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09年 12月 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会议,商讨2012年至 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下列行为中不符合 “”宗旨的是( ) A发展水电,开发新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矿物能源的依赖 B限制化学发展,关停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 C推广煤的气化、液化技术,提供清洁、高效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挖掘使用价值 D推广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植物桔杆、动物粪便等制成沼气以替代液化石油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2、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B项:限制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故错误。故选 B。 考点:环境保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平时多留意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的做出解答。 有 K2SO4和 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 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7mol/L,则此溶液中 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1mol/L B 0.15mol/L C 0.2mol/L D 0.25mol/L 答案: C 试题分析:假
3、设取 1L 溶液,则其中含有 0.4 摩尔铝离子, 0.7 摩尔硫酸根离子,还有 K+。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相等。而 0.4摩尔铝离子带 0.43=1.2摩尔正电荷, 0.7摩尔硫酸根离子带 0.72=1.4摩尔负电荷,所以 K+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是 0.2摩尔。因为 1个 K+带 1个单位正电荷,所以溶液中应该有 0.2摩尔 K+,则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0.2摩尔 /升而 0.4摩尔铝离子带 0.43=1.2摩尔正电荷, 0.7摩尔硫酸根离子带 0.72=1.4摩尔负电荷,所以 K+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是 0.2摩尔。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相关计算,考
4、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 取一份矿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向所得的沉淀 X 和溶液 Y 中分别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该矿石可看作由 MgO、 A12O3、SiO2、 Fe2O3等矿物组成)。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 Y中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后过滤,滤液和沉淀中各含两种金属元素 B该矿石成分中能溶于盐酸的都是碱性氧化物,不溶的是酸性氧化物 C溶液 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 Mg2+、 Al3+、 Fe3+、 H+ D沉淀 X的成分是 SiO2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 A12O3是两性氧化物,故错。故选 B。 考点:无机物的性质 点评:本题
5、考查的是无机物的性质。能跟酸起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或与水反应生成碱叫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一类能与水作用生成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 (且生成物只能有一种盐和水 ,不可以有任何其它物质生成 ),但一般不与正盐或酸式盐反应。既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 只要学生学习过程中牢记并理解这些基本定义,便不难解答此题。 实验室里常见的如右图所示的仪器,该仪器为两头密封的玻璃管,中间带有一根玻璃短柄。当玻璃管内装有碘片时,用此仪器进行碘的升华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可反复使用等优点。用此仪器不能反复进行的
6、实验是( ) A NH4Cl受热分解的实验 B KMnO4受热分解的实验 C在一定温度,有催化剂存在条件下, SO2与 O2生成 SO3的可逆转变实验 D无水 CuSO4与胆矾的互变实验 答案: BC 试题分析: B项: KMnO4受热分解反应后,产物不能再生成 KMnO4,故错; C项: SO2与 O2生成 SO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三种物质都时刻都存在,故错。故选 BC。 考点:无机物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机物的反应,考查的内容都来源与课本,学生只要认真学习课本教材的就很容易解答此类试题。 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 A
7、 NaHSO4和 Ba(OH)2 B MgCl2和 NH3 H2O C NaAlO2和 H2SO4 D AlCl3和 NaOH 答案: AB 试题分析: C项: NaAlO2往 H2SO4里滴 :2NaAlO2+H2SO4+2H2O=Na2SO4+ 2Al( OH) 3,由于 H2SO4是过量的所以生成的 Al( OH) 3会立刻和硫酸中和, 2Al( OH) 3+3H2SO4=Al2( SO4) 3+6H2O,所以总反应方程式是: 2NaAlO2+ 4H2SO4=Na2SO4+Al2( SO4) 3+4H2O,无沉淀,将 H2SO4往 NaAlO2里滴,因为NaAlO2过剩,所以 2NaAl
8、O2+ H2SO4+2H2O=Na2SO4+ 2Al( OH) 3,这个反应结束之后,没有多余的 H2SO4来中和,所以有沉淀,现象不同,故错; D项: AlCl3往 NaOH里滴 因为 OH多 所以直接变成 AlO2-无现象, NaOH往 AlCl3中滴 先生成 Al( OH) 3有沉淀,现象不同,故错。故选 AB。 考点:无机化学反应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化学反应进程。 常见的还有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氯化铁溶液与硫化钠溶液等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a b c A Al AlCl3 Al(OH)3 B NO NO2 HN
