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湖南省双峰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古诗文默写( 6分,每空 1分) ( 1)、 ,士皆 目,发尽上指冠。 ( 2)、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 ( 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答案: (1)复为慷慨羽声 (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 4)挟飞仙以遨游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强迫 /增强 忌惮 /殚精竭虑 怙恶不悛 /逡巡不前 B婆娑 /摩挲吭声 /沆瀣一气 金瓯无缺 /呕心沥血 C藤蔓
2、 /蔓延 稂莠 /书声琅琅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D宵柝 /坼裂 客栈 /躬逢胜饯 礼节甚倨 /龙盘虎踞 答案: A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新闻结尾可如豹尾,虬劲有力,给人强烈印象;或似撞钟,余音绕梁,使人掩卷长思,但对初学者来说,这样的要求未免苛刻了些。 B发生这样的丑闻,究竟是抄袭者的错,还是评价体系的错?是期刊杂志的错,还是整个学术风气的错?一时间众说纷芸。 C根据美国医改法案,对富人征税将成为医改的重要资金来源,一些中高收入群体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没有理由用自己的纳税钱来为穷人买单。 D去年 ,重庆检方先后查办涉嫌受贿、循私枉法等职务犯罪的司法人员 93人。在 “打黑除恶
3、 ”专项斗争中,深挖黑恶势力背后的 “保护伞 ”,共立案侦查 “打黑除恶 ”涉及的各类职务犯罪案件 66件 78人。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饮水机行业在过快的发展中因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龙混杂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B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国庆阅兵式上,中国军方多款新型武器装备的展示,引发西方军事专家捕风捉影的各式猜测。 C此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俄罗斯分别加大了与外军联合演习的力度,而今,中俄两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就成了爆冷门的事。 D “好人难当,好人难受 ”的社会心理不时向人们袭来,使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明哲保身,
4、甚至幸灾乐祸的处世态度。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介绍,世博会 “国宾导游 ”将肩负翻译、导游等多项角色于一身,专门负责接待外宾会展团队和重点团队等。 B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首次打进大满贯女单四强、首次进入世界前十,李娜对 2010年澳网来说已然硕果累累。 D有些上班族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挥霍一空,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被提前预支了。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即使明知要失败、要毁灭 可
5、见,悲剧精神是通过意志、勇气和自由褒扬一种精神胜利的状态 而不是着眼那真切的胜败 而不是悲观失望和消极颓废 也要满怀希望地去拼争 悲剧精神的精髓应是对人生遭际的反抗 _。但是中国民族求安求稳的心理却给古典悲剧续上了一个个“好 ”结局。于是本欲以悲剧鼓舞生命的反抗与壮伟,却又无奈地落入了世俗的幸福之中。 A B C D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山间小路 龙应台 ( 1)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路。在那条小路上,朱熹、张 颉 跹裘鳌 笞谔摹 荚 腔病有【对短鳎梢酝 懦晨某浅睾筒 怃蜾俚南娼 br( 2)那条小径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
6、、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 3)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 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看不到,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蚧崦妗 驼 蛎娑悦娴靥致邸吨杏埂防锕赜凇爸泻汀钡母拍睢礁鋈瞬唤鏊较虑写瑁 夜 惭 缏邸? 彩保 耙皇庇呗碇 冢 厮 浴薄髡帕饺硕上娼 椿氐牡胤骄捅焕习傩栈轿 煺哦伞 br( 4)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
7、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 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市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 5)可是文明又是 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 “枭首朝市 ”。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的命运,郁悒而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 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 “四书 ”注解而爱不释手, “恨不与之同时 ”,于是逆党变成大师,于是“伪学 ”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
8、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 6)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 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 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丁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 “毁天下书院 ”,或者阴柔一点的,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
9、垣残壁,鬼影幢幢。决定它生死的,似 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 7)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水井。不对吧,如果这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热水呢! ( 8)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又总能重建,是因为她一直有一个不灭的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会到 “学 ”与 “问 ”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譬如书院在 1131年毁于战火 ,湖南安抚使刘珙 “葺学校,访儒
