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福建龙海二中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恰当 的一项是 ( )( 3分) A我们的周德鸿老师不仅精通数学,还是个计算机专家,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学生要虚心向他求教, 不耻下问 。 B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 励精图治 ,确定深圳地铁二期工程建设标准要达到日运营 100万人次的要求。 C国庆期间,西安大雁塔广场到处是游玩的人,直到天黑还 不绝如缕 ,热闹非凡。 D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 粗枝大叶 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
2、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使用对象有误。 B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语意与语境不合。C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D粗枝大叶: 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 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在此句中其意思为 。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 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组中, 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 3分
3、) A冠冕堂皇干练焦躁不安禁固 B逆来顺受休憩礼上往来伎俩 C摧山坼地盎然穷形尽相时弊 D响誉中外滞留陨身不恤奢侈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中 “禁固 ”应为 “禁锢 ”; B项中 “礼上往来 ”应为 “礼尚往来 ”; D项中 “响誉中外 ”应为 “享誉中外 ”, “陨身不恤 ”应为 “殒身不恤 ”。 字形复习要明确考查范围、学会归类辨析,特别注意音同形异字、音同形近字、音同义近字等,然后再对比理解,加强记忆。复习时注意要明确范围,把握重点,注重积累,学会归类辨析记同音字,对比理解记形近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 全对 的
4、一组是 ( )( 3分) A 差 错( ch)饿 莩 ( pio)央 浼 ( min) 辎 重( z) B 赝 品( yn) 燥 热( zo) 忖 度( chn) 束 缚 ( f) C 蹩 进( bi) 癖 好( p) 偏 裨 ( p) 众口 铄 (shu)金 D 瘐 毙( y)打 烊 ( yng) 便 宜( bin) 愀 然( qi) 答案: C 试题分析: 浼 mi, 忖 cn, 愀 qio。从历年高考来看,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各组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
5、一项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 恰当 的一项是( )( 3分) 群众有 等候 _公开行刑的习惯,所以并没有表现出十分不耐烦的样子。 当人们能够从各方面看见他被人用绳子和皮条绑在刑台的轮盘上的时候,场内 _了一阵笑声和喊声,人们认出他就是伽西莫多。 人们看见他眼睛冒火,筋脉鼓起,四肢 _,一下子就把皮条和绳子都挣开了。 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 _,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 A观赏爆发蜷曲缄默 B观赏暴发蜷缩缄默 C观看暴发蜷缩沉默 D观看爆发蜷曲沉默 答案: A 试题分析
6、:观赏:指具有一种赏识的观看心态。爆发,比喻像弹药爆炸一样突然、迅速地发生,适用范围比较广,如巨大的声音、重大事件等的突然出现;暴发侧重来得突然而猛烈,适用范围较窄,多与和水相关的事物相连,如山洪、洪水等。爆发还表示个人力量、情绪等的突然发作或表现。暴发没有这个用法暴发还指用不正当手段突然得势、发财,是贬义词。爆发没有这种用法。 蜷缩 ,身躯蜷曲紧缩。蜷曲,一般有两种常见的释义,卷绕或盘绕;肢体等弯曲。缄默,闭口不说话。沉默, 默默的,一言不发,沉寂的,不再说话的。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 “正确使用词语(包 括成语) ”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是常考点。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
7、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文学名著阅读 (10分 ) 【小题 1】选出对名著内容理解 有误 的两项( )( 5分) A 1482年 1月 6日,巴黎城沉浸在 “愚人节 ”的狂欢中。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来自美国的吉卜赛少 女爱丝美拉达以动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们热烈地喝彩。她把人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 “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 ”孩
8、子们问她: “那你怎么办? ”她说: “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 ”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踏上了彻底叛逆的道路。 C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石榴裙是薛宝钗送的,最早提到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D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加西莫多抢走。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加西莫多被擒获,而幕后指使者克洛德却逃走了。 E、从宝岛到复活再到新
