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51.15-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5部分:消弧线圈.pdf
《Q GDW 11651.15-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5部分:消弧线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651.15-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5部分:消弧线圈.pdf(3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51.15 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 第 15 部分:消弧线圈 Code of acceptance for equipments in converting stations Part 15: Peterson Coil 2018 - 01 - 02 发布 2018 - 01 - 02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11651.15 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验收流程及要求 . 2 4.1 验收对象 .
2、 2 4.2 验收方法 . 2 4.3 可研初设审查条件和要求 . 2 4.4 厂内验收条件和要求 . 2 4.5 到货验收条件和要求 . 3 4.6 竣工(预)验收条件和要求 . 3 4.7 启动验收条件和要求 . 3 5 验收工作记录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消弧线圈验收标准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消弧线圈验收工作记录 . 22 编制说明 . 31 Q/GDW 11651.15 2017 II 前 言 为规范变电站内消弧线圈的验收,制定本部分。 变电站 设备验收规范 标准共分为 28部分: 第 1部分: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 ; 第 2部分: 断路器 ; 第 3部分:
3、组合电器 ; 第 4部分: 隔离开关 ; 第 5部分: 开关柜 ; 第 6部分: 电流互感器 ; 第 7部分: 电压互感器 ; 第 8部分: 避雷器 ; 第 9部分: 并联电容器组 ; 第 10部分: 干式电抗器 ; 第 11部分: 串联补偿装置 ; 第 12部分: 母线及绝缘子 ; 第 13部分: 穿墙套管 ; 第 14部分: 电力电缆 ; 第 15部分: 消弧线圈 ; 第 16部分: 高频阻波器 ; 第 17部分: 耦合电容器 ; 第 18部分: 高压熔断器 ; 第 19部分: 中性点隔直装置 ; 第 20部分: 接地装置 ; 第 21部 分: 端子箱及检修电源箱 ; 第 22部分: 站用
4、变 ; 第 23部分: 站用交流电源系统 ; 第 24部分: 站用直流电源系统 ; 第 25部分: 构支架 ; 第 26部分: 辅助 设施 ; 第 27部分: 土建设施 ; 第 28部分: 避雷针 。 本部分为变电站 设备验收规范 标准的 第 15部分。 本部分由 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 部提出并 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潘晨曦 、 欧永连、 涂恩来、 王国彬 、 王康 、 刘旭 、 施广宇 、 陈志红、 陈新 、李志华 、 黄海鲲、傅智为 、郑徳力 、 董磊、邱桂中、 叶兆平、舒胜文、卞志文、吴达、 许军、 谢
5、文炳 、 吴文斌、 邓明锋 、魏登峰 、肖颂勇 。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651.15 2017 1 变电站 设备验收规范 第 15 部分: 消弧线圈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交流变电站消弧线圈可研初设审查、厂内验收、到货验收、 竣工(预)验收、 启动验收五个阶段验收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 35kV及以上交流变电站站内消弧线圈的验收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 GB/T 11032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L/T 30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试规程 DL/T 1057 2007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研初设审查 examining feasibility study and primary design review 在可研初设阶段从设备安全运行、运检便利性方面对工程可研报告、初设文件、技术规范书等开展的审查。 3.2 厂内验收 check and accept in the suppliers factory 对设备厂内制造的关键点进行见证和出厂验收。 3.3
