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 “第一个王朝 ”的: “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 。 ”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 “第一个王朝 ”应是( ) A夏 B商 C周 D秦 答案: B 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立法首先开始于( ) A矿井法 B公共卫生法 C工会法 D工厂法 答案: D 在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调查中, 1948、 1962、 1977、 1982年四次评选林肯都是第一。这主要是因为林肯( ) A领导美国人民摆脱了
2、英国的殖民统治 B他既拯救了联邦,又废除了奴隶制度 C因为他是第一位贫民出身的美国总统 D他为美国广大人民做了很多好的事情 答案: B 法国政府在美国独立战争 100周年时,赠予了厚礼 自由女神,她突出地表明了( ) A法兰西民众与政府大力支持美国独立战争 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是两国共同价值取向 C法国民法典借鉴了独立宣言的观点 D两国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 答案: B “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 ”,莫斯科为他举行了塑像落成仪式。这位 “勇敢改革者 ”是( ) A伊凡四世 B尼古拉一世 C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 D 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 “姊妹
3、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 ”民谣反映姊妹俩参加的是( ) A抗日游击队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抗英斗争 答案: B 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 “西人立国 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 此其体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他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哪一致命弱点( )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 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学习西方 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 答案: B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法战争 B日俄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答案: C
4、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 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 B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 B 该图是 1921年德国一 家杂志上的漫画,反映了当时德国民众一种比较普遍的情绪。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情绪具体是指( ) A对阻挠统一的
5、法国的憎恶 B对三国军事同盟的支持 C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 D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恐惧 答案: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这首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刘邓大军强渡黄河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开国大典 答案: C 美国前驻欧共体大使巴特沃恩在为通向欧洲联盟的道路一书的序言中说: “它提供了密切联系西德与西方的最初手段,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础。它带来了作为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楷模的共同机构的新形式。 ”“它 ”是指(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欧洲煤钢共同体 D欧洲联盟 答案: C 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
6、是( )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实际状况 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答案: C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由此不能说明( ) A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B英国科技发展落后美德 C德国军工技术发达 D英国的蒸汽机车制造技术领先世界 答案: A 尽管绝大多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把 “开明君主制 ”奉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但他们中却有一人不以为然。这位提出了启蒙时代最激进的政治主张的启蒙思想家是( )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 答案: C 在一节文
7、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鉴赏课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说体现了一种复古的思潮 B乙说体现了以神为本的思潮 C丙说是一种封建思想的升华 D丁说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 D 该图是牧野之战想象图。要想复原牧野之战的真正情形,专家可资凭借的价值最高的材料是( ) A周初铜器利簋铭文 B史记 周本纪 C小说封神演义 D电视剧封神榜 答案: A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一种文字, “系以铁笔或泥锥书写在潮湿的泥板上,所写之物,如需永久保存者,写好后即晒干或烘干 ”。这种文字对应的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是( ) 答案: B 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佛教、基
8、督教、伊斯兰教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答案: A 据史料记载,罗马一高利贷者对一个欠债人的儿子(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滥施暴行,把他打得皮开肉绽。愤怒的群众汇集起来,一起跑进元老院,向元老们展 示了这个少年被打伤的背脊,促使元老院通过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案。从这则材料可以看出:促进罗马法律的进步与完善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 A统治者让步 B平民的斗争 C商人的推进 D奴隶的反抗 答案: B 清赵翼论某时期政制之变云: “迨至七国反后,又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 。 ”材
9、料论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史事( ) A战国 B秦 C西汉 D东汉 答案: C “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 ” 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这种 “新阐释 ”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答案: B 唐末以来 ,一向是 “兵权所在 ,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宋太祖登位以后,有鉴于此,随即策划了一幕历史剧。这就是( ) A推恩令 B托古改制 C玄武门之变 D杯酒释兵权 答案: D 北宋时曾与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南宋与金也曾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这两种局面被打破,分别是源于哪个民族的崛起?( ) A契丹族、党项族 B契丹族
10、、女真族 C党项族、女真族 D女真族、蒙古族 答案: D 英国在中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无意中破坏了封建制度的基础:玫瑰战争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等待着新的制度进来填补,这种新的制度应该是( ) A采邑制 B教皇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专制 答案: D 如果给该图配一个标题的话,较恰当的是(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西欧封建庄园制度 C西欧等级君主制 D西欧封建采邑制 答案: A 为了稳定边疆,完成国家统一,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事件是( ) A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 B平定准噶尔部贵族叛乱 C收复台湾 D平定天山南路回部的叛乱 答案: B 鸦片战争之前广州被称
11、为中国人看世界的窗口,这主要是由于清朝的( ) A海禁政策 B文化禁锢政策 C闭关政策 D禁止鸦片政策 答案: C 许多学者把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称为 “文化的哥伦布 ”,主要是由于他们( ) A像哥伦布一样开辟了到中国的新航路 B在东西文化交往中的作用等同于发现美洲 C与哥伦布共同承担到中国传教的责任 D比哥伦布学识更渊博 答案: B 综合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 416 年,民主的雅典人投票决定对弥罗斯岛居民进行灭族性大屠杀,原因很简单,这个弱小城邦想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保持中立,既不跟雅典也不跟斯巴达结盟,而在雅典民主派看来,这不啻是蔑视雅典的权威,挑战其作为提洛同盟盟
12、主的地位。 全球通史 材料二:前 406年,雅典军队在阿尔吉努群岛附近的一场大海战中打了胜仗,返回途中遭遇风暴,死亡四千多人;按希腊宗教习俗,军人尸体一定要找到运回家乡, 以便以适当仪式埋葬,若不如此,则有严重的宗教和心理后果;但由于暴风雨,将军们没有让船只折回去寻找尸体;回到雅典后,八个将军在打了大胜仗的情况下却遭到民众法庭的审判,其中六人被判死刑并执行了死刑;种种迹象表明,其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是派系间的恶斗。 全球通史 材料三:前 415年,雅典人在全体大会上用表决方式通过决议远征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在并没有任何站得住脚的理由并且仍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雅典人发动了这场大规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上海市 金山区 上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