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陕西省师大附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到不惑之年,人生就会透彻。他知道幸福就是健康平安,不再像以前那样,羡慕 纵横捭阖 的政治家,渴望成为纵横驰骋的军事家。 B医生开的处方 龙飞凤舞 ,潦草不堪,几乎难以辨认,让许多就诊患者头疼。曾几何时,人们无奈地戏称这种处方为 “天书 ”处方。 C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他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 左支右绌 。 D现在社会上艺术培训机构及师资水平 鱼目混珠 ,如果在起步之初便能得到名师指导,孩子们便能少走弯路,尽
2、快成长。 答案: A 试题分析:纵横捭阖: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B褒贬失当。龙飞凤舞:多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应为 “信笔涂鸦 ”。 C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应为 “左右逢源 ”。D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 。 , 。 , , 。 崇山峻岭的屏闭又使徽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区域 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
3、” 在这里中原文化、土著文化以及汇聚于此的各地多种文化相互碰撞 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承接首句, 相连, 承 , 承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接受
4、采访时表示,经过十天试运营后,三联韬奋书店将于 4月 18日正式成为 24小时不打烊的京城首家书店。 B中国政府联合工作组和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工作人员 12日在吉隆坡与马方举行联合工作会议,继续处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失联事件磋商协调。 C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 “调查捕鲸 ”实质为 “商业捕鲸 ”,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 3月 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 D广场舞参与人数众多,反应目前中国的城市规划中,缺乏对市内公共空间的规划,没有地方活动的 市民只能走向户外广场。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
5、,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 语序不当, “京城首家 ”调整至 24小时之前; B介词缺失,继续后加介词 “就 ”; C不合逻辑,去掉 “停止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
6、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 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 “脾气 ”,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 “海量 ”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 “三观 ”,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
7、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光美好,
8、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 ,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 有意义。 ( 2014年 3月 19日人民日报) 【小题
9、1】下列对 “经典阅读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 沉静下来。 【小题 2】下列有关 “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
10、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 “脾气 ”。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 “海量 ”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 “三观 ”。 【小题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清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
11、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原文说的是 “似乎在逐渐消失 ”; C项强加因果; 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 ”,并不是事实。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强加因果;
12、 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 “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 D项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余光中: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 “我愿意跟着它走 ”,“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 “精神上的家人 ”,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 “家人 ”。 1954年,他的 “精神家
13、人 ”又增添了一大批。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 “蓝星 ”诗社。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 ,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的写,而是一辑一辑的写。 毕业没几年,余光中被派去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那时,台湾和美国的现代化程度差别很大。余光中虽然热爱西方诗歌,但一想到美国人瞧不上台湾,心里就觉得委屈。加上那年家里也发生一些大事:母亲去世,自己同妻子新婚才两年,大女儿刚出生,还没看清孩子的脸,他就匆匆地出发了。每一个孤寂的长夜里,他都想回到台湾,回到 “蓝星 ”诗社,和朋友们一起为中国的现代诗奋斗。 1964年,三十六岁的余光中回到台湾,他质问自己,怎么都已经三十六岁了 拜伦、徐志摩,都在这一年结束生命