9、O3 C Si SiO2 H2SiO3 D S SO2 H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用 Al(OH)3无法一步生成 Al,故错。 B项:可以。如2NO+O2=2NO2, 3NO2+H2O=2HNO3+NO,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故正确。 C项: SiO2无法一步生成H2SiO3, H2SiO3无法一步生成 Si,故错。 D 项: H2SO4无法一步生成 FeS2,故错。故选 B。 考点:无机推断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无机推断的知识,要求学生对课本中的化学反应要熟悉掌握,识记化
10、学方程式的书写。 现有 MgCl2和 Al2(SO4)3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 Na2O2,得到沉淀的量与加入 Na2O2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原溶液中 Cl-与 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 3 B 2: 3 C 6: 1 D 3: 1 答案: A 试题分析: MgCl2和 Al2( SO4) 3都会与 NaOH 反应生成溶解度较低的碱性沉淀, MgCl2 + 2NaOH = 2NaCl + Mg( OH) 2(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 Al2( SO4) 3 + 6NaOH = 3Na2SO4 + 2Al( OH) 3(白色不溶于水的沉淀)而 Al( OH) 3具有两性,即可溶
11、于酸,又可溶于强碱。 Al( OH) 3 + NaOH = NaAlO2(偏铝酸钠) + 2H2O(沉淀消失)这就是为什么反应后段沉淀量会急剧下降的原因。 根据反应方程: Al( OH) 3 + NaOH = NaAlO2 + 2H2O 1-1-1-2 可知: NaOH用量是 0.2体积,所以 Al( OH) 3也必然是 0.2体积, 而 Al全部来源于 Al2( SO4) 3,在 Al2( SO4) 3中 Al:( SO4) 2- = 2: 3, 所以可推出( SO4) 2-体积必为 0.3体积沉淀达到最大量时 NaOH用量是 0.7体积, 又可推断出 Al3+在变为 Al( OH) 3时又
12、已经消耗了 NaOH 0.6体积, 可推断与 MgCl2反 应的 NaOH用量是 0.1体积( 0.7-0.6), MgCl2 + 2NaOH = 2NaCl + Mg( OH) 2, 1 2 2 1 0.05 0.1 而在 MgCl2中, Mg: Cl = 1: 2 所以 Cl用量必为 0.1体积。 所以 Cl- :( SO4) 2- = 0.1体积: 0.3体积 = 1: 3。故选择 A。 考点:化学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的基本计算,发生的反应都源自于教材内容,因此熟悉常见无机物之间的反应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某溶液中有 NH4+ Mg2+ Fe2+ 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
13、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 ) A只有 B只有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NH4+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氨气,微热使氨气大量益处跑掉。不仅NH4+离子会减少,而且当往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时, Fe2+会生成 Fe( OH) 2沉淀。 Fe( OH) 2具有具有强还原性,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转化为 Fe( OH) 3(题目具备氧化的条件),再加盐酸时,溶解为 Fe3+。因此 Fe3+也会大量减少。故选 C。 考点:无机物的反应 点评:本题 考查的是无机物间的反应,都源自于教材,涉及到 NH4+、 Mg2+、Fe2+、 Al3+四种离子,四种离
14、子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反应的现象是不同的,只有掌握教材中的化学反应,才能解答本题。 向一定量的 Fe、 FeO 和 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 12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 0.06 mol NO,往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 ) A 0.24mol B 0.21mol C 0.16mol D 0.14mol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混合物与硝酸反应时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且所得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亚铁,由铁元素守恒可知,则足
15、量的氢气在加热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与硝酸亚铁中的铁的物质的量相同来解答。具体解答:由加入 KSCN 无血红色出现 ,说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Fe(NO3)2,n(NO3-)=0.12*4 -1.344/22.4 = 0.42 (mol),故 n(Fe)=n(Fe2+)=0.42/2 = 0.21(mol)。 考点 :化学计算 硝酸的氧化性 原子守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原子守恒的方法来计算,明确硝酸亚铁与硝酸的关系,硝酸亚铁中铁元素与原混合物中的铁元素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 将盛有 12mLNO2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mL无色气体,则原
16、混合气体中 O2的体积是( ) 1.2mL 2.4mL 3.6mL 4mL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2ml的无色气体,不是 O2就是 NO (NO2为棕红色 也不可能是 O2和NO混合气 ,混合气反应产生 NO2)。 (1)剩余 O2, NO2和 O2反应, O2过量 2ml,剩下 10ml为 O2和 NO2的混合气,反应 4NO2+O2+2H2O=4HNO3, NO2/O2=4/1, 参加反应的 O2为 2ml, O2共 4ml。 (2)剩余 2ml NO, O2完全反应,设 O2体积为 Xml,则 NO2体积为 (12-X) ml, Xml的 O2可以使 4Xml的 NO2
