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年广西韶关市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年广西韶关市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年广西韶关市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年广西韶关市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 A 省 视 /省 事 附 和 /曲高 和 寡 揣 度 /度 德量力 B 斐 然 /菲 薄 湍 急 /逸兴 遄 飞 措 施 /厝 火积薪 C窥 伺 /伺 机精 辟 /鞭 辟 入里商 贾 /余勇可 贾 D 纤 细 /阡 陌 浩 大 /皓 首穷经自 诩 /栩 栩如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选题以多音字、形声字为主。多音字注意以意辨音,如 “省视 ”的 “省 ”即视,而 “省事 ”的 “省 ”是节约的意思;形声字虽然是同一声旁,但读音却不一定相
2、同,如 “纤 ”读音有 “xin”“qin”两个,而 “阡 ”的读音只有一个 “qin”。A项,依次读 xn/shn, h, du; B项,依次读 fi, tun/chun, cu; C项,依次读 s, p, ; D项,依次读 xin/qin, ho, x。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 “速生鸡 ”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持续 发酵 ,从养殖到肉鸡出栏屠宰,多个环节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 冰山一角 。虽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如箭在弦 ,但某些监管部门对此却 不以为然 ,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A
3、发酵 B冰山一角 C如箭在弦 D不以为然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发酵: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引申为 “分解 ”; B冰山一角:指所暴露出来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含贬义;C箭在弦上: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 D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为 “不以为意 ”,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形近的词语要注意比较、辨别。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银河系一个被天文学家称为 “骨头 ”的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长卷须状的天体,可能从邻近的星体吸取生命能量,看上
4、去非常年轻。 B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增加, 201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 165 6万,比 2011年净增 14 5万,再创历史新高。 C为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我市将把东平新城建设成为具有辐射带动力强大、岭南风貌浓郁的中心城区。 D陈勋和林曦的成功经验证明,高效学习不是人人可以随便做到的,又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答案: A 试题分析: B搭配不当。 “人数 ”可以用 “增加 ”,而 “录取率 ”应是 “提高 ”或 “升高 ”。 C成分赘余。 “成为 ”领起后面偏正短语,删除 “具有 ”。 D不合
5、逻辑。 “高效学习 ”是一面,后面的 “是否 ”为两面。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 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 _。_。 _。 _。 _。 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在风沙 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
6、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句子衔接要凭语感,更要找到句子间的序,特别是逻辑顺序。可以先确定首句或尾句,然后细细分析前后句的关联。 句承上文 “北方 ”; 句是具体写 “瓢泼大雨 ”; 句写 “瓢泼大雨 ”的作用和北方 “雨 ”“晴 ”变化的特点; 句用 “忽晴忽雨 ”回应上文的 “雨 ”和 “晴 ”; 句和 句续写 “雨 ”“晴 ”变化的特点, 句解释 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素面朝天毕淑敏 迟子建 齐耳短发,白皙红润的脸色,善意
