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连云港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 B筷子 C起瓶器 D独轮车 答案: B 试题分析: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费距离)、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和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不省距离不费距离)要判断是什么杠杆,要看动力臂与阻力臂之间的大小关系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A错误;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 B正确;起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C错误;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
2、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 D错误故选 B 考点:杠杆的分类 如图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空气阻力 ) A铅球由 a b 时,动能逐渐增大 B铅球在 b 点的动能为 0 C铅球由 b c 时 , 机械能逐渐减小 D铅球在 c 点时动能最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摩擦生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 =动能 +势能由重力势能大小判断动能大小铅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铅球由 ab 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逐渐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增大,故
3、A错误;铅球在 b 点水平速度不为零,因此动能不为零,故 B错误;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摩擦生热,机械能守恒铅球由 bc 时,机械能都相等,故 C错误; a、 b、 c三点的机械能相等机械能 =动能 +势能 铅球的质量不变, hb ha hc, b点的铅球的重力势能大于 a点铅球的重力势能大于 c点的铅球的重力势能, b点的铅球的动能小于a点铅球的动能小于 c点的铅球的动能所以铅球在 c点时动能最大,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条件 如图,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都没有偏转;将灯 L1和 L2的位置互换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仍不动,但
4、电压表却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 A只有 L1断路 B只有 L2断路 C L2和电流表都断路 D L1和电压表都断路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电路图知,两只灯泡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灯泡 L1两端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都没有偏转,灯泡不亮,原因有两个:电路断路或短路,两灯都不亮,不可能是一灯短路,只能是断路若灯泡 L1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将灯泡 L1和 L2位置对调,电流表、电压表都无示数,故 A不符合题意;若灯泡 L2断路,两灯都不亮,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将灯泡 L1和 L2位置对调,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
5、数,故 B符合题意;若 L2和电流表都断路,灯泡不亮 ,电流表、电压表无示数,将灯泡 L1和 L2位置对调,仍为断路,电流表、电压表仍无示数,故 C不符合题意;若 L1和电压表都断路,无论 L1和L2的位置是否互换,电压表始终无示数,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在如图( 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 b)所示,则电阻 R1和 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A 1.2V, 4.8V B 6V, 1.2V C 1.2V, 6V D 4.8V, 1.2V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中的图可知: V1测的是电源电压; V2测的是 R2两端的
6、电压即V1的示数应大于 V2的示数;而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所以 V1选的量程应是 0 15V,其分度值是 0.5V,读数(即电源电压)为 6V; V2选的量程应是 0 3V,其分度值是 0.1V,读数(即 R2两端的电压)为 1.2V;所以,电阻 R1两端的电压为: U1=U-U2=6V-1.2=4.8V故选 D 考点: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图中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图对应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后,首先在开关左接线柱处分流,一条流入开关,再流入灯泡;另一条流入另一灯泡;然后汇合在一起,流入电源负极所以两灯并联;开
7、关只控制其中的一个灯泡,对应的电路图是C故选 C 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为 0 ,其内能也为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物体加热物体的内能会增加,但温度不一定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加热,晶体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A错误;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 ”吸收 “和 ”放出 “,不能用含有,选项 B 错误;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 C错误;当两
8、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后,就会发生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当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时,热传递结束,即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 D正确故选 D 考点:温度、内能、热量及其关系 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 B双手互搓发热 C晒太阳取暖 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答案: C 试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即能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改变了钻木取火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
9、体的内能,故 A不合题意;双手互搓发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B不合题意;晒太阳取暖是将太阳的内能转移到取暖的物体上,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符合题意;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不合题意故选 C 考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下列情形中,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 A举着杠铃不动 B将弹簧拉力器拉长 C将实心球抛向空中 D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 答案: A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举着杠铃静止不动,人给杠铃一个向上的力,杠铃向上没有移 动距离
10、,人对杠铃没有做功,故 A符合题意;将弹簧拉力器拉长,对弹簧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因此对弹簧做功了,故B不符合题意;将实心球抛向空中,在抛球的过程中,人对实心球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因此人对实心球做功了,故 C不符合题意;把掉在地上的羽毛球捡起来,人给羽毛球一个向上的力,并且羽毛球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人对羽毛球做功了,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实验题 小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 因素有关。 (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斜面分别从 A处和 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
11、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斜面分别从 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_。 选用图甲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 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如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 _法;二是转换法,就是用纸盒_来表示小球动能的大小。 答案: 速度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控制变量;移动的距离 试题分析: 实验过程
12、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为了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应该让不同质量的钢球沿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板上的木块,这样它们到达斜 面底端的速度相等; 由图甲可知让同一小球沿斜面的不同高度静止滚下撞击水平板上的纸盒,这是控制了质量相同,目的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能得出的结论是: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实验过程中分别控制质量和速度不变的研究问题方法是利用的控制变量法;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的大小来间接判断物体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故答案:为: 速度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控制变量;移动的距离 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在探究 “
13、杠杆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 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_调节。 ( 2)如左图所示,在杠杆右边 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 A处挂 _个这样的钩码。 ( 3)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 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_(填 “变大 ” 、 “不变 ” 或 “变小 ”),原因是 _。 答案:( 1)左( 2) 3( 3)变大;力臂 变小了 试题分析:( 1)该同学把杠杆支在支架上,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则应将杠杆两端的平
14、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设杠杆的一个小格为 L,一个钩码的重为 G,左图,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nG2L=2G3L,所以n=3(个),所以应在杠杆左边 A处挂 3个钩码;( 3)右图,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 OC,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 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故答案:为:( 1)左( 2) 3( 3)变大; F的力臂变小了 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填空 题 如图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特点的实验电路图: (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是 _的。(填 “相同 ”或 “不相同 ”)。 (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
15、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 L1没亮。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 _。实验时 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 ) A通过灯泡 L1的电流比 L2中的电流小 B灯泡 L1的灯丝断了 C灯泡 L1的灯座处可能短路了 D灯泡 L1靠近电源负极 (3)当小明改正错误,正确连好电路后,发现灯 L1较亮,灯 L2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灯 L1、 L2电流逐渐变小,所以灯 L1较亮,灯 L2较暗;小华认为小明的解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中的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明的解释是错误的。在上面虚线框中,画出小华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根据 _实
16、验现象说明小明的解释是错误的。 答案: (1)不相同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断开; (C )( 3)仍然是 L1较亮 试题分析:( 1)探究实验中,为了使结果有普遍性,减少偶然性,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 ( 2)为防止电路连接过程中出现短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两只灯泡是串联的,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以后,整个电路发生断路,另一只灯泡不可能发光;一只发光,另一只不发光,可能不发光的这一只被短路或电路中电流远小于 L1的发光电流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 L2就亮了,说明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两个灯泡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故 A错误; L2亮说明电路是通路,即灯泡的灯丝不可能断了,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