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城南旧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城南旧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城南旧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城南旧事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选出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 ( ) A 哺 ( p)育 对 峙 ( zh) 面面相 觑 ( q) B 模 ( m)样 歼 ( qin)灭 广 袤 ( mo)无垠 C 场 ( chng)院 拓 ( tu)片 一 暴 ( p)十寒 D 答 ( d)应 症 ( zhng)结 惝 ( tng)恍迷离 答案: D 选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组 ( ) A雀跃 堆砌 声名鹊起 络绎 B抽屉 缭绕 春风吹佛 断垣 C押解 供案 水泄不通 补裰 D委屈 意见 委曲求全 百闻不如一见 答案: B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
2、来: “人都到哪里去了 ”! B “没关系。 ”潘老师说: “当老师的,应该关心学生。 ” C “先生, 怪哉 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 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他工整地写着消息,报头是, “挺进报第一期,白公馆出版。 ”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 _,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睡前适量的运动可以分散注意力,使紧张的精神 _下来,有利于睡眠。 昨晚,湖北武当山突发大火,有着千年历史的遇真宫主殿 _化为灰烬。 A艰深 松弛 顿时 B艰涩 松弛 马上 C艰涩 松懈 马上 D艰深 松懈 顿时 答案: A 下列
3、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 ( ) A周谷诚先生早年积极投身 “五四 ”运动,所以最终成为了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和历史学家。 B本文是作者于 2003年 5月第一次参观哈佛大学写的游记,叙述按时空关系组合,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C蔡元培广罗人才,各派人物云集京师大学堂,北大一时既是新文化成长的园地,又是新旧文化激烈交锋的场所。 D目前台湾岛按人口平均消费咖啡已达 38.5杯,这一数字,显示了台湾人对咖啡的喜爱。 答案: C 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 ,最恰当一组 ( ) “愉快的纪念 ”不只是一种感受,同时也是一种重温历史而唤起的回忆。不是吗?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随着纪念活动的开展和报纸、
4、广播、电视的报道而不断地掀起感情的波澜。 _ 归结到一句: “改革开放二十年使我们的国家焕发了青春,令人鼓舞、振奋和愉快。 回忆那些凭票证购物的日子,有唏嘘之叹。 看见今天商场货架琳琅满目,生欣喜之情。 听到老辈讲述十年浩劫的遭遇和做法,则难免沧桑之感。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句子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一句( ) A高三毕业前夕,李新送照片给黄山,并题写了六个字: “黄山同学惠存。 ” B一初学写作者给报刊编辑部寄稿,并附一纸短函: “谨将大作寄上,敬请拜读,欢迎斧正。 ” C一购物中心大门边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 “价廉物美,童叟无欺,欢迎惠顾。 ” D一些外地老师将来 校参观学习,学校
5、在校门口写了一张标语: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我校指导! ”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三)拓展阅读 ( 1)前辈作家大都在他们的青年时期,达到了自己的写作高峰。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在盛年,或前点或后点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看, 可以说是从善如流 。不过冷静下来想,觉得他它们后期的努力,极少超过前期的成就。 ( 2)老舍先生有个例外的壮举,那是话剧剧本茶馆。 ( 3)茶馆是他个人漫长创作生涯中的高峰,也是五六十年代剧作界的高峰,是前辈作家中少见的后期超过前期的高峰,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诸多艺术家通力合作,导演表演都上了高峰。这高峰那高峰,成了北京人艺的保
6、留节目,老人艺的风格发挥极致的王牌剧目。因此,茶馆的出现,有一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 ( 4)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据说,也有别的剧院剧团想演来着,都没有演成。那么这是 “阳春白雪 ”了?可是北京人艺屡演不衰,不见得曲高和寡。 ( 5)随着 “文化大革命 ”到来,这个戏当然是毒草。 为资本家树碑立传也不够了,是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既是挽歌,结尾中撒纸钱又唱又跳的一场,就成了 “要害 ”, 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 。主演王掌柜的于是之心中不安,“交代 ”问题道:茶馆原来没有这场戏,有回老舍向演员们征求意见,是于是之他提出来结尾秃了点儿,演到