7、的双眸,黑色圆口拉带布鞋,白底带着蚕丝一样细的黑纹棉布夹克,这就是毕淑敏就读鲁迅文学院时留给我的印象。她在装束上那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确实很难想象她就是以昆仑殇享誉文坛的作家毕淑敏。她钻入菜摊儿,站在公共汽车站牌下,跻身于商场等等,确实与别的妇女相差无二。这也就是毕淑敏的平常,同时也是不平常之处。我常常觉得,那些装束上很前卫,言谈举止很新潮的女性,其骨子往往却是计较、琐碎、世俗的;而装束庄重、言语谦和的知识女性,其灵魂深处才真正拥有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力量,对艺术探索的执著 和标新立异。 谦和的毕淑敏在研究生班里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身为医生的她,对待同学们各种身体不适的咨询总是显得那么有耐心,而且
8、还积极地带一些药送给同学。她总是笑微微的,雍容大度,从未听说她与谁隔阂或者给谁难堪过,可以想见她良好的修养和出色的心理素质。我曾暗自勾勒过毕淑敏的晚年形象,一个慈祥的胖老太太坐在环绕着花草的庭院里,她是坐在藤椅里的,眯缝着眼,在享受滋润的太阳。她膝下儿孙满堂。毕淑敏是个有福之人,因而会有这么理想的晚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让我们能联想到晚年的,而你一望毕淑敏,便知这个来自雪域高原的人会有一 个洗尽铅华、归于平淡的美好晚年。 算起来,与毕淑敏在研究生班三年同窗的交往是极为有限的。真正交往却是在毕业之后。虽然这时也较少见面,但电话却成了联络情感、交换创作想法的好方式。我只要去北京开会,总要和她联系一下
9、,彼此聊天,谈身体,谈现状,谈未来,谈创作,等等等等,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记得一九九七年盛夏我从美国回到北京,当夜毕淑敏来看我,提起不久前有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在纽约召开,邀她前往,而会期只有三天。毕淑敏说她决定不去了,理由是刚到那里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得登机返程。毕淑敏笑言: “美国搁在那儿,又跑不了,以 后再说吧。 ”这是我印象中的毕淑敏说过的最豪迈最幽默最有寓意的话了。把它套用她的文学观,我想也一样适合。那便是从容、不急不躁、自信和有耐性。 毕淑敏的生活经历我想很多热爱她的读者比我还要熟悉。她出身于一个高干家庭,青年时代到了西藏当兵。毕淑敏是个飒爽英姿的女兵。然而在雪域高原上,恶劣的气候对女兵
10、来讲怎么来说都是一种摧残。然而她挺下来了,不仅挺了下来,还将这种苦难变成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经过了净化的灵魂得以在京城无边的烟尘和喧嚣之中,流淌出那么多有关西藏、有关生与死的凄美故事。苦难之于人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 果,一种是对生活永久的怨艾和变本加厉的报复,一种则是对生活的珍惜和积极的不遗余力的创造。毕淑敏属于后一种,她用自己的笔,使那片雪域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梦想和圣地,而不是埋葬之地。 毕淑敏的创作是勤奋的。她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为我们所熟悉,最近她的长篇处女作红处方又引起轰动,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我婚后在大兴安岭休闲的一段日子里,正赶上各有线台在播放红处方,于是每日很守时很积极地
11、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可惜的是电视剧的红处方拍得不尽如人意,还是读原作的感觉更好。这也就是很多作家在把自己喜爱的作品改编 权交与影视单位后,总有些惴惴不安。那滋味就像把爱子送人了,不知道他摊得摊不上个好人家而牵肠挂肚。好在连最普通的读者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要想真正了解和判断一个作家,还是去读她的作品。 【小题 1】毕淑敏是享誉文坛的知名作家,在本文作者的眼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小题 2】文章开头部分的外貌描写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5分) 【小题 3】指出第四段加点语句所用的写作手法,并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及其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装束普通谦
