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五)(B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五)(B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五)(B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五)( B卷)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外出旅游时异地的风物让人迷醉欣喜,可是一路上的旅游购物却常常使人 不厌其烦 ,兴味索然。 B中国汽车企业近几年纷纷推出自己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有专家提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宜 瞻前顾后 ,不可盲目发展。 C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 大方之家 的功底与素养。 D虽然教育厅领导只是走访了少数几所学校,但 管中窥豹 ,他们对我市推行素质教育的现状还是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的。 答案: A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点是他们的社会性。 。 。 。 。 。可见,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要对他人及社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就是说,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以社会为前提 离开了社会,人们不仅无法从事政治、经济、文 化、体育等各种活动,而且也无法取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 为了适当而自发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产生了对道德的需要 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A B C D 答案: A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2012年 5月 30日发生的冰心、吴文藻墓碑的涂碑事件系其嫡孙吴山所为,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大家纷纷指责吴山的破坏行为。 B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诸多数不清的困难,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近几年来,已先后向马其顿提供了学校改建、赠送校车等多个援助项目。 C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D 2012年 1月 11日,伊朗核科学家罗尚遇袭身亡,伊朗高度怀疑恐怖分子利用了从联合国机构获取的情报,包括安理会制裁清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该国核科学家约
4、谈的信息,确定下手目标并实施行动。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敬老崇文与文明 传承 沈祖炜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
5、社会一定很肤浅、很冷漠。所以,我们说的 “敬老 ”,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 “崇文 ”,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 “仁者爱人 ”,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 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
6、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 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来推崇 “读书明理 ”“通情达理 ”。对这个 “理 ”的领会和践行,就是 “明理 ”和 “达理 ”,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
7、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中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 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未来。 ”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选自 2011年 10月 13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 A
8、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广义上的人文,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B “敬老 ”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C “崇文 ”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小题 2】依据文中内容,对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由于重视了敬老崇文才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
9、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A
10、 “崇文 ”不仅仅是 “崇尚广义上的人文 ”,缩小了 “崇文 ”的内涵。C以偏概全。 “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明显错误。 D偷换概念。“人文精神 ”的核心是该题后面表述的内容,而不是 “敬老崇文 ”。 【小题 1】 A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 “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 ”。 B历史上文化获得大发展的因素很多,并不仅仅是由于“敬老崇文 ”一个因素,犯了以偏概全、过于绝对的毛病。 D无中生有。 “敬老崇文 ”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原文中没有提到;而且在此选项中也只是解释了 “敬老 ”,而忽视了 “崇文 ”。 【小题 1】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A后
11、一句不对。从第三段谈到的近代文明史的几个事例做参照,我们可以推测,二者完全可以避免,而且可以互为因果。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脱节,更多的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 夏丐尊的教学改革 夏丐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丐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支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必修科的教材有两种: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 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形式美,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字、写作方法
12、上得到借鉴。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兼教,一种主张绝对不教。夏丐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 “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文言文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如果中学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的不幸 ,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如果不授予学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
13、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生的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丐尊在春晖早期国文 教学中的又一举措。在 1923、 1924年保留下来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丐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他们经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14、首先,夏丐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他认为,文章 “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 第二,重文风,提倡 “实、新、小 ”。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 “实生活 ”,用 “实生活 ”来做作文的材料。为培养学生对 “实生活 ”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这样的文章篇幅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里提到: “夏丐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家去看。 ”夏丐尊
15、、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我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 到进步或退步 ”。 夏丐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因此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书单设有两条标准: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一份书单共 85部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陈望道于 l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书目中还列入
16、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 这类书对后来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 “春晖 ”的一大功臣夏丐尊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B夏丐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C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D夏丐尊先生提倡 “实、新、小 ”的文风,要求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发现新鲜的人和事,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E本文
17、通过详细记述夏丐尊先生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小题 2】夏丐尊先生为什么主张 “兼教 ”文言文?请简要分析。 (6分 ) 【小题 3】夏丐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 (6分 ) 【小题 4】夏丐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答 B给 3分,答 D给 2分,答 E给 1分;答 A、 C不给分。 【小题 1】 中学生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 拥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需要。(答
18、“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亦可。) 文言文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学会了才能看日报、公告和种种文件。 【小题 1】 教材的改革: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现成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兼教文言文。 考试的改革: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作文的改革:重视作文的态度,重 “实、新、小 ”的文风,重视文章的批改。 阅读的改革: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答出两点给 2分,答出三点给 4分,答出四点给 6分。没有具体解说酌情扣分) 【小题 1】 夏先生开列书单的两条标准 “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 ”和 “做现代世界人不
19、可不读 ”,这启示我们:读书是为人生奠基,要用发展的、世界的眼光读书。( 2分) 夏 D尊先生的书单共 85部书,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的学科,这启示我们,读书要 “多 ”,不仅数量上要有保证,内容上也要广博。( 2分) 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书单中共 产党宣言和新旧约并存,这启示我们,读书要选择中外最优秀的、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书。( 2分)结合自己阅读实际。( 2分) 【小题 1】 E项中的 “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 ”文中无据,文中只是列举夏 D尊先生教学方面的具体措施, “冲破阻碍进行教学改革 ”言过其实。 A项,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
20、法等,其中只有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C项 “调剂和个性 ”顺序错。 【小题 1】解答本题的相关信息在文本第三自然段,文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夏 D尊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结合文中人物 特点,联系上下文内容,概括分析。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此题的相关信息分布在全文各段,体现在教材改革、考试改革、作文改革、阅读改革等方面。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信息筛选要完整、全面,表述语言规范明确,分条回答。 【小题 1】本题重点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原文中 “书单设有两条标准: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
21、,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 ”体现出 “既要重视继承,也要重视与时俱进的思想 ”,分析时需要紧紧把握这一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题目。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 皓月当空 ,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
22、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 ,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 “要不,你把它推走? ”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 ”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 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
23、 “吱呀吱呀 ”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 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 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新课 标高 配套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