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年级3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年级3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年级3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高二年级3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素芭不会说话,却有一双长长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两片嘴唇,只要获得心灵情绪的少许暗示,就会像两片娇嫩的新叶,颤( zhn)抖不已。 B “出发! ”他用一种纡尊降贵的男低音慢腾腾地喝道,随即穿过果园向打麦场( chng)走去。他大口地吸着黎明时分的凛冽( lnli)的寒气和夜间上了冻的光秃秃的果园的气息。 C他沿着船舷爬行,手里拿着铁棍和绳子,大炮仿佛很懂事,好像猜出他的诡计似的逃走了。伟大的汉子追赶它。 大炮仿佛瞥( pi)见了他,根本不屑把身子转过来,
2、就用一种劈斧似的速度向后倒退,朝汉子冲过来。 D骡车从桥边蹒跚 (pnshn)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幅。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 hui)的尘土中踯躅( zhzh)着。 答案: C 下列句子的组合,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卡夫卡的城堡与审判中的主人公都叫 K,不仅名字简化为符号,性格也几乎 荡然无存。 这个人是一群人的缩影,甚至就是人类社会的缩影。 怎样看待现代小说人物个性的消失呢? 在无法获准进入城堡和莫名其妙强加的审判面前,人物被一种莫名的体制所驱使,到处碰壁,又甘受摆布。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派小说与其说是消灭了人物,不如说是创造了一种
3、新的人物。 A B C D 答案: D 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 B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 C小说忌讳 “主题鲜明 ”,但所有的作品最终都是有主题的。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形象大于思想。 D小说在刻画人物的路数方面不尽相同。不管是描写 “圆形人物 ”,还是描写“扁平人物 ”,都需要贴着人物的心理写和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答案: B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明威
4、的小说简练明快,长篇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理论,叫 “冰山理论 ”。他认为,作者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传说他为追求简洁甚至站着写作,因此成为 “迷惘的一代 ”的代表作家。 B维克多 雨果被誉为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九三年是他人道主义的巅峰之作。 C伊凡 蒲宁和列夫 托尔斯泰都是俄国著名作家。前 者的创作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作有安东诺夫卡苹果米佳的爱情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等, 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
5、者是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等是 “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 ”,因此被列宁称颂为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 ”的 “天才艺术家 ”。 D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拉宾德拉纳特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早在 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重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短篇小说素芭,长篇小说 沉船戈拉等。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讲故事的技艺是可以习得和模仿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B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持久的兴趣的。这些主题具有普遍
6、性意义,能够超越历史。 C男孩告诉他自己,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D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对我还记忆犹新 那是不久以前的事。 答案: B 下列各组句子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平素我是不说谎的,没有别的理由,只是因为怕累。人活在世上,真实的世界已经太多麻烦,再加上一个虚幻世界掺和在里面,岂不更乱了套?但在我的心灵深处,生长着一棵谎言三叶草。当它的每一片叶子都被我 毫不犹豫 地摘下了的时候,我就开始说谎了。 B当我们说到悲剧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持了一种观望的态度。也许是 “剧 ”这个词,将我们引入歧途。以为他人是演员,而我们只是包厢
7、里遥远的安全的看客。其实, 作茧自缚 的情况,绝不如想象的那样罕见。 C失去了妻子的男人,胸口就缺少了 生死攸关 的肋骨,心房裸露着,随着每一阵轻风滴血。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就是齐斩斩折断的琴弦,每一根都在雨夜长久地自鸣 D只有计算一下我们一生吃进去多少谷物,饮下了多少清水,才凝聚成一具美轮美奂 的躯体,我们一定会为那数字的庞大而惊讶。 答案: D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物质空间是人精神世界的 和 。当我们无意中走进一个陌生人的房间时,会 房间内的陈设、装潢,这些物品的风格无疑会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地位、趣味、 爱好,甚至性格。巴尔扎克 葛朗台家里的布置和陈设,通过一