9、青年,觉新觉民觉慧从中汲取了民主的思想,自由的渴望,人性的释放。 【小题 2】简答题。( 5分)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她要 撮弄 刘姥姥,便躲 开让她。 刘姥姥为何会与贾母共进早餐 鸳鸯是如何 “撮弄刘姥姥 ”的 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 答案:【小题 1】 A、 E 【小题 2】【要点】刘姥姥带了乡下土特产送给凤姐,贾母知道后,留她住下,并请她游园吃饭。( 2 分)鸳鸯与凤姐商议,让刘姥姥在席上说 “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 ”等笑话,逗大家开心。( 2分)又拿沉重的镶金筷子给刘姥姥用,让她因夹不起鸽
10、蛋而被取笑。( l 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A英国, E觉新。此类题目往往涉及到对名著中名句掌握情况的考查;还涉及到了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红楼梦中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红楼梦,并熟悉小 说全部情节,考试时考生
11、只需要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的开端结局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永远孩童的邓波儿 陈墨 你相信一个人在她 6岁时就能在一夜间收到 17万份的生日礼物吗?是的,你没听错,还真的有这样神奇的人物,她就是著名的美国童星邓波儿。 截至 1941年,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美国公众共计花费 4500万美元购买以她为原型的 7款秀兰娃娃。 “望子成星 ”的好莱坞妈妈们把砖绑在 自己孩子的头上,为的就是让她们保持和秀兰 邓波儿一样矮小。 自 1934年拍摄歌舞片起立欢
12、呼之后, 6岁的邓波儿成了好莱坞红极一时的明星。仅此一年便拍摄了 10部电影,并以此 “不朽的惊人的巨大成就 ”获得奥斯卡特别奖,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孩子。 1935年到 1939年,她都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十大明星之列。事实上,她 56个发卷的金色卷发、不笑时都有的甜美酒窝、胖嘟嘟红扑扑的小脸几乎成了美国人的精神慰藉,在电影院看看这个穿着娃娃裙的小天使唱唱跳跳,就能暂时忘掉大萧条和希特勒。媒体赞她是 “大萧条中的一抹亮色 ”,罗斯福总统在炉边谈话中感慨: “只要我们国家还有秀兰 邓波儿,我们就会没事的。 ” 没有人希望邓波儿长大。具有远见的福克斯公司 1934年把她的年龄从 6岁改成
13、了 5岁,并抹去了她 3岁时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这朵 “好莱坞保护叶下洒满露珠的小花 ”无忧无虑的童年点亮了很多美国人的生活。 而实际上,邓波儿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童年。 3岁上舞蹈学校, 3岁半参演第一部系列剧, 4岁半参加第一个面试, “我是秀兰 邓波儿 ”,她对导演说, “我受过很好的指导。如果您想用我,请告诉我什么时间和该穿什么衣服。 ” 每个工作日她都要戴着 56 个发卷入睡,在嘈杂的片场练就了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使她能够同时收听两个广播节目而互不打扰。她懂得如何与最善于抢戏的老戏骨争镜头,也知道如何天真地避开记者不怀好意的提问。 1939年,福克斯公司依然让她穿着娃娃裙拍摄了小
14、孤女。当身体的曲线代替了头发的曲线,她失去了吸引力。华盛顿邮报刻薄地嘲笑她, “秀兰变得像主妇一样,秀兰开始发胖,十一岁时骨节嘎嘎响,生活就是这样。 ” 一切光环都在离她而去:观众受不了他们最爱的小宝贝已经长大的事实,男演员难以和这个几年前还在膝头玩耍的小女孩儿逼真地谈情说爱。 1950年 , 22岁的邓波儿正式退出舞台。 邓波儿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政界。尽管她在参加加州第 11国会区补选时曾试图淡化自己在好莱坞的过往经历,却依旧铩羽而归。她无奈地认识到,即便自己已经 40岁了, “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还是那个 6岁的邓波儿。 ” 1969年,邓波儿出席联合国大会,这一次,童星秀兰为政治家秀兰打开
15、了一扇门。来自所有国家的代表都觉得已与她相识已久,这让她在联合国的工作顺利却不轻松, “如果我做得不好,小秀兰帮我打开的门就会关上。 ”她每天只睡 5小时 读书到两点,七点继续工作。 ” 晚年的邓波儿仍然收到大量来自粉丝们 的邮件,坐在电脑前的人们被那个洋娃娃般的小萝莉萌化了,就和 70年前坐在电影院里的人们一样。 “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以为我还是只有 6岁 ”,秀兰说。 她于 2014年 2月 10日逝世,终年 85岁。她活在 42部电影里,活在 3个子女和无数影迷的心中。此外,这个永远的童星还以另一种形式被记住 一款以她名字命名的经典鸡尾酒。这款 “秀兰邓波儿 ”没有酒精,面向孩子,为了让他
16、们体验一回当大人的感觉。 【小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 ) ( 5 分) A福克斯公司抹去邓波儿曾在舞蹈学校受训的经历,让她 的童年显得无忧无虑,是为了迎合观众的情感需要。 B媒体、观众和同行都无法接受邓波儿长大了的事实,失去了吸引力的她迫于无奈只好选择退出了演艺舞台。 C邓波儿参加加州补选铩羽而归,表明那时美国观众渐渐淡忘了这个曾给他们带来慰藉的童星,揭示了炎凉的世态。 D晚年的邓波儿仍然收到大量粉丝的邮件,她洋娃娃般可爱的形象在网络时代依旧深入人心,对此邓波儿倍感欣慰。 E能让孩子体验当大人的感觉,既是 “秀兰 邓波儿 ”鸡尾酒的独到之处,又暗含作者对邓
