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5月针对训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5月针对训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5月针对训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 5月针对训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落泊落枕丢三落四大大落落 B窠臼苛责溘然长逝恪尽职守 C缉私舟楫开门揖盗嫉恶如仇 D拮据龃龉倨傲无理笑容可掬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读音依次是 lu lo l lu B.“窠、苛 ”读 k “溘、恪 ”读 k C.缉 j 楫 j 揖 y 嫉 j D.“据、掬 ”j 龃 j 倨 j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嬉闹股份制劳燕分飞骨鲠在喉 B编纂笔杆子各行其是竭泽而鱼 C狂躁白内障前倨后
2、躬唉声叹气 D赝品摄相机要言不烦磕磕绊绊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鱼 渔 C. 躬 恭 D .相 像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在本次人代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为我国经济的繁荣 出了更加美好的发展远景。 ( 2)我外交部发言人就日本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切实 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 3)领导看望因芦山地震而导致双腿截肢的这位病人时说, 身体受到了严重摧残,要努力坚持下去,使生命变得有光彩。 A勾勒遵守即使
3、也 B勾画恪守虽然但 C勾勒恪守虽然但 D勾画遵守即使也 答案: C 试题分析:勾画:勾勒描绘;用简短的文字描写。勾勒:用简单的笔墨描写事物的大致情况。恪守:严格遵守;程度重;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程度轻。虽然 /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即使 /也,表示假设的让步关系。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一项( ) A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今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生活中遇到什么苦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B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林某毒杀舍友事件震惊全国。有人认为林某身为学医者,却不求仁心仁术,泯灭人性,罪不容诛。
4、C今年 “五一 ”小长假期间,个别商家趁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之机哄抬物价,欺骗广大消费者,这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D菏泽牡丹,其花色五花八门,花型千变万化。其主要花色为粉、红(含紫红)紫、蓝、黄、白、黑、绿、复色九大色系。 答案: B 试题分析: B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A鼎力相助: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谦敬不分。 C不容置喙,是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应用 “不容置疑 ”。属于望文生义。 D “五花八门 ”比喻花样多端种类繁多。此处用“丰富多彩 ”比较妥当。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医学研究表明,气温
5、骤降或突然由温暖的环境来到寒冷的 环境,往往会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B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提高。 C计划于 6月至 8月择机发射的神舟十号,将是飞船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 3名航天员将驾乘飞船与 “天宫一号 ”实施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D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等,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式、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句式杂糅,可删去 “发作 ”或把 “诱发 ”改为 “促使 ”。 C搭配不 当。“神舟十号 ”与 “一次 ”主宾搭配不
6、当 D成分残缺。应在 “自然 ”后加 “的特点 ”之类的词语。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齐长城位于山东省境内,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距今已2500余年,为世界上最早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今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东至青岛市黄岛区;齐长城横跨济南市、章丘市等 13 个县市区,长度在 600 公里以上;它是中国唯一起于黄河止于大海的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军事地位。 泰山两侧是齐、鲁接壤地带,是北、南争战与会盟的通道。特别是在齐国的西南部,济水与泰山之间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中原各国的交战要道,是春秋战国时中原诸
7、国进攻齐国的咽喉。所以,齐国在这里首先修筑了西段城障,以防鲁、晋诸国。 齐长城多依山势而筑,山岭之地又多筑在峰顶处,故齐长城又有 “长城岭 ”之称。随山势而筑地段,城墙多系大小不一的自然石块砌成,一般不用灰浆等物凝固。而平原低谷地段所筑长城又多夯筑而成,土筑的城墙也称钜防或防门。 齐长城建筑时充分利用山险,既代替长城的作用又能节省人、财、物,城墙是长城的主体;烽火台多 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是军事设防传递信号的设施;而关塞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长城的要冲地带,这些地方一般修筑两层城墙。在沂水和临朐交界地带的大岘山上修筑的穆陵关,就筑了两道城墙,格外坚固,因此处是齐国
