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答案: C 试题分析:温度不变,说明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A、 B选项错误;体积减小,说明气体在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而压强增大说明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的容器壁的碰撞次数增加,所以 C选项正确而 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气体参量的微观解释理解。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 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杆上,杆足够长,环与杆的动摩
2、擦因数为 。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 v0,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 F, F kv( k为常数, v为环的速率),则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不可能为 A B C 0 D答案: B 试题分析:对环受力分析, 1)、环受到重力和外力 F,当外力 F与重力相等时,不受摩擦力,则环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摩擦力做功为 0,所以 C选项有可能; 2)环受到重力 G和竖直向上的外力 F,且 F G,那么环还将受到摩擦力 f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N,那么在竖直方向有 F=N+G=kv,在水平方向有f=N,由于摩擦力做负功,环的速度将减小,则 F也减小,那么当速度减小到 v时
3、,将会出现 F=G=kv的情况,此后将不再受到摩擦力,环也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摩擦力做的功为 Wf=mv02/2-mv2/2= mv02/2-m3g2/2k2,所以 D选项可能; 3)环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外力 F,且 FS2 B图 2正确,且 S1=S2 C图 3正确,且 S3S4 D图 3正确,且 S3=S4 答案: D 试题分析:当线框向右运动过程中,有两个过程产生安培力,即进入磁场到完全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两个过程;其中任一过程产生的电动势为 E=BvL,产生的电流为 I=E/R=BLv/R,产生的安培力为 F=BIL=B2L2v/R,当时间增加时,速度减小,则由上
4、式可知,安培力减小,所以 A、 B选项错误;另一方面看,产生的平均电动势为: E=Bs/t,产生的电流为: I=E/R= Bs/tR,产生的安培力为: F=BIL=B2ls/Rt;变形后得 Ft=B2ls/R,所以 S3 =S4,则 D选项正确。 考 点:本题考查电磁感应和对 F-t图像的理解。 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 “神舟星 ”和 “杨利伟星 ”的轨道均处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轨道参数如下表。 远日点 近日点 神舟星 3.575AU 2.794AU 杨利伟星 2.197AU 1.649AU 注: AU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 1AU=149 597 870
5、700m(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神舟星 ”和 “杨利伟星 ”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分别为 T1和 T2,它们在近日点的加速度分别为 a1和 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 A 试题分析:通过表格数据的比较, “神舟星 ”据太阳的距离比 “杨利伟星 ”更远,也就是 “神舟星 ”轨道的半长轴 R更大,据开普勒第三定律: k=R3/T2, “神舟星 ”的周期较大;又据 GM/R2=a可知,两星在近日点的向心加速度比较中,由于“杨利伟星 ”据太阳的距离较小,所以 “杨利伟星 ”的向心加速度较大,则 A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对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6、。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元 P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时 A质元 Q和质元 M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B质元 Q和质元 N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C质元 Q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元 M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D质元 Q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元 N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是机械波的波动图像,机械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垂直,如果质点 P正处于加速运动,说明质点 P向下振动,据上下坡法,质点 M向下减速运动而质点 Q向上减速运动,质点 N向上加速运动,所以 D选项正确而 A、B、 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机械波的波动图像的理解。 一正弦交流电的电
7、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该交流电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从图可以知道,该交变电流的电压最大值为 Um=311v,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 T=0.02s,则交变电流的电源线圈角速度为 w=2/T=100,据交变电流的电压瞬时值表达式 u=Umsinwt,所以 A选项正确而 B、 C、 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交变电流的电压瞬时值的理解。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 1.62eV 3.11eV之间,由此可推出,氢原子 A从 n=2能级向 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B从 n=3能级向 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C从
8、高能级向 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D从高能级向 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 n=2能级向 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为 10.2ev,不在可见光范围内, A选项错误;从 n=3能级向 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为1.89ev,在可见光范围内, B选项正确;从 n=4能级向 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能量为 2.55ev,不在可见光范围内,更高能级向 n=2能级跃迁发出光的能量都比 2.55ev大,不可能是可见光,所以 C选项错误;更高能级向 n=3能级跃迁时发出光的能量均小于 1.51ev,也都不在可见光范围内,所以 D选项错误。 考点:本
9、题考查对原子的能级的理解。 实验题 在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的操作,插好了 4枚大头针P1、 P2和 P3、 P4,如图所示。 在坐标线上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 1和折射角 2; 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 n=_(结果保留 2位有效数字)。 答案: 1.4 试题分析: 据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经玻璃砖折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将保持平行,那么将入射光线 P1P2与玻璃砖上边界的交点作为入射点,过入射点作上边界的垂线作为法线,则可作入射角 1,将 缟涔庀 3P4与玻璃砖下边界的交点作为 缟涞悖 肷涞愫 缟涞阌靡恢毕吡 樱 庖恢毕呔褪钦凵涔庀撸 纯勺髡
10、凵浣铅 sub2。 据折射率 n=sin1/sin2,据图纸中的格子数,可知sin1= /2, sin2=1/2,那么折射率 n= =1.4。 考点:本题考查玻璃折射率的测定的实验。 某学习小组探究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甲同学要描绘一个标有 “3.6V, 1.2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 电压表 V(量程 5V,内阻约为 5k) 直流电源 E(电动势 4.5V,内阻不计) 电流表 A1(量程 350mA,内阻约为 1) 电流表 A2(量程 150mA,内阻约为 2) 滑动变阻器 R1(阻值 0 200) 滑动变阻器 R2(阻值 0 10) 实验中电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北京市 朝阳区 第二次 模拟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