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高二 5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慰 藉 (ji) 与 会 (y)里 应 外合 (yn)厝 火积薪 (cu) B真 谛 (d)贫 血 (xu)不 着 边际 (zho)妍 媸 毕露 (ch) C寒 暄 (xun)涎 水 (xin)相 机行事 (xin)W掌而谈 (zh) D绣 闼 (t)荫 庇 (yn)韦 编三绝 (wi)深 孚 众望 (f)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 ) A褒贬 针砭时弊 鞭辟入里 精兵减政 B 望 眼花缭乱 严惩不贷 要言不烦 C磐石
2、 钟罄齐鸣 金榜题名 功亏一篑 D抱怨 以德报怨 心无旁骛 斐声文坛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我们一切工作是从本本出发呢,还是从实际出发呢?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清楚了么,老王同志? ”王玉山惭愧地摇了摇头。 B四项协议顺利签署后,两岸大体上就能完成 “三通 ”进程 (通邮、通航、通商 ),这将为今后两岸关系更加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墓础。 C某教授认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带有血腥味不宜编入课本。对此,有人讽刺道:按照此逻辑, “宰 ”呀、 “杀 ”呀等带有血腥味的字也该从字典中除去,以免吓坏学生。 D钓鱼台,在北京玉渊潭公园东面,环境清幽, “台下有
3、泉涌出,汇成池,其水至冬不竭。 ”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A过去的一年, 五风十雨 ,夏秋季农作物歉收,但广大农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迅速调整种植结构,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B著名主持人鲁豫着装优雅,谈吐伶俐,可谓 玲珑剔透 而又咄咄逼人,与她面对面,你简直没有任何躲闪的余地。 C有关部门指出,非法开采导致的一起起 耸人听闻 的生产安全事故,使中国的采矿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生产行业。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 不足为训 的,我们绝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记了根本目标。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
4、的一句是 (3分 )( ) A今年春晚,以 “旭日阳刚 ”“西单女孩 ”为代表的草根歌手一炮走红以后,使得很多经纪公司从中发现了商机,开始打起草根歌手的主意。 B国务院成渝经济区规划出台后, 成都和重庆的绝大部分二级城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产业布局、升级等方面,其资源分配将更合理。 C只要我们认为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需,那么实行异地高考制度就是我们的明智选择,不管推行起来有多难,我们都要不断付诸于努力。 D虽然史铁生已离我们而去,如今的地坛也早经修整,再不是他笔下的那个地坛了,但这些都不要紧,地坛早已成了读者心灵家园的代名词。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
5、3分 ) 仙叠岩记 熊召政 小时候,常听到各类海上仙山的故事,特别是白居易的诗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不免心向往之。总想去某一座仙山,找找那种眠云饮露、友鹿餐霞的感觉。 我认为既谓之仙山,就应该离尘嚣远一点,离烟波近一点 。在幽静中听鸟语,于突兀中见玲珑。眼下,我站在仙叠岩的矶头上,感到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处在放松的状态。 由温州向东,跨过六十公里入海长堤,便到了碧波深处的洞头岛。岛的东南端,便是名闻遐迩的仙叠岩了。古人名句 “白银盘里一青螺 ”,写的就是洞庭湖上的君山。仙叠岩没有君山那么大,四面临水的峭壁,嶙峋的褚黄, 当 然就不能喻为青螺了。但簇拥它的波涛,却远非八百里洞庭可
6、比。如果说洞庭湖的沧浪横无际涯,则眼前这东海的浩瀚,可以说是空阔无边了。仙叠岩不是白银盘上的青螺,而是闪烁在无边蔚蓝中的一颗钻石。 作为胜迹,仙叠岩的历史并不长。晋朝岛上始有渔民定居。南北朝时期,这里属于永嘉郡的永嘉县。大概是由于舟航艰危的缘故,一生耽爱山水的谢灵运,在担任永嘉太守时没有来到辖下的洞头。我认为,遗憾的不是洞头而是那位有着烟霞之癖的谢太守。没有站在仙叠岩上饮一杯流霞,怎么说都是一件令人懊恼的事。进入中世纪之后,直到解放前这几百年间,洞头饱 受倭寇与海盗之苦。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洞头才有了显著的发展,作为岛上最能吸引游客的仙叠岩,才成为一方胜景。 早潮才退
