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 风流人物 ,见证了中华民族的 沧海桑田 ,叙说着一个又一个 脍炙人口 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 众望所归 的中国近现代革命策源地。 A风流人物 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归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与希望归向某人。不能用来修饰策源地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2、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就是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按照这个解释, , 。并且,还可以这样理解: , 。依此类推, , “国学 ”是可 以包罗万象的。 凡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只要能够进入 “学术文化 ”圈子的东西都可以叫做 “国学 ” 只要是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就可以叫做 “国学 ” 只有中国
3、传统的学术文化才叫 “国学 ” 中国非传统的学术文化和非中国的学术文化都不叫做 “国学 ” 医学、数学、天文学(星相学)、化学(炼丹术)都不排除在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B (本语段阐述 “国学 ”的定义和依此涵盖的范围。 句先从正反方面限定 “国学 ”的范围, “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与前句 “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相呼应; 句用 “只要 就 ” 的句式紧承 “这样理解 ”, 句举例说明; 句中的 “凡是 ”紧承前句的 “依此类推 ”并和后句的包罗万象相呼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连贯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做此类题时要注意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
4、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话题是否一致 前后句式是否一致 情 境是否吻合 音节是否和谐等。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3分) A孙影,一个平凡而有着不凡追求的辽源女孩,放弃了深圳的高薪工作,只身前往贵州山区支教,只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可以走出大山,去追寻他们的“梦 ”。 B近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近两个小时左右的演讲被多家当地媒体报道,其中一篇标题为北大校长称美国教育一塌糊涂的文章在微博上被广泛关注。 C南方基金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估值虽然已在历史底部,但是在经济和企业利润持续下降的环境下,政策依然
5、是目前主导市场的重要因素。 D英语中的超级大国是 Superpower,从字面上看,大国对应着 power,可见大国之大终归要用影响力来衡量,真正的大才是胸怀与视野的博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 B 近和左右重复; C 关联词语序不当,虽然调到市场估值前面;D语序有误,应该是胸怀与视野的博大才是真正的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 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6、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有很多差异。然而最重要的差异应是由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大量汉族知识分子也蒙受了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 “学优则仕 ”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方式
7、之一。院体画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而衰落、消失,而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异,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了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手中。 “文人画 ”正式确立。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而南宋时期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 体的文人画,但从历史整体情况和现存作品实际看,文人画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 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画 ”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宋画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影响下,神与主观绝对压倒形与对象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宋画
8、不同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而主观的意兴心绪得到了极力强调。艺苑卮言说: “人物以形模力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 模寓于其中。 ”这就也把 “形模 ”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和意义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属的地位,与北宋初年那样讲究写真形似,形成了鲜明对比。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说: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
