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试简述三国演义中 “舌战群儒 ”的主要情节。( 5分) 答案: 曹操大军南下,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1分)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1分)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2分)最后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跟刘备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曹操。( 1分) 简述凤姐或 “贪 ”或 “狠 ”的一个故事情节。 (5分 ) 答案: 弄权铁槛寺。凤姐为秦可卿送葬住宿铁槛寺,寺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看中张财主的
2、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老尼姑求她摆平这件事。凤姐要了三千两银子,送信给主审官。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但金哥却自缢了,守备之子也投水殉情。 计害尤二姐。凤姐知道贾琏在外偷娶了尤二姐,大发雷霆,设计将尤二姐赚入大观园。先是挑唆尤二姐的元配(未婚)张华告状,借机大闹宁国府,后又利用贾琏的侍妾秋桐折磨尤二姐。尤二姐流产后吞金自尽,凤姐假惺惺地痛哭。 阅读材料,完成 1921 翅。 (10分 ) 柳屯田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苏子瞻学际天人,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姑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
3、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选自李清照词论 ) 【小题 1】用斜线 (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限 6处 )(6分 )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小题 2】柳屯田、苏子瞻分别指 _、 _, (2分 ) 【小题 3】李清照在上文中提出了哪一个著名的词学观点 (2分 ) 答案: 【小题 1】譬如贫家美女 /虽极妍丽丰逸 /而终乏富贵态 /黄即尚故实 /而多疵病 /譬如良玉有瑕 /价自减半矣。 【小题 2】柳永、苏轼 【小题 3】词别是一家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4、部分。(一空一分,错一字不给分) (1) ,江月年年只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2)陈王昔时宴平乐, 。 (李白将进酒 ) (3)今逢四海为家日, 。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 (4) ,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 浣溪沙 ) (5) ,因风吹过蔷薇。(黄庭坚 清平乐) (6)娉娉袅袅十三余, 。 (杜牧赠别 ) ( 7)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长亭送别) ( 8)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 。(李密陈情表) 答案:( 1)人生代代无穷已 ( 2)斗酒十千恣欢谑。 ( 3)故垒萧萧芦荻秋 ( 4)菡萏香销翠叶残。 ( 5)百啭无人能解 ( 6)豆蔻梢头二月初。 ( 7
5、)柳丝长玉骢难系 ( 8)不矜名节。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省识 /省亲挣揣 /揣摩附和 /曲高和寡落拓 /开拓进取 B宿仇 /宿将强颜 /强迫精辟 /鞭辟入里当真 /长歌当哭 C斐然 /菲薄绮筵 /崎岖果脯 /惊魂甫定优渥 /运筹帷幄 D莞尔 /皓腕舟楫 /狼籍酩酊 /鼎力相助 h拭 /汶川地震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电视连续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以八王为首的一班人,在朝堂上忽然发难,提出八王议政,使雍正非常难堪,而满朝文武百官作壁上观。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和条件,
6、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社会进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不用过箪食瓢饮的日子,但那种一饭千金的 “豪爽 ”也是应该唾弃的。 D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 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 答案: A 下面对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 “金陵十二钗 ”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B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 1918一 1922年间的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其中收录了鲁迅先
7、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 Q 正传。 C欧也妮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恬退隐忍,温和善良,这个形象与葛郎台的贪婪、无耻形成鲜明的对照。 D三国演义是一部 “文不甚深 ,言不甚俗 ”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故事取材自 “说三分 ”的民间传说和三国志评话,结合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写成。 E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 “海棠诗社 ”,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答案: AB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5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7题。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
8、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 “主观情意 ”,不只是 “情 ”,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 “情志 ”这个提法。我所谓 “物境 ”也不等于 “景 ”, “景 ”只是 “物境 ”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 “交融 ”解释为 “相加 ”。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 “意境 ”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
9、 “境生于象外 ”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 “境生于象外 ”,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 K 的诗: “心 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 ”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
10、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借用这 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宓氖澜缰 小 br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
11、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 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