12、和热心、从容自信、珍惜生活、积极创造、坚韧乐 观、创作勤奋。(答对其中 2 点得 1 分, 3 点得 2 分, 4 点得 3 分, 5 点得 4 分满分) 【小题 2】用白描的手法( 1分),写出了人物的外貌特征,短发、布鞋的普通装束,表现人物外表上的平常,更表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不平常。( 2分) “白皙红润的脸色,善意的双眸 ”的肖像描写表现了人物谦和热心、善良、从容自信的性格。( 2分) 【小题 3】本句采用了对比的手法( 1分),作者评价毕淑敏 “对生活的珍惜和积极的不遗余力的创造 ”,深入挖掘和表现了毕淑敏身处苦难仍坚韧乐观,珍惜生活,勤奋创作的精神。( 3分)作者对这样的评价使读者更加
13、深入地认识毕淑敏的可贵精神。(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条人物形象分析题,不求全面,题干只限制为 “在本文作者的眼中 ”。 第一段从她的装束可见其人的普通谦和,第二段表现她的热心,第三段写她放弃美国之行表现了她的从容自信,第四段写高原生活给了她乐观坚韧,第五段则表现出她的创作勤奋。形象特点要结合人物的具体言行分析,还要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其实就是要求分析描写的手法,肖像描写的手法主要有白描法和细描法、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等,描写的作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主题服务的。 “齐
14、耳短发,白皙红润的脸色,善意的双眸,黑色圆口拉带布鞋,白底带着蚕丝一样细的黑纹棉布夹克 ”,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普通简朴的形象。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分析写作手法和写和意图题。这几句议论是在叙述毕淑敏的生活经历之后写的,它分析了苦难之于人生的意义,两种不同的效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现了对毕淑敏精神的赞扬,更加突出了毕淑敏选择的价值。 考点: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写作意图,能 力层级为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鱼和水 苏景义 盘石村的村主任这两天很愁。因为乡里说,县里有个姓胡的领导星期天要来钓鱼。 他
15、当时就急了,说天太旱,塘里的水很少了,村里正怕塘干了,鱼死掉呢。 乡长说发动群众把各家水窖、蓄水池里的水往塘里放,不管咋样,县里领导去的那天,你得弄得水满鱼儿跃。 村主任的脸当时就黑下来。山高加上几十年少见的大旱,几口机井里抽不出水,群众的生活用水全靠各家水窖、蓄水池里储备的雨水了。要群众把各家的水窖、蓄水池里的水弄出来,不亚于要他们的命哩。 村主任坐在水塘边,一个劲地吸 烟。 钓鱼是这几年才兴起来的,到盘石岭上钓鱼,始于前年公路修上山坡以后,说是山上风景好,和平原上钓鱼,不是一道味儿。 盘石村旁这坑不知起于什么年代了,坑里有鱼,却是源于山下那场大战。大战结束,八路军的大部队撤走了。在盘石村留
16、下了十几个伤病员养伤,领头的胡连长,左胳臂被打断了,用绷带吊着。 一天,山下来人,用桶挑来几十尾小鱼,说让伤员补身体。由于山高路远,鱼死了一半。鱼,胡连长他们一尾没吃。 死的,一人一尾送给了村里的老人;活的,就放进了村头的那个水坑里。胡连长又带领轻伤员搬石头、挖沟,把坑塘四周的水道都彻底 疏通。后来下雨,很远地方的雨水都汇进了塘里。从那时,塘里水没干过,鱼也越繁殖越多。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胡连长自打走后没回来过,人们看到水和鱼,就想起了他们,就激动得流泪 这几天人们还说,得想想办法,不能让水干了,让鱼死了,这是胡连长给我们的 乡长又几次派人来催问,村主任被逼没法,只好召开全体群众大会。但群众到
17、齐了,他又感觉没法说,说出来群众肯定不愿意。他急得出了一头汗,嘴里念叨: “胡领导,胡领导,你要是胡连长就好了 ” 念到这里,脑子忽然一亮,心想咋恁巧,都姓胡,就这么说好了。他说,乡亲们,县里的胡领 导要来咱们村钓鱼了,胡领导是胡连长的后代哩,咱们塘里的水太少,得往里把水续续 一开始,村民们一听说 “钓鱼 ”俩字都心烦。但听说是胡连长的后代来钓鱼了,就个个激动万分,包括一些年轻人,他们虽然没见过胡连长,但对他的故事,却能倒背如流。于是,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出动,桶提,盆端,抽水机抽,只两天,濒临干涸的坑塘就碧波荡漾了。 第三天上午 9点,一长溜锃亮的小汽车爬上山坡,几十人簇拥着个黑胖子,来到
18、坑塘边儿。然后散开,凝神垂钓。 村民们全都出来了,端着鸡蛋,提着茶。但却不许靠近,有个小娃靠得近了点儿,被一顿呵斥 : “往后站! ”小娃哭了,人们愣了。 天黑,当这些人拎着大兜小兜的鱼,钻进小汽车走时,钓兴未尽地说,下个星期天,还来钓。因为这地方风景太美了,空气太好了。 他们走后,村民们疑惑地围住村主任,都说,那黑胖子咋看也不像胡连长的后代,你村主任肯定是骗了我们! 村主任支支吾吾,开始还想隐瞒,但最后被逼不过,只好说了实话: “我对不起大家,我被逼没法,就骗了大家,他,他们,都不是胡连长的后代! ” 村里的年轻人要打村主任,被老人们拦住。 人们就挑着桶出来,拼着命将那坑塘里的水,往自家水窖
