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中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地称自己籍贯为 “越人 ”,逐渐让位为 “会稽郡人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答案: C 试题分析: “越人 ” 一词来源于分封制,即 “越国地区人 ”; “会稽郡 ”是郡县制度下地方的一个行政单位。 “越人 ”,逐渐让位为 “会稽郡人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郡县制的实行。 B 项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D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的政治制度。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点评:分封
2、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不 同 点 时 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与中央 关系 被分封的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封位世袭 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 影响 容易形成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划分 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条件下实行的,按地域划分 共同点 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 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 “元旦 ”, 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 1月 1日为 “元旦 ”。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 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
3、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中国文化融入了西方因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把 “元旦 ”由民国时期的正月初一改为西方公历的 1月 1日,表明中国文化融入了西方因素。 A项 “完整保留 ”和 B项 “彻底改变 ”表述都过于绝对, C项与史实不符。故选 D。 考点: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迁。 点评:中国近代以来 ,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而与传统文化相适应的中国社会习俗自然也要引起一些震荡 ,由此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添加了新的气象。充满生机的时代血液注入到了旧式的社会习俗中去,迫使其趋势更新,衍生出新的礼制文化。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变
4、迁 ,从一个侧面也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向近现代社会的转型。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 A引进外资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设置经济特区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答案: C 试题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 “改革开放 ”的伟大决策。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是:设立经济特区、开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延边城镇和沿江城市。我国对外开放方面首先实施的重大举措是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故选 C。 考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点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特点: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
5、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用 “春天 ”来形容上个世纪 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标语振奋人心 C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反映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项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是在 1980年, D项海南设省,并把海南
6、岛划为经济特区是在 1988年,这三项都和题干中的上个世纪 80年代相符合。 C项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在 20世纪90年代,故选 C。 考点:中国的改革开放。 点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1911年,贵州一任姓女学生 “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 ”,反对父母包办婚姻,后被逐出家门,甚而遭到官府拘押,但仍不肯屈服,宣称 “誓不受男子压制,媒妁结婚之野蛮拘束 ”。 这则材料反映出这一女生 受西方婚俗的影响
7、反对旧式婚姻 主张简化婚礼仪式 具有自由平等思想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看,该女学生 “醉心男女平权,婚姻自由 ”,反对父母包办婚姻,说明其思想受到西方婚俗的影响,反对中国传统的旧式婚姻,提倡男女平等, 、 、 符合材料的表述, 主张简化婚礼仪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近代以来生活习俗的变迁。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在考试能力要求上,材料型选择题对学生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学生具有阅读材料 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新航路开辟以后,自 16世纪 30年代
8、至 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 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 2倍至 2倍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世界各地的商品大量流入欧洲 B欧洲地中海商业中心衰落 C大量的黄金白银涌入欧洲市场 D欧洲封建主势力逐渐衰落 答案: C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它们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黄金、白银运回欧洲,使得欧洲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倍增,引起所谓的 “价格革命 ”,欧洲各国的物价普遍上涨。故选 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被称为地理大发现,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
9、始出现;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 “商业革命 ”和“价格革命 ”;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今年是 “泰坦尼克 ”号沉没 100周年纪念日(右图)。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客轮,采用蒸汽动力,沉没时曾用无线电报技术求救。这说明 A它采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动力技术 B无线电报技术作为求救工具当时已经落伍 C可能建成于 19世纪早期 D集中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泰坦尼克号于 1912年沉没。泰坦尼克号采用的蒸汽动力,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而 20世纪初最先进的动力技术是内燃机, A项错误;沉没时曾用无线电报技术求救,说明它已经采用了第
10、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该建成于 19世纪晚期, C项 错误;无线电报技术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B项不正确。故选 D。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概括两次工业革命: 技术革命 蒸汽动力革命 电气革命 开始时间 18世纪 60年代后 19世纪 70年代后 基本条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工场手工业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 1831年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志性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 发电机和电动机 相关发明 轮船,火车 电灯,电影,电车等 生产力时代 “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 积极意义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机器大生产出现;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形成了许多工业
11、城市和英法美等工业国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交通便捷,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促进了工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垄断组织形成;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消极影响 环境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 30年代,十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 美国经济萧条社会动荡 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苏联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20世纪 30年代,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危害严重,但苏联却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景象,故选 ;导致生存艰难的是经济危机,不是人口多,排除 ;受第二次