7、到货验收 inspection of merchandise received 设备运送到现场后进行的验收。 3.4 竣工(预)验收 pre-acceptance 施工单位完成三级自验收及监理初检后,对设备进行的全面验收。 3.5 Q/GDW 11651.15 2017 2 启动验收 start-upacceptance 在完成竣工(预)验收并确认缺陷全部消除后,设备正式投入运行前的验收。 4 验收流程及要求 4.1 验收对象 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应符合技术条件(规范、标准、标书、应标文件等对应条款)和反事故技术措施要求,通过型式试验。 4.2 验收方法 4.2.1 资料检查 资料检查 包括 满
8、足 变电站 投产要求 的所有 资料 。 设备安装、试验数据应满足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安装调试前后数值应有比对,保持一致性,应无明显变化。 4.2.2 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 应包括 现场设备外观和 功能 的 检查。 4.2.3 旁站见证 旁站见证是对 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重点试验 的见证。 4.2.4 现场抽检 现场抽检应明确抽查内容、抽检方法及抽检比例,对数据存在疑问或频繁出现问题的设备应结合现场需要进行复检。 4.3 可研初设审查条件和要求 可研初设审查主要审查工程可研报告、初设文件、设备技术规范书等内容,包括: a) 审查可研报告、初设资料等文件,并提出相关意见; b) 审查验收消弧
9、线圈选型涉及的容量、补偿方式、选线方式等; c) 审核消弧线圈选型是否满足电网运行、设备运维、反措等各项要求; d) 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1 要求执行。 4.4 厂内验收条件和要 求 4.4.1 关键点见证条件和要求 关键点见证主要对设备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序进行见证,包括: a) 对 首次入网的 消弧线圈 应进行关键点见证 ; b) 采用查 阅 制造厂记录、监造记录和现场查看方式 ; c) 关键点见证 包括设备选材、油箱及储油柜制作、器身装配、器身干燥处理过程、总装配 、环氧树脂浇注等; d) 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2 要求执行。 4.4.2 出厂验收条件和要求 Q/GDW 1165
10、1.15 2017 3 出厂验收主要对设备材料、外观、出厂试验等内容进行验收,包括: a) 对 首次入网的 消弧线圈 应进行 出厂 验收 ; b) 已提交出厂试验方案,相关组、部件组装完毕,具备出厂验收条件; c) 验收消弧线圈 外观、出厂试验过程 和结果 ,主要对 外观 、 出厂试验中的外施工频耐压试验、感应耐 压试验、 局部放电 试验等关键项目 进行旁站见证 验收,其它项目可查阅制造厂记录 ; d) 审核出厂试验方案,试验项目是否齐全;试验顺序和合格范围等是否正确和准确;出厂试验检查所有的型式和出厂试验项目及试验顺序是否符合相应的试验标准和合同要求 ; e) 对关键点见证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复
11、验 ; f) 出厂验收时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3、 A4 内容进行, 设备投标技术规范书保证值高于本 部分 验收标准卡要求的,按照技术规范书保证值执行 。 4.5 到货验收条件和要求 到货验收主要对包装、技术资料、外观和运输过程 记录等内容进行验收,包括: a) 进行货物清点、运输情况检查、包装及外观检查; b) 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5、 A.6 要求执行。 4.6 竣工(预)验收条件和要求 竣工(预)验收主要是对设备外观、交接试验和技术资料等内容进行验收,包括: a) 检查核对消弧线圈 外观、 安装工艺; b) 核查 消弧线圈 交接试验报告 , 要保证所有试验项目齐全、合格,并与出厂
12、试验数值无明显差异 ; c) 检查核对 消弧线圈 相关的文件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验收规范、技术 规范 等要求 ; d) 针对不同 形式 的 消弧线圈 ,应按照不同的交接试验项目、标准检查安装记录、试验报告 ; e) 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7、 A.8、 A.9、 A.10 要求执行。 4.7 启动验收条件和要求 启动验收主要是对设备外观、电气参数进行验收,并开展必要的带电检测,包括: a) 已提交竣工(预)验收报告,具备启动验收条件; b) 检查外观及运行声音; c) 应按照附录 A 中表 A.11 要求执行。 5 验收工作记录 验收 工作记录要求 如下: a) 可研初设审查 发现质量问
