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市委召开了关于建设文明城市的座谈会,与会人员 各抒己见 ,就相关事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B许多人不了解抑郁症的危害,又怕生了病殃及家庭、工作和声誉, 文过饰非 ,心存侥幸,以致延误病情。 C他是热心人,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帮助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几年下来,他做的好事可谓 擢发难数 。 D这位护士的技术非常高超,给病人打针时往往能很快找到血管,然后 一针见血 ,真令人佩服。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不合语境,文过饰非:掩盖过错。 C项擢感情
2、色彩不当,擢发难数:形容罪恶极多。 D项望文生义,一针见血:比喻分析问题非常透彻。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史中,无数闪烁着中国各族人民智慧光辉的文化形式,如同浩瀚的银河中交相辉映的星斗,组成了绚丽多彩的中国古文化。 。 , , , , 。中国古代武术不仅在世界体育史中是一个奇迹,与西方学者推崇备至的古希腊、 古罗马的竞技运动相比毫不逊色,也是人类文明史中的一个杰作。 在 5000年中国传统文化乳汁的哺育下 成为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 逐渐发展成
3、一个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体系 它深深地扎根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中国古代武术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期 3天的 2013广东国际酒博会隆重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开幕,吸引了来自 30多个国家的上千种酒类同场博弈。 B索契冬奥会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信的,但目前看来,当地局势平静,此前焦虑的运动员和媒体
4、似乎可以放下心来。 C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中,选手们比的不再是歌声,而是说话的能力。首期节目结束,收视率列同时段综艺节目的首位。 D 9月 10日,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传来 捷报: “安徽玫瑰 ”在女子手球决赛中,以 31: 20战胜了上届冠军解放军队,蝉联了冠军。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句子语病的题目,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句子成分在搭配,句式杂糅等方面的错误,要仔细琢磨,推敲。 A项语序不当 “隆重 ”应放 “开幕 ”前; B项语序不当, “尽管 ”应放在句首; D项搭配不当,把 “蝉联 ”改为 “获得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
5、,每小题 3分) 从生态智慧到生态伦理 中国古人很早就懂得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早在西周时期便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并设立了政府部门 虞官,对采伐林木和猎取鸟兽等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管理。古人这些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的认识和措施,表现出一种生态智慧。实际上中国古人的生态思想为现代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计提供了一种极为重要、独特而且新鲜的思想资源,那就是今天可以称之为生态伦理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儒家所阐发和提供的,这也是儒家生态环境思想的卓异之处。 论语 述而记载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这句话最能表明孔子对生物特别是动 物的爱惜之心和悲悯之情。人们也许会提出疑问,既然
6、孔子有此仁爱之心,那为什么还能忍心钓鱼和射杀飞鸟呢?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的一段话可以作为回答,他说: “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舍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用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 ”任何人都必须依赖自然界提供的资源生活,因而虽有仁心如孔子者亦不能不钓不弋,这就需要在取用自然资源时常怀有珍惜爱护之心,处理好 “忍 ”与 “不忍 ”的关系。 在如何对待动物的生命这一问题上, 孟子的态度与孔子相同,但表述得更明确。他说: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7、 ”孟子认为人皆有对于他人的痛苦和危难的天然的同情心,他称之为 “恻隐之心 ”或 “不忍人之心 ”,推此心于万物,他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君子远庖厨 ”,并称此为 “仁术 ”。可见,孟子和孔子一样,也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或曰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即纳入人类的道德关怀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联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他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的重要思想。赵岐注曰: “先亲其亲戚,然 后仁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也。 ”孟子自己也说: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这就是说,仁者要首先满足亲亲之情,然后还要推此亲亲之情于全天下而 “无不爱 ”,清楚地表达了儒家