7、这里没事儿不好演了。老舍这才想出撒纸钱来的,不能全赖在人家身上。 ( 6)不久,老舍走进太平湖水中。传说打捞的人说, 在湖底立着 。茶馆也没有了 “票房价值 ”, 也立在太平湖中了 。 ( 7)其实,茶馆第一次上演,正赶上大跃进,报上几乎没有捧场的文章。 ( 8)据说当年,有一天,北京人艺的几位艺术家,在老舍那里看见一个本子。老舍把一些还没有完成的东西与艺术家们商量。记得其中有一场戏极好,希望老舍写成一本剧本。这就是后来茶馆的第一幕。可是当年就传出来一句话,确实有这么一句话,老舍听了意见,说: “那就配合不上了。 ” (9)五十年代的剧作,老舍在配合,配合婚姻法,配合选举代表,他是要宣传从 “
8、莫谈国事 ”到 “参政议政 ”的。若照艺术家们的说法写下去,配合什么呢? ( 10)现在看来,他那不少 “配合上 ”的戏,都不能上演了,上演也没有观众了。偏偏这个 “配合不上 ”的,还在舞台上放光彩。 “那就配合不上了 ”这句话提出的问题,是最有琢磨头的事。 (节选自林斤澜茶馆前后) 【小题 1】 “可以说是从善如流 ”一句要说明的是(限在 25字以内作答) 【小题 2】 “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 ”这个比喻要说明的是什么?(限在 35字以内作答) 【小题 3】( 1) “在湖底立着 ”和( 2) “也立在太平湖中了 ”两句表明的含义分别是(答案:限在格内) 答:( 1) ( 2) 【小题 4】
9、 文中说 “茶馆的出现,有好些个叫人思索的方面。 ”请你就本文内容,写出 3个主要方面。(限在格内作答) 答:( 1) ( 2) ( 3) 【小题 5】符合本文写作主要内容的两项是( ) A介绍茶馆写作的起因及其演出过程的起伏。 B说明老舍创作茶馆的思想与现实的矛盾。 C说明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及其反映现实的特点。 D表明配合 “具体的、直接的、临 时的 ”政治任务有碍文艺创作。 E阐述优秀剧作正是作家和艺术家共同努力创造的。 答案: 【小题 1】前辈作家盛年时期的作品大多是配合政治运动的。 【小题 2】茶馆的结尾是证明它为封资修唱挽歌,向新社会反攻倒算的最恶毒的部分。 【小题 3】( 1)
10、老舍是不屈服的。( 2)茶馆从此没再上演。 【小题 4】( 1)高峰作品为什么只有独家演出,而且屡演不衰,别的剧院剧团都演不成?( 2)高峰作品为什么偏偏 “配合不上 ”而到现在又大放光彩?( 3)高峰作品当初为什么是毒草,而且连作者也被逼自杀? 【小题 5】 C、 D 【小题 1】试 题分析:此题从原文 “建国以后,前辈作家大都在盛年,或前点或后点都应是写作的丰收时期。他们的创作活动,若从经历的种种政治运动的精神看, ”中可概括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类题首先要对文章内容理解,其次要根据前后句来分析。 【小题 2】试题分析:这句话是说话剧茶馆的结尾。把他比喻
11、成蝎子尾巴,黄蜂尾上针,证明他的即将结束。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比喻句的作用,首先要找出比喻句的本题、喻体,其次要根据本题及喻体分析其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不久,老舍 走进太平湖水中。传说打捞的人说,在湖底立着 ”,可知是老舍先生的死,同时说明了他的不屈。茶馆也没有了 “票房价值 ”,也立在太平湖中了。说明茶馆从此没在上演过。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题好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及后面句子可判断出。 【小题 4】试题分析:原文 “比方说,这高峰那高峰的作品,却是全世界只有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独家演出。 ”偏偏这个 “配合不上 ”的,还在舞台上
12、放光彩。中可得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题较简单。原文文句后面直接给出了答案:。 【小题 5】试题 分析:茶馆的演出目的是揭露当时的社会。揭示出了但是社会的黑暗。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要通过文章内容逐项判断。切忌夸大或缩小或胡乱添加文意内容。 (二 )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英子笑嘻嘻地往回走了。 校门口。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的歌声围绕着。三个童子军拿着棍子把着大门,维持着秩序,来宾络绎进去。英子的爸爸妈妈一同来了。 学校礼堂里。四角交叉挂着万国旗,台上,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像和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的对联,上面
13、是 “天下为公 ”的匾额,三十来个少年排成三行,一位老 师捧着一盘系着红绸带的毕业证书站在前面,校长走上前来拿起一卷毕业证书。 校长:本届毕业第一名学生。 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出列走到校长面前一鞠躬。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英子打扮成小麻雀同参加游艺节目的同学们坐在一起,她鼓着掌回过头去望着来宾席,看到爸爸妈妈已经坐在那里。妈妈也看见她了,她举起一个苹果向英子示意 , 英子就过来了。这时正好那个考第一名的学生从台上下来,回到座位上去,他好象听到有人叫他,回过头去,走到来宾席旁。英子看到那个在草堆里认识的人笑嘻嘻地伸出手来,从学生手里接过了那份用红绸带系着的毕业证书。 爸爸(对英子说):你以后也要
14、考第一名才好,你看他爸爸多喜欢。 英子:不是他爸爸,是哥哥。 后景里,拿了毕业证书的小学毕业生陆续走回自己的座位。 英子:我们的节目快开始了。 妈妈:快走吧,别误了事。 英子离开了来宾席。奏着麻雀和小孩的风琴声嗡嗡地响了。 台上,刘平扮着小孩,他唱着 “小麻雀呀,小麻雀呀,你的母 亲,哪里去了? ” 英子扮的小麻雀上台了,那块缀着小铃儿的淡青色包头纱,系在小拇指上当翅膀 ,随着她的跃动,发出很好听的声音。 英子的爸爸妈妈高兴地看着台上的英子。 那个厚嘴唇的人眼睛也盯着英子,认出了就是在草堆里认识的那个姑娘。 闪入一个画面: 英子:我不懂什么好人坏人,人太多了,挺难分。 厚嘴唇的人的脸上呈现出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粤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城南 旧事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