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 拗 断 / 拗 口 称 心 / 拍手 称 快风尘 仆 仆 / 返 璞 归真 B 症 状 / 病 症为 首 / 为 虎作伥 埋 怨声声 / 瞒 天过海 C 结 晶 / 结 业 累 赘 / 果实 累 累 徇 私舞弊 / 壮烈 殉 国 D堵 塞 / 阻 塞 铜 臭 / 臭 名昭著 弦 外之音 / 飞机 舷 窗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注意常见同音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
2、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 “音随意转 ”的原则。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字音考题看似简单,其实暗藏杀机,特别是对说普通话有缺陷的方言区考生,一定注意平时学习中的正确识读。 A拗 o o、称 chn chng B为 wi wi D臭 xi chu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 A在高考填报
3、志愿时,许多家长硬是 越俎代庖 ,要孩子完全听从自己,显然,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变了态,以致抹杀孩子的爱好,最终可能害了孩子。 B 乌鲁木齐 市沙依巴克区公园北街一早市发生的严重暴力恐怖案件已造成 31人死亡、 90余人受伤。血腥暴行令人发指,敌对势力罪恶图谋 欲盖弥彰 。 C张炜创作的 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 长篇累牍 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 良莠不齐 ,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4、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分析可知, B欲盖弥彰: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C长篇累牍:指著作篇幅很长,内容很多,含贬义; D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分) 做人和做事 周国平 做人最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自己良心的法庭上公正地审视自己,既不护己之短,也不疑己之长,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足以使他哪怕在全世界面前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淡然
5、面对哪怕来自全世界的误解和不实的责骂。 做事即做人。人生在世,无论做什么事,都注重做事的精神意义,通过做事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始终走在自己的精神旅程上,只要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意义的,而所做之事的成败则变得不很重要了 。 做事有两种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二是道德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因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
6、人。如果说站得正是做人的道德,那么,跳得出就是人生的智慧。人为什么会堕落?往往是因为陷在尘世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心不明,眼不亮,不能抵 挡眼前的诱惑。佛教说 “无明 ”是罪恶的根源,基督教说堕落的人生活在黑暗中,说的都是这个道理。相反,一个人倘若经常跳出来看一看人生的全景,就不太会被那些渺小的事物和次要的价值绊倒了。 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比如一个办事员,手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即使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而善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啊。一切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
7、富、名声等,都具有这样的效应,能彰显其拥有者的 善和恶。 天赋,才能,眼光,魄力, 这一切都还不是伟大,必须加上真实,才成其伟大 。真实是一切伟人的共同特征,它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精神上的伟人必定是坦诚的,他们足够富有,无须隐瞒自己的欠缺,也足够自尊,不屑于用做秀、演戏、不懂装懂来贬低自己。 (选自周国平文集,有删改) 【小题 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做人与做事 ”的关系。( 6分) 【小题 2】请简要分析第 段的论证思路。( 6分) 【小题 3】结合文本,请说说你对文章第 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6分) 答案: 【 小题 1】 做事真正的意
8、义是做人; 做人的境界决定了做事的心态; 做事的方式体现了做人的品性。(每点 2分) 【小题 2】首先提出 “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 ”的观点;接着对比论证,阐述恶人和善人在权力面前表现出的不同人品;最后总结拓展,一切世俗的价值都能彰显其拥有者的善和恶。(每点 2分) 【小题 3】 天赋,才能,眼光,魄力等属世俗价值范畴,单方面不能构成伟大; 真实源自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并由此产生一种面对自己、面对他人的诚实和坦然; 真实是构成伟大的最重要的条件。(每点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 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作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
9、括(从答题语言来说要求语句通顺)。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这方面的考查在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中是个重点。分析可知, “做人与做事 ”的关系有做人的境界决定了做事的心态,做事的方式体现了做人的品性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 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内部逻辑层次的能力。考查学生阅读议论文的核心能力和思维的条理性。梳理第 段的论证思路可知,作者先提出观