8、之 “仁 ”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可见, “仁 ”内在地包含了 “亲亲 ”“仁民 ”与“爱物 ”三个层次,其中 “亲亲 ”是仁的自然基础, “仁民 ”是仁的核心和重点, “爱物 ”则是仁的最终完成。对万物的爱心,实际上是儒家之 “仁 ”需要完善化的内在逻辑要求。由孟子所阐释的这种层次分明的仁爱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既可以满足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血缘亲情之需要,又突出了 普遍的人类之爱,更使爱心超越了人类社会的畛域,扩展到无限广大的天地万物,用爱心将人与万物联为一体。这种爱心是何等的博大! (有删改) 【小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周时期设置虞官,对采伐林木和猎取鸟兽等
9、行为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督管理,这是认识到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后的理性行为。 B儒家生态环境思想的卓异之处不只是表现在生态智慧,也表现在为现代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大计提供了一种生态伦理的思想。 C孟子所说的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属于生态智慧。而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则包含了生态伦理思想。 D既然对动物有爱惜之心和悲悯之情,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就多多少少含有虚伪之意, “君子远庖厨 ”却不是 “不食其肉 ”,也是美中不足。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阳明用 “惟是道理自有厚薄 ”等话语专门回答了 “孔子有此仁爱之心,那为
10、什么还能忍心钓鱼和射杀飞鸟 ”这个问题,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B王阳明认为, “把手足捍头目 ”,并非薄手足厚头目, “用草木去养禽兽 ”“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 ”,都不是人主观上要厚此薄彼,而是道理自应如此。 C孔子主张把对待人的道德情感扩大到对待万物,孟子也有这样的思想,希望将自然万物纳入仁爱的范围,用仁爱之心将人与万物联成一个整体。 D不忍亲见禽兽被宰杀,主张 “君了远庖厨 ”也是基于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出于对人的同情,但推此心于万物则可以形成 “仁民而爱物 ”的崇高思想。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 “亲亲 ”到 “仁民 ”,再由 “仁民
11、”到 “爱物 ”,可以看出儒家之 “仁 ”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只有到了 “爱物 ”的层次才谈得上有了生态伦理思想。 B “亲亲而仁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等语句都表现出了 “用恩之 ”,体现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层级性。 C对 “仁 ”的追求不断深化,自然可以产生对万物的爱心, “亲亲 ”“仁民 ”“爱物 ”的层级性的递进,包含了儒家 “仁 ”的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 D对万物的爱护如果只是出于人类自身的利益,那就还仅仅停留在生态智慧的层面,只有从人类自我道德完善的目的出发,才可以说闪耀出了生态伦理思想的光辉。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1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 D“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就多多少少含有虚伪之意, 君子远庖厨 ”却不是 不食其肉 ,也是美中不足。 ”说法不合文意,无中生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专门回答 ”说法错,这是作者借王阳明的话来解释问题。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原文没说,无中生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曼德拉的多面人生:从暴力革命者到和解之父 高美 纳尔逊 曼德拉,我们这
13、个时代最伟大的人之一,走完了 95载的光辉岁月。“他不再属于我们了,他属于时间。 ”有人如是评价。 生命赋予了曼德拉众多角色:他是酋长的儿子,是暴力革命者,是囚徒,是和解之父。这些不同的角色也成就了他多面的人生。 王子 为逃婚流浪他乡 1918年 7月 18日,曼德拉出生在南非一位部落酋长的家庭中。 要不是反对一桩门当户对的包办婚姻,也许曼德拉会终老故土,像父亲一样,成为当地的一名酋长。 父亲早逝,临终前将曼德拉托付给了王室的摄政王荣欣塔巴。曼德拉在荣欣塔巴的庇护下,接受了当地最好的教育,一直读到大学。 曼德拉上大学后,在学校带头抗议当时种族压迫的通行证法,校方也多次向摄政王告状。摄政王于是在
14、暑假为曼德拉和自己的儿子定下了亲事,想以此令两人安分下来。但曼德拉无法接受这门婚事。他首先做了部落里的叛逆者。“我是浪漫的,我不准备让任何人,甚至摄政王,为我选择伴侣。 ”曼德拉后来回忆称。 22岁的曼德拉,卖掉了摄政王的两头牛,和摄政王的儿子一起跑到了南非最大的城市:约翰内斯堡。 抵抗者 曾上美国 黑名单 年轻时是一名暴力抗争政府的叛逆者,也因为暴力反抗而和非国大的多名领导人入选美国恐怖分子名单,直到 2008年才被从名单上除名。 因为逃婚来到约翰内斯堡的曼德拉,很快就经人介绍加入了非国大。非国大成立于 1912年,一直以极为温和的手段,来为黑人谋求更好的待遇。但是年轻的反叛者们,认为非国大
15、过于软弱和不思进取。从事律师工作的曼德拉具有极强的动员能力,他口才出色,演讲具有强大的鼓动人心的力量。抵抗运动如火如荼,曼德拉也因此而短暂入狱。 1961年,以 “非暴力 ”姿态走出监狱的曼德拉,走上了 “暴力 ”反抗的道路。 当年6月,他在非国大内部筹建了一个名为 “民族之矛 ”的组织,进行暴力反抗活动。 “民族之矛 ”成立后,在约翰内斯堡、伊丽莎白港水电站、邮电局、市政办公室等公共场所制造了一系列爆炸事件。这些连同其后几十年间的暴力破坏活动,令非国大登上了美国恐怖组织的黑名单。 1962 年 8 月, 44 岁的曼德拉被捕入狱,以政治煽动和非法越境罪被判 5 年监禁。1964年 6月,又因
16、阴谋颠覆罪,而被改判为无期徒刑。 囚徒 27 年牢狱让 “愤青 ”变平和 1962 年 10 月 15 日,曼德拉被从法院直接带到了比勒陀利亚地方监狱。在那里,他每天被关押 23小时,不准与人交谈,他寂寞得 “甚至想与一只蟑螂聊聊天 ”。 1964年被判终身监禁后,曼德拉被转移到罗本岛监狱,从此失去了名字,只有一个狱中代号: 46664号,意思是 1964年罗本岛的第 466名囚犯。 曼德拉被关押在一间单人狱室里,面积不足 4 5平方米,以曼德拉的身高,只能勉强在牢房里躺下。曼德拉由于长期在这里干活,被石灰石的强烈反光剌伤了眼睛,致使他日后甚至不能面对照相机的闪光灯。 在罗本岛的岁月,政府允许
