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2011学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请把下列长句转换成语意连贯的一组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3分) 2009年 10月 15日,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共同社等全球著名媒体负责人同坐一排,并列 “世界传媒大会 ”开幕式主席台时,我在人民大会堂观众席里感慨万千:这些媒体可是对中国政府公开的质疑者啊! 答: 答案:年 10 月 15 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新闻集团、美联社、路透社、英国广播公司、共同社等全球著名媒体负责人同坐一排,并列 “世界传媒大会 ”开幕式主席台;我感慨万千,因为这些媒体可是对政府公开的质疑
2、者。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9分) ( 1)、执手首相看泪眼,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 2)、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 3)、寻寻觅觅 , 。 声声慢 ( 4)、想当年 , , 。永遇乐 ( 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 望海潮 答案:执手首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2、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3、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4 想当年 ,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 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望海潮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 A纶巾( gun)道观( gun) 前合后偃( yn)揠苗助长( y) B罪愆( qin) 繁衍生息( yn) 擦( wn) 愠怒( yn) C谂知( shn) 熟稔( rn)诡谲( ju) 鹬蚌相争( y) D蕴藉( ji) 杯盘狼藉( j)笑靥( yn) 梦魇( yn)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局势紧张,双方兵士都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松懈。
4、 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 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 D在特价书市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 “高定价低折扣 ”的伪劣图书。这些图书往往粗制滥造,胡拼乱凑,错误百出,使人不忍卒读。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不久前正式发布的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首次全面系统地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工作, 并将水利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的党的重要文件。 B中国女性导演李少红和她的新版电
5、视剧红楼梦从拍摄到如今在各地方台播出,坊间各种质疑、批评乃至谩骂从未停止。 C如何避免农民工不要 “老无所依 ”,不要在城市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然后 “悄然离去 ”,是所有有良知、对公平正义心怀向往的人无法漠视的问题。 D武汉铁路局介绍,按照 “火车票实名褂 ”的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 。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 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 也
6、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 在不 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 无论是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是柏拉图还是康德的著作,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 A B C D 答案 :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 “无我之境 ”便逐渐在向 “有我之境 ”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忠实写实 发展到了顶峰 ,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
7、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戏,但整个说来,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 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
8、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硅以及其他人的许多小品,这一 特色便极鲜明。它们大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 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 “有我之境 ”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
9、。但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它处在 “无我之境 ”到 “有我之境 ”的过渡行程之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属 “无我之境 ”。而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三种艺术意境 “ 有我之境 ”,则要由元代文人画来确立。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小题 1】下列有关 “院体画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诗意的极力提倡是院体画更值得重视的一种审美趣味。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
10、意的,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 B南宋院体画将北宋后期即已形成的追求诗意的审美趣味发展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C院体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D以诗情入画并非由院体画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 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则是从院体画开始。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从 “无我之境 ”逐渐向“有我之境 ”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
11、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 B宋元山水画的发展经历了三种艺术意境:北宋前期的 “无我之境 ”,南宋时“无我之境 ”到 “有我之境 ”的过渡,元朝文入画的 “有我之境 ”。 C马远、夏 等人的作品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 D南宋山水画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基本上仍以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为前提。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工笔花鸟成为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追求细节真实也因上行下效而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这说明画中美学趣味的变
12、化与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B北宋山水是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具有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特点;而南宋山水只注重艺术家主观情感观念的直接表露,不注重客观写实。 C文中所提到的院体画分为两类:工笔花鸟画和山 水画。前者主要体现的是追求细节真实这一美学标准,后者主要体现的是对画面的诗意追求这一美学标准。 D南宋山水画虽然比北宋山水画在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上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仍属于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偷换概念, “院体画 ”不同于原文所说的 “南宋山水画 ”) 【小题 1】(以偏概全,不是 “都是
13、 ”而是 “大都是 ”) 【小题 1】(对南宋山水画特点的 “理解和分析 ”过于绝对) 阅读下面的文字 书摘 林清玄 三位诗人全闭起眼睛,伸手去触摸空中的香气。 第四位诗人拿起了酒瓶,喝到一滴不剩。 其他三位诗人张开眼睛,吃惊地望着他。 第四位诗人说: “我太迟钝了,没有那样的境界,我看不见酒的芬芳,听不见香的歌唱,也感觉不到翅膀的拍动,我只有用嘴喝它,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灵敏,把我提升到你们的境界。 ” 这是纪伯伦在先驱里的一则寓言,嘲讽那些沉醉于空想而不切实际的诗人。 诗人确实不是平常人,他们是 “超凡之人 ”,这使我想起青原惟信禅师说的话: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
14、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 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 前者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只是客观世界作用感官的感性映象,没有生命融入里面。而后者则是禅悟后归于现象与本体合一的禅境意之中。一方面,我是我象。这种意象把山水融合在我的生命里面,又把我融合在山水里面,我在山水之中,山水也在我之中。另一方面,我是山而山也是我。 诗人与平常人相比,大约是在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他们的见解体会与众不同;他们繁复、瑰丽、文明,繁复能使简单的变为多姿,瑰丽能使平淡的变成多彩,文明能使素朴的化成优雅。 由于诗人的 巧夺天工、创造奇境,善者使平常的本质益为华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内蒙古 赤峰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