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
《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辽宁省本溪县高级中学上学期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其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 叙中指出: “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 ”,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又说: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 ”,宣传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 ”提出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
2、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 ”,是 “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4分) ( 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2分) ( 3)材料二中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 1分)你怎样理解他们这一观点?(分) ( 4)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分) (
3、5)材料三内容中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2分) ( 6)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分)有什么重大影响?( 2分) 答案:( 1)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威胁;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 分 ) ( 2)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去抵抗外国侵略的进步思 想。 (2分 ) ( 3)洋务派的观点。 中学为体 指保持封建制度的根本, 西学为用 只是用西方先进技术为手段,根本上还是去维护旧的封建制度,这仍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分) ( 4)材料一只认识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材料二认为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材料三则提出了触动封建统治根本的学习西方的
4、民主 和 科学 的口号。(分) ( 5)不足之处在于,产生了否定一切中国古代文化的片面性认识。(分) ( 6)材料四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分) 阅读 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
5、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 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
6、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 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 “强迫他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分) (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分) ( 3)据材料三说明,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6分) ( 4)在 “自由 ”这个问题上,材料二与材料一、三各侧重什么?(分) 答案:( 1)体现了国家权力的 “分权与制衡 ”(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思想。 (分 )影响:这一思想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 想,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分) (
7、 2)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分) 意义:对当时的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斗争起了进步作用。( 2分) ( 3)国家学说:按照共同意志制定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政府官员是人民公仆,应当接受人民的严格监督。 (2分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 (2分 ) 法治学说:国家要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分 ) ( 4)材料二是侧重于要求获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主张;材料一、三是侧重于通过规范国家权力来 保卫自由和人权的政治构想。(分) 选择题 当时儒家 “民本思想 ”与智者学派的 “人文主义 ”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
8、主要不同 ( )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答案: B 1919年 6月 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 “要使我们国家 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 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答案: B 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 ) “联
9、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 “(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 “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 殆不可以须臾缓 ” A B C D 答案: A 毛泽东的哪项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两类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D武装夺取政权思想 答案: C 邓小平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这段话深刻阐明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
10、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答案: A “谁企图在真理和认识的领域内要求人们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权威,那他就要在上帝的嘲笑声中垮台 ”能说明这一论断的最有力证据是( ) A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B诺贝尔发明高爆安全炸药 C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D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答案: A 2007年 10月 24日, “嫦娥一号 ”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有新的进展,而人类飞天梦想的首次实现是( ) A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B美国 “阿波罗 11” 号飞船登月成功 C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D苏联发射 “东方一号 ”载人飞船 答案: D 我国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辽宁省 本溪 高级中学 学期 历史 月考 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