8、当时通往南部的重要门户,由此向北可直达齐都临淄。据罗勋章先生实地调查,长城所经的临朐、安丘、沂水境内地段城墙,多为南北两道城墙,且两道城墙的修筑结构相同,故而证明长城要冲地带设计是有意重点加固的。 综观齐长城的建筑结构设计,有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就地取材的特点,故而现今所见长城不 是整齐的统一设计,而是多因山势和河堤渠而筑。平地、河流、低谷处重点设防,以确保进出方便,能攻易守。现在在山顶险要处见不到城墙遗迹,说明当时此处没有修筑城墙。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长城内侧地势较外侧要高出许多,一般可高出 2 3米,而外城墙内只填以 3 4米宽的土沙或碎石 所以齐长城较多处地段为单城墙,即只有外墙,无
9、内墙;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建长城中是仅见的,在历代所建长城中也是仅有的。 而平阴、长清地带的长城西端,既无山岭屏障,又无河道为阻,而此处又是齐国南通曹、宋、滕、邾、鲁、楚、周诸国,西通卫、晋、郑的要冲 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故齐国不惜耗费巨工在此用土坯筑成高厚的城墙,故史称钜防。这里因有钜防,在春秋战国长达五百余年的时间内未发生灭国之灾,确实起到了筑城卫国的作用。 【小题 1】下面对 “齐长城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是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泰山之南的齐国。 B齐长城始于济南,终于青岛,绵延十几个县市区,长度 600多公里。 C齐长城的西段城障,是为了防御鲁
10、、晋等诸国的侵略而建造的。 D齐长城有 “长城岭 ”之称,得名于多依山而筑,且遇山岭之地时多筑在峰顶处。 【小题 2】下面对齐长城建筑设计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多顺势而筑,主要是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和减少对自然的过度破坏。 B齐长城建筑时就地取材,山岭地段主要是自然石块,低平地段主要是土筑。 C齐长城在设计上不是整齐的统一设计,是因为当时的建造技术还无法达到。 D齐长城的单城墙建在山脊处,双层城墙多设在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 【小题 3】下面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长城在山岭的高巅之处都设置烽火台,目的是为了传递军事信息。 B钜防是土筑的城墙,建在齐长城西部,即今天的长清
11、、平阴一带。 C穆陵关筑了两道城墙,是因为这里是当时齐国通往南、北方向的重要门户。 D齐长城绝大多数地段为单城墙,即有外墙而无内墙,个别地段才有两道城墙。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泰山之南 ”不对 .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 “减少对自然的过度破坏 ”,属于无中生有。 C “是因为当时的建造技术还无法达到 ”,曲解原文。 D是 “在山岭脊外缘陡险处 ”,而非 “山脊处 ”,表达不严密。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12、 试题分析: A绝对化。 B钜防应该是建筑在低谷和平原地带,而不仅仅是长清和平阴一带。 D表述不严谨。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追寻共同的国家记忆 2013年 4月 1日,下午三时许,台北红 馆。一个中美混血小女孩捡拾雨后泛黄的落叶,扎成一束花 开心地笑着。她背后的红砖墙上,挂着一幅大照片,上面是六七十年前的云南 腾冲街头,一位中国老者向一个美国大兵借火点烟。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影像播放厅里,大屏幕上播放着记录片寻找少校和发现吵校,不少台湾人静静坐着观看,有长者,有年轻人。 “国家记忆 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
13、战场影像密展 ”,首度跨越海峡,在此展出。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参加了展览开幕式。他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作为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进行缅怀与致敬的此次展览,无疑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相信其能够 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 ” 这次展览的 280 余幅图片,来自中国大陆一群民间人士 “把历史搬回家 ”的行动。 1999年,云南人文学者孙敏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图书馆退休馆员张孝仲老人那里,看到了腾冲光复之战中一位阵亡美国上校的 20多张照片。这一小批尘封60余年的照片,激起了一群人追寻中国远征军历史的热情。 这群人中有章东磐、晏欢、邓延康和牛子等,为拍摄寻找上校,牛子于
14、2006年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带,回了 190多幅云南战场的照片。 2010年他们一行又历时两个月,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了中、缅、印战区照片 2300幅,复制了200多万字的原始图片说明。这些影像资料,记录了 1941到 1945中缅印 战场的状况。 2013年 3月 29日, “国家记忆 美国国家档案馆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密展 ”在台北拉开序幕。开幕酒会座无虚席。章东磐告诉记者: “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当年任驻印远征军炮兵连长的郝柏村强调,八年对日抗战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最光辉的一段历史,是全中国人的光荣,有些人淡忘甚至故意淡化这段历史是不应该的。两岸年轻的中国人要共同重视抗战历史。中
15、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昊伯雄也出席了开幕式。他说,希望由这个展览,能让更多的台湾人了解抗日历史,唤起民族魂爱国心。何亚非说,自己很渴望多与台湾同胞说说话,完成期待 已久的文化之旅。何亚非认为,这样的 _个展览会启示人们,勿忘惨痛战争历史,维护世界和平。他还强调了文化直指人心、洞穿灵魂的,强大力量。“参天大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同根同源、同宗同文的海峡两岸,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近些年来,两岸之间向全方位迈进的文化交流和对话,成为一大亮点。这次展览,无疑将有助于重构两岸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次展览,意外成了中国远征军名将之后、老兵们的聚会场所。展厅里,也频频闪现台湾年轻人
