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4年 3月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 (2.5l0 m)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关系 B微粒直径为 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 PM2:5污染 D 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吸人体内影响健康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 10-9-10-7之间时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2.5微米 (2.5l0-6 m)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 B错误;故选 B。 考点:主要考查了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的范围的应用。 常温下,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的四种溶液: 盐酸; 醋酸; 氨水; 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 与 分别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 pH: B若 与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在常温下 Ka(CH3COOH)=Kb(NH3 H2O) C 与 中已电离的水分子的数目相等 D 与 混合所得溶液显酸性,则: c(CH3COO-)+c(OH-)c( CH3COOH) +c( H+), D错误;故选 B。 考点: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盐水解的
3、实质、离子浓度的比较等知识。 分子式为 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 H2完 全加成,加成后其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子式结合性质分析该有机物为甲苯,和氢气完全加成后为甲基环己烷,分析产物的结构简式有一条对称轴,故有 5种同分异构体,故选 C。 考点:考查根据性质分析判断结构简式及一氯代物的判断方法。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 C该物质的分子式可能为 C3H6O3 D分子中可能含有氨基 答案: 试题分析:
4、分析结构简式可知,该分子中共含有三种原子,个数为 3、 6、 3,氨基中一个氮原子连接 2个氢原子,结构简式中没有,故 D错误;从结构简式判断出 A、 B、 C均正确;故选 D。 考点:考查了 化学实验设计和操作中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下列实验的设计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实验室用加热分解 KClO3的方法制取 O2,排水收集 O2后,先停止加热,再拆除实验装置。 实验结束后,应将固体残渣深埋人土壤中,废液倒入下水道排除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不时移动试管,以免暴沸伤人 为检验 CO气体的纯度,用排空气法收 集一试管气体,然后移近酒精灯火焰点燃, 听有无尖锐爆鸣声 A B C D 答案
5、: C 试题分析: 实验结束后,若先停止加热,则容易发生倒吸,故 不合理,排除 D; 中应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不合理,故选 C;实验结束后,将固体残渣深埋入土壤中,废液倒入下水道,会污染环境,故不合理,原则上讲,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固体残渣等都需要针对废料的特性进行专门的处理。 考点: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可燃气体的验纯、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 HI溶液: 2Fe3+2HI=2Fe2+2H+I2 B向 NH4Al(SO4)2溶液中滴入 Ba(0H)2恰好使反应完全: 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C
6、1mol/L的 NaAlO2溶液和 2.5 mol/L的 HCl等体积均匀混合: 2AlO2-+5H+=Al(OH)3+Al3+H2O D用过氧化氢从酸化的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I-+H2O2=I2+2O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HI是强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写成离子形式,故 A错误; B、当NH4Al(SO4)2 反应完全时,铵根离子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完全了,故 B 错误; D、在酸性溶液中不会生成氢氧根离子,故 D错误;故选 C。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判断等知识。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15g甲基 (-CH3)所含的中
7、子数为 6 B一定条件下足量的 Fe粉与浓硫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3 C在 1L的碳酸钠溶液中,若 c(CO32-)=1mol/L,则 Na 个数为 2 D含 4 个离子的固体 Na2O2溶于水配成 1L溶液,所得溶液中 Na 的浓度为1mol/L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甲基 (-C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故 15g甲基的物质的量为=1mol,一个碳原子含 6个中子,氢原子不含中子,故 1mol甲基含6NA个中子, A正确; B、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当铁过量时生成二价铁,当铁少量时生成三价铁,故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 3NA, B错误; C、在1L的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
8、离子发生水解,离子浓度减小,故若 c(CO32-)=1mol/L,则 c( Na+) 2mol/L,个数大于 2NA, C错误; D、固体 Na2O2中含Na+和 O2-,个数比为 2:1,当含 4NA个离子时,固体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mol,溶于水配成 1L溶液时,所得溶液中 Na+的浓度为 mol/L,故 D错误;故选 A。 考点:考查了不同条件下微粒数目的计算。 简答题 ( 14分)固体 A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硫酸,各物质间转化如下图。其中 C为红棕色粉 末, D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 请回答: ( 1) F的电子式为 _。 ( 2)若测得生成 C和 D的质量比为 5:8,则 A的化
9、学式为 _。 ( 3)将 D通入 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lmol/L的 G和 H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_。 ( 5)有人用电解某饱和溶液的方法同时制备 G的浓溶液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所 示。则: a端为电源的 _(填 “正极 ”或 “负极 ”)。 N 口收集的物质为 _(填化学式,下同。); Q 口收集的为 _浓溶液。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最好选用 _(填试剂名称)。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 6)检验 H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 _。 答案: 试题分析:由 C为红棕色粉末, D为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可知 C为Fe2O3、
10、D为 SO2, B和 SO2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反应,故 B为氧气;( 1)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能溶解氧化铁,故 F为水;( 2)根据 Fe2O3和 SO2的质量比为 5:8,推出 Fe和 S的个数比为 1:2,故 A为 FeS2;( 3) E为SO3, SO3和水反应生成硫酸,硫酸和氧化铁反应硫酸铁和水;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三价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硫被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三价铁离子被还原成二价铁离子,故离子方程式为: 2Fe3+ SO2 2H2O 2Fe2+SO42- 4H+ ;( 4)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0.lmol/L的 G和 H的混合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 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河南省 濮阳市 第二次 模拟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