9、本身。笔墨可以具有不依存于表现对象(景物)的相对独立的美。它不 仅是一种形式美、结构美,而且在这形式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正是这时,书法与绘画密切结合起来。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绘画的一大特色。线条自身的流动转折,墨色自身的浓淡、位置,它们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力量、气势、时空感,构成了重要的美的境界。任何逼真的摄影之所以不能替代绘画,其实正在于后者有笔墨本身的审美意义在。笔墨所蕴含的美是自然界所不具有的,而是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元代名画家名书法家赵孟 说: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 本来同。 ”画家、书
10、法家兼诗人,一身三任焉,自兹成为中国山水画家的一种基本追求和理想。 与此相辅而行,从元画大兴的另一种中国画的独有现象,是在画上题字作诗,以诗文来直接配合画面,使两者相互补充,这是唐、宋和外国都少有和不可能有的。唐人绝少题诗书款,宋人题诗书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以免影响对画面的欣赏。元人则大不同,画面上的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了很大画面,而元人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美来彼此配合呼应,另一方面,通过文字所明确表述 的含义,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改动) 【小题 1】下列关于 “文人画
11、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元代文人画在绘画艺术上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潮流,而后人总爱把文人画的源头追溯到南宋。 B元代文人画的形成结构中能传达出人的种种主观精神境界、气韵、兴味。 C元代文人画与宋画风格不同,极力强调主观意兴心绪。 D元代文人画是是一种寄托当时社会变化时期一些汉族知识分子的情感的方式。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元朝取代宋 朝,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化,这就使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 B宋画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这种矛盾在元画中得到了解决。 C画面上写字题诗是元画的独有现象,
12、画面上的写字题诗常常占据了很大画面,成为了整个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在于描绘自然,而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元代文人画的基本特征就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和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其中前者是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影响下形成的。 B元画流动转折的线条,浓淡的墨色能传达情感、力量、意兴等,构成重要的美的境界,这使得任何逼真的摄影都比不上绘画。 C元画中的写字题诗既可以使书、画两者以同样的线条来彼此配合呼应,又可以加重画面的文学趣味和诗情画意。 D元画独有的审美成就就在于元代
13、文人画家在绘画时不仅注重描绘自然的美,更注重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A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A( “而后人总爱把文人画的源头追溯到南宋 ”应为 “北宋 ”,对应第一段原文 “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 ”) 【小题 2】 A( C项根据原文 “唐人绝少题诗 ”可知 “画面上写字题诗是元画的独有现象 ”错误; B这种矛盾得到了解决错误, D项原文是 “不仅、而且 ”的关系) 【小题 3】 B( “这使得任何逼真的摄影都比不上绘画 ”表述错误,文中只是说任何逼真的摄影 “不能代替绘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社科类现代文的阅读能
14、力。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5分) 杨福家:没有爵位的校长 2006年 3月 15日晚,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前学生排起了长队,为的是能拿到一张入场券。由校学生会为同济 百年校庆组织的 “同舟讲坛 ”首场报告即将开场,主讲者是复旦大学原校长、英
15、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 杨福家是一位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他在出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所长期间,为促成同步辐射的立项作了很多努力。 1996年,著名的美国 McGraw-Hill公司出版了杨福家与美国名校凡登比尔大学杰出教授哈密尔顿合写的英文专著现代原子和核物理,在这一出版社出版专著被认为是一个科学家事业上达到一定高度的标志。在当时,世界上已发现的 2000多个核素中,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现的。在杨福家的带领下,经过漫长地攻坚,研究所终于率先 合成了新核 “铂 -202”。 1992年 7月 28日,这项研究成果正式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核素的版图! 杨福家是一位察事谏言的思想者
16、。 杨福家有一个主张:既然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那么中国的大学校长就应该多走出去,你要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你。 1997年 2月 6日,杨福家出席了克林顿总统的第 45次早餐会,会上克林顿强调了 “知识经济 ”的重要性,思维敏锐的杨福家瞬间意识到了这个词的特殊意义。1997年 9月,上海高教系统的一次座谈会上,杨福家谈到国外正在讨论的知识经济概念,也是自那时起,他 收到了很多要求做这方面报告的邀请。但杨福家没有停止思考,他又从英国等一些国家城市从传统产业成功转型到以服务业、文化内容产业等新型经济以及波士顿大学对周边地区经济贡献等实例来论证,对知识经济的特性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
