂区内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表序号地点类别噪声限制值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每天连续接触噪声小时高噪声车间设置的值班室观察室休息室室内背景噪声级无电话通讯要求时有电话通讯要求时精密装配线精密加工车间的工作地点计算机房正常工作状态车间所属办公室实验室设计室室内背景噪声级主控制室集中控制室通讯室电话总机室消防值班室室内背景噪声级厂部所属办公室会议
6、室设计室中心实验室包括试验化验计量室室内背景噪声级医务室教室哺乳室托儿所工人值班宿舍室内背景噪声级注本表所列的噪声级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测量确定对于工人每天接触噪声不足小时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限制值增加的原则确定其噪声限制值本表所列的室内背景噪声级系在室内无声源发声的条件下从室外经由墙门窗门窗启闭状况为常规状况传入室内的室内平均噪声级第条工业企业由厂内声源辐射至厂界的噪声声级按照毗邻区域类别的不同以及昼夜时间的不同不得超过表所列的噪声限制值厂界噪声限制值表厂界毗邻区域的环境类别昼间夜间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一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区二类混合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注本表
7、所列的厂界噪声级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测量确定当工业企业厂外受该厂辐射噪声危害的区域同厂界间存在缓冲地域时如街道农田水面林带等表所列厂界噪声限制值可作为缓冲地域外缘的噪声限制值处理凡拟作缓冲地域处理时应充分考虑该地域未来的变化第三章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应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环境保护篇章中噪声部分的编写施工图设计中各种噪声控制设施的设计以及建设项目竣工后对于未能满足噪声控制设计目标要求的部分作出必要的修改与补充设计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可根据建设项目的主要声源特性以及类似企业的噪声环境影响状况作出建设项目噪声环境影响的预估有条件时可根据声源
8、特性及噪声传播衰减规律作出工业企业各车间各功能区及至厂界或厂外生活区的噪声环境的预断评价第条工业企业总体设计中的噪声控制应包括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工艺管线设计与设备选择车间布置中的噪声控制第二节厂址选择第条产生高噪声的工业企业应在集中工业区选择厂址不得在噪声敏感区域如居民区医疗区文教区等选择厂址第条对外部噪声敏感的工业企业应根据其正常生产运行的要求避免在高噪声环境中选择厂址并应远离铁路公路干线飞机场及主要航线第条产生高噪声的工业企业的厂址应位于城镇居民集中区的当地常年夏季最小风频的上风侧对噪声敏感的工业企业的厂址应位于周围主要噪声源的当地常年夏季最小风频的下风侧第条工业企业的厂址选择应充分利用天
9、然缓冲地域第三节总平面设计第条工业企业的总平面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与生产运输的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结合功能分区与工艺分区应将生活区行政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布置高噪声厂房如高炉空压机站锻压车间发动机试验台站等与低噪声厂房分开布置工业企业内的主要噪声源应相对集中并应远离厂内外要求安静的区域二主要噪声源设备及厂房周围宜布置对噪声较不敏感的较为高大的朝向有利于隔声的建筑物构筑物在高噪声区与低噪声区之间宜布置辅助车间仓库料场堆场等三对于室内要求安静的建筑物其朝向布置与高度应有利于隔声四在交通干线两侧布置生活行政设施等建筑物应与交通干线保持适当距离第条工业企业的立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隔挡噪声主要噪
10、声源宜低位布置噪声敏感区宜布置在自然屏障的声影区中第条工业企业的交通运输设计应在保证各种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满足下列要求一交通运输线路不宜穿过人员稠密区二在生活区及其他噪声敏感区中布置道路宜采用尽端式布置等减少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三铁路站场的设置应充分利用周围的建筑物构筑物隔声对用喇叭式扬声器高音喇叭指挥作业的扩音点还应考虑扬声器指向性的影响不得将声音最强的方向指向噪声敏感区第条当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中采用以上各条措施后仍不能达到噪声设计标准时宜设置隔声用的屏障或在各厂房建筑物之间保持必要的防护间距第四节工艺管线设计与设备选择第条工业企业的工艺设计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减少冲击性工
11、艺在可能条件下以焊代铆以液压代冲压以液动代气动二避免物料在运输中出现大高差翻落和直接撞击三采用较少向空中排放高压气体的工艺四采用操作机械化包括进出料机械化和运行自动化的设备工艺实现远距离监视操作第条工业企业的管线设计应正确选择输送介质在管道内的流速管道截面不宜突变管道连接宜采用顺流走向阀门宜选用低噪声产品管道与强烈振动的设备连接应采用柔性连接有强烈振动的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支架的连接不应采用刚性连接辐射强噪声的管道宜布置在地下或采取隔声消声处理措施第条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宜选用噪声较低振动较小的设备主要噪声源设备的选择应收集和比较同类型设备的噪声指标第条工业企业设计中的设备选择应包括噪声控
12、制专用设备的选择第五节车间布置第条在满足工艺流程要求的前提下高噪声设备宜相对集中并应尽量布置在厂房的一隅如对车间环境仍有明显影响时则应采取隔声等控制措施第条有强烈振动的设备不宜布置于楼板或平台上第条设备布置应考虑与其配用的噪声控制专用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所需的空间第四章隔声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隔声设计适用于可将噪声控制在局部空间范围内的场合对声源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罩的结构型式对接收者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间室的结构型式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墙与隔声屏障或利用路堑土堤房屋建筑等的结构型式必要时也可同时采用上述几种结构型式第条对于车间内独立的强噪声源应按操作维修及通风冷却的要
13、求采用相应型式的隔声罩如固定密封型隔声罩活动密封型隔声罩以及局部开敞式隔声罩等隔声罩降噪量的设计可按表规定的范围选取隔声罩的降噪量表隔声罩结构形式声级降噪量固定密封型活动密封型局部开敞型带有通风散热消声器的隔声罩第条当不宜对声源作隔声处理而又允许操作管理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隔声设计应采取控制监督观察休息用的隔声间室隔声间室的设计降噪量可在的范围内选取第条对于工人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洞的隔墙将车间在平面上划分为几个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隔声屏障的设计降噪量可在范围内选取对高频声源隔声屏的设计降噪量可选取较高值第条在可能条件下车间的隔声处理也可在竖向上划分不同