17、波儿人生际遇的理解。 【小题 2】第 -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 4分) 【小题 3】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小题 1】 C D 【小题 2】 第一段文字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通过影迷的行为来表现邓波儿的地位和影响;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邓波儿演艺成就的叙述, 与结尾呼应,表现邓波儿永恒的艺术魅力。( 4分,各 1分) 【小题 3】示例: 观点一: 6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 首先,她的形象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一个国家的精神慰藉;其次,为她在联合国工作打开通道,并激励她努力奋斗。再次,她的荧幕形象成为经典,被永远铭记。因此
18、, 6岁成名的经历给邓波儿带来了众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她是幸运的。 观点二: 6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不幸的。 首先,邓波儿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失去了真正意义的童年;其次,限制了她的戏路,观众很难再接受长大的邓波儿;再次,还影响了她的仕途,让她在选举中经历挫败。因此, 6岁成名的经历让她始终难以超越 6岁的自己,她是不幸的。 (观点 1分。理由 5分:答对一点, 2分;两点, 4分;三点, 5分。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C项中并非 “那时美国观众早已淡忘 ”,而是她 6岁的形象太深入人心,观众难以接受她长大的事实, “揭示炎凉的世态 ”也于文无据; D项 “对此邓波儿倍感欣
19、慰 ”有误,应是略显无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文章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有: A、点题; B、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引出所写的对象; C、设置悬念; D、增强艺术吸引力; E、渲染氛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F、与下文形成呼应; H、为下文作铺垫; I与下文形成对比等。本文开头段写了影迷们对邓波儿的喜爱之情,突出了邓波儿的影响,引出本文的主人公,为下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为开放性
20、试题,可以认为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幸运的,也可以认为六岁成名的经历对邓波儿来说是不幸运的,但是无论是那种观点,都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出充分的理由。注意言之成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各题 (12分 ) (苏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 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百
21、余人俱。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日: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 ,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卫律惊,驰召医,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
22、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日: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 ”武日: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日: “苏君,律前 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律日:“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见为? ” (缩写节选自汉书 苏武传 ) 【小题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 3分) A虞常果
23、引 张胜引:牵扯,招供。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 候 胜曰候:拜,拜访。 C 阴 相与谋劫单于阏母氏归汉阴:阴谋。 D而 收 系张胜收:逮捕,监禁。 【小题 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会 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等皆死,虞常 生 得 单于使使晓武, 会 论虞常 虽 生 ,何面目以归汉 A 与 相同, 与 也相同 B 与 相同, 与 不同 C 与 不同, 与 相同 D 与 不同, 与 也不同 【小题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 “降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 3分) 例句:欲因此时降武 A其一人 夜 亡 B宁许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福建 龙海 中高 一下 学期 语文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