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二 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 A 峥 嵘 狰 狞 慎 重 缜 密周全 B 诅 咒趔 趄狙 击神情 沮 丧 C讥 诮 眉 梢俏 丽 峭 拔刚劲 D 辍 笔 啜 泣 拙 劣相形见 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峥 ”“狰 ”同音。 C项, “诮 ”“俏 ”“峭 ”同音。 D项, “辍 ”“啜 ”同音。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考字均为形近、音近字。这是学生识记的重点和难点。但这种考试方式决定了考查的字只局限于音近和形近字。 下列各组词语中完
2、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 A繁文褥节焚膏继晷凤毛麟角奉为圭臬 B踌躇满志待价而估不瘟不火当仁不让 C敬谢不敏廖若晨星高屋建瓴胶柱鼓瑟 D得鱼忘筌管窥蠡测沆瀣一气怙恶不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褥 缛; B项,估 沽; C项,廖 寥。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者的意图可能是让学生多积累一些成语,但与高考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形的要求相违背,所选字均为成语中的字,而且许多成语还是非常用成语,例:胶柱鼓瑟、敬谢不敏。 下列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 A烟涛微茫信难求信 :相信 B批大 ,导大 :空隙 C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硎 :磨
3、刀石 D渌水荡漾清猿啼渌 :清澈 答案: A 试题分析:信:确实。 “信 ”作 “确实 ”解比较常见。如: “信可乐也 ”兰亭集序; “其信然也?其传达室之非其真也? ”祭十二郎文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实词都是常见的,重要而且易错的词语。这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识记和理解重要实词,识记课内重要实词可以为理解课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 A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访问时表示,面对 如火如荼 的全球金融海啸,香港没有银行出问题,股票市场运作正常,香港仍然是一个可靠而坚固的金融中心。 B北京奥运会八枚金牌
4、获得者菲尔普斯,近日被媒体曝光吸食大麻,这一 石破天惊 的消息传出后,世界体坛一片哗然。 C学生回答现代文阅读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低下,常常出现 言不由衷 的情况,因此,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 D现在某些公务员,一根烟,一杯茶,一张报纸就可以混完八个小时到下班,还照样拿高薪,这种 尸位素餐 的行为,当然会引起很多人的非议。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用在此处属于对象误用。 B项,石破天惊: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用在此处也是对象误用。 C项,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指心口不一致。用在此处还是对象误用。
5、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的几个成语都是常见成语,但错误设置点过于单一,全都是明显的对象误用,其实还可以从谦 敬、褒贬等角度设置错误项。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 A 9月 22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有关媒体报道中国输日 “毒大米 ”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外,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供应链等都将发生变化。 C政府有关部门将今年物价涨幅的控制目标设在约 4.8%左右,这个指标创下近五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 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
6、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 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成分残缺:应为 “就 事件 ”; C项,成分赘余: “约 4.8%左右 ”应将 “约 ”或 “左右 ”任意去掉一个; D项,两面对一面,应在 “富强 ”前加 “是否 ”。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错误明显。特别是 C项几乎没有难度,个人认为语病题作为一个比较有区分度的题,不应太容易。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 的情
7、感、体验和思想。 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丰富的单纯。 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是对 的解释, 谈 的对立面 “贫乏的复杂 ”, 谈以上两种情况之外的 “贫乏的单纯 ”,再结合衔接词、指代词: “除了 ”“这两种情况 ”“与此相反 ”等,就能准确得出答
8、案:。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本题既考查了语言的连贯,还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题也提醒学生既要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现代文阅读 论儒学的复兴 汤一介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 “和谐社会 ”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和谐 ”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 “和谐社会 ”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 “和谐社会 ”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礼记 礼运的 “大国 ”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 “和谐社会 ”的蓝图。论语中的 “礼之用,和为贵 ”,这就是说 “和谐 ”
9、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 “和而不同 ”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 “和平共处 ”提供了理据。特别是周易中的 “太和 ”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 挥,已具有 “普遍和谐 ”的意义,这就是说, “和谐 ”应该包含 “人与自然 ”、 “人与人 ”、 “人的自我身心 ”等诸多方面的 “和谐 ”,才可以称为 “普遍和谐 ”。所以王夫之说 “太和 ”是 “和之致 ”, “太和 ”是最完美的 “和谐 ”,如此等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
10、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 “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以及 “人的自我身心 ”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我觉醒。针对上面说到的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步解决。但有着几千年
11、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 供参照的智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小题 1】对 “新的现代儒学 ”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 “西学 ”,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而成为新的现代儒学。 B新的现代儒学必是 “反本开新 ”的,在传承中更新; “反本 ”才能 “开新 ”, “燃起新的火焰 ”。 C新的现代儒学应是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 “和平与发展 ”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 D新的现代儒学应该多抛弃传统文化,多向西方学习,这样中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 “复兴 ”。 【小题 2】下列是 “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 ” 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 ( ) A
12、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 “西学 ”对以 “儒学 ”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冲击。 B由于儒学曾经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D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要想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得复兴,首先就要使儒学复兴。 【小题 3】对文本分析、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学 “大国 ”“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 ”等思想为我们今天创建 “和谐社会 ”提供大量了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B儒 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受到 “西学 ”的冲击,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 )将会有新的发展。 C有
13、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能解决 “人与自然 ”、 “人与社会 ”以及 “人自我身心 ”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矛盾。 D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但要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矛盾还需探索。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原文是说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 “西学 ”,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C项,原文是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为当 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 ”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 D项, “新的现代儒学应该多抛弃传统文化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道理解重
14、要词语的题,但命题者将概念的把握,概念的内涵、作用、影响等融合在一起,所以不仅仅是一道理解重要概念的题,将题目的信息量扩大了。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是写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广; C项, “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是说明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 D项是谈儒学复兴,不是谈儒学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很有帮助。考生必须区分 “原因 ”“影响 ”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 【小题 3】 试题分析:由原文 “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慧 ”可见,题目中的 “无疑能解决 ”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理
15、解并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文内容的分析能力,由于原文信息比较明确,所以只要学生阅读比较仔细,应该能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消失的故乡 谢冕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
16、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 闽江深情地拍打
17、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域,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 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 那些刻板的房屋。 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 我
18、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小题 1】作者在第 2段中说 “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加以概括。( 6分) 答: 【小题 2】( 1)第 9段中作者所说的 “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是指什么?( 2分) 答: ( 2)解释第 9段中 “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是无边的消失 ”的含义。( 2分) 答: 【小题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 “迷了路 ”,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小题 4】对故乡的消失,作者有
19、着怎样的思想情感?( 4分) 答: 答案: 【小题 1】( 1)梅林、梅花、龙眼树、河渠、稻田等自然乡村景色;( 2)童年生活,包括关于对妈妈洗菜、洗衣等情形、早年的梦幻等;( 3)浓郁的传统氛围、罕见的异域情调等现在的人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 6分) 【小题 2】( 1) “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基督教文化与原有的佛、儒文化融会后形成的文化形态。( 2分) ( 2)现代社会缺乏文化包容, 根据自己的观念粗暴地改变自己不适应的文化形态,使得旧有的文化彻底消失了。( 2分) 【小题 3】 (1)开头的 “迷了路 ”是实写,是指巨大的变化让 “我 ”认不出家乡了。( 2分) (2)结尾 “迷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辽宁省 沈阳 中高 12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