17、曼德拉每年见一位访客;每 6个月,他可以寄出一封信,然后收到一封信。曼德拉的母亲去世,儿子车祸身亡,他都 不能去参加葬礼。在狱中,曼德拉经常学到夜里 11点钟,并取得了英国伦敦大学的法学学位。 入狱前,人人都知道他是个急睥气,狱中生涯 “反而让他经历了一次个人的精神之旅,从而对谦卑、尊重、和解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非洲研究专家乔安娜 路易斯此前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 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希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国父 南非和解之父功成名就 曼德拉最伟大的功绩,当属实现了南非的种族和解。 1990年 2月时任南非总统的德克勒克宣布了废
18、除种族隔离制度、无 条件释放曼德拉的决定。 但对于曼德拉和南非而言,更大的挑战接二连三地到来。黑人怒吼着要复仇,白人害怕被清算。 政治局势波谲云诡,曼德拉居中调停,将德克勒克政府拉回了谈判桌上,制定了举行大选的时间表;在南非黑人领袖克里斯 哈尼被白人刺杀,南非黑人怒火一触即燃的时刻,曼德拉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影响力,安抚了南非的黑人。在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任黑人总统之后,曼德拉将具体的政务交由副手姆贝基处理,自己则专注于南非的种族和解工作。 多年种族隔离造成的仇恨,在曼德拉的手下,慢慢化解。彩虹国度避免了滑向内战的深渊。 (选 自新京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
19、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曼德拉的几个人生角色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确定的,不同的人生角色、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展示着他的不同的信仰和个性,这说明了他是一个充满矛盾色彩的真实人。 B曼德拉的逃婚说明了他是一个追求浪漫和自由的人,也说明他在骨子里就有反抗和叛逆的意识,这种意识在他年轻时抗议种族压迫的通行证法时得到体现。 C监狱生活让曼德拉从一个暴力反抗者沉淀成一个平和的人,也让他对谦卑、尊重、和解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后来他能够化解南非 多年种族隔离所造成的仇恨的基础。 D曼德拉抛开狭隘的复仇情结,并能够团结南非的白人,赢得尊重;他更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影响力安抚受伤的南非黑人。这种和解和包容的智慧成
20、功地使南非避免了内战。 E文章以事实为基础,以充满感情的抒情笔调介绍了曼德拉的四个人生角色,小标题的运用使文章结构清晰,而几个章节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让我们对曼德拉有了全面的了解。 【小题 2】如何理解人们对于曼德拉 “他不再属于我们了,他属于时间 ”这句评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6分) 【小题 3】其实曼德拉的主要功绩是消除了南非的种族 歧视,促成了南非的民族和解,但是本文为什么要从曼德拉逃婚开始写起呢?( 6分) 【小题 4】曼德拉的去世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国家的元首和领导人到南非参加他的葬礼,表示哀悼之情。结合文章谈谈曼德拉身上有什么样的品质和魅力让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如
21、此敬仰他。( 8分) 答案: 【小题 1】 BD(答 D给 3分,答 B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A、 E不给分) 【小题 2】 从时间概念上来说,曼德拉已经离我们远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他的生命是属于过去的。 曼德拉作为革命者、国父等角色已经不在了,但是他的功绩却永存历史。 这句话 既表达了对曼德拉去世的哀痛之感,也表达了对曼德拉的肯定和敬仰之情。(每点 2分) 【小题 3】 这样写是为了扣题,因为文章的题目说的是 “曼德拉的多面人生 ”,所以不能只写一面。 曼德拉在种族问题上的认识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起初也是主张暴力抗争,这样写能够让人们了解曼德拉的成长过程进而了解其思想。 从逃婚可以
22、看出曼德拉与旧制度决裂的态度和他向往自由的决心,这些正是他未来成就的基石。(每点 2分) 【小题 4】 曼德拉身上有一种对于自由的执着追求,他为了自由能够放弃不错的生活条件,这种对自由的追求的情结每个人都有,很容易 让人产生共鸣。 曼德拉对种族歧视本能执着地抗争。不分肤色,人人平等,这是所有善良人们的共识,也是人类正义的追求,曼德拉站在正义的基础上,所以值得人们敬仰。 曼德拉让南非真正消除了种族歧视,促成了南非的民族和解,避免了内战,这不仅仅是南非的胜利,更是整个人类的胜利,值得人们敬仰。 曼德拉对谦卑、尊重、和解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努力践行着,他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这
23、更值得人们敬仰。(每点 2 分,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能结合文本自圆其说也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充满矛盾色彩 ”说法有误; E项, “以充满感情的抒情笔调介绍 ”分析不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 “同义互解 ”和 “虚实互解 ”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4、。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说法原 因的题目,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题目,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流水写意 彭学明 流水总是这样的,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甘肃 嘉峪关 中高 学期 适应性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