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陕西长安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届陕西长安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陕西长安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陕西长安一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 _,而不知其所止; 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 2)其身正,不令而行; _, _。 (论语 子路)( 3)抬眼望,仰天长啸, _。三十功名尘与土, _。(岳飞满江红) 答案: (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 2)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3)壮怀激烈 八千里路云和月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网民建议,严查并彻底斩断黄色信息背后的利益链条,严惩 “黄毒生长链 ”各环节的责任方,建立法律与技术相结合的长效机制,防止 “黄毒 ”东山
2、再起。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D密战尝试大幅度引入科技元素,这既与当今时代保密防碟工作高 科技和信息化特色相结合,又呈现了令观众焕然一新的现代化荧屏景观。 答案: B A项,东山再起: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恢复地位。使用对象有误,此处应用 “死灰复燃 ”。 B项,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用在此处恰当。 C 项,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与语境不符
3、,此处应用 “金科玉律 ”。 D项,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想面貌。此处可以那个 “耳目一新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 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_。 _。 _。 _。 _。_。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成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 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 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 他的人格是所谓 “内圣外王 ”的人格 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 所谓 “内圣外王 ”,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主
4、,而且最适宜 为王 A B C D 答案: C 本文段阐述内容为中国圣人的人格特征。第 句句首 “但是 ”二字表转折,表示后面的内容由写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相同处转入论述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不同处,紧承段首,应置于开头;接着用概括性的句子交代中国圣人的人格特点,故第 句后面紧承的应是第 句;而第 句解释 “内圣 ”与 “外王 ”各自的着眼点,紧承第 句;第 句后面补充交代中国圣人 “外王 ”并非一定可以为王,由剩下的句子各自的关联词可以看出语序为 。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美国和英国近日出现了甲型 H1N1流感耐药性病例均为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者,这表明甲型流感
5、病毒在这部分人群体内易产生抗药性。 B实行阶梯式店家,一方面是调节用电量,起到节能减排合理用电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保证低收入群体用电价格不提高。 C当代表委员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他们可能没有想到,中国两会不仅成为国际社会 “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风向标 ”,也被认为是 “观察 2010年国际经济形势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 D在某种程度上,一部京剧史也是众多艺术流派形成、孕育、涌兴、流布的历史,而传承贯穿着各个流派发生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答案: C A项,结构混乱,应将 “出现 ”后面的 “了 ”改为 “的 ”。 B项,搭配不当, “起到 ”和 “目的 ”不能搭配,应将 “起到 ”改为 “
6、达到 ”,或将 “目的 ”改为 “作用 ”。 D项,语序不当,应把 “形成 ”和 “孕育 ”交换位置。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共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 刘洪波 “百家讲坛 ”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十年以前,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把物理学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很不容易。但现在这个讲坛上,讲红楼、讲清史、讲论语,大概今后还要讲与 “国学 ”有关的一切。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现代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我不知道。在我印象中, “百家讲坛 ”之“百家 ”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当然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号为 “百家讲坛 ”,数量是可以保
7、证的。 国学,据说已经 “返本开新 ”,只差大家都来践行。不过,践行什么呢?是修习个人的心性,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若是前者,没有什么不好。若是后者,事 情就比较难办。阎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称其 “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以期主导舆论。前人多有怀
8、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从真实认识而言,哪怕是希特勒,你也不难找出 几个 “功勋 ”来,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但到底有多好,难说,尤其在学术上 “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 ”,就更困难。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怎样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有后时代的累加,但要翻案,还是且缓吧,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与其说是 “历史评价 ”或者 “历史学结论 ”,不如说是一种 “舆论评价 ”或者 “社会学结论 ”。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 “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9、 ”的帝 王,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何其困难。 “百家讲坛 ”其实是娱乐业的一个景象,但貌似在布道。在这种虚妄的布道与实在的娱乐之间,人们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把自己酱在莫名其妙的逻辑里。这些逻辑归总而言,就是 “大丈夫只求建功立业,不必论其余;小百姓但求修好忍术,以接受治理 ”。寓教于乐,就这样实现了。 (选自杂文选刊,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各项中,不是 “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 ”的理由的一项是 ( ) A “百家讲坛 ”之 “百家 ”并不是真正的 “百家 ”, “讲坛 ”成了 “国学 ”的讲坛。 B “百家讲坛 ”号称 “百家 ”,从数量上可以保证。 C “百