13、题时 , 提出整改意见,填入 “可 研初设 评审记录”,参见附录 B 中的 表B.1; b) 关键点见证 发现质量问题时 , 提出整改意见,填入 “ 关键点见证 记录”,参见附录 B 中的 表 B.2; c) 出厂验收发现 质量 问题时,提出整改意见,填入“出厂验收 记录”,参见附录 B 中的 表 B.3; d) 到货验收 发现质量问题时 , 提出整改意见,填入 “到货验收记录” , 参见附录 B 中表 B.4; e) 隐蔽工程验收 发现质量问题时 , 提出整改意见,填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参 见 附录 B 中表 B.5; f) 中间验收 附录 收 发现质量问题时 , 提出整改意见,填入“中
14、间验收记录”,参 见 附录 B 中表 B.6; g) 竣工 (预)验收 发 现质量问题 时 , 提出整改意见,填入“竣工(预)验收记录 ” , 参 见附录 B 中表 B.7; h) 对 工程遗留问题 ,填写“ 工程遗留问题记录 ” ,参见附录 B 中的 表 B.8; Q/GDW 11651.15 2017 4 i) 发现重大问题时,填写“重大问题反馈联系单”, 参见 附录 B 中的表 B.9。 Q/GDW 11651.15 2017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消弧线圈验收标准 消弧线圈验收标准见表 A.1 表 A.11。 表 A.1 消弧线圈 可研初设审查验收标准卡 序号 验收项目 验收
15、标准 检查方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说明 一、参数选型验收 验收人签字: 1 容量 要求 对于不接地系统,当母线电容电流大于 10A 时,应配置消弧线圈。消弧线圈 容量配置要求为 S= 1.35IcUm/3 具体 要求 见 DL/T 308-2012,电容电流 Ic 计算应考虑 5-10 年规划发展需求。 资料检查 是 否 2 补偿方式 电容电流 大于 150A 及以上 ,补偿方式应根据系统规模的发展,采用分散补偿方式 , 或采用自动补偿消弧线圈并联固定电抗器的方式,防止补偿过于集中造成系统因消弧 线圈 退出引起严重欠补偿运行 。也可以根据系统实际情况 采用小电阻接地、主动干预式消
16、弧消谐等 接地方式或者在配电线路分散补偿。 是 否 3 冷却方式 (油浸式) 选用自冷方式 。 是 否 4 外绝缘爬距 应依据最新版污区分布图进行外绝缘配置; 是 否 5 选线方式 宜选用并联电阻选线方式。 是 否 6 并列运行要求 消弧线圈装置应具有良好的状态识别功能,可实现 2 台及以上自动并列运行,并设置主从协议。 是 否 7 接地 应采用专门敷设的接地线,截面满足热稳定要求。 是 否 8 消弧线圈布置 多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装置不宜集中安装在系统中的同一位置。 是 否 二、 土建部分验收 验收人签字: 9 检修通道 检修通道应满足现场运维检修需求。 资料检查 是 否 表 A.2 消弧线圈
17、 关键点见证 标准卡 序号 验收项目 验收标准 检查方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说明 一、材料验收 验收人签字: 1 硅钢 片 出厂质量证书、合格证齐全 ; 表面无受潮,无锈斑、无腐蚀;无孔洞、重皮、气泡、分层等缺陷; 绝缘层应有良好的附着性,目测绝缘层正常,用万用表测量绝缘层绝缘良好。 现场检查 /资料检查 是 否 消弧线圈 基础信息 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 验收单位 验收日期 消弧线圈 基础信息 工程名称 生产厂家 设备型号 生产工号 验收单位 验收日期 Q/GDW 11651.15 2017 6 表 A.2(续) 序号 验收项目 验收标准 检查方式 验收结论 (是否合格) 验收问题
18、说明 2 电磁线 出厂质量证书、合格证 、试验报告齐全; 导线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氧化层;无尖角毛刺,扁线圆弧和平面连接处应光滑;有漆膜时漆膜厚度符合要求。 现场检查 /资料检查 是 否 3 绝缘油 出厂 试验报告 、合格证齐全 ; 透明,无悬浮物和杂质; 绝缘油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是 否 4 套管 出厂 试验报告 、合格证齐全 ; 外观良好,无破损。 是 否 5 分接开关 出厂 试验报告 、合格证齐全 ; 外观无缺损、变形。 是 否 6 电容器(调容式) 出厂 试验报告 、合格证齐全 ; 外观无缺损、鼓肚变形,无渗油; 极对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 2000M;电容值与其额定值相比不应超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1651.15 2017 变电站 设备 验收 规范 15 部分 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