16、的身影。在台湾政治大学图书档案研究所任教授的邵铭煌也带着九名学生来到现场, 实地教学。他说,带学生来是让他们了解这个战场的意义、战时中国人的生活。深谙对日抗战史的他还说,大陆文史工作者,从一个美国少校的葬礼开始,几年苦苦追寻下来,殊为不易。尤其是大量少年兵的影像资料,引起了他的极大关注。这些少年兵,看上去大多不满 1 5岁,有的甚至不满十岁。 “在摆弄玩具枪都唯恐伤着自己的年纪,已经端着真家伙上血肉磨盘了 ”。照片上的这些孩子,个个脸上都带着自信与无畏的微笑。他们的灿烂笑脸,却让章东磐流下了最多的眼泪。他写道:他们留在历史相簿上的形象,是他们每一位暮年回首的骄傲,但却是国家之耻,军队之耻 、中
17、华民族成年男人之耻。 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 “文化之旅 ”还将延续。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 2013年 4月第 2期,有删改) 【小题 1】这篇新闻开篇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有何用意 ( 4分) 【小题 2】如何理解 “唤醒、冲击并重构我们共同的国家记忆 ”这句话的含意?( 4分) 【小题 3】为什么说 “这个影展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 ”?请简要分析。( 4 分) 【小题 4】作者认为 “这种对国家记忆的共同追问,也即何亚非所说的 文化之旅,还将延续 ”,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举例谈一谈。( 6分) 答案: 【小题 1】 主要是引发读者阅读兴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现
18、场感很强的特写描述,突显具体细节,引发读者对细节意义指向的疑问;二是通过小女孩与照片的细节描述,形成现实与历史的对比,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探究意图。另一方面,暗示六十五年前中美共同抗战的历史,以中美混血小女孩的微笑表达了各民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心声。 【小题 2】唤醒:是针对那些不了解那段历史或者已经对那段历史遗忘的人,会起到唤醒的作用;冲击:是对那段历史既有的或现时的看法或观念,新的史料一定会带来新的冲击;重构:是指新的史料将会改变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原有认知 ,必然会让我们建立起全新的历史观。 【小题 3】偶然:是指组织这个展览是由一个偶然的因素激发的 (20多张美国军人的照片被偶然发现 )。必然
19、:一方面是指历史不会被忘记,特别是对一个民族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一定会成为这个民族抹不去的共同记忆;同时也是指,随着同根同源的两岸文化交流不断增加,共同的历史必定会呈现。 【小题 4】 从文中所呈现的信息来看,这种追问确实会不断延续。原因有三:一是两岸之间文化交流和对话将向全方位迈进;二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两岸年轻人重视那段历史,了解那段历史,致力于重建共同记忆,如这次展览的组织 者;三是这次展览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从官方到民间,从政要到学者,从历史参与者老兵到年轻学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新闻开篇的用意,可从引起读者注意和突出新闻内容、主题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本题
20、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含意,主要是做到对关键词的准确解读。本题中只要把“唤醒 ”“冲击 ”“重构 ”这三个关键词的含意解释清楚,该句话的含意也就迎刃而解了。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时可结合文本内容,在理解 “偶然 ”“必然 ”概念的基础上,然后分别从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这种追问确实会不断延续。然后结
21、合文本内容阐述 “文化之旅,还将延续 ”的原因,分析时要做到全面、合理。 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敬重一只蝉 杨晔 从此不再讨厌夏日里的一片蝉鸣,不再扑捉一只蝉玩耍,不再月下寻找草丛里攀爬的蝉,从此拒绝美味的油炸蝉蛹。 那日看电视节目,介绍北美洲蝉的一生,感动到要落泪。 在一片茫茫森林里,某年,不计其数的蝉的幼虫纷纷破土而出,恍若数以亿计的生灵同时降临凡间。若隐若现的月光下,森林的地面上涌动着一层又一层的黑浪,它们急匆匆地爬着。没有统一的命令,但冥冥之间生命的牵引,它们追寻着树木的方向。很快又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无数棵树
22、,找到它们认为合适的位置。棕黄的蝉虫开始蜕变,蝉努力钻出,以最美的姿势仰身脱壳,一只雪白的蝉跃然眼前,悄然 滑落旁边,美丽的蝉翼翩翩舒展,如若绝世舞姿,为生命绽开等待许久的渴望。 森林的黎明为一片雾霭点燃了一盏灯,渐渐地许多动物苏醒过来,它们要去觅食。可是他们很快被这貌似从天而降、实则地下涌出的生物惊呆,不管那么许多,猴子,蛇,熊,各种鸟甚至松鼠,他们同时开始大聚餐,他们随手就可以抓到一只蝉或者还没来得及蜕变的蝉,大快朵颐。享受着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没见过的美味,而且他们的后代也未必能遇得到的极品。所有的动物都吃得动也不想动,就连蝉从眼前掠过,它们都懒得看一眼。 森林里回荡着蝉的合鸣,一浪
23、迭一浪,在枝叶间灿然 悦动,一声高一声,在光影中兀自流转。那不知疲倦的高歌是对光明的欣赏,抑或是对生命的吟唱?然而穴居了十七年的蝉只有两周的生命在阳光下绽放。在这期间它们要完成找寻伴侣,交配,孕育,产卵。 它们来到世间的使命仿佛就是某个承诺。然后就匆匆离去?静默的日子,无数只蝉如落叶般恍然飘落,厚厚的几层,连数年积累的落叶都被覆盖。它们凄美地落下,蛰伏十七载的期待,在世间的呼吸只有两周。而森林因为蝉的沉落入泥,次年枝叶更繁茂,茎干更粗壮,鸟类更高歌,动物也更快活。 茫茫黑暗中,它们寂寞地等待,从来不知清晨熹微的光芒,亦不知暮色如 约而至的守诺。它们不知四季更替,轮回演绎颜色的变幻,不知风花雪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山东省 济南市 针对 训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