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文明礼貌,和气待人,这种 与人为善 的美德,不仅商业中需要提倡,其他行业活动中也该提倡。 B就像那些贪官,一面大会小会上表白着自己的 “清白 ”,一面又自以为 天衣无缝 地在背地里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C在这次 “希望之星 ”中学生绘画比赛中,一幅名为扬帆的作品以其独特而深入浅出 的构思获得了一等奖。 D长达四个多小时的 2010年春节晚会终于伴着新春的钟声 销声匿迹 了,对于这场晚会,我们首先是祝福与鼓励,毕竟它带给了我们欢乐与愉悦。 答案: B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海水深度在 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约有 1500亿吨,约占地球已知总储藏量的三分之一。 B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一报完名,就在清洁委员的组织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C内蒙古自治区今年遭受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雪灾,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D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高手如林的雅典奥运会上,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红星小学门卫王然被区教育局评为 “十大感动人物 ”,他的事迹中最突出的一条是认识全校 500多个学生
3、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为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 , 。 , 。 , 。门卫感动校园,体现的就是一种服务育人的精神。 学校里的教师是在教书育人 这不只是像背书那样背出来的 要叫出全校学生的名字,实在不容易 校园内的管理、服务也无不在体现育人的功能 能叫出几个学生的名字,很简单 这是关爱学生、日积月累的自然结果 A B C D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 “气冰 ”或 “固体瓦斯 ”。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 0到 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
4、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 “气冰 ”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 160180 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 “气冰 ”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 至 4 时,适合 “气冰 ”的形成,高于 20 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 0 时,只需要 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 “气冰 ”。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 10米,压力就增大 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 300米就可达到 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 “气冰 ”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
5、,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 “气冰 ”;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 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 ”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 “气冰 ”,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 “气冰 ”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 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 “气冰 ”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 ”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 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
6、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 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 1020 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 “气冰 ”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 “气冰 ”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 “气冰 ”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 “气冰 ”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 “气冰 ”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
7、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 “气冰 ”,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 “气冰 ”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 “双刃剑 ”,需要小心对待。 【小题 1】下列对 “气冰 ”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介质混合产生的晶体物质。 B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 C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 D是天然气被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在地壳深处的空隙中与介质生成的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 【小题 2】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气冰 ”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
8、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 “气冰 ”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 “气冰 ”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 “气冰 ”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 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小题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 “气冰 ”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 “气冰 ”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
9、确保 “气冰 ”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 “气冰 ”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考查对 “气冰 ”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答案:是 C,从文段第一小节第一句话和第二小节可得出答案:。 A选项中 “与介质混合 ”有误, B选项讲的是来源, D 选项明显概念错误。 【小题 1】考查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只有 A 符合原文意思。 B 选项将文中的假设情况偷换成现实信息, C选项假设错误,不符合原文第四小节的表述, D选项中, “气冰 的开采困难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这
10、一表述错误应是由 “气冰 ”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小题 1】考查对文中信息的推测,不正确的应是 D“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不符合原文表述,正确应为 “气冰 ”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这一点可 从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话得到信息。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小题 选 择 武献卫 海啸来的毫无征兆。 监狱长海尔默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显得惊慌失措,他比谁都清楚马塔尔监狱总共关押了 410名囚犯,其中还有 85名死囚,而用不了多久整个监狱将被葬身海底。海尔默用颤抖的手抓起电话,他想向上级请示一下,可是电话线路早已被海啸冲毁。此刻马塔尔监狱的狱警们已经把监狱长的办公室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
