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 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 ”,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用抽象的语言 ”可以判断该美术流派属于现代主义,因为现代派美术的特点就是用变形,夸张和虚构来形式来表现艺术家的心灵 考点: 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现代派绘画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
2、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 “状态 ”,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 D 试题分析:工业革命壮大了 “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 ”,工业革命开始于 18世纪 60年代,而选项 A光荣革命发生在 1688年,时间不符排除。选项 B颁布权利法案发生在 1689年,时间也不符排除,选项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与题目中解决贵族、大地主和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的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不符,故选 D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
3、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32年议会改革 公元前 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 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为亵渎神灵或不信神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但由于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打动了了陪审团,而被判处无罪,说明雅典的司法体现民主原则,故选 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 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
4、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C代议制民主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关键句 “全体雅典公民 ”说明雅典民主是直接的民主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年、 1992年和 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
5、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 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 时期的基本路线 D建立 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答案: A 试题分析: 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地平台, A B C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故选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世纪 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
6、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俄的新经济政策都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意味着两者都面临着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故选 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世纪 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 “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 形式 ”;后者则认为2030 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 “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 “它 ”是指 A土地改革 B
7、 “一五 ”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答案: D 试题分析: 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才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材料中它 “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说明它是发生在 1956之后,可以排除 ABC, “人民公社 ”和苏联的 “集体农庄 ”的形式极为类似,二者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都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故选 D。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世纪 50年代至 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有外国记者报道: “(中国) 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
8、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这个 “场面 ”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关键句 “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 ” “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 ”说明的是一种直接的民主制,反映的是基层的民主,所以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新时期的政治建设 1972年 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 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A中
9、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是 1972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建立是 1979年故排除 A项, 1972年中美关系出现了缓和故排除 B选项,而 1972年中美关系也仅仅是缓和,并没有建立战略同盟排除 D,故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美关系正常化 1788年 7月 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 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 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
10、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 A 试题分析:注意时间是 1788年,材料中关键词 “十三包 联合、和平和友谊 ”可知, “幸福船 ”指的是联邦政体, “愚蠢船 ”指的是邦联政体。故选 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有人在 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 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 ”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 “有人在 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 ”可知时间是 187
11、7年,结合所学知识,法国在 1875年正式确立共和政体,选 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 “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 ”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 路德的新教学说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从而否定了上帝造人说,故选 B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进化论 如同在自然科学领域有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发现人类社会也有 “三大定律 ”: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
12、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 A三权分立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论 D人民主权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政府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的自由,说明政府是人民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组成的,故选 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启蒙运动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义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 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 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可见,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国家权力高于神权 B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都从
13、根本上否定上帝的权威 D传播人文主义手段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核心内容就是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提供了 “攻击天主教的炮弹 ”,而宗教改革表达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因此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931年,斯大林说: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100 年,我们应当在 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 B 试题分析: 1931年斯大林说的 “我们应当在 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反映了当时苏联急于求成的思想
14、,违背了当时苏联的国情,排除 A选项,但是在该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从而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故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1996 年美国通货膨 胀率下降到 2 1%,为 30 年来最低水平。 1997 年 5 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 4 8%,为 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 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 3 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 B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 C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D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 1996年到 1997年美国经济发展
15、呈现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和经济高增长的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故选 C。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全球通史写道: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 ,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叙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的情景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情景 答案: C 试题分析:注意关键句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 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第一次工业革命依靠孤独的技师和简陋的作坊和阁楼,故排除 B,而取代第一次工
16、业革命的 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 C。第三词科技革命集中在信息行业,也不可能取代阁楼和作坊,排除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世纪,其产量约为 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答案: D 试题分析:黄金的流入导致物价的上涨,靠相对固定地租收入的贵族实力相对地下降,所以黄金的输入冲击了封建生产
17、关系,故选 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 “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此后采取的 “保卫性措施 ”是建立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 D 试题分析:马歇尔计划指的是欧洲的复兴计划,排除 A、 C。欧共体成立是欧洲自身经济发展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为了抵制美苏的控制而成立的,并非美国建立,排除 B。从 “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 ”,可知是军事性的的组织,故选 D。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
18、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冷战 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 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孙中山认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的是社会问题,而为了“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实行平均地权,故选 C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民
19、主义 美国银行家杨格在 1927至 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 “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 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 ”面对这一 “困苦 ”,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行 “币制改革 ” B鼓励 华侨投资国内产业 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导致白银价格的上涨,国内纸币的贬值,为此国民政府主要在货币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实行 “币制改革 ”,故选 A。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
20、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清时期江南市镇产生的原因在于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明清时期,农村专业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加强,从而促进了市镇的产生和发展。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
21、 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不准确的是 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 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 “彭城旧无石炭(煤), 始遣人访获取 ,可以判断A 正确, “以冶铁作兵, ”可以判断 B 符合, “南山栗林渐可息 ”可以判断 D 符合。冶铁的供风形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手工业的发展 冶金业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
22、业生产水平提高 答案: C 试题分析:均田制是中国古代的土地分配制度,即国家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该制度的前提是国家拥有可分配的土地,由于土地兼并的严重,国家掌握的可供分配的土地减少,所以宋代以后均未实行,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 土地制度 均田制 全球通史: “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 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23、。 ”材料所说的 “这一制度 ”是指 A太学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 “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 ”“ 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 ”说明该制度的特点, “提供了 有 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和 “扼杀了创造力 ”说明该制度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综合判断应该是科举制。 A答案:的太学制度主要强调教授儒家经典, B答案:的察举制强调品行, C答案:的九品中正制则依据的是门第,故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制度 据古碑记载: “汉建成二十年设沛国于相(今淮北市),颁布 酒榷 ,在濉溪口、柳孜专设税官,征收盐酒税。 ”材料表明汉代 A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河北省 正定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