10、点,接着对比论证,最后总结拓展。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句子内涵以及信息筛选能力。对画线句子的理解,关键是看其在文中起何作用。就是说要比照该句和前后其它各句的关系。对于含义丰富隐晦的句子,可以采用横切三段的方法,进行信息扫描检查,发现谬误;也可以采用纵劈两层的方法,分析检查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从而全面准确把握句子含义。结合全文,该句涵义有天赋、才能、眼光、魄力等单方面不能构成伟大,真实是构成伟大的最重要的条件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黄土招魂 王灏然 大抵每
11、一个人都会对故乡怀有 亲附依傍之情,这也许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皈依。故乡的存在就像是母亲的爱一样,总在我们干旱的心田里及时洒下雨露。它让我们骄傲地意识到,家园还在,我还在,一切似乎都有了着落。 生长在黄土高原这方神圣的土地上,我发觉自己总对她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我们的血脉早已深深地渗透、交融于这一片承载着我们整个躯体与灵魂的土地。当故乡以一种原生的姿态屹立在眼前时,我发觉,在这片天空下绵亘着的生灵和黄土,竟是如此的富于灵气而值得敬重。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养育出了最让人向往的秦汉与隋唐;正是这片贫瘠的土地,却成了整个西北地区物质 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它更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魂骨。 黄土无言,从那
12、起伏的峰峦、寂寥的旷野中我们读出了她的深沉与豁达。置身于旷荡无垠的三秦大地,除了有时西北风的呼呼声以外,你似乎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你只会感觉到黄土那沉默诱人的品质是如何潮水般地把你淹没。黄土的沉默是一种智慧的显现,它就像是深沉的黑夜一般具有非凡的渗透力;源生于黄土中的那些威武壮观且精神饱满的秦兵马俑更像是一群厚重思想的载体。而秦兵马俑乃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 黄土是原始而单纯的生存,而它似乎总在沉思,但沉思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神圣的孤独。也 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朴实与单纯,才让她隐秘得更加深不可测;也许正是因为黄土的沉默,才告诉了我们更多。 黄土大多时刻是静默的,而在它那静默的背景之下,上演着的更是
13、一种刚劲与烈性。 一种风卷黄沙的浩荡气势,在那宽阔纵深的黄土地上豪情恣肆,血性喷薄。黄土里生长的人们一片欢腾,吼着秦腔,唱着信天游,还有那 “替古人卖劲儿 ”的说书人的谈笑风生。另外,腰鼓、唢呐、大秧歌,整个世界与那溅起的黄土尘埃共同欢笑成了一片沸腾的海 我想这便是黄土真正灵魂之所在,它以那兼容的性情凌驾于一切而又战胜着一切。沉默与刚烈的互相映衬使它成 了一幅色泽鲜明的巨画,或者说是一部音域起伏的神曲。 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 ,想起一些黄土地上的歌子,那歌声随即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突然间觉得那些曲调怎么变得那么生疏而又平淡老土。而这本应该是一些淋漓而又契合本土
14、的歌子。我开始疯狂的寻觅,古老的黄土地里散发着的沧桑,是那些 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 。此时,我觉得脚下踩着的土地像是一块易碎的玻璃,整个黄土领域成了一副失去了灵与肉的枯瘦的骨架。 我们仿佛正在经历着人类精神家园史上的一场 浩劫。技术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完善的物质文明的良好机遇,然而,正是人们对于物质方面的过分掠夺导致了其对精神方面的摒弃和敷衍。我们似乎已在流浪,可笑的是,我们流浪的脚步竟然没有踏出家园或者是故乡的领地。我们是另类流浪者。 我突然间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属于这片原始的黄土地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觑田亩,背灼天光,甚至在夜里
15、,也没有搁下手中的活。尽管他们没能在天空中放飞太多的梦想与愿望,但那播种在土地里的品质与精神却足以养育起一方众生;尽管没有在这方土地里洒下无数辉煌,但他们栽起的那成片的树木还是如此葱 郁地撑起了一片蓝天。 这时候,我更感觉到我们原来是那么肤浅,当不得不追随着时代的步伐时,本质上我们已成了一群失去航向的无助者。也许,我们会去凭吊一个远去的王朝,但是,我们是否更应该去挽留自己丧失着的精神家园呢?我们还将遭遇什么,秉持什么,还将经历怎样的浩劫与缅怀呢?从迷惘走向清醒吗?无疑,我们应该固守我们的文明,固守我们的精神庄园,固守我们祖先的每一处经典传承! (选自中国散文家双月刊 2010年第 4期,有删改
16、) 【小题 1】文章题目为 “黄土招魂 ”,请结合全文概括 “黄土魂 ”的具体内涵。( 5分) 【小题 2】文 章第 段写到了 “老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 耸的烟囱 ”,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 第 段画线文字叙写了黄土地上人们欢腾的景象,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5分) 【小题 4】第 段开头说 “再次游走于故乡的领地,我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和沉重的思考 ”,请结合 全文探究作者怀着怎样的复杂心情。( 6分) 答案: 【小题 1】 富有灵气,是民族的魂骨; 深沉豁达,沉默中显示了智慧; 厚重的思想,是人类史上真正的文明; 朴实单纯; 刚
17、劲烈性。 评分建议 :共 5分,答对 1点给 1分。 【小题 2】 用简笔勾勒出失去了灵与肉的黄土领域的凋敝景象; 与上文内容形成鲜明对照; 为下文写自己的复杂情感和沉重思考作了有力的铺垫。 评分建议 :共 4分。内容表达, 1分,鲜明对照, 1分,有力铺垫, 2分。 【小题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选取典型画面;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描写与抒情相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 评分建议:共 5分。修辞手法, 1分;典型画面, 1分;表现手法, 1分, “虚实结合 ”、 “点面结合 ”,写出一种即可;表达方式, 1分;语言特点, 1分。 【小题 4】 对故乡亲附依傍和难以割舍的思念 之情; 对黄