14、;王勃、济慈 ,不到这年纪,便合上了诗集,竖起了石碑。那一年余光中唯一的儿子出生仅三天就夭折了。丧子之痛加上诗人对于 “我是谁 ”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好在美国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他获得救赎。 余光中非常喜欢美国西部的民歌,南部的蓝调以及新生事物摇滚乐。特别是摇滚乐,甚至影响了他一个时期的创作风格。他在散文集中大量介绍了摇滚乐,并将西方音乐的节奏融入诗中,借此抒发心中的很多不平。连余光中自己也没想到,他的这些诗歌被杨弦拿去谱了曲,继而引发了台湾的第一波校园民谣风潮。 “给我一把吉他和一肩风里飘飘的长发 ” 当时杨弦被余光中这 些极富旋律感和节奏感的文字所打动,将江湖上等诗改编成歌曲,如今最为
15、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也是其中之一。 1971年至 1972年间,余光中在台湾写下了乡愁。他回忆说,当时二十分钟一气呵成的原因, “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 ”,后来乡愁在大陆被选入教科书,电视台也用,很多人都会背。 1988年,古稀之年的余光中出版了第二卷诗集。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余光中说, “以前所想到的能入诗文的题材比较少,以前我主要写自己 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忧郁;你知道你 不是谁,你幻灭;你知道你是谁,你放心。 ”现在,余光中已经脱离这三个情况了,写作的题材全凭缘分。 2009年,导演陈怀恩接拍余光中传记纪录片逍遥游。片中除了日常工
16、作生活状态外,导演还安排余光中带着夫人到垦丁 余光中在台湾唯一写过游记的地方 故地重游。余光中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在海边童心大发,打起了水漂,并传授诀窍 石头要扁,形状要圆,出手要快,脱手要平稳而飞旋 出水为鸟,入水为鱼。 台南小学教科书收录了雨,落在高雄港上一诗,导演安排余光中去高雄三民小学听小学生读书。不料那天余光中的女儿遭了车 祸。行程既定,余光中无法随夫人赶往医院,心情郁闷。怎料一听小学生读诗,余光中竟然又开心起来,还教他们该怎么念这首诗,拍摄完后还乐呵呵地给他们签名。最后陈怀恩就片子定名为逍遥游一事征询余光中的意见,他幽默地说: “我哪敢说同不同意?庄子同意就行了。 ” 说到幽默,
17、余光中自有一番论调。他认为,所谓幽默,就是不正面迎敌,绕一个弯子去排解误会与痛苦。比如看牙医这样痛苦的事情,也能被他写成诗。再比如,从 “马屁诗人 ”到 “文白之争 ”,李敖似乎一直在逗余光中和他对骂,但余光中就是不理他,还幽默地说: “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 生活不能没有我。 ”在余光中的经验中,幽默其实要比愤怒有用。 除了写诗,翻译也是余光中今年热衷的一项工作。如今,已经八十五岁的余光中依旧笔耕不辍。他目前正在翻译济慈的诗,此时的感觉定与年轻时的不同吧。 (摘自名人传记 2014年第 3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以前写诗,他喜欢把中国文字压缩、锤扁、拉长、磨利,把它们拆开又并拢,拆来又叠
18、去。如今他却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散文的话,每页纸最多改一两处地方。尽管外文系毕业的他用英语写论文都不成问题,但他说自己在写诗和骂人这两件需要抒发情绪的事情上,是非得用母语 不可的。 深入生活越多,就越需要清净和一张干净的桌子。当生命走到暮年,对于 “我是谁 ”的问题,诗人余光中早已不再质问,而是报以淡淡的微笑。 【小题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余光中整个青年时期都在寻找自己的 “精神家人 ”,屈原、李白、济慈、雪莱、钟鼎文、邓禹平等人都曾是他的精神家人,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B余光中到美国留学,内心非常不愿意。异地他乡的孤寂,母亲的去世,他
19、自己新婚不久,孩子刚出世,匆匆而别让他很不舍,每晚他都盼望着能够回到台湾。 C从美国回到 台湾,余光中已经三十六岁,相比大器早成者,他感叹自己 “老而无成 ”,丧子之痛加上他对于 “我是谁 ”的质问,使他心力交瘁,对前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D余光中在回忆乡愁创作时说, “不是因为我才思敏捷,而是因为离开大陆二十多年,这种感觉在心里也就酝酿了二十多年 ”,表达出一种对祖国的深情。 E余光中重游垦丁时,一路为夫人解释景物,还像小孩子一样打起了水漂,而且还传授诀窍,这是童心未泯的表现,也是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小题 2】余光中少年立志 “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最终成为中国文字的炼丹人。请结合文本,
20、分析促使 其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6分) 【小题 3】余光中的许多诗歌,包括为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的乡愁,被杨弦拿去谱曲并引发了台湾校园民谣风潮。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 6分) 【小题 4】记录余光中日常工作、生活状态的纪录片以逍遥游为题。为什么说余光中是 “逍遥 ”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小题 1】 A D(选 A得 3分,选 D得 2分,选 B得 1分,选 C、 E不得分 ) 【小题 2】 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余光中从小跟随父亲和舅舅学古文,李白、杜甫等人都给他一定的影响。 西方现代 文化的影响。比如济慈、雪莱等人对他影响很大,他也曾
21、在美国留学。 勤奋的诗歌创作。青年时代和朋友创立 “蓝星诗社 ”,不断进行诗歌创作,到晚年依然笔耕不辍。 性格开朗而意志坚强。面对误会与痛苦,他幽默对待;面对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他依然坚强前行。 【小题 3】 形式方面,融入了西方音乐节奏,极具节奏感和旋律感。 内容方面,他的诗歌情感真切,内容丰富,有思念大陆之情、客居他乡的孤独,以及自己心中的不平等,特别能打动人。 (每点 3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4】 在创作中随缘。创作上已经摆脱了束缚,写作题材全凭 缘分。 生活上童心未泯。在故地重游中,余光中童心大发,率性而为。女儿发生车祸,他心情郁闷,但听到小学生读诗,又开心地给予指导
22、。 用幽默化解误会和痛苦。对于李敖的批评,他懂得幽默比愤怒有用。 不再质疑自我,有成熟的自我认识。对于 “我是谁 ”的问题,余光中早已不再质疑。只是报以淡淡的微笑,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写作自如,母语熟练,一气呵成。写作时争取写、改、誊一次完成,散文则修改很少。 (每点 2分,答出四点即可,共 8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 B“内心非常不愿意 ”属无中生有。 C“对前途、生活失去信心 ”依据不足。 E“对女儿的深切怀念 ”分析不当。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可以从中西方文化影响和自己性格几个方面来概
23、括,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得 6分。共 6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文中看,余光中诗歌能够引发民谣风潮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一碗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陕西省 师大附中 第八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