14、强度的噪声区域对于带有较强振动的强噪声源宜设置地面层上开有生产工艺孔洞的地下室第条对于组合隔声构件墙楼板门窗等的隔声量设计宜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式中各分构件的面积各分构件的透射系数第条进行隔声设计必须注意孔洞与缝隙的漏声对于构件的拼装节点电缆孔管道的通过部位以及一切施工上容易忽略的隐蔽声通道应作密封或消声处理并给出施工说明和详细大样图第二节隔声设计程序和方法第条隔声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由声源特性和受声点的声学环境估算受声点的各倍频带声压级二确定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三计算各倍频带的需要隔声量四选择适当的隔声结构与构件第条对于室内只有一个声源的情形估算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应首先查找估算或测
15、量声源六个倍频带的功率级然后根据声源特性和声学环境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受声点各倍频带声压级声源各倍频带功率级声源指向性因数当声源位于室内几何中心时当声源位于室内地面中心或某一墙面中心时当声源位于室内某一边线中点时当声源位于室内某一角落时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声学环境的房间常数房间常数应按下式计算式中房间内总表面积房间内各倍频带的平均吸声系数房间内各倍频带的总吸声量对于多声源情况可分别求出各声源在受声点产生的声压级然后按声压级的合成法则计算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第条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应根据本规范第二章对不同地点所规定的噪声限制值按附表确定第条各倍频带需要隔声量的计算应按下式进行式中各倍频带的需
16、要隔声量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第条隔声结构与隔声构件的确定应能满足各频带需要隔声量的要求第条隔声罩或隔声间室的结构设计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各倍频带的插入损失应满足需要隔声量的要求其值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各倍频带的插入损失隔声构件各频带的固有隔声量隔声构件的透声面积第三节隔声结构的选择与设计第条隔声结构的设计应首先收集隔声构件固有隔声量的实测数据单层均质构件墙与楼板的固有隔声量可按质量定律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选用单层隔声构件应防止吻合效应的影响需要以较轻重量获得较高隔声量如超过时隔声结构可选用复合结构第条双层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隔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宜设计在以下空气层的厚度
17、不宜小于二吻合频率不宜出现在中频段双层结构各层的厚度不宜相同或采用不同刚度或加阻尼三双层间的连接应避免出现声桥双层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双层结构与基础之间宜彼此完全脱开四双层结构间宜填充多孔吸声材料此时的平均隔声量可按增加进行估算第条设计与选用隔声门窗必须防止缝隙漏声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一门扇和窗扇的隔声性能应与缝隙处理的严密性相适应二门扇构造宜选用填充多孔材料如矿棉玻璃棉等的夹层结构多层复合结构的分层不宜过多门扇不宜过重面密度宜控制在以内三门缝宜采用斜企口密封使用压紧密封条时密封条必须柔软而富于弹性企口道数不应超过两道并应有压紧装置四隔声窗的层数可根据需要的隔声量确定通常可选用单层或双层需要隔声量超过
18、而又没有开启要求时可采用双层固定密封窗并在两层间的边框上敷设吸声材料特殊情况下如需要隔声量超过时可采用三层五需要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设计可采用设置有两道门的声闸声闸的内壁面应具有较高的吸声性能两道门宜错开布置第条隔声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有大量自动化与各种测量仪表的中心控制室或高噪声设备试车车间的试验控制室宜采用以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的高性能隔声室必要时墙体与屋盖可采用双层结构门窗等隔声构件宜采用带双道隔声门的门斗与多层隔声窗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有良好的吸声设计二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隔声室的平均透射系数三为高噪声车间工人设置临时休息用的活动隔声间体积不宜超
19、过以便必要时移动其围护结构宜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薄板的双层轻结构通风设备可采用带简易消声器的排风扇第条隔声罩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隔声罩宜采用带有阻尼的厚度为的钢板或铝板制作阻尼层厚度不得小于金属板厚的倍二隔声罩内壁面与机械设备间应留有较大的空间通常应留设备所占空间的以上各内壁面与设备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三罩的内侧面必须敷设吸声层吸声材料应有较好的护面层四罩内所有焊接缝与拼缝应避免漏声罩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应注意密封和固体声的隔离五设备的控制与计量开关宜引到罩外进行操作并设监视设备运行的观察窗所有的通风排烟以及生产工艺开口均应设有消声器其消声量应与隔声罩的隔声量相当第条隔声屏障的设置应靠近声源或接收者室
20、内设置隔声屏时应在接收者附近做有效的吸声处理第五章消声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消声设计适用于降低空气动力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内燃机以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辐射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机械的噪声控制设计除采用消声器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外尚应根据设计要求配合相应的隔声隔振阻尼等综合措施来降低机械机体辐射的噪声第条空气动力机械进排气口均敞开时如通风空调用通风机矿井通风机等应在进出风管适当位置装设消声器进排气口敞开的设备应装设进出口消声器进排气口均不敞开但管道隔声差且管道经过的空间对噪声环境要求高时亦可装设消声器第条消声器的消声量应根据消声要求确定通常设计消声量不宜超过第条设计消声器必须考虑消声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J 87 1985 工业企业 噪声控制 设计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