12、世界大战威胁的不仅仅是美国,苏联同样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排除 。 考点:美国的经济危机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 20世纪时,现代化出现了多种模式。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出现了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趋势。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 罗斯福、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A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 B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C倡导自由放任 D大力发展 “新经济 ” 答案: B 试题分析:鼓励高科技产业发展、大力发展 “新经济 ”是克林顿时期推行的经济政策,倡导 “自由放任
13、”不符合罗斯福政策;这两位总统在任期 间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故选 B。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点评: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立 “福利国家 ”;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新经济 ”的出现。 被称为 “经济联合国 ”的世界贸易组织( 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的)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 ,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故选 D。 考
14、点: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点评: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影响有: 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加快全球化的发展; 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 很大程度上遏制国际经贸的强权政治,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 儒家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下列观念与之相关的有 仁者,爱人 严刑峻法 民为贵,杜稷次之,君为轻 兼爱、非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孔子提出的 “仁者,爱人 ”和孟子提出的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推行 “仁政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正确。 严刑峻法是法家的主张; 兼爱、非攻是墨家的主张。故选 A。 考点:春
15、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点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百家争鸣 ”,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各个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 “无为而治 ”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中国的传统是对皇帝及皇权的敬畏, “没有犯错的皇帝,只有做错的宰相 ”,而开始从 制度上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孙中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 “君权神授 ”、 “天人感应 ”的思想。朱熹指出 “天理 ”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
16、下之大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民主思想;主张以 “天下之法 ”取代皇帝的 “一家之法 ”。孙中山主张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 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点评: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反映资本主 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政腐败,同情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 “诗史 ”。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杜甫 D苏轼 答案: C 试题分析:李白被誉为 “诗仙 ”;白居易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杜甫被称为 “诗圣 ”
17、,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 “诗史 ”。 苏轼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故选 C。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 点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学的主流成就: 春秋 诗歌 战国 楚辞 汉代 赋 唐代 诗 宋代 词 元代 元曲 明清 小说 下列人物将 “向西方学习 ”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 B林则徐 C康有为 D孙中山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渐进过程。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学习西方科技, “师夷长技以制夷 ”; 19世纪末,民族资产
18、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一时期,中国人学习西方已经深入到 “制度 ”这一层次。将 “向西方学习 ”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 点评:关于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历程。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地主阶级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 文化运动。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
19、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 1945年召开的中共 “七大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选 C。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明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四个阶段: ( 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1924-1927 (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7 ( 3)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 4)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文中的 “这个原理 ”是 A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论 D万有引
20、力定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是普朗克对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的评价。 A项进化论是达尔文的成就, C项量子论是由普朗克提出的, D项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的发明。爱因斯坦的贡献是提出了相对论,故选 B。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点评:新课标对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要求如下: 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某同学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能采用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代欧美文学分为三大流派:
2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法国大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排除含有 的选项,选择 C。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点评: 19世纪 以来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及成就: 流派 时期 背景 作品特色 主要成就 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末至 19世纪 30年代 革命战争不断,政治黑暗不平等,寻求新精神寄托。 发掘人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雨果(法)巴黎圣母院、雪莱(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海涅(德)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批判了封建制度,为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30年代
22、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 关注社会问题,再现社会风貌,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社会罪恶。 巴尔扎克(法)人间喜剧、狄更斯(英)大卫 科波菲尔、托尔斯泰(俄)安娜 卡列尼娜普希金(俄)叶甫盖尼 奥涅金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革。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提出这一论断的大会最可能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任务 ”,指的是三大
23、改造。 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A项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 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召开, C项八大 1956年召开, D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召开。故选 C。 考点:社会主义改造。 点评:该题属于时间型的选择题。所谓历史学科时间型选择题,主要是指包含了显性或隐性的历史时间 ,这个时间又能够体现一定的阶段性、时代性等的选择题。开启时间型选择 题的钥匙 ,主要是根据时间限定语 ,特别注意提取时间信息 ,明确时限 ,抓住时间背后的历史背景 ,有意识地从时间入手 ,“顺藤摸瓜 ”,就能找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浙江省 东阳市 南马高 中高 学期 入学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