8、系列物品的细节 描写 来刻画葛朗台吝啬如命的性格特征。 A反映遗存留意描摹 B反应遗留留心描绘 C反应遗存留心描绘 D反映遗留留意描摹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小题。(共 12分) 美好的声誉 比尔 盖瑟 一天下午,本吉和我一起在院子里工作,这正是大学的暑假期间,在我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我真想向他说些什么。 休息时,本吉环视着我那 15英亩的土地,有溪流,有树林,还有如碧波起伏的青草地。 “这地方真美。 ”他说,显出沉思和迷恋。 于是,我就将这片土地的来历告诉了本吉。 我们的第一个孩子苏珊娜出生不久,格洛丽亚和我在我长大的那个镇上教书。我们很需要一块土地来建造房子。我注意
9、到在镇南面农民放牧牛群的那片土地,那是 92岁的退休银行家尤尔先生的土地。他有许多土地,但一块也不卖。他总是说: “我已对农夫们许诺,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放牧牛群。 ” 尽管如此,格洛丽亚和我还是到银行拜访了他。他依旧在银行里消磨退休的岁月。我们走过一扇森严可畏的桃花芯木制的门。进入一间光线暗淡的办公室。尤尔先生坐在一张办公桌后面,看着华尔街日报。他几乎没有挪动一下,只从他那副眼镜上方看着我们。 “不卖, ”当我告诉他我们对这块土地感兴趣时他自豪地说, “我已经将这块土地许诺给一个农民放牧了。 ” “我知道, ”我有点紧张不安地回答, “但是我们在这里教书,也许你会卖给打算在这里定居的人。 ”他
10、噘起嘴,瞪着眼看着我们, “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 “盖瑟。比尔 盖瑟。 ” “嗯 !和格罗费 盖瑟有什么亲戚关系吗 ” “是的,先生,他是我的爷爷。 ” 尤尔先生放下报纸,摘下眼镜,然后他指着两把椅子。于是我们就坐下来。“格罗费 盖瑟是我农场里曾经有过的最好的工人。 ”他说, “他到得早,走得晚,他把所有要干的事都干了,用不着吩咐。 ”老人探身向前。 “如果有拖拉机要修理,让它搁着,他觉得不好受。 ”尤尔先生眯缝着眼,眼神中流露出遥远隐约的记忆, “你说你要什么,盖瑟 ” 我又将买地的意思对他说了一遍。 “我想一想,你们过两天再来。 ” 一周后我又到他的办公室。尤尔先生说,他已经考虑过了。我屏
11、住气息。“3800美元怎么样 ”他问。以每亩 3800美元计,那我要付出约 6万美元,这不明摆着是拒绝吗 “3800美元 ”我喉咙里仿佛梗塞着什么。 “不错, 15英亩卖 3800美元。 ”我无限感激地接受了。 将近 30年后,我和本吉漫步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本吉。 ”我说, “这全都因为一个你从未见到过的人的美好的声誉。 ” 在爷爷的丧礼中,许多人对我说,爷爷宽容、慈祥、诚实和正直。这使我记起了一首诗: “我们要选择的,是美好的声誉,而不是财富,是爱的恩泽,而不是金银财宝。 ”美好的声誉就是爷爷盖瑟留给我们的遗产,我希望本吉将来在这片温柔的地上散步时,也将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儿子。 ” (选
12、自青年文摘 2006年第 2期 ) 【小题 1】小说第一节,比尔 盖瑟想对儿子说些什么 他为什么选择在儿子前途未卜的时候讲这个故事 (3分 ) 【小题 2】小说在第五、第六两节为什么极力渲染银行家尤尔先生不肯卖土地 (3分 ) 【小题 3】先概括小说主人公爷爷的品质,再分析小说为什么没有直接描写爷爷的音容笑貌,而是通过其他人的语言来介绍他的人品和声誉。 (4分 ) 【小题 4】分析小说结尾所引用的那首小诗的作用。 (2分 ) 答案: 【小题 1】想对儿子说这片美丽的土地的来历; (1分 )儿子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我 ”希望他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继承爷爷的美好品质。 (2分 ) 【小题 1】
13、与下文尤尔先生不仅卖土地而且低价出卖的情节形成对比, (2分 )从而证明爷爷的美好声誉在这件事中起了 巨大作用。 (1分 ) 【小题 1】勤劳、宽容、慈祥、诚实、正直; (2分 )通过他人之口介绍爷爷的品质更真实可信,更能表现一个美好声誉的广泛影响。 (2分 ) 【小题 1】作用:升华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1分 )照应开头。 (1分 )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把握,注意把握关键语句即可。 【小题 2】此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能力,与下文尤尔先生不仅卖土地而且低价出卖的情节形成对比,从而证明爷爷的美好声誉在这件事中起了巨大作用。 【小题 3】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把握关键词语即可。其
14、作用,通过侧面描写更能表现出爷爷的美好声誉。 【小题 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开头相照应。具体分析即可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小题。(每小题 2分,共 8分) 丹柯(节选) 高尔基 古时候地面上就只有一族人,穿越不过的森林从三面把这族人的营地包围着,而在第四面才 是一片草原。 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
15、、勇敢的人 。但是有一次,艰难的时候来临了:不知从什么地方出现了另外一些别的种族,把他们赶到林子的深处去了。因为这座森林非常古老,在那儿尽是泥沼和黑暗,树枝又这样密层层地交缠在一起,透过这些树枝都看不见天空,而太阳的光线也好不容易才穿过浓密的树叶,为自己打穿一条照到泥沼的路。但是当它的光线落到泥沼的水面上时,泥沼就升起一阵恶臭,而人们就因为这种恶臭接二连三地死掉了。那时候,这一族人的女人和孩子们都开始哭泣起来,而父亲们则在沉思着,天天堕进了忧愁。必须走出这座森林,要这样做那就 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后退, 在那儿有着强悍的和凶恶的敌人;还另有一条路是前进, 但矗立着巨人似的树木,它们用粗大的树枝互
16、相紧紧地拥抱着,把交错的树根深深地插进泥沼的粘滑的污泥里面。白天的时候,这些像石头一样的树木,静默无语地,动也不动地在灰暗的暮霭里矗立着,可是每当夜晚人们燃起篝火时,它们就更加密实地在人们的四周围紧逼过来。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始终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把这些人包围住,它好像要压倒他们。而这些人本来是习惯于草原的空旷的。可是还有更可怕的,就是当风吹打着树梢,整个森林都阴沉地喧响起来的时候 ,就像是在威胁他们,为这些人唱送葬的歌似的。但无论怎样说,这毕竟是些强有力的人,他们能够和那些曾经一度战胜过他们的人们作殊死的斗争,他们知道不能在斗争中死掉,因为他们有着许多先人的遗训,假如他们轻易死掉的话,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高级中学 年级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