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
《2010-2011学年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高二下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不思其反。(卫风 氓) 哀吾生之须臾, 。(赤壁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王维山居秋暝) 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答案:信誓旦旦 羡长江之 无穷莲动下渔舟复得返自然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一时多少豪杰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3分) A现在一些民族节日少人问津,而与东方传统文化 八竿子打不着 的情人节、愚人节却大有席卷华夏之势,这种现象值得
2、有关部门关注和反思。 B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天高云淡,凉风习习。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 高山景行 、 “一览众山小 ”的感觉。 C一个非历史研究出身的学者,却在历史研究领域里大放异彩,易中天最近可谓 如日中天 。 D原本还没有达到 “小康水平 ”的相声艺术,在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去世后,其艰难处境再次清晰凸现。不过 1月 6日 “侯派 ”相声名家侯耀文却不承认相声界群龙无首 ,也不承认马季曾经是领军人物 。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今天他得去做手术,虽说不是什么大手术,也别不当回事儿。 B在今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我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奋
3、力拼搏,一举囊括了全部金牌的五分之三,向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国大学生的风采。 C进入 2007年,中国家电商家真正迎来了促销月。近一个月来,报纸上随处可见各大家电卖场的广告,有的商家甚至打出 “击穿家电价格底线,打破买赠力度纪录 ”。 D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的互联共享信息,对此,网民们深有体会。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9分,每小题 3分) 100多年前的某个 10月 24日,奥地利人马克斯 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从此以后,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不需要携带任何东西,因为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
4、料袋。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塑料袋百岁 “诞辰 ”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 20世纪人类 “最糟糕的发明 ”。 塑料袋 “糟糕 ”,是因为它大 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据科学家测试,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 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把人们每年使用的塑料袋覆盖在地球表面,足以使地球穿上好几件 “白色外衣 ”。一时间, “远离塑料袋 ”“拒用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 ”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事实上,要在短时间内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是
5、不现实的。积极的态度是依靠科技进步,即采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 决。工业包装膜、商品包装袋(膜)用后较干净,应作为主要回收利用对象,分类收集再生利用,这在国内外都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而对于那些量大、分散、脏乱、难于收集或再生利用经济效益甚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则应该 使用可降解塑料生产。 然而环保意识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树立的,一方面,塑料袋像臭豆腐一样闻起来“臭 ”,吃起来 “香 ”,因为它的确有它的便利之处;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者认为,塑料袋是免费赠送的,不花钱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针对这种情况, 1989年 7月起,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 塑料包
6、装袋上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禁用厚度不到 20微米的塑料袋,并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意大利则实行塑料袋课税法。 这些法律的推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爱尔兰为例,自从征收塑料袋税之后,全国塑料袋的使用量降低了 90%。与此同时,各国都加强了对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研制,并加大了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舒施尼那项 “最糟糕的发明 ”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为人类造福。 【小题 1】塑料袋被评为 20世纪人类 “最糟糕的发明 ”,不属于其根本原因的一项是 A发明了塑料袋以后,商店、菜场都备有免费的塑料袋,使用过于 普及。 B塑料袋大多是用不可降解和再生的材料生产的,造成的白色垃圾难以处理。 C处
7、理塑料袋造成的白色垃圾,一般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但挖土填埋污染土壤,高温焚烧污染大气环境。 D奥地利人马克斯 舒施尼发明的塑料袋,虽轻便结实,但造成了环境污染。 【小题 2】对待这项 “最糟糕的发明 ”的积极态度,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控制使用量,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 B禁止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食品塑料包装袋上市,控制生产这种塑料袋的原料。 C加强宣传,树立环保意识,完全禁止使用塑料袋。 D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对可降解塑料袋包装材料的研制。 【小题 3】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不久,可降解的塑料将完全取代所有不能分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 B