12、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 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选自学术文化随笔 诗学篇 意与境,本文有删改) 【小题 1】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B
13、“境生于象 ”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 ;二是意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 “意象 ”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 【小题 2】作者在文中对哪些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请分点列出这些被作者否定的观点。( 6分) 【小题 3】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是怎样形成的?请概括作者对此的认识。( 6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 境生于象外而不生于象。 意境的
14、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 【小题 3】可以借助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而更多的是通过意象组合后的升华。( 6分。答对 “借助 的意象 ”2 分,答对 “意象组合升华 ”2 分,能分清主次 2分。)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3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 14题。 陈小手 汪曾祺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 。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 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 “抱腰的 ”,不须临
15、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 “吉祥 ”,接生顺当。 老娘家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的医生来接生呢 我们那里学医的都是男人,只有李花脸的女儿传其父业,成了全城仅有的一位女医人。她也不会接生,只会看内科,是个老姑娘。男人学医,谁会去学产科呢 都觉得这是一桩丢人没出息的事,不屑为之。但也不是绝对没有。陈小手就是一位出名的男性的妇科医生。 陈小手的得名是因为他的手特别小,比女人的手还小,比一般女人的手还更柔软细嫩。他专能治难产,横生、倒生,都能接下来 (他当然也要借助于药物和器械 )。据说因为他的手小,动作细腻,可以减少产妇很多痛苦。大户人家,非到万不得已则不会请他的。中小户
16、人家,忌讳较少,遇到产妇胎位不正,老娘束手,老娘 就会建议: “去请陈小手吧。 ” 陈小手当然是有个大名的,但是都叫他陈小手。接生,耽误不得,这是两条人命的事。陈小手喂着一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无一根杂毛,是一匹走马。据懂马的行家说,这马走的脚步是 “野鸡柳子 ”,又快又细又匀。我们那里是水乡,很少人家养马。每逢有军队的骑兵过境,大家就争着跑到运河堤上去看 “马队 ”,觉得非常好看。陈小手常常骑着白马赶着到各处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马和他的名字联系起来,称之为 “白马陈小手 ”。 同行的医生,看内科的、外科的,都看不起陈小手,认为他不是医生,只是一个男性的老娘。陈小手不在乎这 些,只要有人来请,立
17、刻跨上他的白走马,飞奔而去。正在呻吟惨叫的产妇听到他的马脖子上的銮铃的声音,立刻就安定了一些。他下了马,即刻进了产房。过了一会儿 (有时时间颇长 ),听到哇的一声,孩子落地了。陈小手满头大汗,走了出来,对这家的男主人拱拱手: “恭喜恭喜 !母子平安 !”男主人满面笑容,把封在红纸里的酬金递过去。陈小手接过来,看也不看,装进口袋里,洗洗手,喝一杯热茶,道一声 “得罪 ”,出来上马,只听见他的马的銮铃声 “哗棱哗棱 ” 走远了。 陈小手活人多矣。 有一年,来了联军。我们那里那几年打来打去的,是两支军队。一支 是国民革命军,当地称之为 “党军 ”;相对的一支是孙传芳的军队。孙传芳自称 “五省联军总司
18、令 ”,他的部队就被称为 “联军 ”。联军驻扎在天王庙,有一团人。团长的太太 (谁知道是正太太还是姨太太 )要生了,生不下来。叫来几个老娘,还是弄不出来。这太太杀猪也似的乱叫。团长派人去叫陈小手。 陈小手进了天王庙。团长正在产房外面不停地 “走柳 ” ,见了陈小手,说: “大人,孩子,都得给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脑袋 !进去吧 !” 这女人身上的脂油太多了,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孩子掏出来了。和这个胖女人较了半天劲,累得他筋疲力尽。他移 里歪斜走出来,对团长拱拱手: “团长 !恭喜您,是个男伢子,少爷 !” 团长呲牙笑了一下,说: “难为你了 ! 请 !” 外边已经摆好了一桌酒席。副官陪
19、着。陈小手喝了两口。团长拿出 20块大洋,往陈小手面前一送: “这是给你的 ! 别嫌少哇 !” “太重了 !太重了 !” 喝了酒,揣上 20块现大洋,陈小手告辞了: “得罪 !” “不送你了 !” 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手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团长说: “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 !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你小子太欺负人了 !日他奶奶 !”团长觉得怪委 屈。 注: 老娘:接生婆。 走柳。方言,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多指心里焦虑不安。 【小题 1】作者一开始以平淡的闲聊口吻叙述陈小手是一名男性产科医生,出诊时喜欢骑一匹白马,为同行不屑而不在乎等,这样平实的叙述
20、有何作用?( 5分) 【小题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陈小手这一人物形象。( 6分) 【小题 3】作者以 “团长觉得委屈 ”结束全文,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 分) 【小题 4】有人说汪曾祺对自已笔下的人物有着强烈的爱憎,你同意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6分) 答案: 【小题 1】( 1)在当地接生风俗的背景下,表现陈小手特立独行与豁达。( 2分) ( 2)这样平实的叙述是为后面陈小手遭联军团长枪杀的惊人结局作渲染与铺垫,读者听作者闲聊,如静水行舟,且赏景且听陈小手的故事,骤然枪响,狂澜顿起。( 3分) 【小题 2】( 1)陈小手是一名男性产科医生,医术高明。( 2)敬业。不惧怕同行
21、非议,只要有人来请,立即跨上他的白马,飞奔而去,急产妇之所急;( 3)主人给它酬金,他看都不看,不计较报酬多少;在主人家只喝一杯热茶,道一声 “得罪 ”,就出门上马,谦恭有礼。 【小题 3】( 1)这样平淡的结句,既表现了 “团长 ”的野蛮,不讲理,将流氓时代的丑恶真实地映现在广袤的天幕上,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团长 ”的愤怒和对陈小手的同情。 ( 2)团长的委屈是汪曾祺在小说中的画龙点睛之笔,陈小手悲剧的深刻之处更在于团长的委屈和枪杀他的理直气壮,从中可见团长的愚昧,表现作者对愚昧守旧习俗的批判和深思,对人性的揭露批判也更深入复杂。 【小题 4】同意。从作者对陈小手的急病人之所急、医术高明、
22、不计较报酬的故事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陈小手身上的人性美、人情美充满赞誉之情。团长蛮不讲理,背后开枪,作者对他的行 径充满憎恶之情,以一句 “团长觉得怪委屈 ”结束全文,虽似平淡,且内藏着愤怒和鄙视。 陈小手是汪老的小小说名篇,发表于 1983年人民文学第 9期。 1.主题分析: 陈小手一篇写男性产科医生陈小手的经历与命运。小说开头就交待男性产科医生在当地绝无仅有 ,同时也是被人瞧不起的一个职业。但陈小手不仅不以为然 ,而且敬业 ,手艺高超。小说简单交待了陈小手的经历 ,也就是他的与众不同 ,却并未交待他为何要做产科医生。后半部分详细描写给团长太太接生的经过 ,最后轻描淡写地安排了陈小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江苏扬州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