17、全部生成硝酸不产生 NO,剩下 (12-5X) ml的 NO2在没有 O2的情况下 3NO2+H2O=2HNO3+NO,产生 (12-5X)/3ml的 NO, (12-5X)/3=2, X=1.2ml。故选 D。 考点: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 假设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及其计算,学生要熟练书写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假设法,进行计算,解答本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向 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3 NH3 H2O = Al(OH)3+ 3NH4+ B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3Fe2+ + NO3-+ 4H+ = 3Fe3+
18、+2H2O +NO C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Ba2+ +HCO3-+OH-=BaCO3+H2O D 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 (HI,一元强酸 ): Fe2O3 6H =2Fe3 3H2O 答案: CD 试题分析: C项: Ba2+、 HCO3-的化学计量数应为 1:2,故错; D项:少写一个化学反应 (Fe3 氧化 I-),故错。故选 CD。 考点: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点评:做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试题时,学生要注意:看原则: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看是否符合质量守恒、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看是否符合得失电子相等。可溶的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注意过量、少量、适量等。 在下列无色透明
19、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Fe2+、 Na+、 SO42-、 Cl- B K+、 Na+、 HCO3-、 NO3- C OH-、 HCO3-、 Ca2+、 Na+ D Mg2+、 Na+、 OH-、 N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项: Fe2+呈绿色,故错; C 项: OH-和 HCO3-反应不能共存,故错;D项: Mg2+和 OH-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故错。故选 B。 考点:离子共存 点评:解答离子共存问题时,学生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1)离子间相互结合形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离子间发生双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 2)注意题
20、目的限制条件。 用 NaCl固体配制 0.1 mol L-1的 NaCl溶液,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5.85gNaCl固体溶于 1 L水中可配成 0.1 mol L-1的 NaCl溶液 B定容时仰视观察液面,实验结果偏低 C固体溶解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向容量瓶中直接加水稀释到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原来有少量蒸馏水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项: 1 L水的体积并不是溶液的体积,溶液体积大于水的体积,配制溶液的溶度会小,故错; C 项: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要左 右震荡容量瓶,故错。故选 BD。 考点:溶液的配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配制。学生
21、要掌握住其步骤,才能正确的解答此类问题。 ( 1)计算:计算配制所需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浓溶液的体积。 (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或用量筒(应用移液管,但中学阶段一般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 3)溶解: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溶质,恢复至室温(如不能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 4)转移:将烧杯内冷却后的溶液沿玻璃棒小心转入一定体积的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 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 玻璃棒 2 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器中,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 6)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以下 1cm 2cm 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
22、与刻度线相切。 ( 7)摇匀: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混合均匀。 最后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影响: 1.称量时引起误差。 2.未将烧杯洗涤,使溶液的物质量减少,导致溶液浓度降低。 3.转移时不小心溅出溶液,导致浓度偏低。 安全注意: 1.氢氧化钠为碱性化学物质,浓盐酸为酸性化学物质,注意不要溅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蚀! 2.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4.稀释浓硫酸是把酸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 5.容量瓶在使用前必须检漏,检漏的步骤为注入自来水至标线附近 ,盖好瓶塞 .右手托住瓶底 ,倒立 2min,观察瓶塞是否渗水
23、。如不漏 ,将塞子旋转 180度,再检漏 .如漏水,需换一套容量瓶 ,再检漏。 6.在配置由浓液体稀释而来的溶液时,如由浓硫酸配置稀硫酸时,不应该洗涤用来称量浓硫酸的量筒,因为量筒在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有剩余液体的现象,以免造成 溶液物质的量的大小发生变化! 7.移液前应静置至溶液温度恢复到室温(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浓硫酸稀释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以免造成容量瓶的热胀冷缩! 2010年 1月 12日海地当地时间 16时 53分(北京时间 1月 13日 5时 53分),海地遭遇 500年来最强地震,在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省 丹东市 宽甸二 中高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