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湖县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江苏省建湖县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建湖县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苏省建湖县 09-1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其他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 “东方之冠 ”的设计方案,在传统的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现代转译。斗拱榫卯穿插的运用,保持了最为世人所理解的中国建筑元素,而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更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和气度。与国家馆相呼应的地区馆平卧其下,则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以现代园林空间来软化主体建筑与城市周边的关系。整个设计一寓 “天 ”,一寓 “地 ”,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 “天地 ”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几年之后,这个世博中国馆必将成为上海的新地标,雄踞于浦江之滨,给上海和中国带来新的光荣和
2、自豪。 城市地标是一座城 市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它聚焦了一座城市的魅力,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另一座城市的特色之所在。我国历史上唐代长安之曲江,北宋汴州之金明池,南宋杭州之西湖,明清南京之秦淮河、北京之故宫、苏州之虎丘、扬州之瘦西湖,近代上海之外滩,都是历史上极具特色和标志性的城市景观,并积淀为一种独特的城市意象。随着我国当代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浮出地表。这些新的城市地标如何与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体现出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所谓历史文脉,就是指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它是在城市产生 和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慢慢积淀和形成的,一旦形成,它又影响着生
3、活于这座城市的市民共享的生活体验和共有文化想象,由于中国很早就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而其城节必然烙有大体一致的中国特色;同时由于中国疆域辽阔,分成许多文化区域,因而每座城市又往往形成鲜明的地方特点。王国维说过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就是说,城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区域政治与文化的标征。夸天的城市新地标,理应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亦即城市的政治和文化标征相吻合。而目前很多城市的新地标,要么比高度,要么比奢华,或是一味追求前卫和怪诞,与周边的历 史文脉形成尖锐的反差。由于建筑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关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一旦造好,就很难改变,因而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已成为城市中极不和谐的音
4、符,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 城市新地标必须和城市的历史文脉相协调,近年采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由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其中一例。该建筑地处著名的苏州园林忠王府和拙政园旁边,楼层不高,灰白色调,青砖铺地,窗格透绿,曲径通幽,移步换景,与周边建筑和环境完全融为一体。它继承了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的灰白色调和传统的粉墙黛瓦非常协调 。不仅如此,城市新地标还应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与发展。这方面我们可以举出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的建筑群。前者为欧洲古典建筑,凝重、端庄、厚实,代表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后者多为造型奇特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
5、富有现代感,代表了九十年代浦东开发以后的新上海形象。这两组地标都切合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文脉,又互为映衬,以黄浦江为界,形成了相互呼应的 “双城记 ”,成为今天上海最显著的标志。 强调城市新地标要与历史文脉相协调,并不是说一味复古,不要创新,只是说创新首先要有个文化底色和基调,这个底 色和基调就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世博中国馆的设计体现了这一思路,如国家馆的 “故宫红 ”色调就代表了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但无论国家馆还是地区馆又都不是一味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从而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和谐一致。世博中国馆的建设,将为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留下一座纪念碑式
6、的建筑,也给今天和未来的上海留下一座新的城市地标。 【小题 1】对 “历史文脉 ”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 ( ) A城市地标与城市的历史文脉应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B历史文脉总是在一座城市出现的 时候产生和发展的。 C历史文脉也是王国维说的城市 “政治与文化之标征 ”。 D城市新地标与历史文脉相协调要有文化底色和基调。 【小题 2】第 段 “近年来有不少公认的败笔 ”一句中 “败笔 ”的意思是? (4分 ) 【小题 3】阅读第 段,简述城市新地标与原有地标之间的关系。 (6分 ) 【小题 4】联系全文,概述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文化底色。 ( 7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7、 2】与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尖锐反差的(不好的)新地标(建筑或景观)。 【小题 3】两者互相协调,城市新地标在原有城市地标的基础上有所承续和发展。 (互相协调、承续和发展答对一点得 3分) 【小题 4】国家馆采用斗拱造型和 “故宫红 ”色调等传统中国元素( 3分,必须出现三点,国家馆,斗拱造型、 “故宫红 ”色调。答出 1点得 1分),地区馆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 2分,必须出现两点:地区馆、江南园林的理念。)整个设计体现出东方哲学对于 “天地 ”关系的理解( 1分),以及对理想人居环境的憧憬( 1分)。 【小题 1】无 【小题 2】无 【小题 3】无 【小题 4】无 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
8、,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 6分)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 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由高一( 1)班演出。 串联词( 2): 下面请欣赏高一( 6)班演出的辛德勒名单。 答案:示例一:( 1)雷雨为我们展示了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演绎了情感的真诚与虚伪的矛盾。那么,人性中的美丽与丑恶又是怎样对立的呢?( 2)光彩照人的爱斯梅莱达与丑陋无比的伽西莫多对照鲜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良的辛德勒又是如何与凶残的法西斯党徒抗争的呢? 示例二:( 1)经历了雷雨中灵魂的拷问之后,我们一起把目光投
9、向美与丑 的看台,一滴泪水里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2)巴黎圣母院里游动着人性善的迷惘,也激荡着人性美的赞歌。而辛德勒的名单则意味着生存,这里有人性在复苏。(每句 3分,) 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 1)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 3分) 译文: ( 2)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 3分) 译文: ( 3)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 4分) 译文: 答案:( 1)( 3分)先生起初被诸城刘文正公了解,被认为是疏朗俊伟奇特之士。(为 所,表被动, 1分;以为:认为, 1分;句子大意 1分) ( 2)( 3分)跟刘
10、文正坚决争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固:坚决, 1分;卒:最终, 1分;句子大意 1分) ( 3)( 4 分)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为,当,担任, 1 分;定语后置语序调整正确, 1 分;言论,说话谈论, 1 分;句子大意 1分)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一分 ) (1)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2)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无 边落木萧萧下,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 , ,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6)不患寡而患不均,
11、 。论语 (7)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戒子书 答案:( 10分,每空 1分) (1)落霞与孤鹜齐飞 (2)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3)别有幽愁暗恨生 (4)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6)不患贫而患不安 (7)非宁静无以致远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 A濒危 / 缤纷炽热 / 熏炙洽商 / 商榷缔造 / 归根结蒂 B徘徊 / 低徊慰藉 / 蕴藉提防 / 提醒赝品 / 义愤填膺 C黯然 / 谙熟 望 / 缭绕媲美 / 纰漏诟骂 / 佝偻屈曲 D摄取 / 慑服攻讦 / 劫难紊乱 / 刎颈勖勉 / 怜贫恤老 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建湖县 09 10 年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