10、雅,思有以振起 ”,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 9)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小题 1】第八段 “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又总能重建,是因为她一直有一个不灭的力量 ”。 “不灭的力量 ”具体指的是什 么?请概括说明。( 4分) 【小题 2】文章第六段画线部分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6分) 【小题 3
11、】作者认为岳麓书院的兴衰说明了什么?( 6分) 【小题 4】文章写的是岳麓书院,为什么却以 “山间小路 ”为题,请结合全文的内容简要探究作者的意图。( 6分) 答案: 【小题 1】( 1)历史上对文明、对真理、对正义的认识、执着和尊重的力量;( 2)不畏强权,一身正气、具有文明精神的人。 【小题 2】运用了环境描写( 1分),写出了书院宁静幽雅( 1分),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进一步议论抒情作铺垫( 1分),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 千年历史中曾经的 “不平静 ”( 1分)。 【小题 3】书院兴,说明社会尊重文明( 2分);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 2分);不管霸权如何嚣张
12、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2分) 【小题 4】以 “山间小路 ”为题用意深远。( 1)从结构层面看, “山间小路 ”是全文的线索,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 2)从内容层面看,本文是作者走在山间小路上引发的思考, “山间小路 ”也使人们联想起朱熹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衰历史;( 3)从思想层面看,小路有象征意义,它贯穿古今,连接着文明的书院,见证了那么多文明的兴衰,它上面还走过那么多 的贤者,所以它象征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 【小题 1】每点 2分 【小题 2】略 【小题 3】略 【小题 4】每点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希腊的传统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一样,与以观察、实验、推理为
13、基础的近代科学不属同一范畴,不可能直接产生近代科学。 有人认为,希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是逻辑性很强的科学著作,牛顿深受其推理方法的影响。事实上,牛顿、莱布尼茨和他们的先辈为适应当时运动学、弹道学、光学和天文学的需要,大胆冲破欧几里得关于严密性的要求,发明了微积分。在微积分建立以后,反对者正是那些受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束 缚的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虽然是按几何原本的模式写的,但那只是形式。牛顿自己曾经说过,读了几何原本对他没有多大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里逻辑学的确不发达,但逻辑和语法一样,是从人们的思维活动中抽象出来的。正如许多人没有学过语法也会说话一样,中国古代逻辑学不发达,不等于中国人不会逻
14、辑思维。再者,逻辑的严密性并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托马斯 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对上帝的存在做出了五大证明。难道上帝真的存在吗 与此相反,作为近代科学开始的一系列新发现,却不是用逻辑推演出来的。如果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还用了传统的逻辑论证,维萨留斯则完全使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伽利略对木星卫星的发现,都与三段论法毫无关系。伽利略认为,在物理学中,基本原理必须来自观察和实验,逻辑和数学只是实验数据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对实验目标的追求。这正是近代科学方法的精髓。 再看看希腊人是怎么说的。柏拉图认为: “一个真正的天文学家不必去思考昼夜长短、日月运动以及其他天体的任何事物。
15、在建立真理时,考虑这样多的事业是愚蠢的。天文 学和几何学一样,如果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方法研究问题,那就要把星空抛在一边。 ” 从这些方面看来,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主要是社会原因。按照明末发展的趋势,中国传统科学已经复苏,并有可能转变为近代科学。这一时期的科学相当注重数学化或定量化的描述,而这些又是近代实验科学萌芽的标志。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朱载 帧堵裳 滤怠罚 思狙薄逗臃酪焕馈罚 檀笪弧端惴匙凇罚 旃馄簟杜 椤罚 斡 恰短旃 铩罚 煜伎汀缎煜伎陀渭恰罚 庥行浴段烈呗邸返鹊榷际蔷哂惺澜缢 降闹 鳌诙潭塘 嗄曛谐鱿至苏饷炊嗟挠判憧蒲 淦德手 吆脱 品段 悖 谥泄 飞鲜强涨暗摹 然而遗憾的是,在这样的条
16、件下,中国和英国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l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由于清军入关,残酷的战争中断了科学发展的进程。到了康熙时期,全国已基本上统一,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国内、国外的环境都不错,这时是一个机遇。但由于康熙一系列错误的科学政策,把我们本可以与欧洲 “同步起跑 ”的机会失去了。 【小题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牛顿的数学理论,突破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束缚,没受到其推理方法的影响。 B托马斯 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证明上帝的存在,但结论却是错误的。 C近代科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而不是数学和逻辑。 D明末是我国历史上科学研
17、究的辉煌时期,很多研究成果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小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希腊传统科学和中国古代科学为例,是用来说明古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不属同一范畴。 B哥白尼和伽利略都是欧洲近代科学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C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等人重视数学化和定量化的描述,其研究接近近代实验科学。 D希腊和中国的古代科学因不重视观察和实验,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没积极作用。 【小题 3】请结合文本概述 “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 6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从科学发展的规律来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具有观察、实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湖南省 双峰 中高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