8、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就会意识到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自觉 “远离塑料袋 ”“拒用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 ”。 C在研制出可降解塑料包装材料的同时,加大开发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力度,塑料袋将继续为人类造福。 D有些国家利用法律来治理白色污染,已有许多成功经验,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将会普遍推行。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小题 1】 【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 21分) 蓝色的黄河 刘长春 七月流火,我从甘南的玛曲回到江南,不止一次地问过周围的朋友: “你们猜猜,黄河在它的首曲是什么一种颜色? ”有人答: “白色。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
9、颜喀喇山麓的雪峰,夏日消融,大河横溢,那源头之水难道不是清澈透明的白色吗?也有人答: “黄色。 ”黄河、黄土地、黄皮肤 黄色是华夏民族生命的原色。那黄河首曲的玛曲即藏语里的 “黄河 ” 早在东汉赵壹的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 黄河之水不黄才怪呢!这是一道单项选择题, A白色, B黄色, C蓝色;而准确答案:只有一个: C蓝色。是的,蓝色、蔚蓝色,让人简直惊骇莫名而又不能不相信的蓝色,就像梦幻似的从轻微微颤音开始、于小提琴上奏响的 “蓝色多瑙河 ”一样的蓝色。 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 当我们一行七人驱车从甘南来到玛曲,站在一处山坡上,向下俯视轻盈得如同一条飘带似的黄河的
10、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条蓝色的黄河!蓝得那样美丽,蓝得那样纯粹,就像我曾经在大理崇圣寺塔下远远看见的洱海一样的蓝色,让人把心都遗落在那里的蓝色。此刻,蓝色的黄河,从 天上流来,从白云间流来,从李白、王之涣的诗歌中流来,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烁着蓝色的光波,显得那样的从从容容、那样的镇镇静静。这是首曲的黄河,这是从青海东流至玛曲,却拐了一个四百多公里的大弯而再流回青海的首曲黄河。没有滚滚的气势,没有滔滔的喧哗,有的是心闲气定的宁静。天,飘着白云的一片蔚蓝;山,在远处画出一段优美的曲线。黄河,蓝色的黄河就从那儿逶迤而来,逶迤而去。感觉似乎有风吹拂着,它又弯弯曲曲地摆动起来,直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仍 然
11、又像一根轻盈的飘带优美地飘拂。首曲的黄河,既没有忧伤,又没有脾气。只有在以 后的流域中不断失去森林、草地的时候,它才愤怒地变了颜色,改道、泛滥、断流,让人看出它桀骜不驯的刚烈脾性来了。顺河两岸,玛曲七月的草原,借水而茂盛,远远近近的牛羊,慢慢悠悠地游动着,点缀了草原的苍老、辽远和沉寂;四蹄生风,追逐彩云,给矫健的骑手以翅膀的 “河曲马 ”,悠闲地摇动着长长的尾巴,迷恋于草肥,陶醉于水美,欣赏于花香,暂时没有远走他乡的念头 我不知道自己从何时起一颗不易为山水所打动的心,竟然为此而感动了 我为梦幻一样然而真实的黄河而感动了。 十年前的七月,我有山西、山东之行,我曾登泰山,凝望 过齐鲁大地;我曾过壶
12、口,倾听了黄河雷鸣。而黄河从远古的洪荒中一路流来 一路浊水滔滔,黄浪滚滚 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得浊了、黄了?我只知道,你在东汉时代变黄,故有 “黄河 ”之名;在此之前的史记或是诗文里,你被单称为“河 ”。东汉末年,据今 1800年了。 “为何源头的纯净一到中原,雪水就变成了淤滞的泥沙? ” 诗人这样问黄河,黄河问谁?问天、问地、问人、问森林、问古往今来的历史 森林的减少,水土的流失,草场的沙化,这就是黄河从甘肃开始变黄的重要原因。人,改变一切,也改变了黄河。 “黄河九曲浑 ”。1800年了,黄河流进我们的记忆,而记忆变得不可更改。 难道说,我们心中的黄河的流水从此以后永远是黄色的吗? 近
13、读报纸: 50年后黄河水将变清。这是陕西省长在 “西部论坛 ”发表的鼓舞人心的预言。蓝色的黄河在向我们走近,心灵开始苏醒,历史的回声飞落黄河的旋涡,将悠悠然地荡漾于蓝色的涟漪。这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梦想。如果说我们不能迅速地改变黄河的形象和色彩,我们也愿意为了这个梦想再等待又一个 50年。人的生命长度是有限的,长也不满百岁,所以古人感慨 “人命不可延 ”。如果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时空串连起来,我们可是期盼了 1800年,世世代代等待了 1800年啊!如果每一个地方都有天涯芳草如云绿树,每一座山林都成了一座天然的水库,每一处草场都重现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风景,河却是新来的河水,从上游开始到中游
14、,再到下游,一条蓝色的黄河就有可能回到我们身边。当它富有诗意尽情地流淌于华夏大地的时候,阴山动,龙门开,平野阔,温婉也好,湍急也好,然而却是一样的清澈,一样的蔚蓝。一片孤城,两岸风光,峥嵘群山,远去白帆 都成了水中的倒影,即使是要在壶口作一次激情洋溢的抒情与奔泻,把历史的重负、苦难的记载和对新生活的赞美交给永恒的河床,那飞溅到我们 脸上、衣襟上的水珠水花也是蓝色的呼唤。 母亲河呼唤着蓝色。 蓝色应该属于母亲河。 当我们把一条世界上最美的河流留给自己的子孙的时候,黄河的历史将重新改写。这样,我们留给后人的不但是一条河,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小题 1】文章开头作者以惊异的心情,用一奇特的比
15、喻领起,直奔主题,引领我们到实地观看,请找出这一含有比喻的句子,并联系下文,指出作者所见到的首曲黄河的特色风采?( 5分) 答: 【小题 2】第 自然段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首曲黄河的盎然生机,体现了她什么样的气度?既然是写黄河,为什么还要写草原、牛羊、 “河曲马 ”呢?( 6分) 答: 【小题 3】第 自然段中的 “黄河,从什么时候开始,你变得浊了、黄了? ”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分) 答: 【小题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文章开篇饶有趣味地采用质疑的手法,巧设悬念,引人入胜,从解答黄河的水色入手巧妙点题。 B这是一篇礼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吉林省 延吉市 汪清 中高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