18、土孕育了灿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敬重、 赞美和自豪之情; 对黄土领域失去了灵与肉的的失落和悲叹之情; 对 “我们 ”“肤浅 ”的自责之情; 对黄土精神回归和重建精神家园的期盼之情。 对父母这一辈农民的尊敬与怀念。 评分建议 :共 6分,答对 2点给 2分,答对 3点给 4分,答对 4点给 6分,答对 4点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章标题的用意(原因、作用、效果、好处), 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主旨。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 4、铺开情 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答题思路, 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
19、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旨意义。分析可知, “黄土魂 ”的具体内涵有民族的魂骨、厚重的思想、朴实单纯刚劲等。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分析作品某一个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关键是看它所在的段落位置。文章第 段写到了 “老 旧的木雕窗格,青苔覆瓦的水井,流蚀的梯田以及已无青烟升起的高耸的烟囱 ”,突出了黄土领域的凋敝景象,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也为下文作铺垫。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20、 试题分析:散文的语言一般具有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含蓄丰富的特点。语言的品味赏析,包括含义理解、作用分析、语言技巧和手法的赏析。品味语言要抓住关键词去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品味语言,还要挖掘语言中的潜台词;品味语言,还要注意字句凝练,称谓变化,注意个性化的语言等。 “丰富含意 ”重在思想性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要求能够联系上下文或时代背景去分析语句的深刻含意。 “表达艺术 ”重在艺术性。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要求能够分析这类语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的表情达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分析可知,第 段画线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气势。
21、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探究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分析 第 段开头句应结合全文去 探究。可知 “复杂心情 ”有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有对黄土孕育了灿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敬重、赞美和自豪之情,也有失落、悲叹、自责之情等。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
22、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 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 “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 可?何惜侍中邪? ”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 之勒兵入宫 ,宣太后令,扶帝下殿,帝曰: “我何罪? ”后曰: “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 ”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 后已持政,稍自 肆 ,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 “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 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 ! ”后曰: “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 ”炎曰: “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后不悦而罢。承嗣又 讽 太
23、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 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 未几,赐爵河东县侯。 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 “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 辞 。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御史崔 曰: “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 ”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 “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 ”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 “炎反有端, 顾 卿未知耳。 ”元范、齐贤曰: “若炎反,臣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南京 金陵 中学 河西 分校 高三第 四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