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云南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云南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云南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云南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人们在购物时,经常要 “货比三家 ”,物美价廉的商品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这表明 A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B人们选择商品关注商品的价值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答案: A 试题分析: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物美价廉的商品常常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们达到了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物美是针对商品的使用价值来讲,指商品质量好。价廉是针对商品的价值来说,指商品的价格便宜。因此正确答案:为 A。 B、 C观点片面,消费者选择商品时既关注商品
2、的价值,又关注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D观点也是片面的,一般情况,同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了商品的质量,优质优价。但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还要反映价值,很多情况下优质也不一定优价。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格 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 不接。献玉者说 :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 : “你把玉当作宝 .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 ”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人们的立场
3、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需要不同其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献玉者把玉当作宝,子罕把不贪当作宝。这说明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符合题意。正是子罕把不贪当作宝,把官德作为宝物,才产生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这说明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也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D。 观点错误,事物属性和功能具有确定性。 也错误,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事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往一匹骏 马身上放一根稻草 ,马毫无反应 ;再添加一根稻草 ,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 ;又添加一根 一直往马儿身上加稻草 ,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 ,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在社会学研究里取名为 “稻草原理 ”。 “稻草原理 ”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整体统率着部分 D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引起质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事物发展首先是从量变开始的,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必然引起质变。 “稻草原理 ”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故选 D。 A、 B、 C观点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 考点: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
5、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哲学思想方法是 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其共性 解决复杂事物时要突出重点,化复杂为简单 认识事物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复杂事物条理化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 “质点 ”是从各种物体中概况出的共性, 符合题意。质点忽略了复杂且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了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化
6、复杂为简单, 也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A。 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实践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群众的观点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容易。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符合题意,选 B。 属于认识论, 属于历史唯物主义,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0世纪 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
7、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 客观规律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践决定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观点错误,实践的不断深化决定着认识的不断完善。认识的发展受认识主体的制约的, 观点也错误,排除。 符合题意,选 C。人们的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到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同时认识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发展 2012
8、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莫言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 、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这体现意识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应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云南 德宏州 潞西市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政治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