7、,我站在仙叠岩高耸的危石上,但见脚下的大海,近处微黄,远处碧绿,更远处则是苍茫的黛色了。陪同的人告诉我,在那黛色深处,越过苍茫之后,便是台湾的基隆。恨我目力不及,看不到基隆港湾里的舳舻。但扑岸的涛声,却让人隐约可以听到基隆的椰雨蕉风。 仙叠岩处在厦门与舟山之间。厦门有南普陀,舟山有北普陀,洞头有一个中普陀。三处普陀,一样慈悲。观音大士的航海路线,应该是世界上最美好 的航程。她选择的驿站,既是乐土,亦是净土。仙叠岩与中普陀同处一岛。寺院的钟声回荡在珞珈丛林里,而观音的微笑也留在这仙叠岩的每一个角落。 在仙叠岩面朝基隆港的斧削一般的错落有致的 f岩上,有数十处佛像雕刻。最突出的一块数丈高的崖壁上,
8、雕了一幅巨大的观音。由此盘纡而下,在闪着金箔一样光芒的岩石上,是一组十六罗汉的群雕。这些罗汉图像取自唐代画僧贯休的绘图。这些石刻均出自一人之手,他便是有着岩雕大师之称的中国美院教授洪世清。仙叠岩佛教石刻是洪先生去世前创造的最后的艺术。这一件件石刻融神圣于圆润的线条,它抵达神 又 取悦众生,让宗教的虔诚在风吹雨淋的岩石上留下永恒的魅力。洪先生完成仙叠岩的雕刻后,曾对人说: “石刻艺术三分天成,三分雕琢,四分岁月 。 ”老艺术家是谦虚的,但道出了艺术的秘密。岁月即沧桑,有着沧桑感的艺术最能打动人心。从某种意义上说,仙叠岩造像与云冈、麦积山、龙门等石窟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在古代,宗教与艺术密不可
9、分。 现在,艺术掺杂了大多的技术,这既是进步,也是倒退 。 我来仙叠岩的时候,并非最好的季节,头顶上总悬着台风的威胁。相比于春风中的海市蜃楼以及秋月下的纤尘不飞,眼前的海似乎在蓄积一种力量。在等待一次 静久思动的爆发。但仙叠岩寂然如故。看看那些石刻的佛像以及身边为数不多的散淡的游人,你会突然感觉到,和谐其实就是减去浮躁,增添安静 (选自 2009年 7月 27日人民日报 ) 【小题 1】第 自然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用意? (5分 ) 答: _ _ 【小题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6分 ) (1)我认为既谓之仙山,就应该离尘嚣远一点,离烟波近一点。 (3分 ) 答: _ (
10、2)石刻艺术三分天成,三分雕琢,四分岁月。 (3分 ) _ 【小题 3】在文章第 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仙叠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 答: _ 【小题 4】在文中,作者说 “现在,艺术掺杂了太多的技术,这既是进步,也是倒退 ”。请联系文意,探究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分 ) 答:_ 答案: 【小题 1】 (1)说明仙山能给人一种眠云饮露、友鹿餐露的感觉,表达了自己对仙山的向往; (2)为下文自己登上仙叠岩埋下伏笔。 【小题 1】 (1)远离喧嚣、浮躁的尘世,能够使人心灵安静的地方才能称得上仙山。 (2)一件成功的石刻艺术,三分靠天然而成的石头, 三分靠雕刻者的技术,四分靠岁
11、月赋于它的沧桑感。 【小题 1】第一问:作者采用了引用、对比、比喻的手法来写仙叠岩。第二问: 引用古人名句 “白银盘里一青螺 ”,增添了文采,自然而然地引出仙叠岩; 拿洞庭湖上的君山与仙叠岩对比,突出仙叠岩环境的空阔无边,表达自己对仙叠岩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把仙叠岩比作 “闪烁在无边蔚蓝中的一颗钻石 ”,表现仙叠岩的精美和珍贵。 【小题 1】因为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艺术作品做得越来越完美,越来越精致,这是 “进步 ”;但艺术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并没有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许多艺术作品仅仅做到了 “形似 ”,而没有做到 “神似 ”,缺乏长久的生命力,所以说 “倒退 ”。 【小题 1】开头交待了作者小
12、时候就对仙山心向住之,向住能找找那种眠云饮露、友鹿餐霞的感觉。所以作者以白居易的诗做为证明,诗中描绘了诗人听说有仙山,所以令作者更向往,心往,可能就会有所行动。所以从结构上对下文起了铺垫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首先要明确尘嚣比喻尘世的烦杂,烟波比喻宁静,明确了它们的比喻义,也就明确了什么样的山才能称得上是仙山。 【小题 1】本题有两问,一问是回答修辞手法,第二问是分别写出它们的作用。例如引用的作用, 一般是用来证明观点或增加文采,此处为增加文采。对比,是为了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突出。而比喻则是使事物更生动形象。所以联系具体内容,一一列出即可。 【小题 1】联系上下文,
