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司马迁的史记 五帝本纪从黄帝说起;另外人们在山东嘉祥县的汉代画像石上也发现了黄帝像。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黄帝其人其事纯属编造不可深信 B.黄帝的故事真实可信 C.是否有黄帝其人尚不能完全确定 D.黄帝在历史上确有其人 答案: C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 ) A灭亡拜占庭千年帝国,破坏了欧洲古典文化 B建立跨三大洲的帝国,扩大了伊斯兰教传播范围 C阻碍了东西方商业贸易,迫使西方开辟新航线 D重视商业贸易,促进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 C 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产生和基
2、本确立的时间大体为( ) A 6世纪上半叶和 11世纪前后 B 6世纪下半叶和 11世纪前后 C 6世纪上半叶和 12世纪前后 D 6世纪下半叶和 12世纪前后 答案: B 中世纪教会支持创办大学的目的是( ) A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扩大神学的研究和传播 C开展世俗教育 D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条件 答案: B 公元前 5世纪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 20万,自由民约为 16.8万人,其中成年男性公民 4.5万人,妇女 3.2万人,外邦人约 3万人,奴隶约 1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至多不超过( ) A 4.5万人 B 7.5万人 C 7.7万人 D 16.8万人 答案: A
3、 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终结的时间和事件是( ) A公元前 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 B公元 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 C公元 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公元 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答案: C 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在平民反对贵族长期斗争中产生的 B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D该法对于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量刑有法可依 答案: C 被称为西方 “历史之父 ”的历史学家是( ) A阿里斯托芬 B希罗多德 C修昔底德 D苏格拉底 答案: B 公元前 1 世纪末,罗马拥有 30 多个行省,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
4、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B开始实施公民法 C进一步完善万民法 D颁布民法大全 答案: C 自 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利机构 等级代表会议。该图反映了当时的欧洲社会权利结构含义准确理解的是 A国王高高在上,市民与贵族屈居其下 B国王与贵族权利处至高无上地位 C教皇与贵族相互联合以共同对付国王 D国王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 答案: D 史学家所谓的中世纪或中古时期指的是( ) A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形成时期 B奴隶制占主导地位的历史
5、时期 C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 答案: C 资产阶级的前身 中世纪市民开始参政始于( ) A采邑制 B封建等级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专制 答案: C 图中的两人是东西方的杰出治国人物,他们在治国方略上存在很大差异的根源是 A “皇权至上 ”与 “政事共商 ” B封建自然经济和奴隶制商品经济 C “三公九卿 ”与 “公民大会 ” D东方君主专制与西方的民主法制 答案: B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对 “理性 ”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
6、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答案: D 公元 745年,唐玄宗下诏: “波斯经教,出自大秦 (东罗马帝国),传习而来,久行中国。爰初建寺,因以为名。 ”诏书中所提到的 “经教 ”(即景教)属于(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答案: D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 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根据上文,无法推出的结论是 ( ) A敦煌飞天的形象在唐朝时期开始形成 B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
7、文化的交流融合 C飞天文化可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飞天文化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答案: A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是 “20 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 ”之一,与兵马俑、北京人、马王堆汉墓齐名。 1973年,在距今 7000多年的遗址中,出土了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漆器、水井遗迹,象牙雕刻,以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据此,在河姆渡遗址还可以发现( ) A玉制礼器 B大型墓葬 C陶猪形象 D古城遗址 答案: C 郭沫若曾写道 :“洹水 _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 ”。上文中的 _应填入( ) A偃师 B安阳 C镐京 D咸阳 答案: B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
8、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 是( ) A夏人的活动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答案: B 史记 赵世家曾记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 “胡服以习骑射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中说: “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 ”根据上文和所学,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现代的裤子可能源于胡服 B胡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创造 C民族融合影响服饰的变化 D汉人的服饰完全被胡人异化 答案: D 左传 哀公二年记载:公元前 493年,晋国赵鞅与郑军作战。战前,鉴于郑军人多势众,为鼓舞士气,赵鞅临阵誓师,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
9、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遂:参政),人臣隶圉免(奴隶免除身份) ”。材料直接反映了当时( ) A战争目的为攻城略地 B争霸战争日趋频繁 C奖励军功已渐成风气 D士阶层社会地位高 答案: C 史记 商君列传: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上文体现的思想是( ) A严刑峻法治国 B肯定社会变革 C激进功利主义 D主张君主集权 答案: B 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 500O 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
10、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答案: D 史记 萧相国世家说,汉兴,萧何 “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 ”萧何改变的主要是( ) A政令 B官制 C法律 D皇帝称号 答案: A 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 “大转型 ”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取代封国制 D郡国制代替郡县制 答案: B 汉承秦制,但与秦朝相比汉初政令施行的特点是( ) A急切苛刻 B宽简疏缓 C优柔寡断 D急功近利 答案: B “今民困国虚,决战
11、之资,唯仰锦耳 ”,反映了三国时期哪国的历史情况?( )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西晋 答案: B 公元 3-6世纪的中国历史,被史学家通称为 “魏晋南北朝 ”,这其中的 “魏 ”是指 ( ) A曹魏 B北魏 C东魏 D西魏 答案: A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上的有效制衡 D君主专制的重要措施 答案: C 综合题 该图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演变的示意图,仔细阅读分析后,回答问题( 13分) ( 1)图一中的政治体制是在哪件重要历史事件之后形成的?该体制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3分) ( 2)图二
12、中的政治体制是什么?简要概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3分) ( 3)扼要概述图二中的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 2分) ( 4)同图一的政治体制相比,图二政治体制有何历史进步性?( 2分) ( 5)王权在强化过程中与等级代表会议(新型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最后走上对立。请用叙述的方式论证这一观点。( 3分) 答案:( 13分) 查理马特的采邑改革;影响: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3分) 等级君主制;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 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和新兴的市民
13、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3分) 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 2分) 在等级君主制时期,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分) ( 5) 15-16世纪国王为打击大贵族领主分裂势力,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使得资本主义获得一定的发展,但是到 17世纪,却推行 “君权神授 ”论,竭力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极大地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型贵族的利益,最后导致英国革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上海 理工大学 附属中学 第一 学期 测试 选修 历史 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