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一)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3年的 1月 5日以 “满城冰雪 欢乐天地 ”为主题,第 29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盛装开幕。这是哈尔滨人的盛大节日,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常穿羊毛衫,其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B冰块下的内衬钢材属于金属材料 C艺术家们雕塑出冰雕艺术作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D冰雪活动需要能量,其中油脂可为人体提供日需能量的 60%以上 答案: D 试题分析:棉麻丝毛属于天然纤维,钢材属于合金是金属材料,冰雕制作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
2、考点:天然纤维,金属材料,物理变化等。 加热一定质量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固体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中铜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64: 3则已分解的碱式碳酸铜占原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 ) A 40 B 60 C 30 D 50 答案: D 试题分析:设碱式碳酸铜质量为 a,已分解的为 b,其分解产物为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剩余固体中铜元素,就是原来碱式碳酸铜中铜元素,质量为 a,碳元素存在于剩下的碱式碳酸铜中,质量为 ( a b),由题意得:a : ( a b) = 64:3,解得 =0.5所以选 D 考点:化学计算。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3、(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适量 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 Na2CO3的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答案: A 试题分析: B加过量的碳酸钠会引入碳酸钠杂质; C加澄清石灰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引入了新杂质; D稀盐酸与氧化钙也能发应 考点:常见物质的除杂。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 30 B t1 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
4、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温度从 t2 降至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 t2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溶解度的单位为克; B是恒温蒸发,蒸发的水的质量相等,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也相等; C温度从 t2 降至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都有晶体析出,但析出晶体的质量要看原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是甲大于乙; D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但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无法比较,因为两种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考点:溶解度概念即相关计算。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 选项 要区分的物质
5、方法一 方法二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大理石 加入硫酸铜溶液 B 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 加氢氧化钙研磨 加入适量水观察是否溶解 C 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 点燃闻气味 观察颜色 D 黄铜和黄金 观察颜色 在空气中加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加大理石,一个有气泡产生,一个无现象,加硫酸铜,乙无现象,一个有蓝色沉淀产生,所以两种方法都合理;B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加氢氧化钙研磨,氯化铵会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硫酸钾无现象,加水,两种物质都溶解; C羊毛制品和纯棉制品,点燃,羊毛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制品没有,观察颜色无法区别; D黄铜和黄金,黄铜是铜的合金,观察颜色,两种
6、都呈黄色,加热,黄铜会变黑,而黄金无现象。 考点:常见物质的区分方法。 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不必节约用水 B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C宝贵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唯一途径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着,但其中大多数为海水,淡水的量很少,所以应该节约用水; B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C宝贵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地壳中有含有许多金属元素,海水中存在一些无机盐; D综合利用化石燃料资源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一条途径,其他的如开发新能源也可以。 考点:自
7、然界中的水,元素的存在,新能源的开发。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硫酸分子中含有氢元素 B 空气压缩可以变成液态空气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D 加热时,水蒸发快 水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 A 试题分析: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其溶液中又氢离子存在,空气可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组成它们 的分子不同,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考点:分子的性质及相关现象的解释。 春季是感冒高发期,食用大蒜可起到预防作用,大
8、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 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C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0: 3 D大蒜素的一个分子中含有 19个原子核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6: 10: 3 是原子个数比,由大蒜素的化学式可知其属于有机物,因为含有碳元素,且有三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 共有 19个原子。 考点:化学式的含义及其周边数字的含义。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铁、锌、钙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B只要胃液的 pH7,人体就是健康的 C缺少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9、 D为防止龋齿,应在牙膏中添加大量的氟元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钙不是微量元素; B: pH小于 7是酸性,但酸性不能太强; C:不能加大量的氟元素,可能引起氟斑牙 考点: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是利用各组分沸点的不同,灯泡的发光也是物理变化,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也是物理变化,淀粉转化为葡萄糖是化学变化。 考点: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的是 (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同一横行指的同一周期,则其电子层数应该是相等的,又是原子
10、,所以核电荷数应该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 2和 3就不属于原子, 1和 5属于原子且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原子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认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 B:试纸不能放入待测液中测量; C:稀释浓硫酸是应将浓硫酸加入水中 D: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常见的实验操作。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铝是金属具有导电性; B:聚乙烯塑料可 以用在制作蔬菜大棚;C:石墨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气味,但有毒的气体无法吸收; D:氢气和氯气反应制氯化氢。 考点:常见的物质的用途。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
11、 A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的方法封口 B用食盐水去除铁锅内的铁锈 C乡村井水浑浊时,向其中加明矾可以净水 D被蚊虫叮咬后涂肥皂水可以止痒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食盐水不能与铁锈反应,所以不能用于除铁锈,明矾可以用作净水剂,肥皂水是碱性可以中和酸性,可以止痒。 考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 A煤炉内产生蓝色火焰的反应 : 2C+O2 2CO化合反应 B焦炭用于炼铁: 3C+ Fe2O3 Fe + 3CO2置换反应 C检验二氧化碳: CO2+2NaOH Na2CO3+H2O复分解反应 D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Fe
12、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产生蓝色火焰的是一氧化碳的燃烧; B:没有配平; C:此反应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检验用澄清石灰水 考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即反应类型的判断。 填空题 在用红磷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红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请写出 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 2)实验观察到 A、 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 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气球鼓起 ( 2)红磷燃烧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北区 初中 升学 调研 测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