13、在古代,宗教与艺术密不可分。宗教在艺术中起着灵魂的作用,而现在,艺术似乎少了点什么。所以答题时抓住外形进步、内在退步这一切入点来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分 ) 孔林,地面上的家谱 李朝明 刘续兵 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林内分布着历代 “衍圣公 ”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因年代久远,孔门 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14、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 “民德归厚 ”。孔子推崇周礼,强调 “慎终追远 ”,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社会风 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 “孝亲 ”开始,所以孔子说 “立爱自亲始 ”。人只有做到 “亲亲 ”才能 “爱人 ”,只有在 “亲亲 ”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进而才能做到 “泛爱众 ”“四海之内皆兄弟 ”。 “孝
15、”是爱心形成的基础, “孝 ”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孔子认为,只要是 “人 ”,就应当具有仁德,而 “孝敬父母 ”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 “孝 ”是一个基本标志。什么是 “孝 ”,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 “三年无改于 父之道 ”,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一个人是否做到了 “孝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 “无违 ”,也就是不违背礼制。孔子所说的 “父之道 ”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不都是这样一代一代进行的吗? 孔子是春秋末
16、年的鲁国人,其以 “孝 ”为中心的儒学是鲁文化结出的丰硕 “精神文明 ”的成果。西周初年,鲁国的第一代国君伯禽来到鲁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 “尊尊而亲亲 ”的 “治国方针 ”,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 品格。 孔氏家族没有因为王朝的更迭而有大的起伏,井然有序、 “万古长春 ”的孔林,这部地面上的家谱,也喻示着孔子学说超越特定时代的价值。兵连祸结的时候人们盼望和平与和谐,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期待仁政与德治,在历史上,不论哪朝哪代,不论哪个民族,前来祭祀孔子的人络绎不绝。络绎不绝的扫墓队伍,简洁而寓意悠远的仪式,无声的静默哀思,古木森森的背景,生动地传达着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信息。 (摘自文明 20
17、11年第 4期 有改动 ) 【小题 1】孔林里能使 “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 ”,不属于其原因的一项是 (3分 )( ) A因为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而孔门前四代和第五十五代以后的墓群,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保存基本完好。 B孔子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 “民德归厚 ”。 C孔子推崇周礼,强调 “慎终追远 ”,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D子孙能以礼葬、祭先辈,才可能去 “爱人 ”,才可能亲人之亲、老人之老,进而才能做到 “泛爱众 ”“四海之
18、内皆兄弟 ”。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直接说明 “孝 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 ”这句话的含意的一项是 (3分 )( ) A只要是 “人 ”,就应当具有仁德,有仁德就会 “孝敬父母 ”;人之为人, “孝 ”是一个基本标志。 B有孝心的人能够做到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走正途,几年内不改其志。 C孔子所说 “父之道 ”的传承,爱心的递相授受,人文的薪火相传,都是孝礼制下的代代相续。 D伯禽积极推行周礼,采取了 “尊尊而亲亲 ”的 “治国方针 ”,形成了鲁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除孔门第四十三代至第五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贵州省 晴隆 民族 中学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