10、家讲坛 ”的讲者观点偏颇,导向不正确。 D “百家讲坛 ”貌似在布道,实则在娱乐。 【小题 2】作者对钱文忠为商纣王翻案持批评态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难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B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所以不难找出几个 “功勋 ”来证明其 “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但作为学术而言过于简单,缺乏学术性。 C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这种 “社会学结论 ”没有必要颠覆,也很难颠覆。 D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 “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的帝王,怎样被一个新朝
11、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的确困难。 【小题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举丁肇中讲物理学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百家 ”应是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真正 “百家 ”。 B在第二段中,作者对阎崇年和易中天持批评态度,对于丹持肯定态度,因为于丹的解读指向修身养性,更加呵护人性。 C现在的 “百家讲坛 ”都在做翻案文章,比如阎崇年说祖宗英明,易中天津津乐道权谋,钱文忠称商纣王 “文武双全,功勋卓著 ”。 D对 “百家讲坛 ”,作者虽然多有批评,但在结尾还是肯定了它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观点辩证,评价比较公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12、】 A 【小题 1】作者这样说实际上是对 “百家讲坛 ”的挖苦讽刺,并未体现 “百家讲坛 是个奇怪的坛 ”。 【小题 2】 “过于简单 ”“缺乏学术性 ”的说法于文无据。 【小题 3】 B对于丹也持批评态度。 C不是 “都在做翻案文章 ”。 D文中 “寓教于乐 ”的说法 是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岱俊 1920年暑假一过,李济将转到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读博士学位,室友徐志摩则要到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银行学,他们从此开始不同的人生。同船赴美,同室一年,分别后彼此都有些思念。从公开发表的 1920年暑假后徐志摩致李济的九封信,大致可以看出如下几点:每封信徐志摩都爱说
13、笑话,足显敏感好动的天性。他内心情绪炽烈,如对新青年团体的向往,研读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的内心激动,对国内派出的官方考察团的嘲讽和对留学风气的不满等等。他对李济甚为欣赏,对其改学人类学,表示 “绝对赞成 ”,他写道: “子由心理而社会,由社会而人种,变虽速而径不拐,我绝对赞成。 老兄刚毅木讷,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岂复能毁天以殉人乎。教育家言 自动 ,彼此体会此意上达可也。 ” 李济曾在一份用第三人称写的自传中,谈到改学 人类学的动因:他初来美国( 1918年)的时候,是想学纯心理的, 1919年在那一门混了一个 B、 A、后就跑到社会学里边去了。现在他又想研究人种学。他的志向是想
14、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寻出他所属的人种在天演路上的阶级。要是有机会,他还想去新疆、青海、西藏、印度、波斯去刨坟掘墓、断碑寻古迹,找些人家不要的古董来寻绎中国人的始源。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说,当年他初到美国,曾专门调阅了美国国会 19世纪末的卷宗,里面正式记录着当年限制华工入籍的理由:中国人的脑容量比较小,他们在进化上可能低白 人一等。杨振宁留美的时间比李济晚了二十多年,足见当年美国对华人的歧视更甚,因此,李济的 “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 ”的想法,显然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哈佛大学是人类学研究的重镇,研究所设在皮博迪博物馆。李济知道
15、自己是 “半路出家 ”,遂如饥似渴地吸吮各种知识养分:狄克森的大洋洲民族与文化,神学院莱斯纳的埃及考古学,还有哲学、梵文及麦独孤教授的心理学实验等;此外,他还选了许多本可免修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的课。研究院教务长柴斯( Chase)教授 “希腊考古学 ”,采用博物馆实物教学法, 常以看图为主。当时,哈佛大学收集有关希腊遗迹与遗物的资料,尤其是建筑与雕刻方面的照片与图画,数量可观。上了这门课,李济对古希腊、爱琴海的文化艺术以及西方文明的起源有了较深的认识。年轻讲师虎藤( E、 A、 Hooton)原是学古文字学的,留学英国时兴趣转到人类学,做了一些考古工作。他刚从英国回来,走上哈佛的讲台不久,除讲
16、授欧洲史前考古学外,还讲授一门最重要的课 “体质人类学 ”。这门课是研究生的 “铁门槛 ”,必须学会认识人的骨骼,且须懂得辨识碎骨片。考试时,虎藤就拿几块破骨头给学生认,认对了满分,认错了零分。这种近乎苛 酷的训练,促使李济一步跨进了大门。 哈佛第一年,他掌握了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并开始形成博士论文的大致思路。1921年 3月,他向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研究生院提出读哲学博士学位的申请,随即开始做人体测量学调查。他在美国东部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波士顿中国侨民中收集体质人类学的材料,历时七个多月,先后测量了一百一十一人。他将所获得的数据,加上当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中国人体质测量的材料,综合成一篇讨论中
17、国人体质的论文。指导老师虎藤赞赏道: “你做得很好,这是一个新的贡献。 ”李济心里清楚,那是导师的鼓励, “用那一百一十一个人 的测量,讨论号称四万万中国人的体质,显然是大题小做了 ”,况且 “博士论文总不能单靠这篇短文交卷 ”。 这年暑假,虎藤得知李济无别的安排后,邀请他每天来皮博迪博物馆打半天工,交给他处理一批埃及人头骨:开箱、洗刷、整理这些头骨,按钟点付费。李济在和这五百个埃及人头骨的亲密接触中,度过了大半个暑假。这是一次很好的磨砺,对其日后进行生体测量和处理安阳殷墟出土的人头骨等都有直接帮助。 清澈的查尔斯河水,不舍昼夜,流过三个寒暑。李济在哈佛大学苦苦钻研,一本折合中文约二十余万字的
18、博士论文中国民族的形成终于完成,并于 1923年 5月 10日以 “极佳 ”的评语获得正式通过。此为中国人写的现代人类学的开山之作。一位历史学家说, “自后中外学人凡论及中国民族及人种问题的,大都征引其书 ”。这年 6月,二十七岁的李济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人类学博士, 12月,被美国人类学会吸收为会员。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李济改学人类学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因为当年美国人十分歧视中国人。 B由于李济原来学习的并非人类学,因此他不得不复出比别人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 “把中国人的脑袋量清楚,来 与世界人类的脑袋比较一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陕西 长安 中高 第三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