11、写满了对死神的恐惧。 “我们已经没有时间转移犯人,如果再拖延的话连我们自己都将丧生,在撤离前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 ”海尔默举起监狱囚室的钥匙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司各特一号囚室,纽曼二号囚室,鲁米斯三号囚室,打开囚室大门让犯人暂时逃生去吧 ” 海尔默话音刚落,狱警们四散逃离,司各特和纽曼飞奔向囚室去执行监狱长的命令,惟独鲁米斯这个头发花白的老狱警还呆呆地站在监狱长办公室里。监狱长有些愤怒了: “疯了吗还不走,难道要等海水淹没了你的脑袋才清醒吗? ”“可是,可是还有四号囚室的门 ” 鲁米斯哆嗦着呼喊,声音很快被巨大的海浪冲击声淹没。海尔默变得声嘶力竭: “四号囚室关押的都是死囚,对他们来说死是早晚
12、的事情,难道你想把他们放出去杀人 越货吗? ”说完,海尔默激动地往门外跑。鲁米斯向前一步紧紧拽住他的衣服,狠狠地盯着他: “现在他们将必死无疑,难道死囚就不是生命吗? ”海尔默完全被这位平日里沉默文雅的老头的话震惊了,他无奈地指指自己的办公室: “如果你不怕接受被审判的命运,钥匙就在我抽屉里! ” 马塔尔监狱到处是夺路狂奔的犯人,四号囚室的大门已经被海水淹没,愤怒的死囚的吼声让人毛骨悚然。鲁米斯深深吸了一口气潜入水底, “哐当 ”一声,囚室的大门终于打开了,死囚们带着生的渴望,呼啸着从老狱警身旁游过。 海啸过后,当初被放走的犯人回来自首了,他们被 重新关押在一至三号囚室,可怕的是四号囚室却空空
13、如也。搜捕死囚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鲁米斯带上沉重的镣铐被关押进四号囚室。 “没有一个死囚会回来,你就等着接受审判吧! ”监狱长海尔默 “哐当 ”一声锁上了囚室的大门。 鲁米斯私自放走 85名死囚,将在监狱广场执行绞刑的消息,被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劫后余生的小城到处在谈论着鲁米斯的遭遇,人们纷纷为他抱不平,可是谁也阻拦不了死刑的到来。 行刑那天,监狱广场上阴霾密布,刑场下人头攒动,群情振奋。可怜的鲁米斯被套在绞刑架上,苍老的脸盘,花白的头发,显得那么凄 楚。执行绞刑的时间到了,只要一声令下砍断绳索,鲁米斯就将结束他的生命。危急时刻,突然有人走向刑场,一个、两个、三个 “ 我们是来自
14、首的死囚,请把鲁米斯放下来吧,放下这个高尚的人! ” 刑场下的人们开始欢呼起来,海尔默登记死囚号码后,却发现少了两位犯人,如果 85名死囚不能悉数自首,等待鲁米斯的将还是死亡,刑场上的死囚和刑场下的人们齐声高喊: “勇敢地站出来吧!为了洗清罪恶! ”可是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两位死囚依然没有出现。人们开始绝望,看来可怜的鲁米斯还是要为他的义举付出代价。 就在人群躁动不安,局 面难以控制的时候,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警长证实两名死囚已经在海啸中遇难,他们的尸体刚刚在一处僻静的海滩上找到。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83名死囚在牢警的押解下,义无反顾地走向四
15、号囚室。 善良的鲁米斯给了死囚一次选择,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选择就此逃逸的人,打开的是地狱之门,选择回来也许就是打开了天堂之门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 ) A小说写主人公鲁米斯在海啸将夺取监狱 85名死囚生命的时刻,选择放走死囚犯,用生命作赌注的冒险行为。 B小说故事情节悬念迭起,扣人心弦。 C行刑前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外貌描写刻画主人公临死前的紧张和绝望心理。 D小说运用景物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E死囚犯在鲁米斯将被绞死的关键时刻一个个走向刑场,出来自首,证明了主人
16、公 “善良和信任 ”是相互的信念的真理性。 【小题 2】 “目光坚毅的鲁米斯终于从绞刑架上放下来,人群里有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鲁米斯差点被绞死,他 为什么还 “目光坚毅 ”? “ 雷鸣般的掌声 ”表达什么意思?( 6分) 【小题 3】小说以 “选择 ”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小说描写了鲁米斯和监狱长的 “固执 ”,在 “情与法 ”的冲突中,两个人的性格得到了充分地凸显。有人说鲁米斯放死刑犯是拿自己的生命冒险,不值得;有人说鲁米斯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赞扬;有人说监狱长冷酷无情,没有人性;有人说他依法办事,忠于职守。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8分)
17、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1】第一问: 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死也不后悔; 他坚信 “信任是互相的 ”,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第二问: 为一个善良而高尚的人终于被救而高兴; 为主人公人性的义举和不悔的表现而喝彩; 为 “85”个死囚回报 “信任 ”的 “义举 ”而感动。( 6分) 【小题 1】 贯穿小说的主线 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突出主要情节,揭示小说主题( 6分) 【小题 1】能将一个观点阐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8分) 【小题 1】 A:不是冒险,是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他坚定地认为,死囚犯也是
18、生命,他们在未被执行死刑之前也有逃生的 权利; C: “紧张和绝望心理 ”错。环境描写是衬托气氛,外貌描写是写外人的心理感受,反衬他品德的高尚。( 5 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从线索、人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考虑。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 握。具体答
19、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 阅读下面这篇文字,完成小题 邰丽华:生命的雀之灵 如果说,一个人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都是因为某件事物的独特意义与自己精神取向中的某一敏感区域 “触电 ”,那么,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次 “触电 ”来自欣赏青年聋哑舞蹈艺术家邰丽华的舞蹈雀之灵并结识她。 雀之灵这个舞是 1986年由杨丽萍创作并首演的。但是,这位年仅 25岁的聋哑姑娘是在没有 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赋予了雀之灵另一种动人的神韵。 和邰丽华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会
20、客室。很难想像站在面前的这个清秀的女子就是舞台上那个充满灵动的舞者,她眉宇顾盼中流露出的那种婉约更是让人充满了爱怜。因为交流不便,我的问题必须要先告诉手语老师,而手语老师再将我的话转达给她,然后她以很美的手势将自己的意思告诉手语老师,然后才是我。她的表达简单、纯净,纯净地让我知道很难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采访的目的,所以,我们最终约定,将采访放到网络上用 QQ进行。于是,一个特殊的没有阻隔的交流让我真正领略了一个 醇美的世界。 音乐是舞蹈天生的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能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一曲雀之灵有多少节拍,她没有仔细计算过,但是我算过, 700个左右,对于完全
21、处在无声世界里的邰丽华来说,要想让舞蹈和这 700多个节拍完全合拍,唯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重复到最后的时候,她的心里已经有了一支永远随时为她响起的乐队。 长期的无声世界使邰丽华有一种正常人无法拥有的平静心态,她用躯体的舞蹈为自己的生命刻画一个个精彩的瞬间,用心灵的音乐为自己的人生勾勒一曲曲完美的奏鸣。 每次起舞,她就将自己带入快乐无比的心灵世界,在婀娜的旋转中找寻自己生命中的足印。 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注重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了梦想与爱。从 1992年开始,邰丽华的舞蹈艺术之路开始趋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用自己对舞蹈艺术独特的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辽宁省 盘锦市 第二 高级中学 一下 学期 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