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 6小题)( 6分) ( 1)君子坦荡荡, (论语 述而) (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 4)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 5)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6)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 7)一骑红尘妃子笑, 。(杜牧过华清官) ( 8)苟以天下之大,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答案:( 1)小人常戚戚 (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4)梧
2、桐更兼细雨 ( 5)惊涛拍岸 ( 6)烟光凝而暮山紫 ( 7)无人知是荔枝来 ( 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一些 “80后 ”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 “鸟巢一代 ”。我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 “迷惘的一代 ”还是 “鸟巢一代 ”。 B现代人需要永恒的山水带给他们永恒宁静的感觉,但这一切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是 望尘莫及了。 C “您认为目前我国校园安全的形势如何?应该怎样预防校园灾害事故? ”肩扛摄像机、手持话筒采访 “两会 ”的小记者煞有介事,提问很专业。 D清明时节烟雨迷茫,杏花掩映,我们可以
3、和多情的花草在一起,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这份优雅与舒适。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我们一定能在世博会来临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B安徽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C我们平时所用的调味品醋,含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 B等成分,被皮肤吸收后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缺乏。 D将于 2013年建成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能使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而且有利于铁路运输与其他交通方式形成优势
4、互补。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3分) A 2009年 8月深圳市政府正式启动机构改革方案,据有关人士透露,深圳此次机构改革力度大,精减机构 多,涉及面广,旨在为全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路。 B正如各国都有警察却仍然无法清除盗匪一样,光靠外国海军力量也无法从根本上消灭索马里海盗。事实上,进入 11月以来,海盗们变本加利,又掀起新一轮劫船高潮。 C温州 “购房门 ”事件再起波澜:政府限令补差价,买卖双方齐喊冤。安置房层层转卖,差价谁该来埋单?一买一卖,简单交易是否隐藏腐败? D昨天,中国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年 42岁的蔡斌力压陈忠和出任女排新教练。有媒
5、体称,蔡斌既然敢揽这份 “瓷器活 ”,自有他的 “金钢钻 ”。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 )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是经济性。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二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通俗地说,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也不是让人类回到农耕社会。 其次是技术性。也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
6、受 到的能源服务(如照明、家用电器消耗等)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这两个 “不降低 ”需要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 最后是目标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海平面上升导致小岛屿国家的淹没等),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概念的形成和提出背景,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对气候变化,是低碳经济提出的最直接和最根本原因。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化石能源的大量开
7、发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包括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降低碳排放强度就成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的客观需要。 其二,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保持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进程看,英国、美国等国家在 20世纪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或者说走过了大量消耗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发展阶 段。这些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除小汽车需要消费油品外,吃饭、住房等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
8、经济是以高能耗、高碳排放为主要特征的 “高碳经济 ”,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是依赖低碳能源实现工业化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是一项历史任务,是第一要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其三,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能源储量看,化石能源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 度下,煤炭仅可以用 200多年,石油仅可以用 40多年。尽管如此,我们也应看到,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越来越高,技术要求越来越强。因此,发达国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放在节能、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开发上,正是出于对能源资
9、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研究开发第三代核电技术、节能技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氢能技术、电动汽车等,成为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的领域。 在上述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带来的能源、经济乃至发展观价值观的全球性变革,可能为人类迈向生态文明探索出一条新路。 【小题 1】下面对 “低碳经济 ”这一概念的理解,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 B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C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必须提高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 D发展低碳经济要将大气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
10、定的水平上。 【小题 2】下面的叙述中,不属于低碳经济概念形成和提出背景的一项是( )( 3分) A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 B处在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保持较高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生产和消费高碳能源。 C发展低碳经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D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耗竭,煤炭仅可以用 200多年,石油仅可以用 40多年。 【小题 3】根据文章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低碳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B如果要实现人们在消耗同
11、样能源、排放同等温室气体的情况下享受到的能源服务和生活水平都不降低的目标,就必须抓好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发。 C随着低碳经济的实施,人们的能源消耗结构将会出现重大的变化,太阳能将最终占据能源的主要地位,化石能源必将消失在人们的视野。 D发展中国家要想摆脱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只有走以高能耗、高碳排放、高污染 为主要特征的 “高碳经济 ”之路。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小题 3】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病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
12、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有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 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 “受不了 ”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 7 的时候,那数
13、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 “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 “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 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 “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 8层走 到 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 “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 12层? ”她主动接过来说: “是的,往左拐。 ” 电梯到了 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
14、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 “请等我一下 ”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探望的人,那肯定是一 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 “啪 ”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 “神经病! ”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 “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 “噢,我也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吉林省 汪清县 第六 中学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