17、。他应邀作有关 “知识经济 ”的专题演讲有很多场,有人称他为 “将知识经济概念引进中国且引起广泛关注的第一人 ”。 近年来,对杨福家的报道已成为国内媒体的一个持续性现象,特别是从 1997年围绕他对知识经济概念的阐释,到他对当下国内建一流大学的点评。他以自己一贯的直率和见识,直陈中国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 才、学科发展、学校管理诸多方面的弊端。 杨福家是一位孜孜不倦,卓越理念的追求者。 与杨福家相知近 30年的美国德州大学现任副校长冯达旋教授对杨福家有过这样的评价:他不仅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深入的兴趣,而且对科学以外的领域,如教育、经济以及中国的未来、世界的发展、大学所扮演的角色等都有广泛兴趣。
18、2000年 12月 12日,英国诺丁汉大学校董会郑重宣布, “鉴于杨福家教授的学术成就及国际影响 ”,正式聘请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教授为该校第六任校长,也是诺丁汉大学历史上惟一一位没有爵位的校长。这是英国高校首次选举一位中国公民担任 大学的第一要职。 在杨福家的建议下,诺丁汉大学还成立了中国政策研究所。 2004年,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开始建设。此外,诺丁汉与上海复旦、上海交大分别建立了科研合作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的全面合作也实质性启动,上海诺丁汉金融中心也在筹备中。 对杨福家任职诺丁汉校长这件事的意义,杨先生的好友冯达旋教授这样评价道:“作为一个德州人和篮球迷,我虽然十分高兴地看到中国的篮球运动员
19、创造了NBA的历史,然而,如果将姚明的成就与杨福家所取得的、打破了近千年的英国高等教育传统的丰功伟绩来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 在杨福家担任过的 多种国内外社会团体职务中,他很看重的是国际大学校长协会执行理事一职,因为这也与他付出的努力有关,而从中也体现了他追求卓越的理念。 1996年,杨福家受邀第一次参加国际大学校长协会的会议,这个协会成立 30多年了,由于各种原因在执行理事会里一直没有中国内地的代表。杨福家决心争得这个席位。为此,他在参加会议前作了精心准备,包括演讲稿的内容等都反复作了斟酌。充分准备的结果是他被选上了。 1997年,在杨福家的建议下,国际大学校长协会首次在中国召开会议,
20、100多位国外大学校长光临复旦大学。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 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开头写 “同济大学一二九礼堂前学生排起了长队,为的是能拿到一张入场券 ”的场景,表现了杨福家很受学生欢迎,同时也起到了引出传主杨福家的作用。 B作为一位核物理学家,杨福家取得了很多杰出的成就,如出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所所长期间,独自合成了新核 “铂 -202”,这标志着核素的版图上有了中国一席之地。 C “近年,对杨福家的报道已成为国内媒体的一个持续性现象 ”,因为杨福家将知识经济概念引进中国并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D英国诺丁汉大学正式聘请 杨福家教授为该校
21、校长,足见诺丁汉大学对杨福家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的看重,这也是外国高校首次选举一位中国公民担任大学的第一要职。 E通过本文不同角度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杨福家院士作为物理学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认识到他作为教育家卓有建树、作为思想家充满使命感的一面。 【小题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杨福家是 “察事谏言的思想者 ”?( 6分) 答: 【小题 3】文中两次提到好友冯达旋对杨福家的评价,有什么作用?( 6分) 答: 【小题 4】通过本文,我们不仅钦羡杨福家教授取得的人生成就,更被他浓浓的爱国情怀感染着, 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 答案: 【小题 1】答 E给 3
22、分,答 A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小题 2】( 6分) 意识到教育国际化是个必然趋势,主张中国的大学校长应多走出去,了解世界。 洞悉国外前沿,及时引入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作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阐述,没有停止思考。 以一贯的直率和见识,直陈中国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学科发展、学校管理诸多方面的弊端。(每答出一点给 2分) 【小题 3】( 6分)第一处评价突出了杨福家是一位在很多领域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人;( 2分)第 二处评价通过对比( 1分)肯定了杨福家任职诺丁汉大学校长的意义重大 (1分 );两处引用冯达旋对杨福家的评价,增强了传记内容的真实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23、 2分) 【小题 4】( 8分)启示示例:无论个人取得怎样的成就,都应心怀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2分)(从题干要求可知,启示应围绕个人成就与爱国情怀关系角度来谈) 依据: 杨福家作为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当认识到世界上发现的 2000多个核素总没有中国人发现的,于是带领研究所努力攻坚,率先合成了新核 “铂 -202”,使五星红旗终于插上了核素的版图。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者, 他及时引进知识经济概念,让国内广泛关注,对当下国内建一流大学有独特的点评并以自己一贯的直率和见识,直陈中国教育体制在培养创新人才、学科发展、学校管理诸多方面的弊端。 作为诺丁汉大学校长,他心系祖国,成立了中国政策研究所
24、,建设了中国宁波诺丁汉大学,促进了诺丁汉与中国大学、中科院的合作等,使祖国与世界一流大学有了很好的交流。 当受邀参加国际校长协会时,了解到中国内地代表被排挤在校长协会执行理事会之外,决心争取并通过努力获得了执行理事职位,也促成了国际大学校长协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每点 2分,答出任意三点依据 就可以给 6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 5分)答 E给 3分,答 A给 2分,答 C给 1分;答 B、 D不给分。 ( B项不是 “独自合成 ”, 是 “在杨福家的带领下 ”, “研究所终于率先合成了新核“铂 -202”。 “标志 ” 也不准确,是 “1992年 7月 28日,这项研究成果正式在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省 实验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