19、、蓄水池里挑。第三天,塘就见底了,可 怜的鱼,在泥浆中艰难地摆动着尾巴。 村主任哭了。 (选自 “小小说阅读网 ”) 【小题 1】作品为什么以 “鱼和水 ”为题?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小说为什么要不惜笔墨介绍盘石村坑塘里鱼的来源?( 5分) 【小题 3】小说最后,村主任哭了,这一哭可谓百感交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村主任这一 “哭 ”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因为作品是围绕着 “鱼和水 ”来展开的, “鱼和水 ”是作品叙写的主要内容。 因为 “鱼和水 ”在作品中是军民、干群关系的象征,是作品的主题所在。(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2】 这坑塘里的鱼
20、,是八路军留给盘石村的,这样写是为了反映当年的军民鱼水情。 为后面村主任说服村民,以及村民们桶提盆端主动蓄水养鱼的情节作铺垫。 与当今 “领导们 ”无视群众死活、只为个人享乐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突现 “鱼水关系 ”这一主题。(答对 1点 1人分,答对 2点 3分,答对 3点 5分) 【小题 3】 坑塘里的水被挑光了,胡连长留给村民们的 “鱼 ”将无法存活,村主任感到心疼。 为了 “领导们 ”的娱乐,村主任不但欺骗了群众,而且也危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村主任感到悔恨。 村主任必须做违心的事,面对这种艰难的处境,他感到非常痛苦 。 面对干群的鱼水关系已荡然无存的现实,村主任感到担忧与悲痛。(答对 3
21、点即可,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一般是内容、主题、线索相关, “鱼和水 ”是作品叙写的主要内容; “鱼和水 ”使人一下子可以联想到过去战争年代我党的优良传统,人们常用 “军民鱼水情 ”来比喻。可这样的好传统现在已经没有了,这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本题应结合小说相关的内容和主题分析可得到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品味,能力层级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内容展 开的过程,情节又是为主题服务的,因而分析情节就要联系小说的内容、结构和主题来分析。盘石村坑塘里的鱼是八路军伤员留下来的,它是当年军民鱼
22、水情的见证。这是后来群众能够提水养鱼的原因,也与现在的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形成对比。 考点:考查对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情节安排)的分析,能力层级为。 【小题 3】 试题分析:小说人物的情感就是作者态度表现,要结合内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注意要结合文本内容,不能脱离文本想当然。 “哭 ”是村主任真情的流露,看到坑里的水没有了鱼也奄奄一息了,村主任伤心痛哭,读者也可谓是百感交集,这里有 对鱼的心疼,也有对相关领导的痛恨和对自己的做法的悔恨。 考点: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丰富意蕴的发掘,能力层级为 F。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堆茶渣 邢 晔 在中国文化中,茶是一个异数。一个纵横雅俗
23、、亦雅亦俗、大雅大俗的异数。 阳春白雪者,是文人雅士高门大族每日不可稍离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品茗论道、煮茶听琴,于袅袅幽香中揣摩炎凉情境、体味苦乐人生。缺了茗香,便低了品位,就如同神仙丢了飞升的祥云,灵感殆尽。 下里巴人者,是引车卖浆贩夫走卒开门七件要事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泡茶待客、请茶谈事,于漫漫 水汽中滋润焦渴咽喉、谈论生活关节。少了茶水,便跌了架子,无异于面孔失了微笑的内涵,干巴无力。 但今天,关于茶,文化传承自中国的日本尚有精致到了艺术境界的茶道,中国,有着数千年饮茶传统的中国,却只剩下那一堆被榨取、流失尽精华的茶渣。 虽然,茶依旧饱满在高人雅人贵人们古雅的紫砂壶或晶莹的玻璃杯里,可从什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广西 韶关市 度高二 第二 学期 期末 教学 目标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